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武夷山道教文化
9472500000012

第12章 神仙信仰(5)

武夷山道士“不朽之身”调查

张敏

武夷山道教文化研究,已有许多成果,其中有关道士羽化后“不朽之身”的研究几乎没有。但这种尸身不朽的传说大多语焉不详,留下很多揣测,因此要做一番较为全面的调查,才能有所发现。笔者2012年5月参与武夷山道教文化考察队,希望能够通过调查对“成仙”道人全蜕不腐的情况和原因做一个大概的梳理。

一、武夷山道教中关于不朽全蜕的传说与记载

2012年5月19日,笔者在武夷山天上宫与林清住持交谈中得知在武夷山当地流传有很多关于道士羽化升仙后留下不朽之身的传说。这些传说按照时间顺序整理如下:

宋代,武夷山一位张姓道长在进入武夷山地区修炼,每日采集草药炼丹,后在其居住的崖洞内羽化升仙,但留得完整不朽的全蜕,其栖身的崖洞中还飘逸出芬芳,一时在该崖洞附近流传,成为当地人们争相供奉的仙迹。

明代,在靠近天上宫一带的山崖中有一位来自江西的熊姓道士,其在此处修炼内丹,并在附近山中采药炼丹。后修得仙法,展示给附近居民,将村民家中的大水缸做法嵌入崖壁上,之后在栖居的山崖中仙逝,而尸身保持着升仙时的姿态,并未腐朽,成为当地圣景,为当地居民所供奉。

清代,亦有几位道士在此处进行修炼并得道,同时保留着不朽的尸身,这些传说中的遗迹都藏于武夷山的崖居岩洞中。

其中有关这种传说最晚的是发生在民国时期,林道长言之凿凿,说这些不朽的尸身直到“文革”期间才被焚毁。之前保留的状态良好,身上的衣物完整。尸体在火化之后未有异味。

翻阅相关文献记载时,笔者也发现,此类的记述很多,其中在《武夷山市志》卷三十二宗教第一章道教篇中查到相应的记载,其中著名的道士有:

张仙,晋人(或曰后汉人),至武夷山隐其姓名。《闽大记》记其名淡。有人以为其音与传说中的十三仙之一张湛相重而不取,言其名为垓。在大王峰石穴中坐化。留下尸身不朽,背上有白点,手上有杰字。后世有人为其饰服。在风雨中衣饰成灰而肉身完好。明万历间杨四知为其塑身并设栏保护,遗蜕至清末尚完好。千年不朽,为后世留下了一个难解之谜。

徐熙春,邵武人,原为商人。在城南遇武夷山道士,“遗赠五花草食之,由是绝粒”辟谷。后入武夷修炼,坐化于大王峰东壁,遗蜕不朽,被后人视为神仙。后人还称其地为徐仙岩,屡迎取遗蜕祈祷,求灭水患或求雨。

王广,崇安人,明嘉靖年间学道于水帘洞。励志勤苦,后得异人指授。“每行,人远望之有两身焉。”自择日期洒沐浴更衣,别众端坐而逝,留下全蜕不朽,至清末尚完好。

程艮初,歙西人。明万历时居杜葛岩修炼,日织草鞋以市为生。后坐化洞中,经年不朽。乡民以草鞋仙名之,并凿龛置其遗蜕。清文人曾记其“衣朽无存,而皮肉未毁,瞑目趺坐,须发宛然”。

另外清代董天工《武夷山志》记载:“鼓子峰……岩半石罅有虹板、仙蜕,倚崖为屋,名‘石鼓道院'”;“石鼓道院、鼓子庵,岩半飞楼一派,殊高敞,可以远眺溪、山。”【62】可见,在石鼓道院以前,这里已经有修道之人的“仙蜕”,是道人成仙之地。

另有“杜葛岩,在梧桐窠北,其巅可远眺城市。相传昔有杜氏、葛氏隐此山隈。垒石为门,入迳绝幽。又传为姓杜名葛者尝纠乡兵于此,以御山寇,亦名杜葛寨。由石门进不数武,悬崖嵌空,风雨不侵,乃高真燕集之都,曰‘会仙洞',是为下洞。由兹登蹑,石磴盘折,鸟道萦纡,名曰‘小有洞',是为上洞。万历初道人程常静建吕仙亭于此,因石为龛,以安仙像,又建会仙楼三间,以祀玉皇诸仙。又傍为云水楼,楼傍夹蜗为静圜室,其炊餐处镌曰‘飞霞岩'。同时,浦城吴司丞中立隐此,勒‘景阳洞天'四字于岩壁,易葛为辖曰杜辖岩,谓路迳幽曲,杜绝车辖也。扁其庵曰‘养恬庵',为之记。明末邑人邱四可弃诸生而隐,亦居此。岩背有万历时草鞋仙,尝结小屋以居,今遗蜕犹存”【63】。

二、对不朽之身形成原因的分析

从上述的访谈记录以及文献来看,所有的这些事情都发生在汉朝以后。道教在东汉中后期创立,武夷山吸引各地羽流方士接踵而至,前来修炼。宋、元、明较盛,高道辈出,或辟谷或炼丹或符箓,流派纷呈。有的为民众所崇拜,有的则备受朝廷敬重。因此在武夷山留下了很多关于不朽之身的传说。

但从目前笔者搜集到的这些传说中,可以发现以下几个共同点:(1)这些道士都是在武夷山地区的山岩洞穴中进行修炼。(2)他们在去世之前都有服用过某些药物(自己采集的草药或者丹药)。(3)道士的这些肉身,身后为当地信徒所供奉。

分析这些特征,似乎能够比较好地解释这种“肉身造像”产生的原因。

1.为什么要选择在洞穴中修炼?《方舆胜览》记载:“升真洞……石壁之上谽谺一室,径数丈而深倍之。洞室之前,悉以黄心木纵横为栈,若可通神仙往来者。洞室之上,又有一穴,横插双木为桥,修可三丈。桥之西壁别开一罅,中有香炉、药瓶之属,可望而不可亲也。洞室之下,裂一隙,其旁鼎存焉。”从这则描述可知,升真洞是方士羽客炼丹求仙之地。此处石壁上的天然岩洞较大,方士羽客以黄心木修栈道与神仙沟通。洞内一罅中还有炼丹用的香炉、药瓶、鼎等器具,反映了原始道教的神仙信仰文化。不过,此时的道教人士所使用的洞穴布置均较为简单,只有一些满足他们或神仙进出的栈道、木桥等构件而已。对于一心寻道无心他物的道人而言,脱离尘世,简事清静无疑是最佳的选择。武夷山的岩洞正是好去处。

2.从传说和文献的相关记载中,大部分道士都在去世之前均有内服一些药品,草药或是炼制的丹药。道教产生初期发展起伏不定。到南北朝时期,北朝寇谦之,南朝葛洪、陆修静、陶弘景分别对道教进行改造,外丹盛行。在不断炼丹制药的实践中,对某种药物产生的防腐作用有所认识可能性很大。一些丹药,含有较多汞元素的丹药占很大比例,汞元素的超量摄取对于人体本身有很大危害,但有着很强的尸体防腐作用。

3.道教弘扬之需要。唐代,道教被统治者奉为国教,道教因此兴盛起来。武夷山区的道教文化随着道教在帝国地位的提升而获得很大发展。而在悬崖峭壁等人迹罕至的地方炼丹服药得仙则是保持一种宗教神秘性的有效手段。道教在经过南北朝的改造之后,非常注重通过符合风水术的宫观建筑、宗教神灵、科仪法式(斋醮、祈禳等)来宣扬道教信仰、求得神仙显应。如此就有一定的对不朽尸身的需求。

通过对武夷山地区道教人士仙蜕形成原因的分析,笔者认为,仙蜕在某种意义上是道教仪式的产物,作为该地区的宗教象征存在,在不断的口口相传中,成为被人们崇拜的仙迹。武夷山的山崖洞穴,因成功保持这些完好的仙蜕,给本就宜人的景色添上了神圣的色彩。此类不朽的尸骸本身即是一种文化遗产。

三、小结

武夷山地区道教文化源远流长,通过对武夷山地区留存的各种道教遗迹遗物进行分析,可以分析出道教在武夷山一带发展的历史脉络。经过这次短暂的调查,我们发现,在对武夷山道教文化遗产的保护上,人们大多关注的是一些有形的宫观等物质文化遗产,如冲佑观、止止庵、天上宫等,认为这种有形的文化遗产才代表道教文化,或者能够带来直接的旅游经济收益。其实武夷山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相当大的发挥空间,比如笔者此次关注的道士不朽之身,这在其他山中是不多见的。而武夷山地区有此种传说和相应的遗迹,确实值得进一步的研究。不过在研究以及后续的开发中应当避免一些旅游景区对传说、民间故事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求玄求虚的做法,应本着对历史负责,对道教文化尊重的态度,以扎实的学术研究为基础,构建起一套关于武夷山地区完整的不朽之身的非物质文化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