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现代西方经济学名著导读
9508200000020

第20章 宏观经济学(3)

4.对现实问题的解释

奥尔森具体考察了分利集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西方国家兴衰的影响,并根据以上推论得出结论:允许自由地建立各种组织而又长期没有动乱或入侵的国家,其经济的增长受分利集团的阻碍和危害也就更严重;极权主义政府或外来入侵者削弱或废除了分利集团的那些国家,在建立了稳定或自由的法律秩序之后,其经济就会相当迅速地增长。例如,日本和西德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败国,在战争结束后,盟国的占领者取代了两国原来的极权主义政府,并清理和消灭了各种极权主义组织。动荡和战争使德国、日本的分利集团锐减,从而利于战后经济的快速增长。这一结论同样可以用来解答为什么法国在外来侵略和政治不稳定的因素之下,却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因为这些因素阻碍了分利集团的发展。法国基本政治一次又一次的大变革必然深化分歧,这种分歧的深化又进一步削弱分利集团的发展。分利集团的活动导致国家衰落以英国最为典型。大英帝国在统治稳定、没有外敌入侵及革命动乱的情况下,国内经济的增长却远远迟缓于其他西方,其社会背景正好成为奥尔森理论的论据:英国具有非常强大的特殊利益,产业工会、专业团体、农民组织以及行会及其生命力都是令人瞩目的,随着时间的增长,这些不断强化的分利集团患上了严重的机构僵化症,以致适应变化的步伐变得十分缓慢。

本书在对分利益集团的研究中还发现了一些特例。初看之下,瑞典和挪威这两个国家的经验似乎与本书的理论相悖。为此,奥尔森总结出“狭隘性特殊利益集团”与“广泛性特殊利益集团”的根本区别:前者的自身利益与社会的繁荣关系不大,因而存在强烈的激励企图通过损害社会利益来提高自身利益;后者自身利益与社会的繁荣紧密相关,因而在争取收入再分配时比较有节制,注意减少对社会利益的危害。瑞典和挪威的工会组织与英美的行业性工会组织不同,这些工会组织是全国性的组织,涵盖面很大,属于“广泛性特殊利益集团”,对宏观经济有明显而直接的影响,因此,它们在采取行动时就对国家利益比较照顾,使得两国取得了较快的经济增长率。

总之,国家的兴旺是因为集体行动的失败,分利集团没能克服障碍而尚未组织起来,没来得及对国家和社会造成损失;而国家的衰败是因为集体行动的成功,分利集团具备了集体行动得以实现的条件:存在“选择性刺激手段”、集体成员不对称,摆脱了集体行动的困境,结果阻碍了国家经济增长。

在最后几章里,作者从分利集团受到限制、管辖权统一和自由贸易的角度解释了欧共体的建立及各国经济的迅速增长:管辖权统一取代了地方分割,使行会等分利集团失去了垄断和影响;贸易限制从社区上升到国家层次,使关税壁垒的长度减少许多,从而促进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然而,作者又进一步指出,只有贸易自由和要素流动还不行,必须同限制分利集团的措施相结合,才能保证经济的快速增长。例如,半个多世纪来印度一直奉行自由贸易政策,但由于存在着以种姓等级制度为特征的分利集团的抑制,所以,并未能获得经济的繁荣。对滞胀、失业、经济周期等问题,作者在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甄别的基础上,也力图提出具有创见性的见解。他仍然从分利集团的角度进行了解释:分利集团决策缓慢,使决策日程日益纷繁,从而引起工资和价格的“黏性”,使社会垄断性增加,市场无法结清,从而导致失业增加、社会总收入减少、需求下降,最后导致经济的衰退和萧条。

四、简要评述

本书所阐明的理论和方法是一种重要而独特的分析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理论框架。依凭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前提,即理性行为假定,使用现代经济学的规范和方法,作者得出了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的是制度因素而非技术因素的结论。作者讨论的主要是发达国家进入现代社会以后的经济增长和国家兴衰问题,虽然产权问题已经解决,基本的制度条件已经具备,国家制度及其活动也大致定型,但社会各个利益集团的活动突现出来,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直接影响和决定着社会发展动力的分布和方向,因而对其行为和作用的考察,就成为说明经济增长和国家兴衰问题的一个关键。

但是,本书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忽略了国家的能动作用和分利集团之间的制约作用。有学者认为,在分配领域中分利集团与国家的关系上,国家是能动的主体,分利集团是被动的客体,即主动权是掌握在国家手里的,可以说分利集团对社会的发展作用取决于国家的体制建制和政策导向。重视这种制约将有助于对问题的进一步深入探究。

扩展性阅读文献

[1]李增刚.奥尔森经济思想述评[J].经济评论,2002(05).

[2]李轶男.奥尔森利益集团经济思想脉络分析[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9(05).

[3]姚洋.作为制度创新过程的经济改革[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

(作者: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张军纪)

布莱恩·斯诺登

现代宏观经济学:起源、发展和现状

Modern Macroeconomics:Its Origins,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tate①

①[英]布莱恩·斯诺登(Brian Snowdon)霍华德·R·文(Howard R.Vane)著佘江涛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一、作者简介

布莱恩·斯诺登(Brian Snowdon ),是英国纽卡斯尔商学院经济学教授。霍华德·R·文(Howard R.Vane),是英国利物浦约翰摩尔斯大学荣誉教授。二人主要研究宏观经济学的起源、发展和现状,以及国际增长和发展理论。此前曾合著《现代宏观经济学发展之反思》(1997)、《现代宏观经济学指南》(1998)等较有影响的著作。

二、本书精要

该书是一本全面而系统地介绍现代宏观经济学发展历程的专著。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发生的“大萧条”严重威胁到资本主义体系的生存,这意味着古典经济学崇尚的自由主义存在着很大的缺陷,由此,凯恩斯提出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主张政府积极干预经济以刺激总需求。此后,宏观经济学各主要学派在历史的视野里不断进化与演进,本书分析其中的核心原则以及政策含义。对于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作者先从凯恩斯以前的古典宏观经济学若干关键结论(中性货币、充分就业、萨伊定律)开始,引出有效需求原理,由投机性货币需求引起的货币流通速度的不稳定性假设,非充分就业均衡和非中性货币的论断。对于正统凯恩斯主义和对凯恩斯的重新解释:一是正统凯恩斯主义学派对凯恩斯理论的IS—LM阐释,即新古典综合;二是克洛尔和莱琼霍夫德对凯恩斯理论的重新阐释,提出了非均衡模型。对于正统货币主义、新古典学派以及真实经济周期学派,都主张恢复新古典传统,即市场机制能够使劳动市场恢复充分就业均衡。对于新凯恩斯主义学派,则努力从最优化行为导出名义变量黏性存在的合理性,交错工资调整、菜单成本以及近似理性行为的存在等。此外,尽管奥地利学派和后凯恩斯主义学派是两种不同的非主流宏观经济分析体系,但从无知、非中性货币、不确定性和时间等因素出发,分析宏观经济所面临的调整问题,并对理性预期持批评态度。最后,通过讨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经济增长”领域研究的复兴,展示了现代宏观经济学发展的最新现状。

三、论著内容

1.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起源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体经济的结构、表现及行为。这门学科主要涉及商品和劳务的总产出、失业、通货膨胀和国际贸易等问题。由于宏观经济的表现与政策是紧密联系的,所以宏观经济的议题就不可避免地在政治争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政治的进程。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必须明白哪些因素决定经济的长期增长和构成经济周期的短期波动。

新思想演进的动力是大事件的发展。历史事件的结果经常使理论面临挑战并推翻理论,进而导致新理论的诞生。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在大萧条时期经济管理的失败引发了集权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兴盛。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在宏观经济学中占统治地位的观点是旧古典方法。与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相对应,宏观经济学的观点借助于“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萨伊定律否定了普遍的生产过剩或生产不足的可能性。尽管凯恩斯之前的许多经济学家讨论了现在所谓的宏观经济学的多种议题,如经济周期、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等,但是作为一个对总体经济现象一致而系统的方法的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诞生,应该追溯到1936年凯恩斯的著作《通论》。在凯恩斯模型中,产出和就业由有效需求决定,劳动力市场的运作不能确保充分就业。利率是在货币市场上决定的,而不是靠储蓄和投资决策决定的。投资边际效率的变化通过乘数效应引起实际产出的变化,储蓄适应了投资。因此,在模型中,任何计划投资和计划储蓄之间的不相等都会导致数量调整而不是利率的均衡调整。凯恩斯的这些论点有效地反驳了萨伊定律。在与“旧”古典模型的争论中,他认为解决各国的经济萎缩的主要办法是接受“政府传统职能的大规模扩张”,政府应通过干预国家经济,扩大社会总需求来实现充分就业。而古典学派一般认为自我矫正的市场力量通过价格机制运行,无须政府干预而达到均衡,刺激总需求的干预会使经济运行变得更糟糕。凯恩斯主义最终成为了主流经济学,世界各国利用凯恩斯的理论较好地度过了经济“大萧条”。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诞生。

2.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现代宏观经济学从产生到现在已有70年的历史,在这期间出现了许多学派,作者认为主要有正统的凯恩斯学派、正统货币学派、新古典学派、实际经济周期学派、新凯恩斯学派、后凯恩斯学派、奥地利学派。

正统的凯恩斯学派通过对IS—LM曲线的分析得出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其主要命题有:和经济周期理论的结论相反,现代工业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出现衰退的原因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和萨伊定律不同,在凯恩斯主义需求约束体制中就业和产出将对任何实际需求增长作出积极的回应;大部分失业不是自愿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稳定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价格和工资不是完全自由的,因而随着总需求的变化,将在短期内对实际产出和就业量产生重大影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制定者,面临着一个短期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非线性的交替关系;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关心的是短期不稳定问题,而对长期问题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

正统货币学派的货币主义主要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货币数量论,主要代表人物是弗里德曼和施瓦茨;第二阶段是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主要代表人物是弗里德曼;第三阶段是国际收支理论和汇率决定的货币研究。正统的货币主义学派的一些原则与其他学派有很大的区别,它的观点主要有:货币存量的变化是解释货币收入的主导因素;面对稳定的货币需求,大多数经济的不稳定性的原因可以归于货币管理部门的货币供给的扰动;货币当局可以控制货币供给等。通过对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的分析,货币主义学派认为:货币存量的变化是解释货币收入变化的主导因素;在稳定货币增长时,经济具有内在的稳定性;从长期来看,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问题本质上是货币现象等。

20世纪70年代的“大通货膨胀”使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相信,假如政府不再实施错误的相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市场经济有能力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以卢卡斯为主要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派提出了理性预期假设、持续市场出清和总供给假设,在此基础上通过模型分析,对政府的政策无效;减少通货膨胀的产出—就业成本;中央银行的独立;宏观经济政策增加总供给的作用等加以分析。

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弗里德曼和卢卡斯在对经济周期的解释中都强调了货币冲击是驱动周期的主要刺激机制。实际经济周期的理论家在供给分析中走得更远,代表人物主要有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对传统知识的冲击是实际经济周期的理论家提出的大胆假设,该假设认为:经济周期的每一个阶段是一个均衡。货币中性是经济周期模型的主要特征,货币中性适用于短期,也适用于长期,该理论认为,货币供给的增长率对经济有着实际的效应,并且在所有对产出波动的解释上都有重要的作用。在政策方面认为政府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会对经济造成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