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现代西方经济学名著导读
9508200000003

第3章 总论(2)

[1]王淑章.由格林斯潘的转变想到的——评《经济学是如何忘记历史的》[N/OL].科学时报,[2008-03-13].中国经济学家育科研网.http://www.cenet.org.cn/article.asp articleid=31414.

[2]贾根良,等.西方异端经济学主要流派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曹念祖)

卡尔·门格尔

经济学方法论探究

Untersuchungenüber die Methode der Sozialwissenschaften und der Politischen?konomie insbesondere①

一、作者简介

奥地利经济学家卡尔·门格尔(Carl Menger,1840—1921)与英国的威廉姆·斯坦利·杰文斯(William Stanley Jevons,1835—1882)、法国的列昂·瓦尔拉斯(Léon Walras,1834—1910)并称为经济学边际主义革命的“三剑客”。1840年出生于加利西亚②的一个律师家庭。先后在维也纳大学、布拉格大学和克拉科夫大学就读,获得法学博士学位。1871年,因向维也纳大学提交其著作《国民经济学原理》,获得维也纳大学教职,一直工作至1903年退休。1921年,门格尔溘然长逝,享年81岁。他在长达30年的经济学教学生涯中培养和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经济学家,如维塞尔、庞巴维克、米塞斯等著名人物。

①[奥]卡尔·门格尔(Carl Menger)著姚中秋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

②加利西亚在今波兰东南境,属维斯瓦河上游谷地,富有农林和石油资源。居民西部为波兰人,东部为路得尼亚人,历史上长期为俄、奥争夺目标。1795年波兰第三次被瓜分时,西加利西亚被奥地利占据,1867年东部亦被占据。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瓦解,加利西亚归还波兰。

门格尔进入经济学界始于其《国民经济学原理》一书。此书中,门格尔介绍了他的主观效用价值理论,并为之构建了一整套的经济学概念体系,成为奥地利学派的奠基之作。1883年,门格尔出版了第二本著作《经济学方法论探究》(德文译名为《关于社会科学,尤其是政治经济学方法的探讨》,以下简称《探究》),对德国历史学派的方法论提出了尖锐的批评,由此引发了两个学派之间长达20年的方法论大论战。奥地利学派即在这场论战中逐步成型。

二、本书精要

门格尔的《探究》一书,其核心观点在于宣扬精确的研究取向和“原子论”式的个人主义方法,并以此反对德国历史学派片面的经验—实在研究取向和整体主义方法。作者所提倡的精确研究取向是指以精确的方式探究并理解经济人在满足其物质需求的活动中其自利之心的种种表现形态。所谓原子论是指将复杂现象还原至他们的构成要素,还原至其因果关系中的个体因素,通过探究个体因素(个体人的经济现象)的规律来理解复杂现象的发展。

此外,本书还强调包括经济学在内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联,探讨了经济活动主体知识的不完备性问题,以及制度的自发形成问题。

三、论著内容

1.多元主义的方法论视角

门格尔所处的时代,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正在解体,众多学者都在试图修正经济学体系,不同的经济学范式之间正在展开激烈的竞争。在《探究》一书中,作者将之描述为:“一种思路是,在前人关于我们学科的性质、问题的看法和亚当·斯密所创建的学说的基础上,从政治经济学诞生时的基本观点予以完善,或者也可以开辟新的研究路径。……人们还可以采取另外一种思路……革新政治经济学,依然可以从以前的立场出发,但又应当寻求开辟新的研究取向。”

对于各种研究取向,作者采取一种多元主义的立场。他坚决批评单一的研究取向立场。他说:“单纯一种研究取向(research orientation)不可能涵盖所有的研究课题。相反,要提高我们对于现实世界及其发展过程的认识,增进我们的理论和实用知识,就必须不断地发展获取知识的新的取向。单纯一种研究取向,即使本身完全正确的,若从我们的学科所要解决的全部问题角度来看,也是不够充分的。”

作者认为,当时德国政治经济学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德国历史学派的单一研究取向的立场。因此,提出对方法论原则的探究是当时经济学发展的迫切问题。

2.精确的研究取向与“原子论”个人主义

门格尔将有关经济领域的学科分为三类①:“首先是有关经济的历史性科学(历史学)和统计学,它们的任务是探究和描述经济现象的个别性质和个别联系;第二类是理论性经济学,其任务是探究和描述经济现象的一般性质和一般联系(即经济现象的规律);最后一类是国民经济的实用性科学,其任务是探究和描述在国民经济领域中据以采取恰当行动(根据条件的不同)的基本原则(经济政策和财政科学)。”作者强调理论经济学的形式化性质,反对当时德语区占主导地位的历史主义研究取向。他认为历史学派的谬误在于将历史科学与经济学理论混为一谈,将对于经济现象的历史与理论理解混为一谈,将理论性知识与实用性知识混为一谈。

①现代经济学应有第四类重要组成部分,即经济学与其他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如经济社会学、法经济学,等等。但这些学科大多在门格尔逝世之后才真正形成。

作者试图在德语经济学世界重新确立演绎方法的地位。他为演绎方法获得的理论的非精确性做辩护,认为“不管理论经济学的真理(truth)显示的严格性(strictness)程度有多大差异,理论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性科学的性质并不受影响——理论性科学对于认知和理解现象的价值,并不因其真理不那么严格而丧失。”

在此基础上,作者反对历史学派在理论研究中片面地采取实在的——经验的(realistic-empirical)研究取向,提倡一般的精确性的研究取向。他认为实在的——经验的研究取向所能获得的是关于实在的类型(real types)和经验性规律(empirical laws)的科学知识;而精确的研究取向则确定某类现象的严格规律,以及现象的相续的规律性。紧接着,作者探讨了这两种理论取向的性质、关系及其真伪判断标准。在作者看来,这两种研究取向是相互独立的,它们具有同等地位且可以产生互补。但是,这种互补性不是由于它们分别提供对不同研究领域的理解。而是由于实际的研究工作中,受到客观条件限制或研究技术层面的限制,在某一领域的研究中,其中一种研究取向可能取得主导地位,从而使这两种研究取向产生互补性的结果。他指出:“所面对的是某一经验领域的比较复杂的现象时,要获取理论性知识,主要依靠实在的研究取向。而在面对不那么复杂的现象时,主要是精确研究取向发挥作用。然而,从原则上说,这两种研究取向不仅都有能力研究现象世界的一切领域,而且,都有能力研究该现象趋于复杂的过程中的各种阶段。”进而,作者反对以实在研究的结果来检验或修正精确研究的结果,因为这实际上是取消了精确研究的独立价值。基于上述认识,作者认为,德国历史学派混淆了对社会现象的历史的与理论的理解,片面地将社会科学的理论课题视为仅仅包括实在性课题。

虽然不同意简单地将个人利益最大化与公共福利最大化等同起来,但作者却不遗余力地为经济学中人的自利性假设做辩护。认为精确取向的理论性研究的任务就是:“将人的现象还原至人的本性中最原初、最一般性的力量和内驱力(impulses)。……据此而考察,每个人在不受其他因素影响(尤其是不受错误、对于制度的无知及外部强制之影响)下,其天性中的自然倾向自由地发挥,将形成什么样的结果。”作者承认人们的现实经济行为受到众多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但又认为作为一门专门的科学理论,政治经济学并不承担对社会现象做整体性认识的任务,乃至并不需要对那些被统称为经济性的社会现象的整体进行解释。在作者看来,经济理论的任务只是帮助人们理解人的经济生活的某一方面。

最后,作者反驳了历史学派对“原子论”的指责,声称,历史学派“没有清楚地认识到精确取向的理论性研究的真正性质,而将某种特定的历史性研究的方法论视角运用于理论经济学之研究”。

3.对历史主义方法的批判

作者并不否定历史主义方法的价值。其对德国历史学派的攻击实质是以多元主义的方法论反对单一方法论的。作者分析了经济发展对两种不同研究取向的影响,认为经济发展对实在的——经验的研究取向影响是巨大的。他说:“只有当我们所认识到的不仅仅是某一现象在某一特定时间的性质,而是其全部个体发展的性质或其经验形态的发展性质,我们对于该经济现象的认识、对于其类型的认识,才可能是真正准确的。有关该现象的经验性规律,如果仅仅对应于其发展的某一特定阶段,则对于该现象的其他发展阶段,未必仍然有效。”与此相对,作者认为经济发展对精确的研究取向的影响并不重要,因为精确取向的理论研究既不否认也不拒绝考察经济现象的发展。

紧接着,作者批判了许多将实用经济学中的历史主义立场与理论经济学中的历史主义立场相混淆的观点,他称这些观点为“伪历史主义取向”。作者探讨了经济制度与规范性法律之间的相对性,提出:“一门经济政策科学最基本的方法论要求……必须教给我们公共当局能够在考虑所有特殊的条件之后,借以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这种方法正是我们历史学派经济学家所说的历史主义方法。”

4.认识社会现象的有机观

作者分析了将社会现象与自然有机体类比的理论。他虽然承认自然有机体与社会现象之间存在着相似之处,但强调这种相似之处是有限度的。他把社会现象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人们共同意志的产物,另一类是社会中的个人为实现目标进行努力的非意图的结果。作者将第二类现象的起源称为“有机的”(original)。这一类社会现象包括市场、竞争、货币、语言、宗教、法律和国家等。作者承认社会现象是有机的构造物,并不是反对“原子论”的方法论。与此相反,他反对整体主义的有机观,主张用精确方法来研究有机的社会现象。他说:“在有机世界领域中运用精确研究方法,并没有否认有机体的整体性。相反,它试图以精确的方式解释这种作为整体的构造物的起源和运转情况,解释这些‘实在的整体’是如何形成的,它们是如何运转的。”

为了描述他对有机的社会现象的起源的精确理解,作者列举了关于货币、国家、市场等社会制度起源问题的例证。他认为,这些经济现象不是具有社会目的的努力的产物,而是无数主体追求个人利益的努力的非意图的后果。因而,他主张:“可以通过将它们还原至其组成因素,即还原至其因果关系的个体因素,通过探究由这些因素一步一步形成这里所讨论的人类经济的这些复杂现象的规律,来获得对这些现象的理解。”

5.各个时代的历史学派

最后,作者回顾了历史主义方法的理论渊源,认为历史方法对于政治学的起源有重要作用,而对经济学起源的作用则相对较小。作者认为德国历史学派没有正确理解历史法学派的历史主义方法。然后,逐一批判了当时历史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的观点。

四简要评述

门格尔的《探究》一书试图在19世纪末的德语区经济学界重新建立以演绎法为基础的经济学方法论。它开辟了一条以精确取向和“原子论”个人主义为特征的方法论体系。这与其在《国民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所阐述的概念体系一起,共同构成了绵延百年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研究纲领。作者提出制度的自发形成问题,是较早地对制度进行理论研究的学者之一。但实际上是把制度当作个人行为的衍生品看待。这极大地限制了奥地利学派的研究视野,使得奥地利学派长期缺乏系统的制度分析。

门格尔的精确取向和“原子论”被奥地利学派所传承。经过米塞斯、哈耶克到拉赫曼,“原子论”被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家们强化、发展和修正。虽然以拉赫曼为代表的这一派奥地利学者,则以现象学与解释学的“主体间性”(inter subjectivity)理论和社会学的“嵌入”理论来反对“原子论”个人主义。他们认为人们行为的意义并非是主体的心理意思,而是主体间的客观存在,嵌入于社会和制度化的实践之中。但是,米塞斯将之发展成为“方法论个人主义”和先验论,使得门格尔的研究纲领得以复兴。

参考文献

[1]马涛,王洪磊.历史学派与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方法论的“范式”之争[J].财经研究,2011,7.

[2][美]豪伊(R.S.Howey).边际效用学派的兴起[M].晏志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贾根良,等.西方异端经济学主要流派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曹念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