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艺文论苑(第一辑)
9476700000009

第9章 论社会多元发展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

杨必位

中国山水画早在一千多年前就逐渐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画种体系,南朝时由宗炳撰《画山水序》,王微撰《叙画》,谢赫著《古画品录》等一批论著的出现不但规范了山水画的艺术品性,也为山水画的成功发展获得了理论建树。姚最的《续画品录》中的“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千寻之峻”已成为历代画家阐释中国山水画精义要妙的重要依据。中国山水画在悠长的艺术实践过程中,综合了孔子的仁学道德观和庄子的虚静道德思想,形成了“艺术为人生修养之资,并作为人格完成的境界”,把修养人生、享受人生作为人生艺术追求的理想,并自觉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精神的形式突变。中国画那玄远淡泊、天人合一的审美精神和哲学理念,从表象化的赋形美到内蕴式的诗性美,充盈着的浓郁的东方情韵,让一代代的画家如痴地浸淫在对山水画的不断实践与探索之中,并将山水画的精神品性发展到“重境界”、“重格调”、“重品质”、“重人格表现”的崇高境地,并以唯美的艺术表达方式表达出中国的文化精神而为中国文人世代相袭,钟爱非凡,推动着中国山水画创作的不断发展。受其影响所形成的广大欣赏群,则成为中国山水画这一最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古老画种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强大基石。

一、现代社会的多元发展对中国山水画生存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纵观山水画艺术在近现代的发展过程,就会发现中国山水画是在有序的环境中以修正的方式进行着渐变式发展的,很多艺术大师都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迈开了步伐。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画家们努力探索笔墨表现的新形式,丰富笔墨的表现力,努力调整山水画的内在情绪,注重画家在创作过程中的主观精神和情感的寄托与表达,从而使山水画创作从封建时代神性化、贵族化的哲人道德理念表露,逐渐转向心灵化、平民化的情感体验和才性化的智慧塑造,使山水画创作从孤傲、高贵的文人心态中迈步而出,而平静、自然的亲和力则使山水作品平添了很多的情境意趣,较之过去也更加充满了生机活力。

改革开放使外来文化随先进科技不期而至,对中国的社会生活及各个文化艺术门类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促使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人们欣赏习惯的变迁及对现代审美价值的多元取向,使传统的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和发展面临了“危机”,理论家们针对中国山水画和画家本身存在的弊端各抒己见,提出了很多值得画家注意的问题。虽然在山水画的创作实践中,在“坚守传统”的口号下形成的以摹仿前人、摹仿自然为能事的画家群以渐变的方式支持着中国山水画的创新,但是,当中国山水画向着更加开放的形态发展的同时,部分画家因受地域文化的局限而缺乏向外部世界及其他艺术门类学习借鉴的条件,视觉经验未能得到充分的拓展,画家的胸襟及创作思路未能产生质的超越,而过多地回味笔墨的精妙性则成为制约画家个性化创造力发挥的包袱。由于未能从前人所创造的语境中走出来,又缺少与现代社会相契合的艺术表达语汇,致使中国山水画少了几分与世界艺术相交、相聚的机会。正如有的理论家分析的那样,中国画虽以独特的艺术体系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但其在世界艺术中的影响和实际地位远未达到应有的高度。如何丰富和发展传统艺术语汇成为了传统型中国山水画的重要研究课题。

随着商品经济社会的到来,功利诱惑也改变了少数画家的创作行为,他们把艺术创作作为满足物质私欲的手段而泯灭着自己的艺术品格及艺术创造力,他们以摹仿为时尚,以临摹得快、出手得快为能事,对那些有新意并有卖相的作品,通过肢解性临摹后再组装成“作品”便上市赚钱,并美其名曰这是“快餐文化时代”的到来。然而,正是这种低俗的逐浪追风使中国山水画的媚俗之作无节制地泛滥,中国山水画在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多、滥、乱”的困难局面,品质下落,俗套逞行,使有心坚守传统的部分画家的思想发生了歧变,有的画家不得不另辟蹊径以求发展。也就导致了一批年轻的思变者在“创新”的口号下走向了非传统的创作之路,形成以揉进西画观念的“现代形态”画家群,他们以观念改革的新主张进行着中国山水画的形式突变。他们满怀挚情,较少顾虑地将西方的基础造型法则、科学的色彩运用规律溶人到传统山水画的艺术表现之中,尝试着将不同画种、流派中的各种观点、认识与山水画的传统经验进行适度的结合,运用其他画种的各种表现技法及现代设计理念,重新架构着山水画的“现代形态”,创造着新的视觉模式,使山水画呈现出多样化的创作理念和丰富的借鉴移植手段,让山水画作品产生出个性化的表现效果。在这些具有“现代形态”的山水画作品中,有的作品由于不再用传统的绘画材料,将绘画观念及表现手法进行无限度的外化拓展,使其作品超越了中国山水画的习惯界定范畴,产生出了一批介于各画种之间的边缘性绘画,创造出全新的绘画表现种类。这些具有“现代形态”的山水画作品与摹仿型的传统山水画相比,有了较大的观念变革和技法拓宽,形式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都得到较大的增强,丰富的表现效果和创作理念拉近了与西方绘画的视觉欣赏距离,它使山水画创新大胆步人了更加注重个性化的表现绘画新阶段,全新的画面效果改变着欣赏者的看法,对传统山水画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使中国山水画故步自封的局面被打破,画家在开创新的视觉领域的探索中,逐渐走出了一条适应时代需要的发展之路。“现代形态”画家们结合自己的优长,从边缘性绘画中找到了适合自己表现和发展的方向,从而大大地丰富了中国的画坛,为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开凿了一条通道,也赢得一大批在艺术院校中从西画人手转向中国画创作的艺术家的青睐,使画家的思想豁然光明,对创造新型的山水画前景充满了希望。“现代形态”山水画出现的更深刻的意义在于:中国山水画艺术的生存力已经面临着现代社会多元文化发展的严峻挑战,虽然也有人对它的“前途无限,与人类共存”执著得理直气壮,但中国山水画的创造与出新已成为画家不可回避的历史性课题。

二、蓄养人文内蕴依然是山水画艺术创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在当今的变革时代里,宽容的社会环境为画家的出新成果提供了相适应的土壤,这是作品出新的重要外部条件,画家内心世界的觉悟及智慧的形式表现手段是成功的关键,而对多元文化的吸收与包容则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必然走向。这些社会与历史的变革使“现代形态”的作品获得了全新的突破,取得了让人惊喜的成绩,尤其是在全国大型美展中获得好评。但这仅仅是初露端倪,还远未达到成熟的时候,也未创立能与传统山水画大师们比肩的绘画高峰。因为“现代形态”的山水画作品在视觉欣赏的回味中让人感到似有味淡而意浅之感,画家对精神表达要素和情感表达要素在作品深处所产生的作用缺乏深刻的认识,高品味的画家的人生、人格表现很难在作品中体现出来。山水画作品的创新仅仅只是停留于视觉上的形式突破是不够的,在完成视觉新颖、符号创新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人生体验、内心情感与时代脉搏的交汇、认知和印证,画家应对传统山水画通过历史的沉积所呈现出的人文精神及审美意趣进行很好的学习、研究和取舍,对中国山水画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凝重的文化功能应给予认真的评价和认识。只有不断提高认识水平,又不断蓄养内蕴,才能将“现代形态”的山水画作品推向时代的高峰。中国山水画由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在绘画表现中,在反映中国人的文化精神及审美价值观向多元文化迈近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画种的特性。如果在观念、形式、技法上不断变换,无度地将山水画形态特征及内在文化概念进行模糊性向外延伸,那将会造成山水画这种特色画种因特点散失而消亡。中国山水画只有在不断挖掘作品的内在深度,开拓新意境,丰富其表现语汇,提高艺术品质等方面作出努力,才有可能求得山水画自身的壮大与发展。而“现代形态”的山水画作品要达到高品格的艺术境界,还应以文养画,多从中国山水画的内在人文精神人手,才能让“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假自然而明心理这一具有中国特殊文化性的中国山水画在现代社会中重新树立它的祟高形象。

蓄养人文内蕴是艺术创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画外功夫,它是艺术表现的心源力量,中国山水画是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的画种。中国山水画抒写的是主观思想,是自认为的理想境界,“在人的精神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之后,人在物质方面所受到的限制,就会在想像中,在精神活动中去突破。”董其昌提出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就是要画家在个人的人格学问上下大功夫,对中国文化的深刻含义作一番研究,在艺术人生的体验中去体会有眼光、有修养、有品德的文化人的精神境界。学习中国山水画的过程,也是画家自我改造的过程,是由外向内,进行内化培育的过程,是提高认识的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向理性研究再转向感性表达的过程,蓄养内蕴将贯穿着画家的一生,是画家超越自我的重要条件。自中国山水画发展成熟以来,画家就很注重人的主观心境与客观自然物的妙合,物质的绘画只是主观心境对客观事物妙合运动的轨迹,它印迹着画家的精神、情感和智慧,深人者可从作品中直接感知人格、人性及人的思想行为,并从中得到启迪和愉悦,所以,提高山水画的精神品性也是在提高画家个人的品性和能力。

在当今变革的时代,一些艺术家举着“创新”大旗,却玩着追求时髦热闹的西方游戏,想通过一时的哄闹热炒而盲目地否定掉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作用。他们不愿意坐下来冷静地思考“创新”是什么,他们笼统和庸俗地将创新理解为仅仅在于“与别人的不同”,而学习传统又“太难、太冷清、太不合潮流”,以致严肃且艰难的创新被曲解成草率随意。在创作实践中,由于画家对中国山水画的理解往往只从表象人手而缺乏内在分析,在迎合社会功利的需要中很容易地就滑向了急功近利、弊多利少的危险边缘,其结果是把自已置于没有文化支撑的空濛的“创新”阁楼中,等待他们的将是经风沐雨之后的倒塌。在中国山水画传统的发展过程中,作品与广大观众之间都有着相依的对话,都是在欣赏群的拥戴与支持之下求得大的发展。缺少了广大欣赏群,缺少了文化的铺垫,就如同隔岸观火、隔靴搔痒,当作品与广大观众的人生体验没有关联之时,人们也就不会对作品投人热情与关注,不会再从作品中去产生缅想,所以“现代形态”的山水画作品还需注意与中国文化的根系进行真切的连接,注意作品的内蕴,才会产生炙热的文化感受,才会成为在中国的文化土地上成长起来的有强壮身躯的真诚的艺术,成为中国人民所爱戴的艺术。

三、从笔墨与人格文化的大处着眼多作研究是中国山水画在当代创新发展的关键

中国山水画在当代要走好自己的路还得从大处着眼多作研究,首先要抓住笔墨这个关键要素。作为中国山水画表现手段的根本精髓的笔墨运用是画家的手上工夫,它最能表达画家的人格及人性,能反映出山水画启承人文的活动,能体现人的本质特征及人的情感转合;通过训练所形成的笔墨可感知画家所师承的文化源流;运笔所产生的干湿浓淡,抑扬顿挫、徐疾快慢、虚实聚散的点划痕迹能反映画家情感的个性色彩及审美情趣,可将画家的心迹清晰地驻留于纸上,让人产生联想;运笔的过程可抒画家的“胸中逸气”。《缘萃录》中记有石涛“一生的郁勃生气,无所发泄,一寄以诗画,故有时如豁然长啸,有时若戚然长鸣,无不以笔墨之中寓之”的画家景象,足见笔墨的意趣与文人的胸襟有着不谋而合的精神联系。山水画家在作画的过程中,运笔用墨所产生的感官上的快感和精神上的愉悦及所得到的绘画享受,是只重结果的其他画种所难以体会和理解的,这正是笔墨要素在山水画中所达到的享受人生的艺术作用,它是无法用其他方法代替的。另一方面,不同文化、不同品质的人都会在对山水画作品的欣赏中得到不同的精神满足,笔墨的动人之处反映着画家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品质的高下,其学养的积累与情操的高下则区别着作品雅俗的不同。如同书法必须与中国文字的形体发生联系一样,笔墨也必附着于相关的物体上才能发挥绘画的基本作用,形与笔墨是连体的,笔墨世界是有形的而不是空洞的,它往往是在意象的左右进行绘画的表达。古人早就提出了“形神兼备”的艺术主张,齐白石的“似与不似之间”就是对笔墨意趣的深刻解释与体会。如果忽视了笔墨与形的关系,把笔墨仅仅作为文人无聊时的玩趣及摹仿前人的意趣以追逐它的精妙性时,笔墨也就走向了死胡同,并被时代所摒弃。去掉笔墨表现中存在的过多制约人的创造力的“八股性”,丰富笔墨对时代精神的表叙性,通过丰富笔墨的表现语汇,去塑造当代的艺术精神,去追求当代艺术的崇高境界,石涛“笔墨当随时代”的主张才可能在当代中国山水画中赋以新的内容。作为当代优秀的画家,应努力成为一个有研究能力的画家,通过认识和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将个人的情感寄托在认识和研究的基础之上,才能对自己的绘画创作方向进行有效的全方位的解析与定位,才能自由地阐述自己的理想见解,才能获得思想的解放而释放出最大的艺术表现能量。

其次,要在人格涵养上多下功夫,或者说,画家要有文化定位。画家作画的过程是画家将各方面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过程,其中画家的作画心态和敏锐的直觉观察力是成就画家成功的重要环节。画家能否出格、能否有所发展及能否建立良好的心态都与对文化素养的蕴藉有关,一个性格扭曲、心理变态、心态平衡能力差的画家,很难想像能够创作出理想、恢宏、大气的作品,并从作品中能够表达出真挚大方的审美情趣让人注目。只有领受过良好的文化熏陶、有着美好善良的内心世界的画家,才能体会出人格、人性对山水画创作所带来的不可言表的良好作用;只有对生活充满热爱之情,才能创作出充满激情的作品给人带来振奋之情;只有培养自己的宽容与随和之心,全身心地投人绘画的过程之中,才能获得自我的陶冶。当我们用新观念去看待中国山水画对人的精神陶冶及对艺术家自身的道德规范之时,山水画将艺术地把中国文化的传统展现在我们面前,并以它丰富的内在价值体系为我们对山水画的再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也让画家在自我表现中融人更多的内化修养。对画家来讲,培养健康敏锐的直觉观察能力有助于画家通过对自然、对社会、对事物、对人的精神、情感、智慧的直觉品评,去获得更主动、更自由、更有超强性的主观理解,从而将消化于我的有用物资变成能营养于我的养分,然后才能化情绪于笔端,爆发出智慧的潜能,并通过图式个性体现现代精神的探索,进而创造新的时空境界,开拓新的审美领域,提供新的审美经验,创作出物我两忘的让人赞叹的新颖的山水画作品,而中国山水画也才能在一批有素养的画家不断努力下,将其形态从保守、传统的小圈走向开放、自由的大环境之中,并创造出一批能与世界艺术交融的而又个性独特的、保留民族特性的绚丽的图画。

中国山水画的创新与发展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演绎与热辩之后,多样的现代山水画的风貌使人刮目相看,它以绘画技术的精美性及表现手法的多样性改变着人们的审美视角,充满朝气的中国山水画摆脱了明清文人画所带来的消沉与没落,给画坛带来了一片清新。在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不断高涨的现代社会里,欣赏品味要求不断提高,摆在画家面前的任务不仅仅是提高绘画的技术,而是在以文化作依托的研究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多角度地切人生活的各个侧面,挖掘出符合时代需要、适应人们心理需求的表现素材,真诚地创作出充满时代激情的具有高超水准的艺术作品。中国绘画曾对近代日本南画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当前开放多元的现代社会必然会影响中国山水画的创新性发展。在新的世纪里,通过艺术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还会涌现出一批擘划艺术新领域的大腕人才,他们将会通过世纪的回眸,进行梳理,剔抉出中国文化精神的精义要妙,将一个全新的又符合中国国情需要的、具有民族精神的中国山水画凸现于广大观众面前。这批画家在揭橥绘画源流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同时,更抽绎出最具时代风学特点并更能表达现代人精神风尚的艺术语汇,创造出精赅之作,使之成为体现中国文化精神并与之相得益彰的艺术大树,为传统文化的再迈步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