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甘肃少数民族风俗文化
9469400000010

第10章 甘肃其他少数民族风俗文化(1)

一、甘肃土族的风俗文化

(一)概述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土族人口数为24万多。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县、大通县、乐都县、同仁县等地。在甘肃省土族人口有近2万人,主要聚居在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兰州市永登县、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等地区。甘肃土族自称“蒙古尔”“蒙古尔孔”“察汗蒙古尔”。藏族称土族为“霍尔”,汉族、回族称他们为“土人”“土民”“土户家”。汉文史书称土族为“西宁土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过民族识别,根据土族人民的意愿,统一称为土族。土族虽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有自己的语言——土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文字上借助于汉文和藏文,近年来也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形式的土族文字,正在试行。甘肃土族因多与藏、汉等民族杂居,所以基本都通汉语。

土族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吐谷浑人。约在公元3世纪80年代中期,辽东慕容鲜卑西迁,最后到今甘肃南部的粃罕(今临夏附近)地区,融合了当地的羌人、氐人等成分,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吐谷浑人。不久又向南、向西扩展,建立了横跨川、陇、青三省的吐谷浑王国。公元663年,吐谷浑王国被吐蕃所灭,部分吐谷浑人内迁融合于汉族,部分在甘青一带融合于吐蕃,另外一部分吐谷浑人迁至祁连山深处的凉州南山、河、湟、洮、岷一带,甘肃武威青嘴喇嘛湾出土的吐谷浑王族墓葬,就是这一时期迁居凉州和灵州后归葬的吐谷浑王室陵墓。还有武威弘化寺供奉的吐谷浑王慕容诺曷钵之妻、唐宗室女弘化公主,也是当时迁居凉州的。据资料介绍,因弘化公主在凉州时为当地人民办了好多好事,后人为纪念她而建了庙宇。到清代末年,这里的原有土族居民有的逐渐融合到汉族和藏族之中,有的则因战乱迁居他处,有的成为今日天祝、永登一带土族的一部分。但现在这一带的土族多为20世纪30年代因避战乱而从青海省互助县以及乐都、民和、大通、门源等地迁居来的。总之土族是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演变,融合了藏、蒙古、汉等民族的成份,并最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土族。

土族早期从事畜牧业生产,后来逐渐转为以农业为主兼营牧业的生产方式。大约在明朝初叶土族进入到农耕时代,一直到清代土族地区都处于封建领主统治的阶段。土司制度被废除后,实行粮归大仓民归县的管理制度,土族人摆脱了封建领主制羁绊,封建地主制经济占了主导地位。在马家军阀统治时期,对农牧民的压迫和剥削更为残酷。土族人民的生产工具和农耕技术与附近汉族大体一致,少量手工业以家庭副业形式存在,商品性手工业很少。农作物品种主要有小麦、青稞、土豆等。土族有酿酒习惯,农家所酿叫“酩醪”,互助所产青稞酒远近驰名。土族先民以善养能日行千里的“青海骢”而驰名中原。

1949年9月土族地区解放后,经过社会改革,于1954年成立互助土族自治县和一些土族民族乡。1956年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国家资助下,土族地区各项建设事业发展很快,特别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土族地区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

土族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有着非常灿烂的民族文化。其文化特点既有北方游牧民族的特点,也融合了汉、藏等民族的优秀文化,形成自己独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甘肃土族主要有三个聚居区,每个地区的文化也都有一些差异,其中,甘肃省天祝县、永登县一带的土族多与青海省互助县的土族相近,临夏市积石山县一带的土族基本与青海三川的土族相同,甘南州卓尼县的勺哇土族更是具有显明而独特的文化特点。

土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兼事畜牧业,所以都是定居耕牧。所以,其居所大都依山傍水,每家自有庭院,其建筑在历史上多为三层木楼,下层圈喂牲畜,中间住人,上边一般都是供佛之用,现在逐渐演变为平顶单层建筑,房子多为三间一组,中为堂屋,一侧为卧室,另一侧为佛堂。院内有牲畜圈棚,院外有厕所、菜园和打谷场。卧室里多为土炕,炕边连着锅灶,称为“锅头连炕”。土族服饰也具有独特风格,男女上衣都有绣花高领,男子多穿小领斜襟长袍,腰系绣花长带,大裆裤,戴毡帽,穿自制布鞋,老年人在长袍外套黑坎肩。妇女穿绣花小领镶花边斜襟衣衫,两袖由五色布做成,称为“花袖袖”,外套各色花边坎肩,腰系绣花宽腰带或彩绸带,穿绣花鞋,戴各种“扭达”头饰。日常饮食以青稞为主,兼有小麦、洋芋、大米等,辅以肉食。喜饮奶茶,吃酥油糌粑。丧葬一般行火葬或土葬。土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但在民间也保留着一些多神信仰及道教信仰。其重要的节日有春节、正月十四日的佑宁寺观经法、端午节等等。总之土族民俗文化中比较有特色的是其服饰民俗、婚姻民俗居住民俗、宗教信仰民俗、建筑民俗及民歌等。

(二)甘肃土族的服饰风俗

人们称土乡是“彩虹的故乡”,就是因为土族服饰的绚丽多彩和鲜艳夺目,尤其是年轻妇女的“花袖袖”更是如剪来彩虹,具有非常典雅华丽的艺术风格。

1.衣着

已婚的年轻妇女穿着一般都分为三层,最里面穿花汗醎儿,衣领一般都有三层,由里而外一层比一层大,每层都绣有精美的图案、花边,领边上镶水獭皮,衣领披肩。外穿小领大襟开衩长袍,袖子用红、黄、绿、白、黑五色布横拼而成(红色象征太阳,黄色象征五谷,绿色象征草木,白色象征奶汁,黑色象征土地。未婚姑娘和老年妇女不穿“花袖袖”),腰系两头绣有花草鸟蝶和云彩图案的彩色“达博”带。长袍外套一件黑色或紫色的斜大襟坎肩,其小襟上缀着绣花兜。下着黑、蓝色的宽腰裤、膝下套着类似裤腿的“贴弯”(未婚者着红色“贴弯”,已婚者着黑色“贴弯”),在“贴弯”靠膝盖的一头沿二指宽的一条白边,靠脚踝处沿一条蓝边。有的在长袍下穿一条红色褶裙(裙褶为双数),足穿花鞋,鞋后缀一块称为“叶弯”的红布。老年男女穿蓝、黑色大襟长袍,系蓝色或黑色平绒编织的腰带,男子也系用毛线纺织的腰带。穿蓝色或黑色的宽腰大裆裤。足穿白袜,老年男子穿浅口布鞋,老年妇女穿长筒布鞋。青年男子内穿小领斜襟白汗醎,汗醎领上绣花,袖口镶边,用白线沿边跳三针。胸前用彩色丝线绣四寸见方的“神仙子”图案,外穿小领大襟坎肩,腰系绣花“达博”带或者绿绸带子。下穿蓝色或黑色宽腰裤,足穿白布袜子、云子浅鞋。冬天则穿絮有羊毛的棉衣棉裤,也穿皮褂、褐褂、挂面子或白板子的长皮袄,肢穿毛线袜和“挖泥”皮鞋。

2.头饰及其他装饰

土族女孩子一般七八岁时要扎耳朵眼,戴上用丝线串成的小珠子耳坠,梳一条辫子,辫根戴一块海螺片,辫梢系红头绳,坠着铜钱或珠子。已婚妇女戴上五下七或上七下九的长穗银耳坠,用几串五色珠子经胸前把两个耳坠连接起来,颈戴镶有珠玉和海螺片的项圈样的“给尖”。土语中称头饰为“扭达”,已婚妇女的头饰种类很多,其中“什格扭达”最为普遍。这种“扭达”是用芨芨草扎成骨架,再糊成硬纸壳,正面贴上专用的金箔或银箔以及五色布条,周围镶一圈一寸大小的云母片。紧贴额头处垂吊一道二寸长的红丝穗,佩戴时,先将两块长四寸、宽二寸的薄铁片(土语称“那言”)用丝线连起来卡在鬓间,用黑牛尾毛或长头发做的半圆形垫子(土语称“苏吉尔格”)固定在脑后,戴上“扭达”后,扣上银制碗状的“向斗”,用银簪别住,背后挂一束棉绒绳子。夏季戴织锦镶边的“拉金锁”黑绒毡帽或宽边礼帽(戴礼帽的一般都在帽箍上插花),冬季戴狐皮圈圈帽。男子戴狐皮帽、羊羔皮帽。妇女的手饰主要有金、银、铜戒指。几乎每个男子都有一套精致的烟具。烟袋多用香子(麝)皮缝成,长七八寸,宽三寸许,底部缀有细皮条穗,袋口拴着烟钎、烟钩,磕烟灰接火用的小铁碗、火镰。后也有用灯芯绒作的烟袋,镶上图案、花鸟,缀上丝质流苏。最讲究的是烟锅(也称烟瓶,土语叫“杭萨”),稍短于烟袋,由玛瑙烟嘴、乌木杆、青铜或黄铜的烟锅组成。烟嘴和烟锅之间套上镶有珊瑚、孔雀石的银对口就更讲究了。次一等的有玉烟嘴、瓷烟嘴、铁锅子等等。

(三)甘肃土族的婚姻风俗

土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任何一个节庆都是在歌舞中开始,歌舞中结束。尤其是最隆重喜庆的婚礼,整个过程都是在载歌载舞中进行。

土族的婚礼,一般分提亲、定亲、送礼、婚礼仪式、谢宴等程序。仪式隆重热烈,自始至终都在载歌载舞中进行。

1.提亲

土族的婚姻习俗中,无论是自由恋爱,还是父母决定,一般都会由男方父母请媒人,向女方家提亲。媒人多为能言善道了解双方家庭情况的男性,而且一般都是比较有威信的受人欢迎的长者。提亲时,媒人要预备焜锅馍和蒸花卷各一付、酒两瓶,送到女方家。如果女方父母同意这门亲事,就会收下礼物,并热情招待媒人。否则,就会将礼物退回给媒人,让其带回男方家。男方的父母看准了谁家的阿姑(姑娘),就请“纳信”(媒人)携带一瓶酒和礼物,到女方家去说亲。如果女方家表示同意,就接受礼物,把酒喝完后退回空酒瓶;若不同意,则把礼物和酒原封退回。

2.定亲

男方家得到女方家收下礼物的消息后,就会再请媒人带着礼物去女方家定亲,并议定财礼。定亲时,男方需要带两包茯茶、三瓶酒、一条哈达、两付馍馍,作为吃喝礼。并送给女方家父亲一包茶、母亲一件长衫料子。同时送一部分财礼。在议定财礼的过程中,女方家开始故意要很多财礼,媒人和男方家父亲或叔父就会向女方家的长辈频频敬酒,说好话,使财礼数目降到最合适的程度。

3.送彩礼

定亲后,男方家开始积极准备女方所要的彩礼,并请媒人分期分批送到女方家。而其主要的彩礼多在举行婚礼前三个月送到,以便于女方家为女儿准备嫁衣等。财礼分干礼、衣服、布料和首饰,也有全部送钱的。干礼就是现金,从几千元到数万元不等。衣服、布料由女方自己选购缝制。

4.择吉日

彩礼基本送到后,先要在男方家举行择吉日仪式。土族称为“砣让霍仁”,即首宴。女方家去参加首宴的包括父亲、叔父或哥哥等人,男方家也对等的请人赴宴,加上媒人,约有七八个人,共同请神择吉日。

5.嫁女宴

在正式举行婚礼的前一天,女方家要举办嫁女宴,也叫“上马宴席”,土语称为“麻择”。这一天是女方家的亲朋好友、左邻右舍来恭喜的日子,大家都各自带着礼钱、衣料等礼物前来添箱和恭贺。女方家则设宴招待,并摆出给女儿的嫁妆,给来宾们一一展示男方家送来的彩礼和女方家的陪嫁等等。这时出嫁姑娘边看嫁妆,边在邻居姑娘们簇拥下唱《哭嫁歌》:

哎欧……

离开孙子们早已过世的爷爷奶奶啊,

你可怜的孙女儿今日要打发!

阿爷阿奶像旋风一样到人世上来吧,

阿爷阿奶像在世一样地关怀孙女儿来吧!

哎欧……

对孙子们恩重如山的阿爷阿奶啊,

你可怜的孙女今日要打发!

阿爷阿奶的大恩大德没有报答啊,

阿爷阿奶的深沉之爱没有答谢啊!

……

哭唱词的内容包括了追忆祖先的恩典、感谢山神、土主、父母的养育之恩、兄嫂的提携之情乃至亲朋好友的深情厚谊等等。曲调委婉动人、摧人泪下。土族姑娘以善哭为荣,善哭为美,哭唱能否动情,歌词是否优美,是公众对姑娘的审美标准之一。姑娘唱哭嫁歌时,男子们则排着队,尽情地唱《道拉》,为出嫁的姑娘祝福。

6.迎接“那什锦”

男方家娶亲的人也要在举行婚礼前一天到女方家。娶亲的人包括媒人、新郎和娶亲人“那什锦”。其中,“那什锦”是娶亲的关键人物,他不仅要懂得婚礼的礼仪规范,还要能歌善舞、善于辞令。“那什锦”身穿白褐衫,戴白毡帽,带着送给女方家的“玛泽”(即羊肉腔子或猪肉方子)、酒、茶、馍、糖等礼物和新娘的婚服和首饰,同时,还要带一只白母羊(土语叫“其汗羊礼”)。到女方家门前时,负责迎接的土族阿姑们先向前迎接,而后且退且舞且歌唱:

清晨的喜鹊叫喳喳,

喜鹊叫着为什么?

喜鹊叫时“那什锦”来,

“那什锦”带着“玛泽”来。

春天的“玛泽”干掉了,

这样的“玛泽”我不要,

拿回去喂你的狗娃子。

夏天的“玛泽”坏掉了,

这样的“玛泽”我不要,

拿回去喂你的猫娃子。

然后她们跑进院中,关起大门唱起来,并要“那什锦”回答,她们唱:

问:天宫里什么大来什么小?

什么多来什么少?

什么引着什么来?

什么出来等着个他呀?

等着(个)他来(者)便不饶呀?

答:天宫里玉皇老爷大来双角星小,

星星多来日月少。

攒毛星引着三星来,

黑虎扫星出来等着他呀,

等着(个)他来便不饶。

……

如此反复问答对唱,答对了,阿姑们自会打开大门请“那什锦”等人进门,并向他们泼清水。“那什锦”进入正屋后,要摆好带来的礼物,然后才可上炕入坐,女方家端上茶水、馍馍和菜,但阿姑们是不会让“那什锦”安静地享用这些美食的。因为此时的阿姑们会用歌声来挖苦、戏谑、嘲笑“那什锦”,土族人称为“那什锦斯果”,如:

从哪里来的人哪?

脑袋像个破背斗,

什东家来的人哪,

脑袋像个破背斗。

从哪里来的人哪?

头发像个毛刷子,

什东家来的人哪,

头发像个毛刷子。

……

从哪里来的人哪,

怎么是这样难看的人,

什东家来的人呀,

就是这样难看的人。

又如:

炕上坐的是哪个呀?

见了吃的像饿狼,

见了喝的像水牛。

看看那两个小眼睛,

就像是泥碗底的黑坨坨;

看看你那塌鼻子,

就像石崖上的黑洞洞;

再看你那大嘴巴,

就好像韩家集的大簸箕;

不吃不吃地连声喊,

黑老鸦爪子伸到馍馍盘。

不喝不喝地说不罢,

香茶和甜酒灌进了大嘴巴。

长相好着夸来了吗?

别把自己看太大,

好像世上没人比得,

在你的庄子里不多见,

在我的这个庄子里呀,

像你们这样的人,

比羊粪蛋子还要多。

少摆你的臭架子,

快下炕来抓盅子,

叫一声老爷太太了我才饶你哩。

当然“那什锦”不会示弱,会很有分寸地回敬几段,只是不敢过分。

7.改变发式

改变发式,就是将新娘的发式由姑娘发式改为新娘发式。次日鸡叫时,新娘来到堂屋,坐在盛满小麦的、上铺红毡或者白毡的升子或斗上,请来新郎亲手把新娘头上的头绳解下来,缠到自己的腰带上,用木梳先在自己的头上向上梳三下,又在新娘的头上向下梳三下,然后把梳子交给帮新娘改妆的姐姐或姑姑完成改妆,包括穿嫁衣、戴首饰。这时“那什锦”在门外边舞边唱,曲调为“阿依姐”,要一直唱到改妆完毕才停止。

当阳光洒满大地的时候,就是新娘上马启程的吉时,这时娘家人要举行隆重的送行仪式。在正屋的柜上摆上一部佛经、一把柏香、一盏酥油灯、一把筷子、一碗奶子、一块砖茶、一撮白羊毛、一升粮食等“八宝”。预先请的懂礼仪的老人依次拿起上述东西在新娘的头上绕一遍,“那什锦”以“阿依姐”的曲调在堂屋门前边唱边舞,见老人拿起什么他就唱什么。如:

一卷佛经表吉祥,

手捧佛经叫一声你,

阿姑返回娘家时,

经文的头卷你享受。

一把柏香表象征,

手拿柏枝叫一声你,

阿姑返回娘家时,

桑的香烟你先享。

……

8.上马仪式

新娘上马前,要先在围绕院中的灶炉左右各转三转,然后由哥哥抱新娘上马。父亲叫着新娘的名字用“央达”(一种吉祥物)在其头上挥一挥,然后退回正屋,新娘答应一声并跟着父亲返回正屋前,如此反复三次,称为“留阿样”,意思是别让姑娘带走家中的财气和福气。举行完“留阿样”仪式后,便在众人的簇拥下出门准备上马。而此时,女方家的阿姑们则将娶亲人的马鞍等物品藏起来,并圈着马头唱《上马歌》,其中有两人主唱,其他人伴唱。其大意是:

二女:你的马儿(哈)没有银子杈子者,

我的阿姑不(呀)不上马。

众女:阿姑要银子钗子哩。

二女:你的马儿(哈)没有金子铃铛者,

我的阿姑不(呀)不上马。

众女:阿姑要金子铃铛哩。

二女:你的马儿(哈)没有檀木鞍子者,

我的阿姑不(呀)不上马。

众女:阿姑要檀木鞍子哩。

二女:你的马儿(哈)没有氆氇替子者,

我的阿姑不(呀)不上马。

众女:阿姑要氆氇替子哩。

二女:你的马儿(哈)没有虎皮肚带者,

我的阿姑不(呀)不上马。

众女:阿姑要虎皮肚带哩。

二女:你的马儿(哈)没有梅花踩镫者,

我的阿姑不(呀)不上马。

众女:阿姑女要梅花踩镫哩。

二女:你的马儿(哈)没有桑木轴棍者,

我的阿姑不(呀)不上马。

众女:阿姑女要桑木轴棍哩,

起步喜钱也要哩,

银子耳坠也要哩,

大红花儿也要哩,

绿色袄袄也要哩,

大红裙子也要哩。

演唱完毕后,“那什锦”退到巷道里开始跳起“安昭”舞,唱一首告别的歌,而新娘则和“喜客”(土语称“红仁切”)们上马离去。

“喜客”由舅父、父亲等至亲组成(母亲不做“喜客”),他们自备坐骑,只有姐夫用一头毛驴驮上嫁妆箱子跟随在后。“喜客”们一路上多用“阿朗劳”的曲调,或高歌传统歌曲,或即兴编词,一问一答,甚是热闹。如:

(问):土族汗的子孙哪,

唱一首土族的歌。

山上的垭豁过来了,

垭豁鄂博用啥祭?

垭豁走过到沟里,

沟里经堂用啥祭?

沟里走出到平川,

平川“朵本”用啥祭?

(答):土族的歌儿唱一首,

土族儿女多欢乐。

山上垭豁过来了,

山上鄂博用松木杆祭。

垭豁过来到沟里,

沟里经堂用燥祭。

沟里走出到平川,

平川朵本用石头祭。

……

在传统上来说,娶亲队伍的必经之地,男方家要在不同的三处地方煨上火堆、炖上酒迎接三次,一来让“喜客”们休息,二来也可增加一些热闹的气氛,但现在去繁就简,一般都在离男方家不太远的地方迎接一次。男方的“东家”(婚礼中的执客)们向“喜客”敬酒,而此时,“喜客”们会寻机抢走东家的帽子,直到正式宴席间给他罚六杯酒才会把帽子还给他。

9.婚礼仪式

“喜客”们到达男方家时,门口早已摆好迎客的桌子,上面供着“西日买”(一种吉祥物,即一个盛满炒面的炒面盒,炒面上放着用酥油做的日月模型)和牛奶碗。牛奶碗中放着系有白羊毛的柏枝。桌旁放一只盛满麸皮的斗,里面插着一支系着哈达的箭,放一个包着红布的瓷瓶,瓶内装有五色粮食、红枣和一双红筷子。“喜客”们下马后便拿起牛奶碗,用柏枝蘸了奶向四面泼洒,并唱赞颂男方家的歌:

远看村庄祥云罩,

近看村庄好风光。

两条巷道两条龙,

庄子靠在宝山根。

家家门上立经杆,

经杆头上经龙盘,

金龙张口出贵人,

金龙摆尾金银生。

然后,新郎新娘踩着毡、拿起桌上摆放的瓷瓶进入院内。院子的四角各燃一堆麦草火,中间燃一堆垒成三角形的柴火。媒人主持结婚仪式,他手举酒杯致词:“某年某月某日。选择的良辰吉日,头戴金饰的金身阿姑,跨过金子的门槛,进入金子的大门,首先给天、地、神磕头,其次给国家的领袖磕头(在过去是给皇帝),第三给祖先长辈磕头。”在每次新人磕头的间隙,媒人都要往火里泼一杯酒,并祝福:“火里倒油鲜花盛开,表示这火红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拜毕便引新娘到厨房拜灶神,举行“开口仪式”,具体作法是:拜完天地后,新娘被扶进厨房,由婆婆主持,在灶神前点上两盏酥油灯,左面的象征新郎,右面的象征新娘,哪盏灯燃得旺盛就表示未来的日子里谁将得势。新娘恭恭敬敬地站在灶神前,婆婆端来一碗奶茶让新娘用茶水漱口,一连三次,然后婆婆接过茶碗,将剩余的茶泼入灶洞之后,婆婆又拿来缠有红色丝线的擀面杖,边在新娘的嘴上轻轻滚动,边念念有词:“家里的事不外传,外面的事不内传”,新娘回答说:“好的,阿妈,我记住了”,婆婆便把擀面杖扔到房顶,新娘就被扶进洞房,从这时起,离家后一直没有开口说话的新娘就可以自由地和伴娘说话了。

新娘入洞房后,“喜客”们先简单吃喝一点,稍事休息后,便是谢媒的仪式。让媒人站在桌前,双方各有一人站在两边,一边说些感谢的话,一边给媒人脸上抹酥油,嘴里喂炒面、灌酒,最后双方给媒人一定数量的钱和茶、酒、肉等作为酬谢。接下来的仪式是摆针线和冠戴女婿。

冠戴女婿时,新郎和新娘的弟弟站在毡上,新郎的额头粘一点酥油。岳父亲手把送给女婿的帽子、长袍、红腰带、鞋、袜给穿戴上,并在一条灰色哈达的中间包上五色粮食和柏枝,打一个结,系在新郎的脖子上,然后新郎双手各端一只龙碗,一只盛满红枣、核桃、钱币,一只盛满酒,上漂两只红枣。媒人一手端牛奶碗,一手持柏枝,蘸着牛奶边向空中泼洒,边致辞赞颂新郎。

仪式结束后,“喜客”们按辈分、年龄依序坐在堂屋炕上,开始正式入席。“喜客”们坐定后,东家们则先倒上酥油奶茶,端来各种馍馍(在最上面的一个馍馍上粘一点酥油),接着端上大块的牛、羊、猪肉,以及猪、羊的肝、心和肠子。吃过肉后端上油包子或肉包子,最后是长面。在此期间,大东向“红仁切”各敬酒三杯,客人接过酒杯,先用右手无名指蘸着酒往空中弹洒三次,意思是敬天、地、祖先,然后饮干。敬酒后可以相互开开玩笑,也可划拳行令,唱酒曲。以唱赞歌赞颂对方,也可以唱问答歌刁难对方,也可跳起安昭舞。直到深夜,庄上的亲戚或本家把“喜客”们分散请到自己家中,谓之“旁席”,继续招待,唱歌跳舞,直达天明。

次日清晨,新郎手拿酒壶、酒盅到各家去请“喜客”。请来后,给“喜客”们依次敬热酒冲鸡蛋,并唱“鸡蛋炒酒歌”:

酒盅里鸡蛋炒来了,

山上的碟子拿来了。

香花酿下的好香酒,

银子制成的酒瓶子,

金子制成的酒盅子。

请进来的是歌手们,

请进来的是贵客们,

唱一首赞歌喝美酒。

早饭后,男方家给“喜客”们赠送礼物,谓之“后彩礼”。娘家人向公婆交代新娘,最后吃“启发面”(臊子面)。吃过后便起身返回。“喜客”们动身返回时还要唱着赞美的歌离开。比如:

这一座财门修得好,

桑木的柱子梧木梁,

檀香木压在平方上,

松木的椽子两溜放,

琉璃瓦扣在屋面上,

金狮子蹲在门头上,

金狮子张口降吉祥,

吉祥如意福贵长。

(四)甘肃土族的宗教信仰

1.历史悠久佑宁寺

佑宁寺,藏语称“郭隆弥勒洲”,座落在互助县威远镇以东35公里的五十乡寺滩村,距省会西宁65公里。该寺由三世达赖授记,四世达赖和四世班禅指派西藏七世嘉色活佛在当地土、蒙古、藏族头人协助下,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修建,海拔2500多米,占地面积6公顷,有殿堂7座。经过一世章嘉活佛、一世土观活佛及一世嘉木样活佛等高僧大德的扩建,形成为藏传佛教格鲁派显密兼备的大寺之一。清康熙年间,佑宁寺达到鼎盛时期,有大小经堂、僧舍、昂欠等2000多个院落,僧侣7000多人,设有显宗、密宗、时轮、医明等四大学院,属寺众多,加之该寺名僧辈出,在历史上的规模、影响曾一度超过塔尔寺,在历史上被誉为“湟北诸寺之母”,也是格鲁派在青海地区的五大寺院之一。1724年因罗卜藏丹津反清事件而毁于兵燹。1732年清雍正帝敕令重建,并赐名为“佑宁寺”,后又多次被毁,亦复重建,现有寺僧300多人。

佑宁寺环境幽静,气势恢宏。沿山间小路拾级而上,可通向山间的各个殿堂,它们镶嵌在陡峭的山崖上,造型奇特,蔚为壮观。佑宁寺建筑风格融土、藏、蒙古、汉族艺术为一体,是多民族艺术的结晶。历史上佑宁寺学风浓厚,名僧辈出,享誉中外。佑宁寺寺主为第七世嘉色活佛,已转世13世。原有20多位活佛,主要为章嘉、土观、松布、却藏、王佛等五大昂活佛和九小昂活佛。佑宁寺在历史上学经风气很浓,涌现出大批海内外有声誉的高僧哲人,被宗教界公认为佛学研究胜地。尤其是五大昂活佛,他们都精通藏、汉、蒙、满文和佛学典籍,著作颇多,声誉卓著。其中二世章嘉·阿旺罗桑却丹、二世土观·阿旺却吉嘉措、三世章嘉·若贝多杰、三世土观·罗桑却吉尼玛和三世松巴·益希班觉、四世土观·罗桑却季尼玛等等,都是藏传佛教界博学多识的高僧大德,他们学识渊博,著述颇丰,对藏传佛教、历史、医学、藏学、历算等渚多方面研究造诣极深。在清代五大昂都被封为呼图克图,特别是章嘉活佛,他是青海驻京呼图克图首领,封为大国师,与达赖、班禅和哲布尊丹巴并称为“黄教四圣”,在历史上很有影响。

该寺的小经堂是密宗学院,内有存经108卷。经堂供奉有时轮金刚、释迦牟尼、密宗金刚等佛像。大经堂是显宗学院,内有房屋86间,可以同时容纳500余人诵经。供奉的佛像有文殊菩萨、佛祖、宗喀巴、嘉色佛、章嘉佛、弥勒佛。弥勒殿位于大经堂后面,殿内供奉的弥勒佛像居正中,两侧有四大天王和护法神像。该寺还藏有印度造释迦牟尼佛像、挖掘出土的三位一体铜佛像和佑宁寺护法神天王神各一尊。寺后半山坡一世章嘉坟墓一处等,均属重要文物。主要宗教节日有每年正月初二到正月十五举行祈愿大法会,正月初八和十四是观经日,正月十五有晒大佛活动,三月十五到四月十五有辩经会等等。

2.佑宁寺的观经会

佑宁寺不仅是“湟北诸寺之母”,而且也是土族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每年正月十四的观经会是土族人民最为热闹而隆重一个宗教节日。“观经”活动在民间也被称为“跳欠”、“跳神”等,佑宁寺僧人称为“金刚舞”,是一种在寺院中由戴面具的僧人表演以表达宗教奥义的神舞,它也是土族地区藏传佛教祈愿法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土族地区各大寺院中大都有这一活动,但以佑宁寺的观经规模最大。

“观经”的基本内容主要大致包括10项:

(1)迎请“道尔玛”。迎请“道尔玛”是观经表演的“序幕”。“道尔玛”是用炒面捏成的一种供品,外形酷似王冠,由成串的面捏小人、面块等在松柏枝上串挂而成,周围再绕以羊肠等动物内脏。在观经正式表演之前,由喇嘛及部分指定的俗人从经堂中迎到表演场地。具体的迎请过程是这样的:清晨在露天里以能看见自己的掌纹为准,由两名“岗日哇”神秘地将一物藏于小经堂门口后急速离去。而后,一队人马来到小经堂门前的路阶上。这队人马的组成是:4名“岗日哇”,4名着藏服用白毛巾蒙脸的男青年,2名“阿修罗”,1名着袈裟、披棉披的僧官和1名“花冠”。他们立于小经堂门前的台阶上,表情凝重,似乎在期待着什么。不一会儿,小经堂右侧的窗户突然被推开,随即从窗户中伸出一根系有黑色哈达的棍子,左右晃动。这队人马就像等到了号令一般,由两个岗日哇用肩膀撞开经堂大门,其他人随之一涌而入。这时,经堂外看观经的人群中,有几个男子跑到经堂门口,从平素交好的僧人手中接过一块白布,以之蒙面后进入经堂抬迎供物。据围观者介绍,这一天能得到这样的差事,等于念一年的嘛呢,但除特许的少数几个人外,一般围观群众则不可随意进入经堂,否则会遭到守门僧人象征性的棍打。通常,他们在等待道尔玛出门的这段时间里,多在经堂外进行念经、磕头等活动。

迎请道尔玛的仪式非常隆重。留守在经堂内的黑帽人,手持三角架,上供用炒面制成的红色尖顶祭品,走在队伍最前面。随后由3名岗日哇抬着“T”型彩棒,后跟4名男性青年抬着的道尔玛,用白布蒙面的几名俗人,则抬着小法器跟随其后,花冠和僧官走在最后,阿修罗们手持刀、戟走在队伍两侧作护卫。当迎请道尔玛的队伍走出小经堂后,与等候在通向表演场大路上的喇嘛乐队和喇嘛黑旗仪仗队汇合,由乐队和旗队开道,在鼓号声中将道尔玛迎至表演场——大经堂院内的空地上,然后旗队喇嘛分作八人两组,站在道尔玛的南北两侧,乐队喇嘛也站在自己相应的位置上。至此,观经表演正式开始。

(2)“南次仁”舞。这是观经正式表演的第一项节目。17名表演者由“花冠”带领入场。据笔者的采访,“花冠”为该地的保护神,他面色漆黑,头发蓬乱,身着豹皮,腰挂长剑和弓箭,手持白色牛尾拂尘或系有各色哈达的腿骨,在整个观经表演过程中,其作用类似报幕员,每个节目的表演者都由他带领入场,然后甩动拂尘,两腿交叉轻快地跳动几下后退出,表演者即登台表演,当然他除了担任这一角色外,还有自己的一段舞蹈,将在下文中述及。17名南次仁舞扮演者的领队是背插黄旗的南次仁(我们称之为黄旗南次仁),随后是:4名大岗日哇(其中两大两小)、2名阿修罗、2名戴鸟面具者、2名戴头盔的武士、2名唐乾巴、2名游方僧和2名背插红旗的南次仁(我们称之为红旗南次仁)。他们轻步慢移地出场后,来到院中一棚屋内,以黄旗南次仁为中心,按序就坐后,首先由黄旗南次仁表演。他戴红色面具,三只眼睛,头顶有九个小泥人头骨作装饰,胸部佩有护心宝镜,背插两面小黄旗,腰部的左右两侧,分别挎有弓和箭,手中握有短戟。在僧人乐队的羊皮鼓、法号伴奏中,左手叉腰,右手握戟高举,双腿缓缓交替摆动,动作凝重、庄严。

(3)“岗日哇”舞。据介绍,岗日哇为天葬场的守护神,故也被称为“墓葬主”。观经表演中共有4人,两大两小,均着白底红条纹紧身衣(酷似骷髅),头戴人头骷髅面具,胸前护有铜镜,手持五彩棒,脚系铜铃(见照片)。4名岗日哇入场后迅速转跑,将手中的五彩棒扔在场子中心,然后,四人围绕彩棒起舞,他们的舞蹈动作时急时缓,较为勇猛刚劲,节奏感强。在观经表演中,岗日哇不仅是演员,也是会场服务人员。表演完毕后,他们不能休息,而要满场走动,负责维持秩序,收取现场布施等。(4)“巴尔加”舞。跳巴尔加舞的演员共有16人,都戴有动物面具,身着绘以云饰的宽袖长袍。他们分别是:戴牛头面具者4人,其中一人所戴面具的牛角较长,当地人称为“贡布才加”;戴龙头面具者4人;戴熊头面具者2人;戴鸟头面具者2人;戴狮头面具者2人;戴猪头面具者2人。他们列队从经堂内鱼贯入场,全队以“贡布才加”为首,且舞且行,缓缓拉开成圆形,围绕道尔玛起舞,动作缓慢且富有造型性。

(5)“夏”舞。“夏”即“鹿”之意,该表演者戴鹿头面具,肩挎弓箭,右手执牛尾拂尘,动作先缓后急,音乐伴奏也趋于明快。他在摇首、拧身、俯体、扬肢的舞蹈过程中,将藏于宽大袍袖中的粮食等物,洒向天地四方。

(6)敬献“松夸”的仪式。夏舞完毕后,观经表演暂告一段落。在此期间举行信仰者向寺院敬献松夸的仪式。“松夸”,“馍馍堆”之意。按照惯例,在正月十四这天,佑宁寺附近各乡各村的信教者要向寺院敬献各类馍馍,包括焜锅、油馓子、油馃子、馒头、花卷,等等。所献之物在观经表演场内堆起一座小山似的松夸。有的村庄或个人还敬献全羊、黑砖茶等供品。然后,信教者纷纷面向松夸,跪拜磕头、献哈达、念嘛呢等。人们认为,松夸预示着来年庄稼的丰欠,如果松夸堆得很高,以致于馍馍从上面滚落下来,则意味着来年的丰收,而且,向哪个方向滚落的多,就预示着哪个方向的收成更好。

(7)“南次仁”组舞。在举行完跪拜松夸的仪式后,所有人退出场外,由演员们继续表演。此时上场的是观经之始随黄旗南次仁入场的七对演员(大岗日哇除外),他们成双成对的围绕松夸起舞。2名小岗日哇头戴人头骷髅面具,着纯色白衫和饰有红云状图案的白裤,绕松夸轻快起舞,反应极灵敏;2名阿修罗头戴海螺面具,身着绿褂红裙,手持短棒,舞蹈动作简单,多以转动手腕来显示手中的短棒,表演时间较短;2名戴鸟面具者的着装一红一蓝,动作非常缓慢;两名武士的服装和头盔为一黑一白,一手执剑,一手执盾,舞蹈时,以滞重的动作挥舞手中的器物;2名唐乾巴头戴尖顶黑帽,身着红边黑袍,舞蹈时口中默念有词;2名游方僧人,头戴尖顶白色帽子,身披红黄相间的大格纹袈裟,手持禅仗,围绕松夸来回踱着方步,动作单一;2名红旗南次仁装束大体同于黄旗南次仁,只是他们背后所插的旗子较小,且为红色,其动作节奏也类同于黄旗南次仁,较为缓慢、凝重。

(8)搬运松夸的仪式。红旗南次仁表演完毕后,围观观经的青壮年男子纷纷涌至松夸前,或背或抱,把各类馍馍运送到大经堂内。老年人则在外围磕头、念经、祈祷。由于搬运者众多,所以不过十分钟,会场中心就又收拾得空阔如初了。

(9)“唐乾巴”表演。搬运完松夸后,上场的演员是14名唐乾巴。他们头戴尖顶黑帽、着黑袍,手持系有彩布的金刚杵,列队整齐,鱼贯入场,按顺时针方向将队伍拉成一圈。僧官将一把内装鲜红碎肉的铜勺递给为首的唐乾巴。为首的唐乾巴站在会场中心高举铜勺,缓缓转动身体,把碎肉均匀地撒在地上。随及其余13名唐乾巴围绕碎肉开始起舞。他们不时高举手中的金刚杵左右晃动,动作稳健,体态凝重、肃穆。唐乾巴舞是所有观经表演中所用时间最长的一个,表演者在舞蹈时默念着一种经文,念毕即算舞毕。

当地人认为,唐乾巴舞的含义是在祭祀地母和山神,因为这两种神灵让人们获得了充足的食物,所以人们用供品来祭祀它们,一方面表示感谢;另一方面也在祈祷能继续获得它们的佑护,同时也具有震慑地方鬼神的含义。

(10)焚烧“道尔玛”。唐乾巴舞是观经表演的最后一个节目,之后要举行焚烧道尔玛的仪式。首先要把道尔玛送到离经堂较远的三叉路口处,礼送队伍和迎请队伍的组成基本是一致的,不同之处在于4名岗日哇位置,其中的两个走在队伍的前面开道,另两个跟护在队伍两侧。在三叉路口上,有事先搭好的约一人多高的麦草垛,呈半圆形中空。当道尔玛被抬到麦草垛前时,走在前面的2名岗日哇迅速跑到麦草垛前,将手中的粉末状东西抛入草中,然后,抬道尔玛者将其向前翻转九十度,底部朝外扔进草架中,迅速点火将之焚烧。当火苗窜起时,送道尔玛的队伍立即全体转身,狂奔回寺,至此,观经表演宣告结束。

3.岗叟、囊尼

“岗叟”是土族的一种个人闭斋活动。参加者多为老年人,其中尤其以女性为主;长年有病的中年人也有做岗叟的。做岗叟者一般都为久病不愈等原因。他们首先要到寺院请一个喇嘛,做当事人的佛爷,也就是指导当事人做岗叟的岗叟喇嘛。此人必须具有身、语、意三种功德,即就是他在行为、经法、思想等方面可以为当事人的楷模。当事人要向他许下皈依三宝(即皈依佛、法、僧三宝)、坚守戒律(对世俗信仰者而言,主要是守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广利众生的誓愿,此即佛教所言的“发愿心”。然后在每月固定的某一天或几天(一般为每月的初八、十五、二十九三天中的任一天或全部)闭斋。具体做法是:一到每月的这一天,早起时喝一碗清茶,吃一点素食,但不能吃饱,而且也不能吃蒜、葱、肉等刺激性或荤腥的食物。然后直到第二天早晨开斋。其间既不再吃饭,也不再喝水。老年妇女还要在斋日空腹去村庙转一天古拉。如果实在口喝难忍,则可以回家喝一碗清茶。但喝茶前要净手、净口,并将盛满茶水的碗举至额头处念经,以向神佛致歉谢罪,然后才可以饮茶。

做囊尼是土族的一种集体闭斋活动,其活动场所在各村的村庙里。做一个完整的囊尼共需十六天的时间,每两天为一个小囊尼。做囊尼的人,被称为“囊尼哇”,在囊尼日来临前一周,就要禁食肉、蒜、葱、辣椒等荤腥激性的食物,称之为“忌口”。在正式囊尼日来临的头天晚上,囊尼哇们要把自己的铺盖送到村庙一楼的大屋内。因为在囊尼活动期间,所有囊尼哇要全部在这里的地铺上休息;同时,远地而来的囊尼哇们要在这里住宿。组织这项活动的人称为囊尼官,一正一副共有两人,是在头一年的囊尼结束时,为便于来年的做囊尼活动,由大家选出的。除此二人之外,还需聘请四五个能干并在村中有一定威望的人,组成一个领导组织(我们在这里称之为“囊尼委员会”)。这样,这个囊尼委员会就有六七个人组成,他们在做囊尼期间,主要负责筹划资金、购买必需用品、迎请喇嘛、烧茶烧饭、接待囊尼哇等事务。霍村囊尼的具体作法是:农历六月十一日下午,在准备工作基本就绪的基础上,在村庙二楼的经堂内供起酥油灯、酥油花,献上清水碗,将神箭(土语称为“切什羌”)用黄色布幔盖住。地上铺上囊尼哇们自带的听经坐垫,院内煨起桑烟后,安排远道而来的囊尼哇们到附近群众家吃饭。晚饭毕,囊尼哇们集中在村庙内喝一次晚茶,其目的是漱口,然后早早在地铺上睡觉。第二天,在凌晨三点左右,做囊尼的活动正式开始。

大家起床后用清水漱口,集体喝一次由村庙提供的炒面稠汤(内拌有酥油、白沙糖、曲拉、奶子等食品)后,来到二楼经堂,面向佛像,在各自的坐垫上或跪或坐(年龄太大的老人或病重者允许坐着听经),一边听从佑宁寺请来的喇嘛念经,一边捻动手中的念珠(土语称为“昌阿”),随时和念六字真言,并不断向佛像磕头。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听经的过程中,囊尼哇们除和念六字真言外,不能说其他的话,不能做也不能想其他的事。中午时,大家吃一顿由村庙提供的食物,当然,首先要将所吃的食物一样样摆在佛像前献祭。饭后,要把食物残渣拾捡到屋顶上摆开,以喂食飞鸟等,然后再集中到经堂内听经。晚上早早睡觉。次日凌晨起床后喝一次前已提及的稠汤,直到第三天(即六月十四日)中午时,才吃一顿午饭。余日每天中午吃顿午饭,其他时间不再进食,如此做够16天后,一个大囊尼即告圆满结束(每两天为一个小囊尼,如果坚持不住,完成一个小囊尼后,允许中途停止做囊尼)。到第十六天的早上,要举行“捣火坛”的仪式。具体作法是:在村庙院落的中心处,用白土筑起一个四方形的土台,称为坛。将小麦、青稞、菜籽、芝麻、大麦、豌豆等本地生长的农作物置于坛上,由喇嘛们一边念经,一边用铜勺将溶化为液体的酥油一勺勺浇在作物上后,点火焚烧,念经祈祷。囊尼哇们则纷纷围跪在坛的周围磕头、念嘛呢。据当地人说,能主持“捣火坛”的喇嘛,需要炼成“钢水”。炼钢水时,要独自一人到荒郊野外的避静之处,七天七夜不吃不喝,连续念经。并且在这一修炼过程中,要将自己的肉身施舍给闻经前来的众鬼,施舍后又依靠自己的毅力和耐力再收回来。如此反复七昼夜,才可炼成“钢水”,也才可以主持“捣火坛”的仪式。这些富有传奇色彩的内容,也使囊尼哇们更加敬佩主持“捣火坛”的喇嘛。

4.土族的灶神信仰

灶神也被称为灶神爷、灶爷、灶君,等等,是主管饮食的神灵,每年要上天庭给玉皇大帝汇报一年来本家的善恶之事。因此,土族也像汉族一样,要在每年腊月时举行祭灶神的仪式,以求得来年的幸福平安,达到驱病袪灾、富贵长寿的愿望。祭灶神的时间多在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晚上,这与汉族群众祭灶神的时间差了一天,对此在民间有着不同的传说。一种传说认为,很久以前,土族人过着非常穷苦的生活,年末时没有可祭祀神灵的供品。于是,就早早地睡了,结果当夜,大家都做了一个同样梦,梦见有一条狗在不断地追逐自己。土族人认为,梦见狗是灶神下凡的象征,狗追逐自己是灶神不悦的表现,因而到了晚上就赶紧准备了一些简单的供品用来祭祀灶神,以求得灶神的宽恕和佑护,于是相沿成习,就形成了现在土族每年腊月二十四祭灶神的习俗。另一传说认为,很久以前,土族祭祀灶神的时间与汉族是一样,也是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有一年土族灶神去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人间善恶,途中碰到了一个汉族的灶神,两人相伴而行,天晚了就一起住下来休息,土族灶神叮咛汉族灶神天明时一起去见玉皇大帝。结果,第二天早上,汉族灶神独自离去,而土族灶神则因旅途劳累,未能按时醒来,结果就比汉族灶神晚到了一天,人们祭祀灶神的时间也就推迟了一天,即在每年的腊月二十四祭灶。祭祀灶神时,土族妇女一般都在自家厨房的锅台正上方的墙上画出灶神位,其画法一般是用和好的面泥在避阳的位置用虚线涂上一个圆圈,圆圈下再涂一切刀,最下面涂一条虚线。画好灶神位的同时,还要烙一些祭祀用的圆饼放在锅台上,然后点上酥油灯,在炉灶内煨上桑,跪地磕头:感谢灶神一年来对我家宅的佑护,使我衣食丰足、百事平安,也祈求灶神上天后多说好的,少说不好的,以求得来年五谷丰登、人畜两旺、无病无灾……祭拜完毕后意味着灶神离位直达天庭,所以,当夜是不能再入厨房生火的,这样送灶神的仪式就算完成了。有送必有迎,迎接灶神的时间是在除夕的晚上,就像送灶神时一样,在灶神位前点上酥油灯,跪地磕头,然后在院子里燃放爆竹,喜气洋洋地把灶神迎接回来,预示着新的一年就在这喜庆的气氛中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