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静观的艺术
9474000000003

第3章 静观的基本程序和注意事项(1)

(一)静观的基本程序

1.何时静观?

我们不需要你找专门的时间在那静观,也不是让你在心闲无事的时候静观,当然也不需要你保持某种特定姿态(比如静坐)时静观,我们要你在情绪升起的时候静观,在起心动念的时候静观。

起心动念和情绪活动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当一个人起心动念(在大脑)的时候,其身体上通常都会有情绪活动,有时强烈,有时轻微。比如,你在电视中看到一个画面、听到一句台词,你随之感到自己有些激动,激动就是一种情绪活动。通常我们会把这种激动理解为一种心理现象,但如果你静下心来仔细体察自己的身体,你会发现你的激动实际上是一个生理过程,一个身体行为。现代生理学、心理学已经告诉我们,任何情绪发作都与身体内部的各种激素的分泌有关,而这些激素对身体都是有害的。认识到情绪是一种生理现象,是一种身体活动,是一种物质活动,是我们进行静观的理论基础。当然,情绪活动不仅仅是生理现象,也是心理现象。许多人在把情绪活动看作心理现象时,却很少去进一步了解这种心理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情绪的发作过程是分两步的,第一步是观念升起,第二步才是情绪升起。这两个步骤不是分开的,而是如影随形的,第一步发生时第二步随之必然发生,没有第一步就不会有第二步。当你面临一个情景,比如看到某种画面(眼、色)、听到某种声音(耳、声)、闻到某种味道(鼻)、尝到某种食品(舌)、碰触到某种东西(身)等时候,你的某种记忆就会自然被唤醒,这个记忆通常表现为一个观念或愿望(念头),当这个念头升起的时候,它就会去对唤醒它的那些信息进行分别判断(意):如果你所面临的情景与你的记忆是相符的、一致的,或者你认为是好的、善的,也就是对你的记忆是肯定的时候,你就会高兴;如果与你的记忆是不相符的、违背的,或者你认为是不好的、恶的,你就会难过。所以,情绪的发生是与观念相关的,是一种心理、精神现象。当然,我们说情绪是心理现象还是因为它带给我们一种所谓的心理感受,实际上这种感受是生理的,像疼痛一样,是物质性的,只是人们以前错把它当作是纯粹心理的。以前人们之所以会认为情绪是纯粹心理的,是因为人们看到情绪发作与外部的客观事物没有直接关系。因此,情绪是身心高度合一的现象。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知道,要想消除某种情绪,就必须首先找到情绪发作的原因:大脑里的观念和愿望。所谓起心就是有愿望、欲望、想法、追求升起来的,所谓动念就是开始用各种观念来评判了。

之所以认为静观的最佳时刻是你的情绪正在发作的时候,比如正在痛苦、愤怒、激动、高兴的时候,是因为,此时正是你大脑里面的某一观念和愿望活动的时候,也就正是找到它们的时候。因为,静观的目的是要清除这些东西,而你要清除它们必须把它们找到。那么,何时能找到它们呢?也就在它正在作案的时候,才能找到它,人赃俱获。每个人都有无数的愿望和观念,如果这些东西在休息的时候,让你在这儿想,你是很难想到它们的,而当它让你情绪升起来的时候,你正好借机抓住它。静观的真正对象就是这些观念(包括道理、愿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执著心。对许多人来说,在一开始,在情绪正发作的时候,一般想不起来静观,但不要紧。如果你事后想起了这件事,并想到静观,就请你回忆一下自己当时情绪发作的原因、过程,此时你的情绪依然会起来,相关的观念也会起来,这时你再来静观,就比较容易进入了。

2.静观的对象是什么?

静观的对象就是我们大脑中的观念(包括愿望),因为我们人生的各种问题、困境都是观念(包括愿望)造成的。过去佛教中把人的观念都称之为妄念,就是表达对观念的否定。人们会很自然地把妄念理解为错误的观念,或不好的观念。非也。在我们看来,我们大脑里面所存在的所有的观念都是妄念,包括你在这里读到的任何观念也都是妄念,都是静观的对象。这句话会招致所有对静观的本质缺乏深刻了解的人的反对。我接受这种反对,承认反对的有理,但我还要这样说。因为,第一、这是人类语言的局限造成的。要想把这句话的准确含义说清楚,是需要很多文字的,也需要一个很庞大的理论才能说明。我这里只做一个提醒:我们的语言和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一样,是遵循对立统一规律的,所有的事物、概念、道理、状态都存在两个相反的方面,因此,我们人类才会生活在一个矛盾的世界中。按常规的语言、逻辑来思维,来生活,我们永远不可能解决任何一个矛盾,只是把矛盾延伸了,形式上变化了。而静观的最终目的是使我们的意识活动(注意不是指思维,具体含义下面再讲)和生活超越对立、矛盾,真正实现意识活动和社会活动、生命活动的和谐、圆融,或者说统一(不很准确),或者说回归那个最终的“一”。这是从观念的内容上看的。第二、我们之所以说所有的观念都是妄念,从修炼、修心的角度看,所有的观念都会控制我们的生命,使我们走上极端,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再次提醒:是所有观念,没有例外,其中就包括“没有例外”这句话。

3.静观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静观的直接目的就是清除我们自己大脑中的所有观念。同上段话一样,这个说法也不准确。一个常见但也不是很准确的说法是:使我们不再执著于这些观念。准确的说法是:让我们的大脑不再受这些观念的控制。但这个意思在这里是很难被准确解释的,但你在静观中会体察到这一点的。每当我跟朋友们讲这些相关的问题时,我都会引用“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来表达超越常规生活和常规意识的状态之艰难。

4.预备动作

当你感受到自己有情绪波动时,先让身体静止下来(站、坐、卧都行)、闭上眼睛,把注意力(意识或意念)从外部世界转向自己的身体,用心(心脏的觉知能力)体察自己的身体和大脑。因为,情绪反应会同时在身体(尤其是心脏)和大脑两个部位出现。随着静观的熟练和深入,以后只要感觉到心脏和大脑稍有不静,比如焦虑、烦躁、紧张等时,都可以去静观。

5.静观的具体过程

(1)当你将意念回归到自己身体之后,首先要调整自己的心情(比如告诉自己把身体放松一下)使它静下来,使自己能够去仔细体察身体内什么地方不舒服、紧张或僵硬,否则我们无法真切地体察到身体内部的不舒服、紧张、僵硬感等等。在体察到那些感觉之后,就将意念停止在那个地方,仔细体察那种身体感受。这个部位可以是身体的任何一个地方,从头顶到脚趾,都有可能,最经常的是五脏六腑,尤其是心脏。在静观的初期主要是心脏及其周围地区,比如胸口,所以,我后面经常会讲体察心脏部位。当你感受到哪个部位不舒服、紧张、难过的时候,就把意念放在那个地方几秒钟,一般5秒钟左右就可以了,仔细体察那种不舒服感、紧张感、难过感等,直到那些感觉消失,感觉到舒服为止,此时你的情绪也就消失了,身心归于宁静。(2)如果我们体察身体、心脏5秒钟后,不能使身心归于宁静,我们就再去仔细体察大脑里面的感觉,你同样会感受到那里也是僵硬、紧张、不舒服的,你就继续去体察大脑里的这种感觉,也是5秒钟左右,一般情况下那些不舒服感也会消失,感觉整个大脑变空,很舒服。(3)如果体察大脑5秒钟后发现大脑还不能变空,还不舒服,去查看一下大脑,就会发现有一个或若干观念在那里活动,静静地看着那些观念,就像看一个跟你没有任何关系的东西,等它们消失。通常一瞬间它就消失了,然后你体察到大脑变空,很舒服,说明静观成功。注意:静观成功的表现就是你感觉到身体和心理都变得宁静了,体验到一种空感,很舒服。但这种感觉可能很短暂,就那么一瞬间,很快就过去了,因为其他的观念和情绪又升起来了。

当然,并不是说这三个步骤一定是一步一步来的,常常是一步就能解决问题,你随意采取一个步骤都能解决问题。但对那些自己特别执著的观念、愿望,或者隐藏极深的观念、愿望,也就是力量很强大的观念、愿望,我们可能需要从头开始,三个步骤都用到,才能解决问题。这一点对刚进行静观的朋友来说,可能会经常遇到。也就是说,你发现有一个情绪总是解决不了,就可以从心脏、身体开始,到大脑,到观念,这个步骤一步一步地进行,肯定就能解决问题。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们所说的“意念”与“意识”同义,这里说的意念、意识实际上包括两种意念和意识。我们通常把意识理解为思维活动,但当我们去体察、感受自己的情绪活动时,进行体察、感受的那个意识就不是常说的思维的那个意识,而是我们生命中的另一种意识了,这个意识叫先天意识或先天纯粹意识。当这个先天的纯粹意识升起来时,我们有一种宁静舒服的感受在那里。而思维的那个意识在活动时,我们总会有一丝紧张感在那里。这二者之间的差别我们仔细体会一下就知道了。所以,作为思维的那个意识在引导我们去寻找情绪发生点之后,就退居幕后,工作就转交给先天的纯粹意识。能否顺利地完成这个转交工作,是能否成功进行静观的关键。许多朋友不能成功进行静观,发现静观不能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就是因为没有顺利实现意识的转交,他是用思维这个意识去感受自己的身体感受,这样他就无法做到真正的“静”观,总是带着某种意识的努力,总能感受到那一丝紧张感的存在。顺利实现这个转交的关键是通过调整自己的心态,找到那个宁静、柔软的感觉,这个感觉就在情绪感受的背面,找到这种感觉后,就用它去体察、觉知或包裹那块情绪感受,无论是静观身体还是大脑都一样。所以,这里的关键词是“静”,如果找不到那种静的感觉,在情绪活动背后的那个静的感受(注意:那种静的感受就在情绪活动背后),静观就不能成功。这也是我们把这种方法叫“静观”的根本原因。找到那种“静”的感觉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你只要告诉自己我要静静地体察那些情绪活动,当你去“体察”时,就自然能找到那种静的感觉。因为,我们的先天纯粹意识是遍布全身的,也是永远在那里的,你只要想到它,就能感受到它。就像你想吃东西,哪怕在最黑的地方,也能准确地找到嘴巴。这是我们生命的本能,当你自然而然地去找的话,就能找到,但如果你想通过思维在某些理论指导下去找自己的嘴巴,可能反而找不到、找不准。所以,关键是你要去找,去找就能找到。如果不去找,就永远不知道。这是我们生命的最大的机密,最关键的机密。当你有一天能够随便使用它的时候,你的人生的所有问题都能顺利解决。

许多受过各种教育的人,尤其信奉某种宗教或道德教化的人,在面对自身的情绪情感反应时,往往会很紧张,产生排斥性反应,不愿意承认这种情绪的存在,尤其是那些过去的教育所反对的情绪(比如愤怒、激动等),这些情绪会让人产生挫败感,所以,往往对这种情绪自动地去压制、抑制,甚至不好意思让别人知道这些情绪的存在。如果你仔细体察过,你就会知道:对一种情绪你越排斥,越不想承认它存在,它就越强烈。所以,拒绝承认、排斥不是正确的做法,正确的做法是承认它的存在,然后静观它。当你承认它的存在的时候,它的力量就削弱了。这里说你承认它的存在,就是承认它在你心中、身体中产生、存在的合理性,不排斥、不拒绝。只有当我们能够承认一个情绪的存在,然后去静静地感受它、体验它或觉知它的时候,它才会消失。

当我们去静观、体察一个情绪、观念时,就说明了我们对它有两个态度:一是承认它的存在,二是将它与我们自己分开,我们的先天纯粹意识自动地就将这些情绪和观念与自己分开了。也就是说,我们的先天本我在静观、觉察、觉知时,就自动地将那些观念、情绪与自己分开了。这两点才是整个静观活动的关键。过去我在讲静观时重点讲的也是这两点。

6.为什么需要三个步骤

我在最初进行静观时不是这样做的,那时是分两步的。第一步是感受情绪,或者说“感受我的感受”。然后就去寻找引发我情绪感受的原因——大脑里的观念,最初通常是一个愿望,比如我想得到什么、想干什么,不想得到什么、不想干什么,害怕得到什么、害怕干什么,我想达到什么状态等。比如想得到钱、得到公平的待遇、尊重,想改变自己的命运、想改变别人的命运,不想自己受苦,也不想别人受苦,害怕受到侮辱,不想违反法律、不想做坏事等等。那时,我只要找到这些原因,明白是这些观念造成了我的情绪痛苦之后,我只要静静地看着这些观念,它们立即就消失,我的情绪就立即平复,并体验到身心的愉悦和宁静。有时只要找到那个观念,问题就立即解决了。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也这样跟朋友们讲,但我后来发现许多朋友怎么努力都做不到,体验不到静观的妙处。经过反复交流和自我体验,我终于发现问题所在,由此才提出这三个步骤。这三个步骤尤其适合那些后天的思维特别发达而又没有经过任何宗教训练的朋友。

第一、身体上的情绪感受要比大脑里的感受和观念更容易觉察到,因为我们所有的人都知道自己的情绪反应是在身体上的,所有的人都会有体验自己情绪的经验。所以,从体察身体上的情绪反应、情绪感受入手,是最容易做的,所有的人都能做到。

第二、当我们要求直接去体察身体的情绪反应时,没有要求思维意识的参与,所以,更容易撇开思维意识去体察、觉知,从而可以更容易地调动我们的先天纯粹意识。当我们直接去体察身体的情绪反应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能自然地用先天的纯粹意识去体察自己的情绪。而这一点是整个静观能否成功的关键,也是我们所讲的静观与其他人所说的内观、静观等各种相似活动的根本区别。一个人能否通过静观达到我们所说的结果的全部关键都在这里。一个人什么都不懂,你只要知道用这个先天纯粹意识去觉知、体察你的身体和心理的一切反应,那么你所有的人生问题都能解决,而且你能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修炼的最高境界,以最快的方式纯化你的生命,剔除一切变异,洗净你生命中的所有杂质。这是无上奥秘,一切奥秘中的最大的奥秘,明白了这个奥秘,其他的奥秘知道不知道都不重要了。望所有的朋友都能认真体会这一点。

但我也发现这种现象:当最初去体察自己的身体的情绪感受时,我们很容易地用先天纯粹意识来体察,但当我们对这个动作熟悉之后,并对此有所认知时,我们有时会有意无意地用思维来觉察这个过程,这样一来,就又动了思维,从而使我们不能成功静观了。所以,当我们发现自己不能成功进行静观时,就去体察一下有没有使自己静下来,有没有体验到情绪感受背后的那片宁静,当我们找到那片宁静之后,也就能顺利进行静观了。

第三、有时我们无论怎么体察自己的身体内部的那些不舒服、紧张的感受,它们都不能消失,身心不能归于宁静,其原因就是大脑里的观念。大家一定要记住,所有的情绪反应的原因都是大脑里的观念和观念的活动。所以,此时我们可以直接去静观观念。我就是这样做的。但我发现许多人不知道如何去静观那个观念,或者说不知道如何去“静静地看着那个观念”。因为,他不知道如何去看着那个观念,或静观那个观念。许多人会想:我怎么能看到我大脑里的观念呢?所以,这样说许多人就做不到。而如果我们去体察大脑里的感觉,就很容易做到。那么为什么要求大家去体察大脑里的感觉呢?原因也很简单:因为那些感觉正是观念活动的结果,因此我们感觉到感觉的那个地方,也正是你的观念活动的地方。大家仔细体验一下就会知道,只要我们大脑中有观念活动,尤其是有情绪活动时,我们大脑的某个部位就会有感觉,而且是僵硬、紧张等不舒服感,这些感觉就是那些观念在大脑里活动造成的。我们不同的观念在大脑中存在、活动的地方并不是一样的,所以,我们感受到的感受的地方也不一样。所以,当我们去体察大脑里的感受时,也就抓住了观念本身,此时如果我们稍微注意,就能发现一个观念在大脑里活动着;如果此时我们静静地看着它,它就会走掉,实际上被清除了。当然,当我们去体察大脑里的感觉时,也是用先天的纯粹意识去觉察,而不是用思维意识去觉察。其中的区别跟我们觉察身体的情绪反应是一样的。当你感觉到大脑的不舒服感的背后的那一片宁静、舒服的感觉时,你就找到了先天的纯粹意识,我们称之为先天本我,然后就用这个宁静舒服的先天纯粹意识去觉察那些不舒服的感觉,直到它消失。

第四、在我们的情绪很激烈、很复杂的时候,去体察大脑的感受,会感到大脑里感觉很重、很乱,整个脑袋都处于一种僵硬、堵塞、混乱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时怎么静观、觉察都没有用,好像静观没有用了。不是的。此时我们可以先去体察一下大脑里活动的那些观念。此时通常会有几个观念在活动,这些观念常常也是我们习以为常、坚定不移的“真理”或“常识”,而且它们之间还在相互冲突。这些观念都想主宰、控制着我们的大脑,所以才搞得我们很难受,头疼胀。比如,大脑里不断地告诉你别人是如何的错,你是如何的无辜,你有什么道理,你的道理是如何的对,你该怎么做,应该得到什么,别人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别人应该得到什么……此时人们很容易陷入这种复杂的观念活动中无法进入静观。人们在此时最容易犯的错误(这也是人的正常生存状态)就是随着那些观念跑,陷入思维之中难以自拔,同时也深深地陷入情绪之中极度痛苦,甚至在理智不清的情况下直接采取各种行动,酿下祸患。此时,你应该做的就是首先使自己能够静下来,最好先深呼吸几口,也可体察一下自己的呼吸,体察气息的进与出,使心静下来,然后再去仔细体察大脑里的观念活动,一个观念一个观念地慢慢静观,就能慢慢把问题解决。但此时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整个大脑处于僵硬、麻木状态,所以,人们忘记了让自己的大脑先静下来,也就是先找到那些感受背后的那个宁静的感觉,所以,静观就无效了。只有当人们找到那种感觉后,再去一点点静观、觉察,才能把所有问题都解决掉,使大脑恢复宁静。如果大脑实在无法静下来,就再回到心脏,先体察身体上的情绪感受或身体感受,此时,等心脏部位(或身体其他地方)的情绪感受问题解决后,大脑也就立即变得宁静、空旷、舒服了。也就是说,如果发现大脑很乱无法静观,就再回到心脏从头开始。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我们在进行这样的静观、体察时,有时会遭到观念的强烈抵抗,大脑中会涌现出许多观念告诉你不要静观,告诉你静观没有什么用处,甚至告诉你这些观念对你是多么的重要,它们都是真理,是你必须坚持的,如果不坚持就会面临什么什么危险,遭受什么什么损失等。许多人面对这种情况会产生困惑、迷茫,也就放弃静观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人类平时都是被自己的观念控制着生活的,而观念控制我们生活的方式就是情绪。情绪之所以能控制我们的生活,是因为人有趋乐避苦的本能。给我们带来高兴、愉快的事情我们就愿意做,给我们带来高兴、愉快的感受的人我们就愿意接近。反之,我们自然想远离那些给我们带来不良情绪感受的事物和人。当一个人的某一观念很强大时,其所引发的情绪也很强大,甚至强大到完全可以控制这个人的生命。所以,我们人类都是在为那些观念活着。那些强大的观念拥有很强的能量,甚至具有意识,当你要去静观它时,它知道你要消灭它,所以它就强烈地反抗,反抗的方法就是让你更难受,非常难受。如果你意志不坚定,就会放过它。它还有一招,就是迅速给自己找许多理由,反复告诉你它是多么的重要,多么的正确,多么的有道理,多么的善良,多么有价值等。这些观念常常就是那些被你认为是正确的、好的观念。如果你意识不清,也会放过它。这就像一个犯罪分子面对警察的抓捕一样,先是硬的,直接拒捕,如果不行,就找理由推脱责任。所以,我们在这个时候,一定要意识清楚,意志坚定。许多人静观无法坚持下去,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退缩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坚定,要知道,这个时候是你能否真正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改善自己的生命,提升精神境界的关键时刻。这样的时刻经历过几次之后,以后的静观就会容易得多。我刚才说,这样的时刻,一般要修去的都是这个人最执著的一些东西,因此,把这些东西修去,对提升这个人的道德精神境界的效果是最明显的,也最能让其体察到静观神奇功效的时刻。所以,大家到这个时候,一定要立场坚定,绝不手软!

查看大脑里的观念活动对许多朋友来说,可能会有些感觉难以理解。其实这个问题不需要理解,你只要去看就能看到。当然,这个看不是用眼睛去看,当你在体察自己大脑里的感受时,如果想看你就自然是用自己的意识去看,就自然能看到,实际上是感受到观念就在大脑里的某个地方,可能是前额部位,也可能是头顶、后脑勺等。所以,要求你在体察大脑里面的感受时去查看那些观念,就自然是用意识去看,而不是用眼睛去看,就自然能看到。

重复一下静观方法的基本程序:发现情绪活动或身体不良感受—让身体静下来和闭眼—感受身体中的情绪活动—感受大脑里的感受—查看大脑里的观念—大脑和身体变空、变静、变舒服、柔软。

以上所述的静观程序是从情绪出发的静观程序,是最容易掌握、效率最高的程序,它能解决我们身心修养中的一切问题,尤其随着静观到深层时,常常观念活动并不明显,就只有身体、心理感受时,这种静观方法的作用就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