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卢日科夫:名气最大的地方长官
尤里·米哈伊洛维奇·卢日科夫是土生土长的莫斯科人。他的父亲来自莫斯科西北的特维尔州农村,是个木匠,20世纪30年代大饥荒时期迁到莫斯科,在一个石油企业工作。母亲是个巴什基尔(现为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的农妇,卢日科夫的亚洲式圆脸就是来自她的基因。
(一)穷人家的孩子
1953—1958年,卢日科夫在莫斯科石油天然气化工学院上大学。由于家里穷,他在上学期间就靠扫大街、在火车站当搬运工自己挣学费。他社会活动能力很强,是共青团积极分子,喜欢组织各种社会活动。1954年,响应赫鲁晓夫开发荒地、发展农业的号召,他参加了到哈萨克斯坦的首批大学生开荒队伍。
上学时,同学们按照他姓氏的发音叫他“卢若克”(小草地)。关于卢日科夫的性格,有亲近他的媒体披露过这样一件事情。斯大林去世后,苏共二号人物贝利亚(后来被枪毙)实行大赦,全国到处都是被释放的光头刑事犯。1954年暑假,卢日科夫去莫斯科东南的梁赞州农村同学家玩,当时他也剃着光头。一天晚上,两人去邻村跳舞。舞会上,当地人把光头的卢日科夫当成了刚刚释放的犯人,双方发生了冲突。两人拔腿就跑,但朋友被抓住狠揍了一顿,卢日科夫从路边捡起一根木棍,跑回来没头没脑一阵乱棍,赶散了人群,救出了朋友。
(二)从技术官僚做起
1958年,卢日科夫从大学毕业后在塑料科学研究所实验室工作,先后任研究员、组长和副主任。当时这是一个新兴行业,相对于苏联其他经济部门更加实用,用途更广。在这个部门中工作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可以结识莫斯科许多上层人物。1964年,卢日科夫被调到苏联化学工业部任处长。1974年,升任化工部自动化技术试验设计局局长。在此期间,他被下属背地里叫做“独裁者”,不仅因为他样子与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有几分相似,而且还因为他的领导风格,他的急躁和固执是出了名的。1980年,他又从管理部门调到企业,任“石油化工自动化”科研生产联合体总经理。1986年,他再次被调回化工部,升任科技局局长、部务委员会委员。从而完成了科研-官员-经济领导-官员的升迁捷径。
1987年,当时的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叶利钦慧眼识珠,把卢日科夫调到莫斯科市当苏维埃执委会第一副主席兼市农工委员会主席。这一提拔后来被证明是非常英明的。所谓农工委员会就是负责食品供应的机构,卢日科夫在这个位置上干得很好,在苏联长期处于食品短缺、经济濒临崩溃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地保证了莫斯科的食品供应。这一功劳直至今天还被莫斯科人感恩戴德,使他得以稳坐莫斯科市长的位置,十几年不动摇。1990—1991年,任执委会主席,1991年还被任命为苏联国民经济管理委员会副主任。1991年6月,在莫斯科首次市长直选中,莫斯科苏维埃主席、经济学家波波夫当选,作为波波夫竞选搭档的卢日科夫则当上了第一副市长兼市政府总理。1991年“8·19事件”中,卢日科夫在保卫白宫和叶利钦的行动中起到了核心作用。他将莫斯科交通、银行机构以及所谓“非政府组织”组织起来,有力地支持了叶利钦。卢日科夫声称,他爱总统就如同爱妻子和莫斯科。这样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后来叶利钦要力保卢日科夫当上莫斯科市长。1992年6月,波波夫辞职,叶利钦总统未经莫斯科市苏维埃批准,直接任命卢日科夫为市长。莫斯科市苏维埃两次试图举行市长选举,都没成功。不久,叶利钦干脆发布命令,决定在1996年第一届市长任期期满前,不得举行新的市长选举,解除了卢日科夫的后顾之忧。
(三)褒贬不一的市长
在莫斯科市长任上,卢日科夫既做出了令人称道的成就,也因为执政风格、腐败以及与媒体的关系等问题备受争议。
卢日科夫是在俄罗斯最困难的时候当上莫斯科市长的。1992年6月,“休克疗法”已经实施了半年,其“成效”世人皆知。面对物价飞涨、经济危机、社会动荡、犯罪猖獗的莫斯科社会,卢日科夫拿出了“独裁者”的魄力,进行治理整顿,取得显著效果。他的治理模式是保持政府对经济的全面行政干预,实际上就是一种国家资本主义。在全国经济陷入混乱的形势下,这种治理模式维持了经济运行的正常秩序,从而使莫斯科在全国性经济危机的狂潮中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成为俄罗斯经济的唯一亮点。这种相对较好的环境,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大多数资源和精英,例如俄罗斯外资的50%以上都投在莫斯科。他在财政危机的情况下,毅然大搞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市民福利,使莫斯科的生活水平在苏联的基础上进一步拉开了与其他地区的差距,人均收入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一倍,失业率全国最低,社会保障体系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都在全国名列前茅。
莫斯科的发展当然与其作为首都的地位分不开,但卢日科夫的功劳也是不容抹杀的,他因此获得了许多荣誉。1996年是他最风光的一年,被授予“祖国功勋勋章”,获得“莫斯科10年最佳市长”称号,获得圣安德烈·别尔沃斯万诺夫基金会“信仰与忠诚”国际奖金,并且在第二届市长选举中,以令人惊异的89%的高票当选,投票率为68.21%。如果说前一次当市长还是拜总统所赐,那么这一次他为自己正了名。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旅游题材作家和记者协会颁给他“金苹果”荣誉奖,以表彰其“为发展旅游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1999年12月,第三届市长选举因故提前举行,竞选者包括前总理基里延科和俄罗斯总统事务管理局局长博罗金,卢日科夫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他仍以71%的得票率蝉联市长。2003年12月第四届选举,卢日科夫得票率达到75%,第三次卫冕成功,投票率为57.5%。一些亲卢日科夫的媒体如《莫斯科新闻》、《莫斯科共青团报》等称他为俄罗斯最善于经营和最廉洁的政治家。
但是事情总是有两面,对于亲卢日科夫的人来说是好的东西,对于反对他的人来说就是坏的。就经济而言,虽然保持了稳定和效率,但这是以损失公平为代价的;并且,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就不可避免出现大量的滥权和腐败现象。卢日科夫政府与俄罗斯其他地方政府相比,只能说不是“最坏”的。对于卢日科夫的执政风格,另一些媒体批评其缺乏民主作风。在宪法改革过程中,他将不驯服的莫斯科市苏维埃变成了听话的市杜马,从而成为莫斯科市的主人。1991—1993年,卢日科夫与金融寡头古辛斯基的“桥集团”过从甚密,市政府甚至与“桥集团”共用一座办公大楼。但随着下属媒体集团的发展,“桥集团”越来越不好控制。它不仅企图更加独立,而且在意识形态上也与卢日科夫发生分歧。“桥集团”的西化倾向、对教会的态度都与卢日科夫格格不入,最后他们终于分道扬镳。从这件事情中,卢日科夫得出教训,与媒体应该是“自己人”关系,而不是“友好的”关系。《文学报》曾经刊登关于莫斯科肉类加工联合体出产的香肠质量不合格的报道。卢日科夫为此将报社告上法庭,并禁止对食品企业进行贸易监管。由于社会舆论的压力,他后来撤回了诉讼。他还经常使用警察来解决市政问题,例如发布禁止在大街上进行私人蔬菜交易的命令后,就组织警察,对那些在街上兜售几棵蔬菜换点零钱买面包的贫穷老妇人进行围剿;他还因为莫斯科内务局局长不愿意用警力驱赶街头小贩和未经许可的集会而宣布其不称职。从1993年开始,媒体不断指控莫斯科市政府及卢日科夫本人搞腐败,认为卢日科夫的资产与工资不相符,要求其公布收入状况,卢日科夫未予理睬。
不管褒还是贬,卢日科夫无疑都是俄罗斯最有影响力的地方官。在2005年、2006年俄罗斯媒体举行的“名气最大的地方官员”评选活动中,卢日科夫两次轻松当选。评选活动范围涉及俄全国1500多家媒体,评选标准为地方官员讲话被媒体报道的次数以及媒体对地方官员发表评论的次数。结果,卢日科夫在这两项标准中都排名第一。
(四)野心勃勃的政治家
出于对知遇之恩的感激,卢日科夫曾对叶利钦表现了无限忠诚,延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在对待私有化的态度上发生分歧,卢日科夫与叶利钦的亲密关系出现了裂痕。随着叶利钦地位下降和卢日科夫声望日隆,这一裂痕逐渐扩大为一道鸿沟,两人站到了相互对立的立场上。总统大选的日益临近使冲突公开化,卢日科夫显示出勃勃的政治野心,他已经不满足于当一市之长。
1998年12月,卢日科夫倡导的“祖国运动”在莫斯科成立,参加者包括莫斯科州州长和圣彼得堡市市长等许多联邦主体领导人,后来又把前总理普里马科夫拉进来,还与鞑靼斯坦共和国总统沙伊米耶夫领导的“全俄罗斯运动”组成“祖国-全俄罗斯竞选联盟”,一时声威大振,支持率甚至超过“俄共”。但正因为“祖国-全俄罗斯”锋芒毕露,过早暴露了实力,以至成为叶利钦集团的头号对手。如果“祖国-全俄罗斯”在国家杜马选举中获胜,卢日科夫等就有可能当选总统,从而威胁叶利钦集团的利益。
因此,叶利钦集团发起了反攻:(1)叶利钦解散了斯捷帕申政府,任命当时还寂寂无名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普京为代总理,以便为其竞选总统积累政治资本;(2)在金融寡头别列佐夫斯基的支持下,推动紧急状况部部长绍伊古组成“团结联盟”,联合了一批联邦主体领导人;(3)利用政府掌控的媒体优势,对卢日科夫等展开了“狂轰滥炸”。正所谓“枪打出头鸟”,正当踌躇满志的卢日科夫已经离总统宝座一步之遥时,“祖国-全俄罗斯”在杜马大选中大败亏输,卢日科夫的总统梦也随之破灭了。
普京上台后,推动“团结党”与“祖国运动”和“全俄罗斯运动”联合,组成政权党“统一俄罗斯党”,卢日科夫当选党的最高委员会共同主席,从而被“招安”,再次成为总统的拥护者。
注释:
【1】该基金会成立于1992年,“信仰与忠诚”国际奖金表彰那些为巩固俄罗斯国体、斯拉夫国家间的和谐,以及俄罗斯与友好国家之间的联合作出贡献的人们。普京总统于2004年也获得该奖金。
【2】该奖金于1997年由弗拉基米尔·维索茨基慈善基金会、俄罗斯联邦文化部和莫斯科文化委员会共同设立,表彰那些不畏任何艰难险阻,始终忠实于自己的目标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