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办学人员身分多样
宋政府对私学采取开明的态度,营造宽松的政治氛围和学术环境。只要它遵守国家政策,不宣传异端邪说,不违背伦理纲常,都允许其存在和自由发展,因而,上至官员士大夫,下至贫民百姓,只要有教学能力,又有适合的受教育群体存在,都可授徒讲学。
有民间师儒设学授徒的。如,王昭素就是宋初以从事私学教育而闻名的,根据《宋史·王昭素传》:“王昭素,开封酸枣人。少笃学不仕,有至行,为乡里所称。常聚徒教授以自给。李穆与弟肃及李恽皆尝师事焉。”【1】他才德兼备,颇受乡人敬重,因此“乡人争讼,不诣官府,多就昭素决之”【2】;平民刘巽也是民间职业教育家,“治三传,年老博学,躬耕不仕,以讲授为业,真宗亦以一绝赐之”【3】;“王次翁字庆曾,济南人。聚徒授业,齐、鲁多从游者”【4】;“徐存,字诚叟,江山人。隐居教授,学者称为逸平先生,从学者至千余人。所著有《五经讲义》”【5】;“邵整,字宋举,自号蒙谷遗老,以家学自相师友,教授生徒,常百余人”【6】;“谢民师,名举廉,新淦人,博学工词章,远近从之者尝数百人。民师于其家置讲席,每日登座讲书一通既毕,诸生各以所疑来问,民师随问应答,未尝少卷。日办时果两盘,讲罢,诸生啜茶食而退”【7】,师生关系非常融洽。在潜移默化中,人才脱颖而出。宋初洛阳隐士种放,隐居终南山三十年,教授生徒,“以讲学为业,从学者众,得束修以养母。”【8】;高牟“弱冠,徒步从种放学于终南山,又学古文于柳开,与张景齐名……后延年,刘潜皆其门人也”【9】;“刘颜,字子望,彭城人。少孤,好古,学不专章句,师事高牟,……居乡时教授数十百人”【10】;冯晦,韶州英德县人,“尤工诗赋,教授生徒,敦德自好,著有《南山杂咏》传世”;冯安国,“少力学,行谊尤高。时行王氏学,安国乃晦迹于家,聚徒讲经”;【11】李友直,古田人,“以诗书礼乐教授乡里,无贫富贵贱,随贤愚启迪之。家贫不堪,处之恬然”【12】;胡渊,崇安县人,“少聪敏能文,长益力学。熙宁初授徒江浙间。每岁终,度父母所需,力能致者悉市归以献。后母老有久疾,遂不复远游”【13】;“田诰者,历城人。好著述,聚学徒数百人,举进士至显达者接踵,以故闻名于朝,宋维翰、许兖皆其弟子也”【14】;尹淳终身从事私人讲学活动,“聚徒洛中,非吊丧问疾不出户,士大夫宗仰之”【15】。
有在职或离任官员授徒讲学的。受私学教育的影响,宋代的官学教师在其正常的教学工作之外,也招收一些学生,传授其专攻的经学。这在当时是一种风尚,并不受官学教育制度的限制和束缚。如,四先生之一的陈襄,即古灵先生,以进士出身,博学多才,闻名一时。曾历任浦城县、仙居县、河阳县和常州祠部员外郎。陈襄非常重视教育,边做官边开办私学。每到一任,不但重视官学,而且在闲暇之余,积极开办私学,教授生徒。“……己而四先生之名闻天下,有从远方来受学者。以进士为浦城簿,县阙令。……首兴学宫,为诸生讲学,从之者五百余人。……以迁为仙居令,仙居山县,莫知学,先生之学兴宫,课诸生如浦城。有问难者,得乘先生听讼之暇,入问于庭……【16】迁著作佐郎、知河阳县……先生之兴学宫、课诸生如仙居。或谤之富公曰:‘是赚子弟辈束脩耳!富公以告,先生曰:‘自反而缩,何嫌人言!’或劝先生罢讲,答曰:‘以人,使诸生遂不得闻道,吾恥之。’讲益力。已而以祠部员外郎知常州,复兴学宫、课诸生如河阳。时承安定先生湖学之后,东南讲席稍衰,先生复振之,以顧临司之,每晨亲往,与诸生讲经义,旁决吏事,于是毗陵之盛,疑于湖学。”【17】古灵先生不但在学府内讲学,而且随时随地可以讲学,“偶出行部,遇山谷中有小学,辄下车为童子辈讲经。从学者渐多,而管师复兄弟卒为名儒”【18】。杨时曾任宋太学祭酒,晚年告老还乡后,“以本官致仕,悠游林泉,以著书讲学为事”,弟子千余人。【19】有因为俸禄微薄,辞官回家授徒讲学的。“代渊字蕴之,本代州人……受学于李畋、张达。年四十,乡人更劝,举进士甲科,得清水主簿。叹曰:‘禄不及亲,何所为耶?’还家教授,坐席常满”;【20】“承直郎姚邦基者,蜀人也。知尉氏县,秩满不复仕,屏居村落间,授徒自给。”【21】魏了翁“年数岁从诸兄入学,俨如成人。……丁父生忧。解官心丧,筑室白鹤山下,以所闻于辅广、李燔者开门授徒,士争负笈从之。由是蜀人尽知义理之学”【22】。刘清之“受业于兄靖之,甘贫力学,博极书传。……差权发遣常州,改衡州。……念士风未振,每因月讲,复具酒肴,以燕诸生,相与输情论学,设为疑问,以观其所响,然后从容示以先后本末之序。来者日众,则增筑临蒸精舍居之”【23】。刘勉之“自幼强学,日诵数千言。……谯定至京师,勉之闻其从程颐游,邃《易》学,遂师事之。己而厌科举业,揖诸生归,见刘安世、杨时,皆清业焉。……勉之知不与桧合,即谢病归,杜门十余年,学者踵至,随其材品,为说圣贤教学之门乃前言往之懿”【24】。
有科举不第、仕途不利或不愿入仕的学者为生活出路而讲授私学的。如,“李觏,字泰伯,建昌军南城人,学者称为吁江先生。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亲老,以教授自资,学者常数十百人”【25】;“王开祖,字景山,永嘉人也。学者称为儒志先生。皇祐进士,不仕,杜门著书,从学常数百人”【26】;”胡宗伋,字浚明,号定翁,余姚人……元符间,试礼部不第,归,教授乡里,学者多从之游。性至孝,跬步未尝忘亲”【27】;“孙介,七岁学于乡先生胡定翁,既冠,授书自给,益发愤自刻,务为实学。受人子弟之托,不啻己子,随才指授,专事讲释,至老不倦”【28】;“宋初三先生”之一的孙复,“举进士不第,退居泰山。学《春秋》,著《尊王发微》十二篇,大约本于陆淳,而增新意”,授徒讲学,石介就是孙复的得意门生;韩丕在登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进士之前,曾为人讲授《周易》、《礼记》;【29】陈谔,“少游太学,累试报罢,归以其学教授里人”【30】;廖蕃,将乐人,“教授里门,从游士科第相望”【31】;苏舜钦道:“廪禄所入,不足充衣食。性复不能与凶邪之人相就,近今得脱去仕籍,非不幸也。自以所学教后生,作商贾于市,未必饿死”【32】;诗人王令,一生都未参加科举考试,主要以担任私学教师谋生;“宋初四先生”之称的周希孟和季甫,都才识傲人,名显于时,不求仕进,聚徒讲学,”遍通《五经》,尤邃于《易》,弟子七百余人”【33】。河南楚丘人戚同文,终身不仕,筑室聚徒,居乡讲学;周启明,“四举进士皆第一……于是归,教弟子百余人,不复有仕进意,里人称为处士”【34】;王逢“少举进士不第,去,教授苏州,学者尝数百人”【35】;有一些落魄学子为谋生之计,招收生徒,养家糊口。如,“徐範,字彝父,福州候官人。少孤,刻苦授徒以养母。”【36】
更有鸿师硕儒开精舍或创办书院聚徒讲学的。师承私学是宋代私学教育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以经馆、精舍最为有名,其形式是饱学的鸿师硕儒居于某地讲学。这些鸿师硕儒各自有自己独特的学术专长和学术追求,因而四方的书生处士慕名而来,得以吸引了大批生徒于门下,向他们传道、授业、解惑。如孙复、石介创建泰山书院。朱熹毕生不曾放弃教育活动,一生从事聚徒讲学与著述事业。竹林精舍,是朱熹继建阳寒泉精舍、云谷晦庵草堂、崇安武夷精舍之后创建的第四所精舍,是朱熹聚徒讲学之地。它草创于绍熙三年(1192年),绍熙五年经扩建更名为沧州精舍。“庆元党禁”之后,朱熹罢官,于是继承父志,返考亭筑竹林精舍,在此授徒讲学。1194年,因学员日增,便将精舍加以扩建,更名为沧州精舍,并自号沧州病叟,并修复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陆九渊曾创办槐堂书屋、象山书院授徒讲学。陆九渊考取进士之后,按规在家候职三年。在此期间,他将家中偏房辟为讲学之所,名曰:槐堂书屋。从《宋元学案·槐堂诸儒学案》来看,槐堂弟子人数不少。陆九渊在槐堂书屋讲学时,从不用学规来约束学生,而是鼓励学生自由地思考与探索。其高徒杨简说道:“先生既授徒,即去今岁所谓学规者,而诸生善心自兴,容体自庄,雍雍于于,后至者相观而化。敬欤盛哉!”【37】而陆九渊一生讲学的最鼎盛时期是他48岁之后,登贵溪应天山,于废寺故址建立精舍,名之“象山精舍”,开始讲学其中,陆九渊居山讲学五年,“来见者案籍踰数千人”【38】。淳熙八年(1181年),朱熹在白鹿洞书院首创“讲会”制度,邀请陆九渊来开讲“君子喻于礼,小人喻于利”一章。朱陆学术相左,曾在鹅湖寺进行激烈论辩,然朱却请陆讲学,并将其讲义刻石立于院门。吕祖谦在浙江金华创建丽泽书院,张栻在长沙创办城南书院讲学其中。这些学术大师知识渊博、学术深厚、社会声望高,开办私学主要注重传播自己的学术思想。据史载,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走的不是利禄之路。他们来自于民间、起于社会中下层,学成之后,秉承师训,创办或主持书院,热心教育,致力于文化普及,如钟震创办湘潭之一书院、钟如愚主持衡山南岳书院、吴雄创立平江阳坪书院、曹集主持白鹿洞书院、李埴讲学于夔州、周奭讲学于湘潭昆仑桥等等。“宋仁之世,安定先生起于南,泰山先生起于北,天下之士从者如云,而正学自此造端。闽海古录先生于安定蓋稍后,其孜孜讲道,则与之相埒。安定之门,先后至一千七百余弟子,泰山弗逮也,而古灵亦过千人。安定之门如孙萃老,管卧云辈,皆兼师古录者也。于时濂溪已起于南,涑水、横渠、康节、明道,兄弟亦起于北,直登圣人之堂。古灵所得虽逊之,然其倡导之功,则固安定、泰山之亚,较之程、张,为前茅焉。”【39】许多名师大儒曾就读于私学,后又从事于私人授徒讲学,如程颢、程颐、张载、邵雍等。程颐、程颢曾拜周敦颐为师,被后世学者视为理学的开端;张载讲学于开封,由此发端了理学诸派之中的关学;二程四大弟子游、杨、谢、吕开创北宋理学影响最大的洛学一派。这些以讲学为业的大学者都是专攻某一经或某几经,其门下的学生为研习这些经学而来,学成后即离开。太学博士胡安国就曾自设精舍,教授生徒。《宋元学案》记载了胡安国的学生谭知礼、杨训拜师学习的情况:“谭知礼,字子立,长沙人。胡文定公至衡山,先生往从之,居其精舍之旁,尽扫前日气习,抱《春秋》研其旨,余力治《资治通鉴》。”【40】“杨训,字子中,湘潭人也。受学文定……其在文定碧泉讲舍,求愈久而愈恭,称高弟。”【41】经师边讲学,边与生徒讨论,同时又进行著述,宋代许多名著都是由此产生的。如私学大师种放与邵雍颇有渊源,《先天卦图》由陈搏传授给种放,种放三传而授于邵雍:“周、程、张、邵五子并时而生,又皆知交相好,聚奎之占,可谓奇验。而康节独以《图》《书》象数之学顕。《先天卦图》传自陈搏,搏以授种放,放授穆修,修授李之才,之才以授先生。顾先生之交教虽受于之才,其学实本于自得。始学于百源,坚苦刻厉,冬不炉,夏不扇,日不再食,夜不就席者凡数年。大名王豫尝于雪中深夜访之,犹见其任俨然危坐。”【42】而《宋元学案》中记载的刘牧传也证实了这一说法:“刘牧,字先之,号长民,衢之西安人,学于泰山之门,先生又受《易》学于谔昌,谔昌本于许坚,坚本于种放,实与康节同所自出。其门人则吴祕、黄黎献也。”【43】理学家程颢、程颐更是门人、学生遍天下,《宋史》载:“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他们“平生诲人不倦,故学者出其门者最多,渊源所渐,皆为名士”。“二程得孟子不传之祕于遗经,以倡天下……号称高弟者,游、杨、尹、谢,吕其最也。顾诸子各有所传,而独龟山之后,三传而有朱子,使此道大光,衣被天下,则大程‘道南’目送之语,不可谓非前识也。”【44】程门高第游醡、谢良佐、杨时,独推杨时之学最优,杨时之信道最笃。“上接濂、洛之传,下开罗、李、考亭之绪。”濂指周敦颐,湖南道州濂溪人;洛指二程,河南洛阳人;罗指罗从彦,李指李侗。罗为杨时门人,李为罗从彦门人。杨时最先受业程颢之门,继又师事程颐。杨时尊师重道,求学心诚,有“程门立雪”佳话。能传陆九渊之学者,有其门人杨简、舒璘、沈焕。朱熹的及门弟子达几百人,门人弟子遍布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山西等各地。而朱熹成为一代名师之前也曾师事一胡二刘一李。一胡,即胡宪,字原仲,有“籍溪先生”之称,从胡安国学二程之学,是二程之学的忠实门徒。二刘指刘勉之、刘子翚。刘勉之,字致中,因所居之处有白水,有“白水先生”之称。刘勉之视朱熹为子侄,将女儿嫁给他。刘勉之是二程门生杨时的弟子。刘子翚,字彦冲,号病翁,体弱多病,隐居屏山下,有“屏山先生”之称。他以儒佛一致论教导朱熹。一李,即李侗,字愿中,与朱熹的父亲朱松一同拜罗从为师,学二程之学。罗从彦是杨时的学生。在李侗的指导下,朱熹立志为成“真儒”而奋斗终生。张栻师承胡宏之学。胡宏,字仁仲,幼事杨时、候仲良,传其父胡安国之学,胡安国以程颐之友朱长文及靳裁之为师。
有些在乡村的私塾(或称冬学或村校)、家塾或义塾中被聘任教的。据记载,陆九渊家中就设有家塾,并聘请了教师为陆家子弟授课。又如:“徐畸,字南夫,蘭溪人也。汉上先生弟子,得其《周易》旨要,兼明《春秋》《礼记》,湛深经术,……隐居讲学,人莫知者,东阳吴文炳独知之,延以教其子。”【45】吉州人欧阳守道,“少孤贫,无师自立于学,里人聘为子弟师。年未三十,翕然以德行为乡郡儒宗。”【46】这些乡先生使穷乡僻壤出现琅琅读书声。《淳熙三山志》记载:“凡乡里各有书社……多至数百人,少亦数十人,间有年四五十者,以不学为耻。”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描述了一个乡村私塾的办学条件和教学情况:“乐君……家贫甚,聚徒城西,草庐三间,以其二处诸生,而妻子居其一……每旦起,分授群儿经,口诵数百过不倦。”
一类是不任职业教职,但往往借助于自己的知识、阅历和社会影响等,在家中教导子女或私自招收门人。利用自己的声望和知识教导后生学子,这种做法,自宋代开国以来就蔚然成风。例如,宋初的宋白,“时彦多宗之,如胡旦、田锡,皆出其门下。”【47】苏轼一生从来没有担任过专门教职,但是,在他的周围却形成了一个以“苏门四学士”为代表的学生群体。《宋史·黄庭坚传》载:“(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成为四学士。”“俱游苏轼门”五字,就提示了这四人与苏轼之间的师徒关系。这种情况下的苏轼,虽然不以教职为业,但是,他在业余时间所从事的工作之一实际上还是传道授业的教师工作。再如晏殊,虽然他一生贵为高官,没有担任教职,但是,在他周围始终存在着一个以他为中心的学生群体。这一类士人,虽然不以教师为业,但是行教师之实。
(二)学生来源广泛
相较于之前的朝代,宋代的教育平民化趋向更为突出,尤其集中体现在私学。宋代私学的基础在社会的基层,因而宋代私学的招生没有身份等级的限制,不讲出身,不看门第,更不论童孺妇叟。总的来说,只要有学习的意愿,都可以成为某一级或某一类私学的学生。有贫穷的学生,如不收馈赠之食的石介。【48】“家贫,无从得书,往往假之他人及剽学里儒”的真德秀。【49】“日享三白,食之甚美,不复信世间有八珍也的苏轼。”【50】朱熹创办的白鹿洞书院即古代私立高等学校,书院教育的对象就不限于皇亲国戚、王公贵族的子弟,他认为“草野之介民”,“总角之童子”都可以“环以听教”,书院实行的原则就是“门户开放”,不论阶级、不同年龄、不同区域、不同个性的讲友、学生,一律都是来者不拒,受到书院的热情欢迎和接待。可以说这种私立的书院在真正意义上实践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这种良好的风气也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以至于到清代的白鹿洞书院依旧规定“书院聚四方之俊秀,非仅取才于一域。或有远朋,闻风慕道,欲问学于其中者,又不可却,当留洞中,以资切磋”(《白鹿洞志》)。陆九渊在淳熙十三年(1186年)主管台州崇道观期间,有机会回到家乡授徒讲学,“学者辐辏。时乡曲长老,亦俯首听诲。每诣城邑,环坐率二三百人,至不能容……听者贵贱老少,溢塞途巷”【51】。这样的讲学盛况说明私学趋向于平民化、大众化。所以,宋代私学的学生来源极其广泛,既有官宦富贵人家子弟,也有广大下层士人,更包括城市平民和乡村农民家庭子弟。特别是私学为寒素子弟提供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使他们有可能成为推动学术文化发展的栋梁之材。如“张思叔,伊川高弟也。本一酒家保,喜为诗,虽拾俗语为之,往往有理致。谢显道见其诗而异之,遂召其人与相见,至则眉宇果不凡。显道即谓之曰:‘何不读书去?’思叔曰:‘某下贱人,何敢读书!’显道曰:‘读书人人有分。观子眉宇,当是吾道中人。’……曰:‘见程先生。’思叔曰:‘某何等人,敢造程先生门!’显道曰:‘第往!先生之门,无贵贱高下,但有志于学者,即授之耳。’思叔遂往见伊川,显道亦先为伊川言之,伊川留门下……其后伊川之学,最得其传者惟思叔”。【52】
注释:
【1】[元]脱脱等撰:《宋史》卷四三一《儒林一》,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808页。
【2】同上。
【3】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四《高逸》,中华书局1981年版。
【4】[元]脱脱等撰:《宋史》卷三八零《王次翁传》,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1709页。
【5】[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龟山学案》卷二五,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978页。
【6】[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125页。
【7】王瑞明:《宋儒风采》,岳麓书社出版发行1997年版,第16页。
【8】[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630页。
【9】《高牟传》。
【10】《宋史》卷四三二儒林二。
【11】《顺昌县志》卷六。
【12】《福州通志》卷六二。
【13】《崇安县新志》卷二五。
【14】《宋史》卷四五七·隐逸上。
【15】[元]脱脱等撰:《宋史》卷四二八《道学传二》,中华书局1985年版。
【16】[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卷五《古灵四先生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25页。
【17】同上书,第226页。
【18】同上书,第226页。
【19】[元]脱脱等撰《宋史》卷四二八《道学传二》列传第187,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743页。
【20】[元]脱脱等撰:《宋史》卷四五八《隐逸中》列传第217,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3442页。
【21】同上书,第13331页。
【22】《魏了翁传》。
【23】《刘清之传》。
【24】《刘勉之传》。
【25】[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55页。
【26】[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53页。
【27】[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卷三五《陈邹诸儒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22页。
【28】[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武夷学案》卷三四,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28页。
【29】《宋史》卷二九六《韩丕传》。
【30】《龙溪县志》卷一五。
【31】《延平府志》卷三零。
【32】《与欧阳公书》,《苏舜钦集·拾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33】[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古灵四先生学案》卷五,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39页。
【34】《周启明传》。
【35】《王逢传》。
【36】[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627页。
【37】陆九渊:《陆九渊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
【38】同上。
【39】[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28页。
【40】[清]同上书,第1189页。
【41】[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武夷学案》卷三四,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192页。
【42】[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百源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67页。
【43】[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安定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13页。
【44】[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龟山学案》卷二五,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947页。
【45】[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汉上学案》卷三七,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24页。
【46】[元]脱脱:《宋史》,中华书局2000年版。
【47】《宋史》卷四三九《宋白传》。
【48】[宋]张师正:《倦游杂录》,[宋]周辉:《清波杂志》卷九。
【49】[宋]周密:《齐东野语》卷一、一四。
【50】[宋]朱牟:《曲洧旧闻》卷六。
【51】[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三六《年谱》,中华书局1980年版。
【52】[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