书城经济现代西方经济学名著导读
9508200000033

第33章 发展经济学(5)

在第十章,作者通过回溯前文内容,总结到“一个人支配粮食的能力或他支配任何一种他希望获得或拥有东西的能力,都取决于他在社会中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权利关系”,而“粮食供给只是能够对其权利关系产生影响的众生因素之一”。权利方法的主要优点是能够更好地理解一个人对于一般商品的控制和支配能力。在全书最后,作者也指出:(1)权利方法提供了一个分析饥荒的一般框架,而不是一个关于饥荒原因的特殊假说。(2)无论是在经济繁荣时期(1943年的孟加拉邦饥荒)还是经济衰退时期(1974年的埃塞俄比亚饥荒),饥荒都可能发生。(3)粮食供给与对粮食的直接权利之间的区别非常重要。前者关注的是一个经济中存在有多少粮食,而后者涉及的是一个粮食生产者有权直接消费多少他自己生产的粮食。(4)对权利的重视具有强调合法权利的后果。

四、简要述评

本书根据“权利方法”的理论框架,运用实例解读,验证理论思路,成为发展经济学相关领域实证研究的典范;同时,所建立的关于贫困的完整的理论具有独创性,在方法上也堪称典范。森指出,贫困不单纯是一种供给不足,而更多是一种权利不足。这样把贫困与具有自由主义气质的“权利”紧密相连,将一个看似单纯经济学的问题,同政治、法律等社会因素相结合,因而也使本书具有更为广阔和深层次的视野。对于我们理解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具有极为鲜明的意义。必须意识到,资本、市场的繁荣发展不一定必然带来社会整体的富裕,有效调整公民与国家、公民个人相互之间的权利关系,对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发展至关重要。

扩展性阅读文献

[1]白永秀,任保平.20位西方经济学家思想述评[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2]姚洋.关注社会最底层的经济学家[J].读书,1999(03).

[3]刘小刚.论贫困的根源——评阿马蒂亚·森的权利观.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4).

[4]马新文.阿玛蒂亚·森的权利贫困理论与方法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2008(2).

[5]李仁贵,党国印.199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生平与学术贡献[J].经济学动态,1998(11).

(作者: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曾毅)

南亮进

经济发展的转折点:日本经验The Turning Point in Economic Development:Japan’s Experience⑨

⑨[日]南亮进著关权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一、作者简介

南亮进是日本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出生于1933年,一桥大学经济学研究科博士课程毕业。历任一桥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东进大学经济学部教授、成西大学客座教授。现为一桥大学名誉教授。南亮进于20世纪80年代创立“日本中国经济学会”,长期任会长,专门研究中国经济问题和对中日经济进行比较研究,其多部著作被译为中、英文,产生了广泛反响。主要著作有《日本的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入门》等。

《经济发展的转折点:日本经验》是南亮进对日本通过转折点的过程进行研究的成果,作为已经经历过“刘易斯转折点”的国家,日本通过转折点的过程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该书提出的理论观点及研究方法,对于理解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转折点问题有一定的帮助。

二、本书精要

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经济学中的经典理论,刘易斯曾提出经济由二元转为一元的方式是将农业中边际产出为零的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中去,当边际产出为零的劳动力全部转移之后,工资开始上升,这一点便是经济发展的转折点,即著名的“刘易斯拐点”。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解释了发展中国家城乡分割的局面,也解释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不同于以往的发展经济学理论,这些理论大都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要发展都需要大量资金作为启动来发展现代工业,忽视农业和农村问题,也没有描述发展中经济体内部在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趋势,二元经济结构理论首次将农业与工业联系起来考察,分析工业发展过程中对农业的影响,对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进行了总体考察,更具有科学性,已成为发展经济学最重要的经典理论之一。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提出之后引起很大反响,之后不断发展完善,对现实的解释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很遗憾的是一直缺少实证方面的研究来支持。比如对东亚经济的刘易斯转折未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只留下相对有限的文献。本书在回顾有关经济发展转折点的相关理论之后,讨论了转折点理论对日本经济发展的适用性,综合多种方法,通过测算传统部门劳动边际产品、工资变动率、劳动数量、劳动报酬所占比重等方法,来衡量经济发展是否已经迎来了转折点,最后得出了日本经济在1960年前后到达转折点的结论。该书提出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对东亚发展中国家尤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著作内容

1.回顾经济转折的相关理论并讨论其对日本经济的适用性

本书首先指出了经济增长理论的两个缺陷:一是传统经济增长理论没有涉及发展中国家经济启动问题。二是传统理论只讨论了直线型增长,忽视了经济结构的变化,即忽视了发展中国家一方面存在一个以落后的生产技术和低下的劳动生产率为特征的传统部门,另一方面也存在用发达国家的现代技术武装起来的现代部门这一重要事实。经济增长理论的这两个缺陷促使了经济发展理论的出现,主要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

为了解决经济增长理论的第一个不足,经济发展理论将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内重新构造,阐释了经济起飞,即摆脱低水平均衡陷阱的条件。为了解决经济增长理论的第二种不足,经济发展理论尝试提供了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利用新古典的分析工具来分析经济发展问题,将经济描述为农业与工业并存的“二元结构”,两个部门都受到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的支配,整个经济的均衡是在两个部门的劳动边际生产力均等时实现的。另一种方法是分析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转移,也就是工业化过程。这些方法将发展中国家划分为工业和农业的二元结构不能完全描述发展中国家的情况,也许划分为“传统”与“现代”部门更合理。并且没有考虑经济发展阶段问题,也就是经济结构的变化,而转折点理论弥补了这两个不足。

在转折点理论中,二元经济中的现代部门和传统部门被称为“资本主义部门”和“非资本主义部门”。非资本主义部门中存在大量的边际生产力为零的劳动力,这时经济处在劳动力无限供给的阶段,工资由维持生存的收入水平决定。劳动力可以在两部门之间自由流动,资本主义部门的实际工资将等于生存水平,随着经济发展,资本主义部门的劳动力需求上升,这时非资本主义部门的劳动力流向资本主义部门,工资水平趋同,在哪一部门就业对劳动力无差别。当边际生产力为零的劳动力转移完之后,为了吸引更多的劳动力进入资本主义部门就需要提高工资,劳动力进入有限供给阶段。这一阶段是十分漫长的,其间工资的增长速度业是十分缓慢的。所谓“转折点”就是指经济由无限劳动力转入有限劳动力供给的那一点。

作者认为,传统日本经济是存在二元经济结构的,也就是传统部门(农业和小规模的非农业部门企业)与现代部门(不包括小规模企业的非农业部门)并存,同时现代部门由于拥有较高的资本—劳动比率和更高的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远高于传统部门,而且在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带动下,现代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显著增加。这种经济结构符合转折点理论的设想。日本经济自明治以后的特征之一是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充分,而且实际工资的增长率很低。日本经济的以上两个特点是符合转折点理论的,也就是说转折点理论是适用于分析日本经济的。

2.提出寻找转折点的五个标准

标准一:非资本主义部门工资与劳动边际生产力的比较。

根据转折点理论,在转折点之前,非资本主义部门的实际工资比该部门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高,超越了转折点之后二者就相等了,因此通过比较非资本主义部门的工资与劳动边际生产力可以搞清楚转折点是否存在以及它的时间,这一标准应该是转折点最严密的检验。

但是,这种检验也不是没有问题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劳动的有限供给阶段,工资上涨与生产率提高之间存在时滞,因此工资上涨并不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相等。

第二,对于相同劳动力的工资和边际生产力的估计是十分困难的,使用雇佣劳动者的工资数据时,与此相比较的边际生产力必须是同质雇佣劳动者的,但是要单独估计这些雇佣劳动者的边际生产力几乎是不可能的。

第三,劳动的边际生产力的估计也是有困难的,它应该是用劳动的产出弹性乘以劳动的平均生产率求得,劳动的平均生产率比较容易计算,但是劳动的产出弹性的估计十分困难。

标准二:非资本主义部门工资和边际生产力之间的相关关系。

从数据的可得性和可靠性看,标准一存在一些问题,标准二作为一种权宜之策,在某种意义上虽然不够严密但更具有现实意义。

ws和MPs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ws= a + bMPs

(1)

在劳动力有限供给阶段,r2(判定系数) =0;在劳动力的无限供给阶段,r2=1。于是,将ws(工资)和MPs(边际产品)的年度数据应用于这个方程式,通过计算不同时期的判定系数,就能够识别出两个阶段和转折点。

与标准一不同,标准二关心的不是工资和边际生产力的大小。也就是说,第一,即使工资比边际生产力小,如果二者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就可以认为劳动供给是无限的。第二,即使工资与边际生产力不相等,如果二者之间存在完全相关,劳动供给就是有限的。

但是,标准二也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即使在劳动无限供给阶段,非资本主义部门的生存水平或实际工资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也可能有某种程度的提高,因此实际工资和边际生产力之间可能存在某种程度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二者之间即使有正相关关系,也并不必然意味着存在劳动的有限供给。

第二,工资上涨与边际生产力之间的时滞不一定在整个时期都是均匀的,而且实际工资和边际生产力数据的可靠性也存在问题,即使在劳动力的有限供给阶段,判定系数也可能小于1。因此,即使计算出的判定系数小于1,也不能排除存在劳动力有限供给的可能性。

第三,无论用哪个时间系列数据做分析,检验过程都不可能排除变量之间的自相关问题。

由于存在上述问题,标准二可以进行如下变更:工资与边际生产力之间的相关性,在劳动力的无限供给阶段相对较弱,在劳动力有限供给阶段相对较强。也就是说,公式1的判定系数开始时较小,从某个时点开始变大,而这个时点可以看成是转折点。

标准三:非资本主义部门实际工资的动向。

如果生存水平在长期是固定的,实际工资固定的和增长的趋势就分别表明了劳动的无限供给和有限供给两个阶段,可以把实际工资开始快速上升的时点看成是转折点。但是,实际上生存水平在历史上是上升的,因此无法根据实际工资的变动识别两个阶段和转折点。为了克服这一困难,假定与超越转折点之后由劳动边际生产力的提高而拉升的实际工资的上涨相比,生存水平在历史上的上升是缓慢的。在这种假设下,如果非资本主义部门或非熟练劳动力的实际工资开始显示出缓慢上升的倾向,然后从某个时点开始快速上升,这个时期就是转折点。

标准四:工资差别的变化。

一般而言,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之间的工资差别,是由劳动需求增长率之差和劳动供给弹性之差产生的。从这种情况可以推论如下几点:

第一,在转折点之前,由于两部门的劳动供给弹性存在差别,所以有可能产生工资差别。也就是说,即使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同样的增长,非熟练劳动力的工资增长很少,而熟练劳动力的工资增长则较大。

第二,超越了转折点之后,非熟练劳动力的供给变成有限的,因此工资差别的扩大就会停止并开始缩小。因此,非熟练劳动力的实际工资加速上涨、工资差别开始缩小的时期,就可以看成是转折点。

标准五:非资本主义部门对资本主义部门劳动的供给弹性。

劳动的无限供给和劳动的有限供给,本来是由非资本主义部门对资本主义部门的劳动供给弹性的数值定义的,前者的弹性是无穷大,后者的弹性是一个有限的正数。因此,如果能够计算出这个弹性在这个时期的数值,它就成为检验转折点最好的方法。本书尝试使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检验:将非资本主义部门的实际工资和资本主义部门的劳动力规模之间的关系用对数函数表示,这个曲线的斜率就是弹性。由此,可以得知弹性值的变化。

不过,这个检验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因为在劳动力的无限供给阶段,实际工资也可能随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上涨,因此不能得出结论说斜率不是无穷大,劳动供给就变成有限的了。可以认为,如果这条曲线在某年有个向下的折线或者其斜率出现不连续的降低,也许就出现了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