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肺癌
肺癌大多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因此也称支气管肺癌。近50年来,全世界肺癌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据统计,在发达国家及我国城市中,肺癌的发病率已居男性各种肿瘤的第一位。发病年龄大多在50~70岁,男女之比为3~5∶1。在20世纪50年代与70年代相比,肺癌发病率上升了1/3,原因是吸烟,工业污染和老年人口的增加。
1.病因
大量资料表明,长期大量吸烟是肺癌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每日吸烟20支,连续吸烟20年以上者,肺鳞癌和小细胞癌的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4~10倍。
长期接触石棉、铬、镍、铜、锡、砷等放射物质的人患肺癌率高。城市居民比农村人口发生肺癌率高,可能与城市大气污染有关。
人体内在因素如免疫状态,代谢活动,遗传因素,肺部慢性炎症等都可能对肺癌的发生有影响。
2.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与肿瘤的部位、大小、是否压迫、侵犯邻近器官以及有无转移等情况有着密切关系。早期肺癌特别是周围型肺癌,往往没有任何症状,大多在胸部X线检查时被发现。癌肿在较大的支气管内长大,常引起刺激性咳嗽,易误诊为伤风感冒。当癌肿继续长大影响引流、继发肺部感染时,痰量增多,呈脓性痰。
肺癌常见的另一个症状是血痰,常为痰中带血点,血丝或持续性少量咯血,大量咯血较少见。肿瘤增大造成对大的支气管堵塞,可出现胸闷、哮鸣、气喘、发热和胸痛等症状。
晚期肺癌侵犯邻近器官,组织或发生远处转移时,可出现以下征象:
(1)声音嘶哑,是压迫或侵犯喉返神经,引起声带麻痹所致。
(2)同侧膈肌麻痹,是压迫侵犯膈神经所致。
(3)压迫上腔静脉,引起面、颈、上肢和上胸部静脉怒张,皮下组织水肿,上肢静脉压升高。
(4)侵犯胸膜,引起胸腔积液,往往为大量血性液体,可致气促、剧烈胸痛。
(5)侵入纵隔,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
(6)上叶顶部肺癌,可侵入纵隔,压迫胸上口的器官或组织,如臂丛神经、锁骨下动、静脉、颈交感神经等,产生胸痛、肩痛,上肢静脉怒张,上肢运动障碍,同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面部无汗等症状。
少数癌肿产生内分泌物质,临床上呈现非转移的全身症状,如杵状指,骨关节痛,重症肌无力,男性乳房增大,多发性肌肉神经痛等。
3.预防和治疗
(1)戒烟,不接触致癌物质和放射性物质,治理环境污染。
(2)40岁以上成人应每年一次胸部X线检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3)综合治疗,近年来多主张手术+化疗+免疫治疗或放疗+化疗+免疫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
3.5.2食管癌
食管癌是食管鳞状上皮的恶性肿瘤,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的地区,也是目前世界上食管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年平均死亡率为14.59%/10万。部分资料显示,食管癌的死亡率仅次于肺癌、胃癌和肝癌列第4位。
食管癌的流行病学有6个特点:
(1)地区性分布如河南、河北、江苏、山西、陕西、安徽、湖北、四川等省,其发病率、死亡率在各肿瘤中高居首位。
(2)管癌的发病男女之比为1.3~2.7∶1,高发区的男女比例稍有降低。
(3)发病率随年龄增加80%的病人在50岁以后发病,在50~69岁年龄死亡率最高,占全部的60%。高发区的患病年比低发区提前10年。
(4)种族差异如新疆哈萨克族居民食管癌的死亡率比其他少数民族地区高2~3.1倍,比全国平均死亡率高2.3倍。
(5)贫穷地区发病率高地区贫穷、经济条件差、饮食缺乏营养、食物霉变等。
(6)家庭史具有阳性家族史和家族集聚性,在高发区的一些家族同辈或几辈之内的直系亲属中,见同样的食管癌。
1.病因
食管癌的发生与该地区的生活条件,饮食习惯,存在强致癌物,缺乏一些抗癌因素及有遗传易感性等有关。
(1)不良饮食行为如常食用含亚硝胺的食品和霉变食物。亚硝胺被公认为致癌物,包括亚硝酸盐、二级或三级铵等,普遍存在于高发区的粮食和饮水中,且与当地食管癌和食管上皮重度增生患者患病率呈正相关。这些物质在胃内酸性环境下,特别是在维生素C摄入不足时,胺类和亚硝酸盐易合成亚硝胺。国内已成功用甲苯亚硝胺、肌氨酸亚硝胺、二乙基亚硝胺素等诱发大鼠形成食管癌。各种霉变食物能产生致癌物质。镰刀菌、白地霉菌、黄曲霉菌、黑曲霉菌等真菌不但能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还能增加二级胺的含量,促进亚硝胺的合成。在食管原位癌旁增生上皮内可分离出白色念珠菌的纯株,提示食管真菌病可能是食管癌的癌前病变之一。
不良的饮食习惯还应包括进食粗糙、饮食过烫、咀嚼槟榔或烟丝等,造成对食管黏膜的慢性理化刺激,可致局限性弥漫性上皮增生,形成食管癌的癌前期病变。
(2)营养不良和微量元素缺乏资料表明,食管癌的高发区都在贫困不发达地区,这些地方自然条件差,物产不丰富,水资源少,食品中缺乏蛋白质,脂肪,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的维生素A,维生素B?和维生素C不足,食物和饮水中的钼、铜、硼、锌、镁、铁含量较低。这些都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间接相关。(3)人格内向和强烈的精神刺激人格内向或强烈的精神刺激,使机体免疫系统遭到损害,为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条件。调查发现,丧偶、离婚、家庭经济困难等负性生活事件的家庭和个人患食管癌的较多。
(4)遗传因素在我国高发地区,有阳性家族史者达25%~50%,其中父系最高,母系之旁系最低,调查还发现,高发区居民迁至低发区后,食管癌发病率与死亡率仍保持较高水平。
2.临床表现
(1)早期症状
1)吞咽时胸骨后有烧灼感、针刺样或牵拉样痛,以咽下粗糙、过热或有刺激性食物时为著。疼痛可被解痉药物缓解,间歇反复发作。当癌浸及附近组织或有穿透时,可有剧烈持续性疼痛。疼痛部位常与病变位不一致。
2)吞咽食物或饮水时,有通过缓慢并滞留的感觉,有异物附在食管壁上的感觉或胸骨后紧缩感,食毕消失。症状感觉部位与病变部位不一致。
3)轻度咽下哽噎感,时轻时重,可自行消失和复发,不影响进食,在情绪波动时发生或加重。
4)咽部干燥不适,胸骨后闷胀,背痛和嗳气等。
(2)中晚期症状
1)进行性吞咽困难为主要症状随着肿瘤破坏肌壁,堵塞管腔,病变食管失去弹性且形成不规则狭窄通道,咽下困难加重,由不能咽下固体食物到液体食物也咽不下。如癌周围伴有炎症水肿,可加重咽下困难。
2)因食管梗阻的近段有扩张与食物滞留,可发生食物反流,多为黏液,混杂宿食,可呈血性或坏死脱落组织。
3)咽下疼痛系癌糜烂、溃疡、浸润并伴有食管炎所致,进食时尤以热或酸性食物更明显,疼痛可涉及颈、肩、前胸和后背等处。
4)其他症状明显的营养不良、消瘦与恶病质。可有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声嘶,骨痛,黄疸等。
3.预防和治疗
(1)预防
1)加强粮食保管、防霉去毒、吃新鲜蔬菜、水果、不吃霉变食物。
2)保持饮水卫生,降低水中亚硝胺含量,常服用维生素C,减少胃内亚硝胺形成。
3)经常服用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防止食管上皮增生、恶变。
4)对高危人群应定期实施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做到早查,早诊,早治。
(2)治疗目前对食管癌的治疗仍主张手术切除,凡能手术切除者,原则上手术切除,不能手术采取放疗和化疗。晚期病人肿瘤肿大,广泛粘连,进食困难者,可进行胃造瘘,解决不能进食导致营养不良问题。
3.5.3胃癌
胃癌是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其中腺癌占95%,也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名列前茅。我国的胃癌发病率也较高,一般北方高于南方,沿海高于内地,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宁夏最高,其次为东北、内蒙古、华北、华东,而湖广、云贵川最低。全国的胃癌年死亡率为16/10万,高发区可达60~100/10万,低发区为5/10万以下。发病年龄大多在中老年,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2~3∶1。随着社会经济的好转,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1.病因
(1)不良饮食行为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饮食因素是最重要的外源性危险因素,包括高盐、高淀粉、低脂肪、低动物蛋白及新鲜蔬菜水果的缺乏等。过咸食物和营养缺乏相互作用,导致萎缩性胃炎和癌前病变。之后,外源性的亚硝基化合物和内源性的亚硝胺的作用导致癌的发生。
此外,暴饮暴食、烫食、快食、油炸、煎、烤食品以及吃过多的腌、熏、发酵食物也可增加胃癌的发生危险。
经常吃夜宵者易患胃癌,这是因为胃黏膜上皮细胞2~3天就更新再生1次,而这种过程多在夜间胃肠休息时进行。如夜间经常进餐,胃肠道不能很好的休息和修复,而夜宵可促使胃液分泌,对黏膜造成长时间刺激,导致胃黏膜糜烂,溃疡而发生胃癌。
(2)生活方式吸烟、饮烈性酒增加患胃癌的相对危险性。
(3)社会经济状况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建国初期到现在,胃癌的发生率随社会经济好转而降低,经济发达的地区比欠发达地区的胃癌发病率低。
(4)精神心理因素调查发现,好生闷气,吃饭时生气及遭受精神创伤的人患胃癌的几率增加。
(5)其他胃幽门螺旋杆菌,真菌感染以及其他理化因素,对产生胃癌的作用也受到重视。胃癌的遗传因素,尤其是弥漫型胃癌的发生、遗传起着重要作用。
2.临床表现
早期多无症状,也无体征,个别表现为消化不良的症状。
进展期最先出现的症状为上腹痛、胃纳差、食无味、体重减轻。腹痛可表现为上腹饱胀不适,餐后明显,疼痛可为持续隐痛,少数也可呈溃疡样规律性疼痛。进一步发展呈持续疼痛不缓解。上述症状多见于小弯溃疡型癌。贲门癌累及食管下端时可出现吞咽困难;胃窦癌引起幽门梗阻时可有恶心呕吐;溃疡型有出血时可出现黑便或呕血。癌肿转移至肺及胸膜时可有胸腔积液、咳嗽和呼吸困难,转移至肝和腹部时可有腹水、腹胀,转移至骨时可有骨痛、持续性的腰背痛表明肿瘤已穿透入胰腺。
中晚期可表现为消瘦、恶液质、上腹可扪及包块及移动性浊音,扪及质硬不移动的淋巴结等。
3.预防和治疗
(1)胃癌的预防应侧重在饮食方面进行预防,主要有以下几个预防措施。
1)不吃发酵霉变食物,少吃腌腊、烤、炸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菠菜,南瓜,茄子、刀豆、芹菜、番茄、香菜、大蒜、洋葱等,可降低胃癌发病率。
2)管好饮用水,防止水污染。
3)避免吃富含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食物,提倡低盐饮食。
4)加强营养,增加蛋白质类饮食,不暴饮暴食,不吃过热,过粗食物,进食应有规律,不易过快。
5)应戒烟,少饮烈性酒,保持良好心情,不生闷气。
(2)治疗
早期发现,早期行手术治疗晚期有广泛转移者,手术不能切除应用化疗+中医中药治疗。
3.5.4大肠癌
大肠癌包括结肠与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20几年来,世界上多数国家大肠癌呈上升趋势,可能是饮食结构变化,食物中缺乏纤维素有关。大肠癌的发病率世界不同地区差异很大,北美、大洋洲最高,欧洲居中,亚非地区最低。我国南方明显高于北方,东南沿海、四川、重庆、湖北等高于其他区为高发区。近几年,我国大肠癌的发生率上升明显,大多在40~60岁为发病高峰。
1.病因
(1)不良饮食习惯一般认为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是发病主要原因。高脂饮食可促进肝中胆固醇和胆酸进入肠腔增加,胆固醇和胆酸在结肠内通过细菌作用转变为次级胆酸,而次级胆酸有致癌作用。食物中的纤维在结肠内具有吸收毒素,刺激结肠运动,使毒素在结肠内停留时间缩短,如食入不足,有毒物质有促发癌变危险。
(2)遗传因素结肠癌具有家族遗传性,如家族性结肠息肉综合征与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
(3)其他如大肠息肉(腺瘤性息肉),炎症性肠病等可诱发癌变。
2.临床表现
(1)便血常以便血为主要表现,或有脓血便,里急后重明显,有时表现为顽固性便秘,大便形状变细,是直肠管腔狭窄所致。也可表现为糊状,或便秘、腹泻交替,粪便无明显黏液,脓血、癌肿多位于结肠上段,表面糜烂,炎症导致肠功能紊乱所致。
(2)腹痛大肠癌常有糜烂、坏死与继发感染,相应的肠段蠕动增加,肠管痉挛,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因癌肿大,引起肠梗阻,可有腹绞痛、肠胀气、肠鸣音亢进等。晚期可有腰骶部持续性疼痛。
(3)肿块多见于右腹,是右侧结肠癌的表现之一,提示属中晚期。癌肿块也可以位于腹任何部位,一般肿块质硬,大小不等,表面结节状,可推动,有压痛,晚期可固定。
(4)直肠肿块直肠癌占大肠癌半数以上,直肠检查最重要,常见肿块质硬,表面结节状,指套上有血性黏液。
(5)身体状况可见进行性贫血,低热,消瘦,恶病质等症状。
3.预防和治疗
(1)预防改变生活与饮食习惯,提倡低脂肪,高纤维素,高抗氧化剂饮食。对有大肠息肉、炎症的应做积极治疗,并勤观察,发现有疑及时手术切除。对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每年1次的肛诊检查,大便潜血试验和3~5年1次的乙状镜检查。
(2)治疗大肠癌的唯一根治疗法是早期发现、早期手术切除。手术中即是发现癌已转移,但病变肠段可游离时仍应切除,以免发生肠梗阻。对癌已广泛转移,肠段不能切除者,应进行造瘘等姑息手术。
大肠癌对化学药物一般不很敏感,只是一种辅助疗法。放疗多用于肿瘤体积较大或局部淋巴结转移,术前放疗有助于切除肿瘤,术后放疗和化疗可减少复发。
3.5.5肝癌
肝癌是指肝细胞的原发癌症,广义的包括所有肝脏的恶性肿瘤。临床上原发性肝癌95%以上为肝细胞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在男性次于胃癌和食管癌而居第三位,在女性则次于胃癌、宫颈癌、食管癌居第四位。全世界每年新发生恶性肿瘤635万例,其中肝癌26万例,占4%。我国是肝癌的高发区,从地区看,沿海高于内地,东南和东北高于西北,华北和西南部。
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4~8∶1。
1.病因
(1)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感染现在研究已经证明乙肝和丙肝病毒可致肝癌,乙肝或丙肝病毒的DNA片段直接嵌入肝细胞基因导致细胞突变,资料表明,约有5%的乙肝病人转为肝癌。
(2)长期酗酒长期酗酒与肝癌的相关程度仅次于乙肝病毒。酗酒除可改变免疫应答外,还能诱导微粒体酶活化致癌物质和影响DNA代谢和修复。
(3)黄曲霉素(AFT)现已证明AFT是强致癌物,在较高温的环境中,AFT易污染粮食,吃入污染AFT的食物而诱发肝癌。有报道证明AFT有与乙肝或丙肝病毒协同致癌作用。
(4)其他因素:如遗传、有机氯类农药、亚硝胺类,微量元素等都是肝癌发生的相关因素。
2.临床表现
肝癌在我国80%以上有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和肝硬化背景,故临床体征除肝炎、肝硬化的表现外,早期肝癌缺乏特异性症状体征。
(1)常见的首发症状为肝区的疼痛不适,呈间歇性或持续性右上腹钝痛或刺痛。肝右上方癌可使疼痛放射至右肩背部。突然出现右上腹剧痛并伴有腹膜刺激症状,提示癌肿破裂出血。
(2)消化道症状有纳差,恶心腹胀,腹泻和呕吐。常为肿瘤增大引起的消化功能紊乱有关。
(3)全身症状以乏力,消瘦全身衰竭,恶液质为突出。
(4)晚期可出现发热,多数低热,也可出现高热,体温达39℃以上,多与肝癌坏死、液化、胆酸、激素代谢障碍有关。
(5)出血表现为鼻血,牙龈出血,皮下出血,也可见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肿瘤破裂致腹腔出血等。
(6)肝癌转移症状转移至肺以咯血、气短为主,转移至骨表现为骨痛,转移至脑表现为头痛、呕吐等。
(7)肝脏肿大大者可过脐,质硬,表面不光整,压痛明显,呈进行性发展为特点。
(8)黄疸肿瘤浸及并压迫胆管,也可是弥漫性浸润引起肝细胞坏死。
(9)腹水可由肝硬化所致,也可直接造成静脉回流受阻引起。
(10)肝区可出现血管杂音和摩擦音这是肿瘤压迫肝动脉或腹腔血块所致,摩擦音是肝包膜受累所致。
(11)其他体征如脾大,腹壁静脉曲线,肝掌,蜘蛛痣,下肢水肿等。这些都是肝硬化或晚期的表现。
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副肿瘤综合征。我们把肝癌出现的内分泌失调,代谢紊乱等称副肿瘤综合征,主要表现有以下3条。
(1)异位激素综合征红细胞增多症;高钙血症;性早熟、男性化、女性化;肥大性骨关节病;甲状腺素球蛋白增高等。
(2)代谢异常低血糖症;高胆固醇血症;皮肤卟啉症。
(3)癌胚蛋白出现甲脂球蛋白;癌胚抗原;同铁蛋白;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3.预防
(1)预防和治疗乙肝、丙肝病毒携带者,目前我国已研制出乙肝治疗性疫苗,对乙肝转阴率高,有望在2008年正式用于临床,相信这是对肝炎的划时代治疗。
(2)管理保护好粮食,防止黄曲霉菌污染。
4.治疗
(1)手术a.肝叶切除或肿摘除术,适合于早期的孤立性原发状;b.对于不能切除的肝癌患者,可采用肝动脉结扎或肝动脉插管化疗,但疗效均不满意;C.癌内注射酒精,在B超引导下,用无水酒精注入癌肿内,发生凝固坏死,缩小肿瘤;d.肝移植术,是近几年开展起来的彻底治疗肝癌的方法,但原则是选择无转移、身体状态好的早,中期肝癌病人,进行肝移植。近期疗效肯定,远期复发正在观察中。
(2)超声聚焦刀(海扶刀)利用超声聚焦原理,对癌肿进行治疗,疗效正在观察中。
(3)化疗绝大多数化疗药物对肝癌无效。目前主要是手术后化疗以减少肝癌复发。
(4)中医中药主要用于晚期癌的对症治疗和放化疗后的辅助治疗。
3.5.6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在美国,前列腺癌是男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仅次于肺癌,位于第2位。在我国前列腺的发病率较低,但近有增高趋势。有报道在前列腺手术的病理切片中,癌变检出率为5%~20%,可见前列腺癌漏诊率很高。
1.病因
(1)长期滥用性激素有些人从中年以后就常用睾丸酮类性激素,意欲提高自己的性功能。60岁以后,阳痿的患者更多,性激素的滥用更严重,性激素与前列腺的关系密切,青春期切除睾丸不发生前列腺癌。雄激素被抑制后,前列腺癌缩小或消退。
(2)职业与环境因素生活与环境变化影响前列腺癌发生率,接触镉的人发生前列腺癌几率增高。
(3)感染因素前列腺癌的发生与细菌、病毒、衣原体感染有关。
(4)遗传因素前列腺癌有家族发病倾向。
2.临床表现
前列腺癌早期无任何症状,待出现症状时已属中晚期。其主要症状为肿瘤压迫尿道产生尿频,排尿困难,尿潴留及血尿,也可有会阴部不适,腰骶部、髋部不适疼痛,肛门指检时摸到前列腺部有硬结节。低分化者,早期可有远处转移症状,如咳嗽、咯血、骨痛、贫血、消瘦等。
3.预防
(1)合理的饮食结构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前列腺发病率高。适当多吃蔬菜、水果、维生素A的食品等。
(2)避免使用过多的雄性激素。
(3)注意性生活卫生性病者前列腺癌发病率高。
(4)按时体检50岁以上男性,应每年进行一次前列腺检查,必要时做直肠镜、B超、CT检查。抽血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敏感性达93%,但假阳性率高达60%,故应结合碱性磷酶,癌胚抗原检测,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5)穿刺活检:发现前列腺有硬结时,应行前列腺穿刺抽吸活检,对确诊有帮助。
4.治疗:
(1)手术治疗若无禁忌症应尽早手术切除,早期前列腺手术后5年生存率达90%以上。
(2)内分泌治疗使用雌激素可80%的前列腺癌肿块缩小,可控制症状,延长生命。常用的有己烯雌酚、抑那通、氟硝丁酰胺等。
(3)睾丸切除切除睾丸可达到服用雌激素的疗效,又可避免雌激素副作用。
(4)放疗仅作为辅助治疗,剂量稍大易引起放射性肠炎,膀胱炎等。
(5)化疗前列腺癌对大多数抗癌药物不敏感。环磷酰胺可作为手术或放疗的一种辅助治疗。
3.5.7宫颈癌
宫颈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占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的64.73%~72.40%,是中老年妇女恶性肿瘤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该病发病高峰多在35~39岁和60~70岁两阶段。半数在65岁左右发病。
1.病因
(1)慢性宫颈炎、糜烂慢性宫颈炎和宫颈糜烂常伴有细胞增生间变。据统计,有宫颈炎、宫颈糜烂者宫颈癌的发生率比无炎症者高10倍。
(2)某些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Ⅱ型,人乳头瘤病毒,人巨细胞病毒等与发生宫颈癌关系密切。多数通过性交感染病毒,导致宫颈癌。
(3)内分泌失调:性激素的异常改变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4)男性的包皮垢对宫颈癌的发生也有促进作用。犹太人及穆斯教徒小孩有行包皮环切的教规,所以这些地区和民族的妇女患宫颈癌较少。
2.临床表现
早期可无任何症状,仅在妇科普查中被发现。部分早期有接触性出血,白带增多。中晚期则出现:阴道出血,初期发生在性生活后或大便后,进一步发展出血呈持续性,甚至大出血;白带,白带多且有臭味。合并出血时分泌物呈米汤样或脓性恶臭;疼痛,晚期多有骶部,下腹,大腿区疼痛;常合并膀胱炎,出现尿频,尿痛等;恶液质,晚期出现贫血,消瘦,发热等症状。
3.预防和治疗
(1)对35岁以上的妇女每1~2年进行1次妇科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积极地预防和治疗宫颈炎,宫颈糜烂,对宫颈非典型增生随时观察,随时手术切除。
(3)保持清洁卫生的性生活,避免多个性伴侣,减少宫颈感染机会。
(4)对宫颈癌的治疗主要为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免疫治疗及中医中药治疗。其中以手术和放疗为主。
3.5.8胰腺癌
胰腺癌是一种较常见的肿瘤,在我国有逐年增高的趋势,40岁以后发病较多,男性比女性多见。
1.病因
该病的发生与不良嗜好和生活方式有关,如吸烟、酗酒,食入过多,肥胖,糖尿病,胆囊切除和十字花科蔬菜摄入过少等是胰腺癌的发病主要因素。有报道指出,吸烟史在40年以上者,长期大量饮酒,暴饮暴食者,患胰腺的几率增加。有糖尿病史>10年者,胰腺癌危险增加50%,胆囊切除>20年,胰腺癌发病危险增加70%。
2.临床表现
(1)上腹痛和上腹饱胀不适多为上腹钝痛,胀痛,放射至后腰。中晚期疼痛加重,影响睡眠和饮食。
(2)黄疸常见胰头癌压迫或堵塞胆总管。多属中晚期。完全梗阻时,黄疸深,大便呈白陶土色。皮肤、巩膜黄染,肝肿大。
(3)消化道症状可见纳差、腹胀、消化不良、腹泻、便秘、恶心、呕吐,上消。
化道梗阻和出血等。
(4)消瘦、乏力饮食减少,消化不良,睡眠不足等所致消瘦,体重下降。(5)其他:可有血糖增高、高热、寒战、上腹肿块、腹水等。
3.预防和治疗
(1)戒除不良嗜好,如戒烟、限酒。
(2)科学合理的饮食:不暴饮暴食,吃七、八成饱,多吃白菜、油菜、萝卜,少吃高脂肪食物,可使胰腺癌发病率降低30%~60%。
(3)控制肥胖和糖尿病。
(4)手术切除胰头癌是治疗的有效方法。
3.5.9白血病
白血病是造血组织的恶性疾病,可分为淋巴结白血病和粒细胞白血病。根据其自然病程及骨髓中原始细胞数量,又可分急性和慢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自然病程在1年以上,骨髓中以较成熟白细胞为主。
我国白血病的发病率在3~4/10万人口,占男性恶性肿瘤的3.48%居第6位,占女性恶性肿瘤的4.11%居第8位。病因多为:
(1)病毒感染:在白血病有关的生物因素中,病毒感染占最重要地位。目前已从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分离出一种T淋巴白血病病毒(ATLV)。
(2)化学物质:目前已确认,长期接触苯、甲苯、烷化剂,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应用乙双吗啉,乙亚胺等细胞毒药物,可使白血病的发生率显著增加。
(3)电离辐射:长期接触X射线、γ射线,高频率的电磁波等可使白血病发生率增加。电离辐射致细胞突变已被肯定。
(4)遗传:双胞胎如有一个发生白血病,另一个在1年内有20%患同样的疾病。高危家族中有较高的白血病发生率。
1.急性白血病
(1)临床表现
1)白血病浸润淋巴结、肝、脾肿大;骨关节痛,以肢体长骨及关节痛多见;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CNS-L发病率为19.3%,ALL为31.4%,AML为13.7%。CNS-L临床表现:头痛、呕吐、视物模糊、颈强直,少数人出现偏瘫、抽搐、尿崩,精神失常等;皮肤损害可有斑丘疹,红皮病,大疱性脓皮病;引起眼突,严重者伴眼睑水肿,角膜溃疡,视力下降至失明、截瘫、肩骨受累,局部形成肿块,侵及皮肤,乳房,外阴,鼻窦等处;肺、胃肠道、心、肾等内脏常有白血病细胞浸润,但少见临床表现;牙龈增生常伴有继发感染。
2)出血倾向:以自发性的皮肤,黏膜出血,多表现为出血点、淤斑,牙龈渗血,鼻衄,眼底出血,月经过多,严重者可伴有内脏出血,如黑便,呕血,咯血,尿血,颅内出血。
3)贫血:红细胞生成减少及无效生成是贫血的主要发病机理。患者可有头昏乏力、心悸、气短等症状,少数可有下肢浮肿,心力衰竭。
4)感染:感染的部位依次是肺、口咽、肛周、皮肤、泌尿道、鼻窦等。白血病感染有以下特点:炎症反应不明显,缺乏相应的症状和体征。感染易扩散成败血病。以革兰氏阴性感染居多,绿脓杆菌占有重要地位,部分革兰氏阳性菌感染以表皮葡萄球菌居多。大量使用抗生素后口咽及肠道易合并真菌感染。
5)发热:白血病细胞是一种肿瘤细胞,可作为一种致热原引起发热,常以中等度发热为主,但也可表现为持续高热。由于白血病感染机会很多,部分病人发热是感染和肿瘤两种原因并存,所以白血病发热,应当机立断进行抗感染治疗。
(2)治疗
急性白血病的自然疗程仅2~4个月。近年来随着抗白血病新药的不断问世,化疗方案的改进,以及骨髓移植,骨髓干细胞治疗和支持治疗的进步,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有了很大改观。半数以上病人可长期无病存活5年以上。成人ALL的化疗完全缓解(CR)率达70%;AMLCR率达60%,长期无病存活的大部分病例已治愈。
1)化疗化疗的药物很多,可根据不同型的白血病确定不同的化疗方案,目前已制定的国际标准化疗方案,如VDLP、VDCP、EA方案、DA方案、HA方案等,都可使白血病完全缓解。
2)支持治疗在治疗白血病中占同等重要地位,主要是纠正贫血,防治感染,预防和控制出血,造血生长因子的应用,必需的营养物质供给等。
3)骨髓移植可采用自体骨髓移植和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
4)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是近些年开展治疗白血病的新方法,利用自体或异体外周血干细胞重建造血和免疫功能,达到治疗白血病目的。
2.慢性白血病
慢性白血病常见有三种情况,即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和多毛细胞白血病(HCL)。
(1)临床表现
1)乏力、体重减轻,夜汗,但有20%无任何症状,只是在查血时被发现。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脾肿大,部分病人有轻、中度贫血,部分病人有出血倾向,如皮肤出血点,淤斑,少数病人有小关节痛,视力障碍。大部分常有轻度肝肿大,胸骨有压痛。
2)不明原因发热,脾脏进一步肿大,出现骨痛,出血及髓外肿物浸润等。主要有淋巴结肿大,皮肤肿块,骨髓和血液中出现大量原始粒细胞。病情发展快,一般在1~2月内死亡。
3)有表浅淋巴结对称性肿大。脾呈进行性肿大,肝呈轻、中度肿大,扁桃体肿大。可出现贫血,出血,少数有浸润性皮疹,免疫力低下时可出现病毒感染如带状疱疹等。
(2)慢性白血病的治疗
一般多选用化疗,单一化疗或联合化疗,对脾功能亢进或巨脾引起的明显症状时可选择手术切除。
慢性白血病也可以采取骨髓移植,自体或异体周围干细胞移植术,延长生存期。
3.5.10常见表浅肿瘤
1.疣
疣是突出于皮肤表面的一种良性乳头状小瘤,色灰黄,表面粗糙,角化,基底部或广或呈蒂状,蒂脆而易断,断面有出血,或仅见棕色小点。疣又可在断端处迅速长成。疣多见于面、头皮、颈、手、手指等处,单个或群生。
疣是表皮增殖所造成,多认为由病毒所致,常突然发生,在数月或数年自行消失,恶性变甚少见。
一些特殊的疣,如尖锐湿疣,多发生于肛门,会阴部周围,带蒂,呈尖锐形,质脆,多见于中,青年,受到尿道或阴道分泌物刺激所致。另外足底部疣,因生长在增厚的皮肤中,步行疼痛,影响劳动和日常生活。
疣的治疗:电灼、液氮冷冻、激光、微波治疗,关键要去除基底,才能根除不复发。
2.痣
最常见的是黑痣,是先天性黑色斑点,表面平坦或略高于皮面,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有的有毛,全身任何部位均可发生,生长极为缓慢,属良性。
位于真皮内的黑痣是永久良性的,而位于表皮和真皮交界处的黑痣是黑色瘤的前驱期,易恶变。出生时无,成年后才出现的黑痣,易受摩擦的手掌、足底和眼部黑痣,一般应视为黑色素瘤的前驱期。
黑色素瘤是高度恶性瘤,是由能制造黑色素的细胞所组成的肿瘤。可由黑痣恶变而来,也可自行发生。其恶变的征象有:迅速增大;色泽突然加深;发生疼痛、感染、溃疡或出血;四周出现卫星状小瘤或色素环;黑痣本身无明显变化,但局部淋巴结肿大。
黑色素瘤好发于下肢、头、颈、上肢、眼、指甲下面和阴唇等处,向四周和深部呈浸润性生长,发展迅速,早期即能经淋巴、血液转移至肝、脑、骨等处,但也有几年后才转移的。
黑色素瘤的预后很差,切除后易于复发,故应积极预防。一般不可抓、摩擦和挑刺黑痣,也不易电灼、冷冻或腐蚀,以免引起扩散、转移,尽可能不作活检,应尽早手术彻底切除。术前应系统的全身检查,注意有无转移。
3.囊肿
囊肿分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前者是胚胎中留在周围组织中的外胚叶所形成的组织,内壁由皮和皮脂腺、汗腺等皮肤附件所构成,囊腔内有上皮细胞,皮脂,毛发等粥样物。表皮样囊肿是后天性的,是外伤时少量上皮碎块随暴力或异物植入皮下而逐渐形成的肿物。
皮样囊肿位于皮下层,较深单个、圆形、好发于眼睑,眉外侧、鼻根、枕部等处,生长缓慢,无痛,与下面组织如筋膜、骨粘连甚紧,故不易推动。
表皮样囊肿一般仅有碗豆大小,圆形,表面光滑,无痛,与皮肤和基底节不粘连,多见于手和手指。
二者需与皮脂腺囊肿相鉴别。皮脂腺囊肿也称粉瘤,是由于皮脂腺管闭塞,皮脂郁积所形成的一种滞留性囊肿,圆形,有时为多发性,常见于头、面、臀部。皮脂囊肿的特点为表面与皮肤紧连,与下面组织不连,内容物为粥样物,不含毛发。
囊肿的治疗是手术切除。
4.纤维瘤
纤维瘤常见的有纤维瘤、硬纤维瘤和多发性神经纤维瘤。
纤维瘤是由纤维结缔组织形成的良性肿瘤。根据纤维瘤内的成分,可分为纤维肌瘤、腺瘤,脂肪瘤等。纤维瘤可见于全身各部,大小不等,生长缓慢,光滑,可自由推动,很少引起压迫和功能障碍。
硬纤维瘤是组织多,细胞少,质地较硬的一种瘤,好发于腹壁的肌肉内,但也可发生于其他部位的肌肉内。特点是生长慢、无痛、坚硬,有浸润性生长,无包膜,与周围边界不清。一般认为是一种良性瘤,但因浸润性生长,故局部切除易复发,往往易变为恶性。
多发性神经纤维瘤是全身性疾病,在体表各部出现大小不等的肿瘤,它来自中枢和末精神鞘膜细胞,故肿瘤可以出现在中枢神经或交感神经。目前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有关。
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的特点是:肿瘤呈多发性,可达数百个,遍布于全身,大小不一,小如碗豆,大如鸡蛋,大多突出于体表,但也有位于皮下层的。肿瘤群沿神经干生长,多呈念珠状,上肢多于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区,下肢多于大腿和小腿后侧。皮肤可出现色素沉着,对肿瘤数目不多的患者,皮肤色素沉着是诊断本病的一个重要依据。
多发性神经纤维生长缓慢,一般为良性,但少数可有恶性变,若瘤体突然增大,该区出现麻痹或过敏症状是恶性变的先兆,转移少见。
对于纤维瘤,一般少去刺激,如不影响功能,可不作处理,个别瘤体增大,影响生活,或疑有恶变,应尽快手术。
5.脂肪瘤
脂肪瘤是由脂肪组织生成的一种良性肿瘤,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多见于皮下,后腹膜后等。脂肪瘤有一层薄的纤维包膜,内有纤维形成间隔。
位于皮下组织的脂肪瘤多为单发,少数可为多发性。好发部位是肩、背、臀、前臂等处。瘤体生长缓慢,大小不一,有些巨大脂肪瘤由于重力关系可悬垂于体表。瘤体边界不太清楚,表面皮肤正常,基底较广,触之柔软,用手紧压瘤基部,表面可见分叶状。
临床上另见一种颈部弥漫性脂肪瘤,呈浸润性生长,瘤体可发展至筋膜中,肌肉间和肌层间,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整个颈、上背和枕部有大块脂肪堆积,以致运动困难,影响呼吸。
对脂肪瘤,小的不必处理,大的应做手术切除。
6.血管瘤
由血管组织发生的肿瘤称为血管瘤,80%属先天性,以女性多见。血管瘤是一种良性瘤,生长缓慢,但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多数不呈无限制生长,很少发生恶变。通常分为三种类型: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蜿蜒状血管瘤。
1)毛细血管瘤
由表浅的毛细血管扩张,迂回,曲折而成,出生时即有,多见于全身各处皮肤,面部尤为常见,外观暗红色,平坦或稍隆起,大小不一,小的直径仅数毫米,大的可遍及半个脸面,它可以生长在黏膜、脑、骨等处。
治疗毛细血管瘤常用二氧化碳冷冻、激光或手术切除等。
2)海绵状血管瘤
由内皮细胞增生构成的血管延长、扩张、汇集一处而成。因其形态、质地均近似海绵而得名。血管瘤主要由静脉构成,外观呈暗红色或紫蓝色,自粟粒至拳头大小,柔软,具有压缩性和膨胀性,无搏动和杂音,多见于皮肤和黏膜下,四肢和胸背部肌肉,也可生于肝、舌、肾、骨和胃肠道等处。可并发出血、感染和溃烂。海绵状血管瘤很难从表面估计,有时表面看起来不大,手术中发现血管瘤广而深,和血管广泛交通。所以手术切除必须慎重。
治疗时,小的海绵状血管瘤可作硬化剂(如5%鱼肝鱼酸钠)注射疗法,使其纤维化,也可采用二氧化碳或液氮冷冻疗法,均有较好效果。大的海绵状瘤可以进行手术切除,无法全部切除者,可采用放疗+注射疗法。
3)蜿蜒血管瘤
由粗细不等的扩张血管群迂回、曲折、蜿蜒构成。肿瘤内动、静脉间有许多互相沟通的交通支,形成多发性动静脉瘘,且常侵犯骨组织。这种先天性多发性动静脉瘘好发于四肢、头、颈部。根据病变范围大小,可分为弥漫性和局限性两种。局限性动静脉瘘一般指蜿蜒状血管瘤,表现为受累部位大或隆起,表面可到许多条扩大、迂回、曲折的血管,表面温度升高,扪之有波动和震颤,听诊有连续性收缩期杂音。瘤体具有可压缩性,压力移除后又恢复原状。另外可见患肢增长,增粗,有时肢体远端出现缺血的症状和体征。
在治疗上,瘤体较小者应尽早手术切除,切除困难者可结扎主要供应动脉,仅能暂时奏效。最好的办法是瘤体彻底切除,血管再造成形术,但难度很大。
7.皮肤癌
皮肤癌有两种: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恶性程度较低,一般不转移,但侵蚀性强,故又叫侵蚀性溃疡。鳞状细胞癌为角化性,其癌组织的结构近似正常表皮,故称表皮样癌,恶性程度较高,易发性淋巴转移。
皮肤癌常发生于外露的皮肤,如面、额、眼、鼻周围、耳、手等部位,与强烈的日光照晒有关,其他刺激如机械损伤、烧伤、慢性溃疡、柏油、砷剂、煤、石油、墨水等化学物质也能诱发皮肤癌。鳞状细胞癌又易从某些癌前状态,如色素性干皮病,老年角化病的基础恶变而来,至于慢性溃疡不断扩大,边缘隆起,则常是恶变的征兆。
皮肤癌常形成癌性溃疡,边缘隆起,不规则,口如火山,底部不平,整个癌肿极为坚硬。基底细胞癌生长缓慢,少数侵入深部,至筋膜、肌层、软骨,但不转移,有时可并发大出血及感染。位于眼周围的基底细胞癌可侵蚀眼眶骨质,直接进入脑和窦部,引起大出血。鳞状细胞癌早期即形成溃疡,生长呈浸润性,迅速侵入深部组织,常伴有化脓性感染,出现淋巴转移。晚期破坏更甚,有剧痛、恶臭。
预防和治疗
户外工作的人员应遮挡强烈的日光,强烈的日光照射,其紫外线致癌已经被证明。另外,与煤焦油、石油、砷剂接触的人员应戴手套。对慢性皮肤病、溃疡等应及时治疗。
手术切除治疗:皮肤癌的恶性程度较其他癌为低,早期手术切除治愈率可达95%,放射治疗也有效果,对面、眼部的癌肿,应选用放射治疗。四肢的癌肿应手术切除。鳞状皮肤癌应在手术时同时扫除局部淋巴结。有时放疗+手术相互配合,疗效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