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农民工与城市居民融合度研究
9475800000035

第35章 农民工与城市居民融合的户籍制度创新

城乡分离的二元化户籍制度是维持二元社会的制度基础,当前,在推进城乡统筹和人口融合的背景下,打破二元化户籍管理的制度约束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户籍制度该不该改已不成问题,问题是怎么改?对创新户籍制度的探讨无论从理论层面或者实践层面皆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农民工与城市居民融合需要户籍制度的创新

城乡人口自由流动、迁移,城乡人口的基本权利对等是实现城乡人口融合的基本条件,实现城乡人口融合必须打破二元化的户籍管理模式,实现城乡户籍管理一元化。当前,创新户籍制度以及改革管理制度成为理论和实践中探索的热点问题,许多地区采取放宽迁移条件、取消外来户在本辖区内居住的不合理规定等措施对户籍制度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2006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放宽了农民工入城落户的条件,公安机关推出了有关户口管理的便民措施,很多城市已经实行以有合法固定住所为基本落户条件,完善暂住户的户口登记,放宽了老年人投靠子女的城市落户条件。截至目前,全国部分省、市、自治区先后取消了二元户口划分,统一设置居民户口。同时,理论界对户籍制度改革的探索也从未停止过,由于户籍制度深刻的历史及社会根源,加之复杂的制度性原因,对于“急改”或“缓改”的争论也未停止过。

二、外国“户籍管理”的借鉴

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国、朝鲜、贝宁三国对公民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而大多数国家的户籍管理多叫“民事登记”或“生命登记”、“人事登记”。民事登记内容多包括人口出生登记、死亡登记、婚姻登记,与我国的户口登记几乎相同。民事登记管理作为社会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各国政府对此十分重视,许多国家对人口出生登记的内容十分详尽。美国对人口管理表面看来十分松懈,实则严格。任何一个美国公民或在美长期居留的外国人,都必须拥有一个社会安全号,号码唯一且终身不变,类似中国的身份证号。除此之外,信用卡和驾照等也提供了个人的身份证明,驾照或信用卡的磁条内都存储了个人基本信息。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金融机构在发放信用卡时,也会把持卡人的照片印在卡上,这不仅可以防止信用卡丢失后被盗用,还使得信用卡可以更好地用作身份证。日本是一个人口迁徙自由的国家,其国民在哪里居住和工作由自己选择,选择哪里就自然成了哪里的常住居民,享受当地所有的福利。迁徙者必须要做的,就是在一个月内到当地行政部门去登记,登记时居住地点填得很细,登记之后,原来的户籍材料就会自然变更。同时,申请人必须在一周内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然后更新国民健康保险证和驾照。日本的户籍采用“依人编制”式参考田炳信,中国第一证件,(http://www.gd.xinhuanet.com),即在每个国民出生后立即为其设立登记卡,将其从出生到死亡的每一次重要的有关身份事项及事件都顺次地记载下来;日本的户籍是“家庭卡片”式,即在每个人的卡片上记载其家庭成员。通过这样的卡片,任何国民的夫妇关系、父母关系、子女间的关系都一目了然;日本的户籍属“变动性登记”式,即国民自己向登记事务掌管者(市街村长)提出有关的登记申请书,掌管者将其申请内容转记于登记注册卡上,并记载被登记者今后各方面的变化情况。丹麦人口登记制度既十分先进又比较严格,是最早实行“人号”管理的国家。登记内容包括公民的姓名、出生年月、性别、婚姻状况、纳税情况、监护人等,欧洲许多国家都有人的犯罪记录管理。从国外特别是发达的市场体制国家的民事管理中可以看出,人口作为社会要素,也是经济要素,受到市场经济规则及社会法则的调节,人口的合理流动是具有社会效率的过程,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国外的户籍制度赋予了个人的自由迁居权。同时,对人口的管理更侧重于对个人信息、信用的管理,有利于维护经济和社会秩序。

三、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户籍制度创新原则

推进城乡人口融合,户籍制度创新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平等权利原则。按照宪法赋予个人的基本权利,使每一个社会成员享受到平等、合法的国民待遇。只有取消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的待遇不公,平等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的基本权利,才能有效地加速人口融合;二是有效管理原则。户籍制度的创新并非取消对人口的管理,而是要更有效地加强对人口信息,以及人口流动所带来的社会要素、结构变化,实施更有效的调节和管理,以更有效地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三是循序渐进原则。中国户籍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重大,应以稳定为前提,逐步创造条件,把握时机,循序渐进,从而早日实现兼顾公民权益、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三种价值趋向的户籍制度。

四、户籍制度创新的主要措施

一是福利制度与户籍制度分离。加快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提高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居民福利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和地区差距,使农村与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接轨。福利制度要从依附于户籍制度中剥离出来,实行独立的以居住人口为准的福利制度。二是创新户籍管理的内容和形式。推行新型的户籍登记制度,取消农村户籍和城市户籍的界限,统一设置居民户口,按照居住地实行登记管理。同时,完善个人居民身份证登记及管理制度,增加个人出生、婚姻、职业等重大事项信息的登记,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利用现代化手段加强人口信息的流动管理。三是要集中人口管理权。统一管理部门,解决当前户口和人口管理中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问题。四是要在人口管理中建立统一协调的工作机制。民政、就业、计生、公安等部门要建立对人口流动、户籍变动管理的统一协调的工作机制,统一步调,提高办事效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西部地区20项主要经济指标比较,(2007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