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让每一个学生发展得更好
9476000000010

第10章 关于发展性教育的若干思考(9)

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发展性教育实践

一、新世纪国家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和目标

(一)新世纪国家课程改革的背景

1.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21世纪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综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当今世界各国都把改革和发展教育作为参与国际竞争的首要战略对策,把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看成是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保证。

2.提高国民素质的迫切要求

我国确定了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这对于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培养与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就必须建设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课程改革成为迫切而又必要的大事。

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有两个主要文件,一个是《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另一个是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决定》包括6个部分和40项具体条款,其中与课程改革相关的内容占条款总数的1/4以上。《纲要》则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的培养和培训、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等9个方面,对这次课程改革工作作了全面的部署。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自上而下、由点到面地开始了。

(二)世界课程发展和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1.当代世界课程发展的基本理念

(1)教育民主化:谋求平等与高质量兼得;

(2)国际理解:谋求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内在统一;

(3)回归生活:谋求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整合;

(4)关爱自然:谋求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5)个性发展:谋求个体与社会的内在统一。

2.中国教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1)由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

(2)由科学本位向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转变;

(3)课程结构由分科向体现适应性、均衡性与综合性的转变;

(4)课程实施由忠实取向转变为相互调适取向;

(5)课程评价由结果取向向发展取向转变;

(6)课程管理由集权向分权转变。

(三)课程改革的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9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3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课程改革与重庆一中发展性教育的互动联系

教育与发展与时俱进。回顾20世纪教育教学所走过的路,大体是这样一个发展的轨迹:知识本位——智力本位——人本位。它昭示着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历史的必然,是我们对教学本质规律的再认识。

(一)学生全面发展的含义

全面发展是人才的培养目标。那么,现阶段全面发展的内容都有哪些?

国家的教育方针提出的“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明确了我们学校培养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是德、智、体、美并举,全面提高。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是从素质教育养成角度提出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为学生全面发展注入了时代的活力。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则进一步揭示了实施素质教育,促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康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由此,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学生的全面发展意味着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是学生身体、智慧、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社会适应性的全面提高与和谐发展。

(二)新课程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回应

新课程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诠释:

(1)课程结构——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少综合、选择的现状。按照现代社会和科学的发展,对学科设置及内容进行选择、整合,增进各学科的联系,就是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及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置丰富多彩的课程,给学生充分自由选择的权利。

(2)课程目标——改变课程目标指向的单一性和封闭性,特别是缺乏对学生可能生活的构建,导致生活意义的缺失,将学生的整个精神生活定格在既定的教课书上,课堂生活缺乏现实感,缺少生命的活力、成功的体验。新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点是“打好基础,促进发展”。同时更看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课程内容——改变过去的学科课程在内容设计上存在着“繁、难、偏、旧”和过于强调书本知识,忽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直接经验积累的弊端,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个人知识、直接经验以及现代社会与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4)课程实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5)课程评价——改革课程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选拔功能的评价取向,制定了旨在促进学生与教师发展的评价制度,体现了重“发展性”和“多元化”的特点。从评价的指导思想上,新课程评价是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过去的考试与测验是为了“选择合适教育的儿童”;从评价对象和范围看,新课程评价突破了学习结果评价的单一范畴;从评价的方法及技术上看,它不是定量的分析,而是发展到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鼓励个人参与评价、运用学生成长档案袋、小论文、答辩、各式各样的小制作等多元化的评价形式。

总之,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意味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系将要走出目标单一、过于僵化、方式机械的“生产模式”,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重庆一中发展性教育体现了新课程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对发展性教育的教育观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性的实践,逐步形成了“学校的一切为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的办学理念。我们把这一办学理念融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找到了实施发展性教育的多种有效途径,取得了显著成果。从学科特色发展到育人目标,从德育模式到课程和教学的特色,从对学生的要求到学校的管理观念,已经成为重庆一中的办学模式和特色,成为统领我校办学的灵魂与核心。在不断总结实践的基础上,我们还认真研究了当前各种流派的发展教育观,不断地求证并完善我们的理论,以使之能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可操作性,逐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关于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为了学生的发展,在德育工作中,我们通过强化由“他律”到“自律”的学生的自我教育,来追求德育的实效。传统的德育工作,过分强调灌输的作用,忽视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针对其弊端,我们从培养学生主体思想入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探索“心育之路”,培养学生积极的主体思想。从学生的文明习惯的养成到对理想信念的树立,从班主任的常规工作到学生的业余党校的开设,德育工作一切都为了一个目的:使学生的人格修养不断得到升华,让学生的思想道德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在教学上加大了改革力度,目标是:选用教材要更科学,设置课程要更合理,教学手段要更先进,组织形式要更灵活,课堂教学要更民主,自学时间要更充裕,探索空间要更广阔。在教学上要从“以教师为本”转变到以“学生为本”。

为了学生的发展,我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探究性活动,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性科技“四小活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应用知识,激发创新潜能,锻炼多种能力,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培养学生的艺术特长,学校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艺体教育,效果显著。

为了学生的发展,我校把学校发展与教师发展要求的和谐统一起来,以教师的发展为中心,着力培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解决问题能力,增强教育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研究能力,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最终促进教师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

三、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重庆一中发展性校本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校本课程建设是开发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课程是校本课程、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的有机统一。

每所学校在环境、风气、校园文化、教师优势、教学设施等方面都有各自的传统和特色,这些都是本学校的教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就是要让这些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校本课程同时也是为学生发展的层次性和个性化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而开设的。本校教师最熟悉本校学生的学情,因而最能开发出贴近学生实际的课程资源,为每一个学生得到更好发展提供平台。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

重庆一中已开发的校本课程有:学科学习导航(分年级、分学科)、学科竞赛辅导(分年级、分学科)、理化生实验操作(分年级、分学科)、头脑运动、沙磁文化、沙坪坝革命传统、水彩技法、花卉栽培、插花艺术、线描、基因与生命科学、信息技术与日常生活、科技小论文写作、科技小设想、科技小制作、科技小发明、厨房里的化学、天象观测、环境监测、计算机编程、朗诵与演讲、雄辩术、中国文化史讲座、古典诗歌鉴赏、现代诗歌鉴赏、诗歌写作、古文摘要、诸子语录、采访与新闻写作、英语会话、英语短剧表演、服装设计、泥塑和制陶、雕刻、插图艺术、现代园艺、生活小百科、生活中的美学、影视评论、广告平面设计、摄影与暗室技术、现代农业技术、新能源与新生活、汽车维修、管乐、民乐、声乐、男排、女排、男足、男篮、女篮、乒乓球、国际象棋、围棋、桥牌、魔术解密等。

(二)编写校本教材

校本教材是校本课程的物化载体,学校根据本校学生发展的需要,组织教师编写相应的校本教材,是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重要保证。编写校本教材要遵循以下原则:①内容要有思想性、科学性;②要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活动的空间;③内容呈现方式要丰富多彩、生动有趣;④应体现学生发展的层次性;⑤应突出学科的综合性。重庆一中以资助出版的方式鼓励教师编写教材,在开发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已编写校本教材30余种,正式出版的校本教材10多种。

(三)探索性活动

重庆一中的研究性科技活动始于20世纪50年代,具有悠久的传统,40多年来,经历了4个阶段的大发展,从最初的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发展到目前已成为我校的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形式。国家教育部有关方面十分肯定重庆一中的探索,把重庆一中的科技“四小活动”作为研究性学习模式之一在全国推广。

科技活动已被列入重庆一中“十五”发展规划,成为学校建设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之一。我们将大力抓好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究性活动是针对我校最为突出的学生各种能力薄弱的问题而开展的,来源于杜威的“生活教育”、“活教育”观念下的活动课程,是学科课程的补充。包括科技活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探究性活动强调主体性、综合性和过程性。它主张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出发点,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最为关注的是学生在完成“产品”的过程中所体验到的一切,而并非“产品”本身。具体做法类似于问题设计,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问题,每一个问题又可以分为若干的专题活动,学生围绕各自的专题开展调查、研究和撰写论文。通过活动学会应用知识,激发创新潜能,锻炼多种能力,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学校的科技活动有着自身的规律,因而,搞好学校的科技活动就要遵循这些客观的原则。在组织与实施学校科技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坚持科学性、普遍性、趣味性、实践性、自主性的原则,开设了课堂教学知识课外实践、普及科学知识、动手科技、小设想、小发明和小论文,让学生触及并了解现代科学前沿所包含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研究探索课题;此外,我们组织了航模组(包括航模、海模和车模)、无线电活动小组、环境学会、生物活动小组、化学活动小组、天文爱好者小组、气象观测小组、计算机小组、摄影爱好者小组等兴趣小组,举行了趣味数学竞赛、物理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比赛、化学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比赛、显微镜操作和动物解剖实验比赛、地图拼图和地理知识抢答比赛、环境和环保知识比赛、计算机程序设计、计算机绘画、中英文字录入、网页制作比赛、科技英语阅读和英语科普演讲比赛、科技小制作和小发明评比展览、动植物标本展览、科学知识绘画及科幻绘画评比展览、摄影作品展览等竞赛和展览活动,我们还把学校中各个不同类型的科技活动社团组织,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等科技活动小组,以及计算机小组、环保学会、航模、海模、车模小组等联合起来,建立了一个小科学家协会。在辅导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学生自主研究学问,开展讨论、辩论,撰写小论文、搞科技小制作、小发明活动,邀请科学家做报告,举行论文答辩会、小制作和小发明展览会、经验交流会、获奖作品汇报会,编辑出版科技黑板报等,增强了校园内科学研究的氛围,掀起了学科学、用科学进行科学研究、搞发明创造的热潮,推动了科技活动的开展。

科技活动月是重庆一中全校性的群众性科技普及活动,学校每年11至12月份,利用一个月的时间,集中开展全校性的科技活动,广泛地发动教师和学生参与。科技活动月期间活动有:科学家故事会、与科学家见面、听科学家报告、与科学家座谈、参观大学实验室和科研所等科学技术单位、“六个一”活动、头脑运动会、机器人大赛等。

四、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重庆一中发展性课堂教学

课程改革前,教学的过程往往是重认知而轻育人,致使课程运作与学生的发展,尤其是与学生情意要素和谐健康的发展相疏离。而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要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3个维度上去促进学生个体的全方位发展。换言之,课程核心要从“文本课程”转向“体验课程”,从静态的知识型转向动态的生命型,即从教科书、教学计划和大纲而转向师生对课程进展的真切体验,感受领悟这一心灵过程,而不能将“人”从课程上“剥离”出来。这样,最终使学生摆脱了因把知识本身视作目的的这种“知识奴隶”的厄运而回归生命、回归自我、回归心灵,超越了从教师手中承接“知识”这种直观外在的线性关系而追求完整意义上的“人之发展”。

(一)发展学生个性的“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实验

重庆一中进行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实验研究,并在改革班级授课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作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分层教学与分类指导就是以学生发展的差异性为前提,在充分研究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将学习状况相近的学生归结为同一层次,在班级团体教学和分班教学中,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在学习中人人有兴趣,个个有所得,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这种教学方法较大限度地考虑到学生个性差异和内在潜能,把转化学困生、培养优生的工作落实在教学的每个环节。让优等生充分发展,快速发展;让后进生有所发展,愉快发展;让中等生顺利发展,全面发展。

通过“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改革实验后,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明显的提高,具体表现在:①升重点大学、名牌大学的比率逐年上升,如2002年达到86.4%,升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达28人;②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如2000年6月1日,我校学生杨云舒、陈文兰参加中央电视台《异想天开》栏目竞赛,用一节5号电池带动一个小电动机在20分钟内使一辆熄火的“长安之星”微型汽车移动了145cm,得到有关专家的肯定;③各种奖项明显增多,如2002届学生有7人进入国家数、理、化、生、计算机冬令营决赛,占全重庆市入选人数的一半,各学科获全国联赛一等奖人数多达28人,获二等奖88人,获三等奖102人,居重庆市前茅。

(二)开放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绝对控制的地位,学生常常以被动的、旁观的姿态参与教学活动,信息单向传输,课堂缺乏民主,“少”、“慢”、“差”、“费”的现象在各学科教学中不同程度的存在,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是不争的事实。

发展性教学提倡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一方面是在教室这一教学环境中,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方法诸方面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选择权,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这就要求真正实现由师道尊严向师生民主平等转变,坚持教育的成功导向和正面激励,允许探索中的错误,不求全责备;要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选择性;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基础上,进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和教学体系。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把学生带出狭小的教室,以大自然和广阔的社会生活为课堂,让学生在活动课、实践课和研究性学习课中,巩固基础,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1.开放教学内容

开放教学内容要求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学习内容的机会和权利。这意味着教材中陈旧的知识不再成为学生必修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在不脱离教学大纲指导的前提下,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生可以抛弃现有的教材,在地方教材、校本教材、各种书籍、网络甚至大自然中寻找并选取自己需要的学习材料。如高中语文第三册现代诗歌单元的教学,教师就把学生带到网络教室,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诗人诗作的资料,并下载、摘要、讨论、整理,形成自己的见解,写出专题鉴赏论文。开放教学内容还必须注意学科之间的包容性,将封闭的书本知识拓宽到书外,联系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实际,使学生成为学习的开放者。

2.开放师生关系

在开放式教学中,教师也不再是权威,而是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和指导者,师生之间可以平等交流,学生之间可以交流合作。开放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不同需要,使每个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主动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教师是导演,有序地带领着学生走进教材,又走出教材,提供更多更新的学习材料,提供更多的问题和讨论研究的机会,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不断发现新的内容。

3.开放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能力的生成、发展过程。它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1)开放学习空间,营造创新氛围。实现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环境等多方面的横向联系,发挥相互作用和影响。可带学生走出教室,到田野、工厂、博物馆等场所,充分利用社会环境本身蕴涵着的巨大教育内涵,创设开放性的学习空间,为学生提供积极广阔的创新氛围。

(2)开放思维空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能进一步去思考,才能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开放教学过程就是要创设质疑问难的情境,挖掘教材中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因素,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或独立思考,或互相质疑,或大胆想象,或相互争议。鼓励学生不断生疑,大胆发问,对新问题和新知识始终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对问题主动思考的质疑精神,让课堂中时时闪烁着创造的火花。

4.开放教学方法,扩大学生的学习自由度

在教学中营造“情意共鸣、信息传递与反馈畅通、思维活跃、创新精神涌动”的教学情境。提倡敢说、敢想、敢疑、敢动手操作、敢问、敢讨论等开放式学习方式,融洽的气氛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我们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发现学习和探究学习。教师要在课堂上为学生留出充裕的自学时间,结合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在班上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可以在教师建议下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不同学科的学习小组可以是不同的,因此每一节课的学习组合可能都不一样。班级内部的流动性使得信息多向交流成为可能。

5.开放课堂练习题

增强习题的开放性。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改造教材中封闭性习题为开放题,并加以适当引伸与深化;二是作业形式多样化,可由单一的笔作解答习题改变为口答、操作、撰写小论文、制作模型、实践调查等多样式的作业;三是不设标准答案。这样既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

(三)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也不断发展。反映中国国情的教学实验层出不穷,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也不断更新,特别是信息技术渗透到课堂后,为教学方式与模式的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近十几年来,重庆一中以语文导读教学模式为先导,构建了电化教学模式、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模式。这些教学模式正在学校内部推广、深化、发展,逐步转化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强大动力。

1.从“语文导读法”到全方位的学科导学、导创

黎见明先生是全国著名的语文教育改革家,早年在西南联大时受业于闻一多等名家,学问渊博,治学严谨,尽管音哑病困,历经坎坷,还是在重庆一中语文教坛上辛勤耕耘了40个春秋。在教学中,他潜心研究,倾力实践,以《读写新编》、《语文导读》、《语文导读与创造方法》等著作创建了语文的导读模式,从而带动了我校各学科的教学改革,学校教学走上了全方位的学科导学之路。

导读思想突破了传统教学观念的樊篱,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提倡教学民主。导读要进行民主教育,充分体现民主精神,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必须注意爱护、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良好环境,使他们进入主导学习的全新境界。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学生是学习、发展创造的主体,引导学生自读自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被动变主动,使之获得自学读书、善于读书、创造性读书的能力,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这对打破“教师中心论”的桎梏,克服语文“讲读”严重压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种种弊端,无异是一声春雷震惊了沉闷的语文教坛,使学生获得了解放。

语文导读法正好体现了发展性教学的思想,它引起的巨大变革,不仅体现在语文这一学科,而且辐射到其他学科。在语文导读思想指导下,我校实施了全方位的导学、导创学科教学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果。导学、导创就是要变教为导,摆正学生主体位置,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是在于指导学生学习和创造。教师不但要满足学生“学会”,更要教会学生“会学”、“会创”,为学生创设探索问题的情景,营造探索氛围,把学生引导到设疑、探究、发现、解决的主动学习过程中去。要在各学科教学中逐步渗透学法指导,加强情感交流,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独立思维的空间,有展现自己的机会,培养主动学习精神,以发现者的姿态进行学习和创造活动,体验到喜获知识、迈向成功的欢乐。如物理特级教师徐渝生的物理“综合导学法”、英语教学中的引导和示范教学、数学教学的思维模式创建导学法等等,都成为我校的成功的教学模式。

2.引进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重庆一中电化教学促进课堂结构优化基本模式及3种变式。在课堂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运用电化媒体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式。《电化教学促进中学课堂结构优化》实验课题是中央电教馆《电化教学促进中小学教学优化》的子课题。我校在1992~1995年进行实验,取得成功后,已在各学科大面积铺开,电化教学的发现探索型、导引迁移型、情景再现型模式已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

(2)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加学习的容量,减轻学习的负担,提高学习的效率,培养各种发展性品质,是发展性教学的根本目标。计算机介入课堂教学,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教学手段的更新,教学信息的传递,教学内容的呈现,教学模式的表现等方面都起到积极作用。

(3)从1995年开始,每年都根据电教实验和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的需要,不断更新设备。现在学校新建了机房,拥有5间学生机房共300台机器(另两间待装),9间配有计算机和投影的综合电教室,一间拥有80台计算机的电子阅览室。学校建立了网络中心,通过宽带网和无线网进入各个机房、教室、办公室、图书馆、阅览室。机房、综合电教室、电子阅览室利用率都很高,平均周学时达到80%以上。2002年,学校花数百万元对所有教室进行了装修,安有背投、计算机和视频展示台等现代教育技术所需的设备,以适应全面实施现代教育的技术要求。在添制硬件的同时,还根据各科不同的需要,购置了若干教育教学软件和工具软件,为教学和制作课件提供了开发平台。

五、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重庆一中发展性学生评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将学生评价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发展性学生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教育价值观,评价者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共同制订双方认可的发展目标,运用适当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进行价值判断,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不断实现预定发展目标的过程。它的核心思想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标准、内容、过程、方法和手段都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这与传统的学生评价有很大的区别。传统的学生评价在评价功能、标准、主体、内容、方法等方面都表现出单一性,而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基本特征是多元性。

(一)改革考试方法

教学考试是教师了解情况、反馈信息、改进教学、提高质量的必要措施,也是对学生学习行为检测的一种重要手段。遵循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我们制定了《重庆一中关于加强考试管理、改革考试办法的意见》,对学生学业成绩实行分层次性的评价。

1.采取“100+50”考试方法

“100+50”分制的含义是:“100”分为考试的基本要求,以第一类教学目标为命题依据;“50”分为较高要求,以第二类教学目标为命题依据。评价标准是:学生以100分为基础成绩,60分为及格标准;评定优秀学生以150分为基准,120分以上为优秀。150分制的及格低限(60分)有利于中下学生了解自己掌握基本知识的程度,激励他们学习的信心;150分的高限为中上学生发挥自己的潜力提供了充分保证。针对现行考试制度、内容、方式的弊病,地理、生物等学科除笔试外,增加野外考察的内容。各学科试卷命题权重为基本要求70%、发展要求20%、创新要求10%。“100+50”考试方法适应各种不同层次学生,是一种适应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制度。

2.加强实践操作考查

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物理、化学学科在期中或期末考试时,增添实验考试;地理、生物除笔试外,增加野外考察的内容;英语学科除笔试以外增加听力和口试。

3.开、闭卷考试结合

我们对非毕业年级的历史、政治、地理等学科实行开卷考试。只要求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和最基本的原理,用正确的思想方法去观察、了解社会。采取开卷考试形式,不能采用闭卷考试的评价方法和标准。闭卷考试是采用标准答案逐点逐题评分,而开卷考试考查背景广阔、题目灵活、答案多样化,不能套用“标准答案”,评价中不能只看重结果,而更注重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过程,要求对学生的理解水平、接受程度和应用能力给出相应的评价。

(二)改革“三好学生”评选办法

传统的“三好学生”评选是按德、智、体的标准量化进行,但实际上在多数时候都是只注重了学习成绩一个指标,一些有特长、有个性的学生可能就与“三好”无缘,致使“三好学生”的评选不能起到激励和促进学生更好发展的作用。针对这一弊端,我们以“争章夺星”活动代替评“三好”活动,如“学习星”、“纪律星”、“孝敬星”、“体育星”、“智慧星”、“礼仪标兵”等。学校学生处制订了相应的方案,在评价上除了原来的德、智、体之外,还加进了文明礼仪、人际交往、爱好特长等方面的个人素质。不仅能照顾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能照顾到学生的个性特长,每个学生都可以从某一个方面得到认可,从而激励自己不断上进。

(三)改变学生评语的写法

多年来老师给学生写的评语总是公式化、概念化,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先说该生思想表现,再说该生学习成绩等“八股”形式,不能从个性上反映出学生的特点,也不能实际地指出学生努力的方向。我们提倡教师用一种情感交流式评语代替了传统的评语形式。学生的思想行为是丰富多彩的,评语不可能面面俱到,否则就会空洞无物或不痛不痒,该评语抓住一点、两点,从某个侧面三言两语,轻轻点拨一下,更实际、更有效。教师通过评语献给学生一颗爱心,和学生进行感情交流。教师站在朋友的立场上,不是威严可怕,而是和蔼可亲,充满人情味,富有亲和力。

(四)开展教学成果“展示性”评价

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价主要是依靠试卷及其分数这把尺子来衡量学生,往往是重书本,轻实践;重应试,轻应用;重结果,轻过程;重个别,轻全体。为了克服这一应试教育的弊端,我们开展了教学质量“展示性”评价活动。所谓“展示性”评价是指把应该评价的对象,一个不少地列入评价范围;把应该评价的内容,尽可能多地摆放在桌面上,把学生带来的学习成果在现场展示出来。展示的内容丰富多彩,包括学生的自办手抄报、摄影作品、书法美术作品、军训日记、科技小制作、小设想、小发明、小论文,还包括各种类型的学生特长展示和体育、艺术尖子的会演。我们还定期开展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成果展示。这些展示还引起了学校所在社区的广泛关注,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多一把尺子衡量,就会多出一批好的学生。“展示性”评价活动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鼓励学生创新,发挥个性特长。这就促使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特长来培养学生,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展示性”评价活动对师生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了全方位“扫描”,具有公开性、直观性、可比性。学生既是被评者,又是评价者,双重角色体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展示性”评价活动中,学生得到了表扬和鼓励,产生了成就感,激发了上进心,全面素质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重庆一中已经多次举办了全市性的现场观摩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五)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

中学时期,学生进入了一个身心发展的新阶段,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开始逐渐地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并能自觉地评价自己的行为,我们抓住有利时机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学校团委、学生会每学期都要组织学生自我评价分析活动,活动中,学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先由学生自己进行全面总结,认真分析阐述自己的优缺点,然后再由其他同学根据其平时的表现,各抒己见,对他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和发展自己。

六、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重庆一中发展性教师培训

随着社会的变革、科技的日新月异以及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传统的一次性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迫切需要改革和创新,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已成为学校的重要课题,教师培训工作的重点已由学历教育向教师终身继续教育发展。教师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为促进教师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教师职业道德培训

为了建设一支思想正、作风好、素质高、业务精的教师队伍,我校在贯彻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了《重庆一中“十五”规划》及《重庆一中教师素质条例》。建立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制度,每年寒暑假期间学校要组织教师集中学习,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道德专题教育。我们充分发挥工会、教工团支部、妇委会在师德建设中的作用,开展群众性的职业道德建设活动。形成了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调一致、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建立和完善了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奖惩机制和教师职业道德监督机制。在各种评优活动中,要把职业道德建设情况作为考核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上岗培训

根据《重庆一中青年教师指导制度》对进校不满两年的新教师进行教学业务培训及班主任工作培训。培训对象在第一年培训中未达教师一般基本功条件(包括普通话达二级)要求者,不能被评聘专业技术职务。

(三)教学基本功培训

培训对象是1954年1月1日以后出生教师。包括普通话培训、“三笔字”培训、计算机操作培训、教学方法与艺术培训等等。培训未达要求者,要记录在案,限期达到要求。逾期仍达不到要求者,应进行批评教育或停岗培训,并不得晋升职务。一般基本功培训考核合格者发放“一般基本功合格证”,专业基本功培训考核合格者发放“专业基本功合格证”,两项均合格的发放“教师基本功合格证”。教师在基本功考核中成绩优秀的,可予以破格晋升高一级职称的资格。

(四)各级骨干教师培训

骨干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中坚力量,在教师队伍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其质量和数量不仅体现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而且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校派送了30多位教师参加国家级和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参加培训的教师尽职尽责,提高水平,积极承担学校教育科研任务,推动学校教学改革科研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我们还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展评教评学活动、进行自学研讨、组织参观学习等方式在校内长期开展各种层次的骨干教师培训。

(五)开展校本培训

我校校本培训的特点是把学校发展与教师发展的要求和谐统一起来,以教师的发展为中心,目的在于培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教育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研究能力,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最终促进教师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

我校一方面把师资培训作为一项课题来研究,另一方面,用课题带动师资培训。以科研带动为重要途径,以提高教师教学实践能力为培训目标,实行教学、科研、培训三结合多层次的校本培训:

(1)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每位教师在课题组中承担着自己的研究任务。

(2)教研组评课调研活动。评课调研活动促使教师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引起教师思考,认清教学中的不足,寻求更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

(3)完善听课制度。通过听课活动,全校教师相互学习,互受启迪,扩大视野,博采众家之长,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4)学术年会。学校每学年都要定期举办学术年会,大量论文既具有相当的理论价值又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及教育科研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教师们也通过学术年会逐渐成长起来。

课程结构决定着学生的素质结构,课程水平决定着学生的素质水平。发展面向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为培养“自信、开朗、勤思、乐群、创新”的新一代,重庆一中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探航。

[“两岸四方(大陆、台湾、香港、澳门)教育论坛”交流材料,昆明,200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