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甘肃少数民族风俗文化
9469400000001

第1章 绪论

一、悠久的甘肃历史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处,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杂居的地方,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这样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孕育而成的甘肃少数民族民俗丰富多彩,历史悠久。千载而下,那些由一代代陇人传承下来的民俗文化仍然带给我们实用的价值、哲学的底蕴、审美的享受。甘肃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有54个少数民族成分。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甘肃少数民族人口总数是219.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8.75%,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包括21个县(市),土地总面积18万平方公里,占甘肃省土地总面积的40%左右,在全省所有县市中,无论农区、牧区还是林区,都聚居或散居有少数民族。其中,回族、藏族、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蒙古族、哈萨克族、土族、满族等10个民族,不但人口较多,而且都有大小不同的聚居地区,所以通常称为甘肃主要的少数民族;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3个民族,在甘肃的人口均占全国本民族总人口的85%以上,故通常称为甘肃特有的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都具有丰富的风俗文化,值得去保护、传承和研究。

甘肃地处黄河上游,省会兰州市位于我国的地理中心,从兰州至中国最东头和最西头的距离基本相等。全省像一个由西北向东南斜放的“哑铃”,它东接陕西,南邻四川,西倚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古、宁夏,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是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它像一块瑰丽的宝玉,镶嵌在中国西部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上,东西蜿蜒1600多公里,面积45.3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4.72%,总人口2000多万。

甘肃建省约有700多年的历史。县的建制早于省的建制,从春秋时开始萌芽算起,迄今己达2200余年。先秦时期,甘肃省部分地区属于九州中的雍、梁二州,故旧称“雍梁之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全国分为36郡,省境东南地区为北地郡和陇西郡。汉代先在省境设置凉州,后改置成武都、陇西、金城、天水、安定、北地、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10郡。唐代改郡为道,省境分属关内道、陇右道和山南道,共辖22州。北宋初期西夏统治河西时设有甘肃军司(驻甘州,今张掖市甘州区),这是最早出现的甘肃之名。到元代时取甘、肃二州的首字而正式设置甘肃行中书省,“甘肃”由此成为正式的地方行政区划名称。由于西夏在其境分置十二监军司,甘肃为其一,元代设甘肃省,故简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又简称陇。明代废省设司,甘肃省境隶属陕西布政使司、陕西都司、陕西行都指挥使司。清代时设置陕西右布政使司,后改为甘肃布政使司,行政中心从巩昌(今陇西县)迁至兰州市,统辖今甘肃、新疆、青海、宁夏省区范围。1884年分出新疆。1912年省境又划分为宁夏(原朔方)、西宁(原海东)、兰山、泾原(原陇东)、渭川(原陇南)、甘凉(原河西)、安肃(原边关)七道。1927年废道。1929年分出青海和宁夏两省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省境陇东地区属陕甘宁边区的陇东和关中两分区。1949年8月26日成立甘肃行政公署。1950年1月8日,甘肃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甘肃省名相沿至今。

二、多样的地形特征

甘肃省位于我国的西部地区,整个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狭长,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公里,地处黄河上游,地域辽阔,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大致可分为各具特色的六大区域:

秀丽而又粗犷的陇南山地:这一区域大致包括渭水以南、临潭、迭部一线以东的山区,为秦岭的西延部分。这里重峦叠嶂,山高谷深,植被丰厚,到处清流不息。山地和丘陵西高东低,绿山对峙,溪流急荡,峰锐坡陡,恰似江南风光,又呈五岭逶迤。南疆的“纤秀”,北国的“粗犷”,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沟壑纵横的陇中黄土高原:位于甘肃省中部和东部,东起甘陕省界,西至乌鞘岭畔。这里曾经孕育了华夏民族的祖先,这里有苍松翠柏,有潺潺溪流,有丰富的石油、煤炭,也有闻名遐迩的名山大川。黄河从这里穿流而过,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大水库如一颗颗明珠镶嵌在这块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把无穷无尽的动力和光明,奉送给这块土地,焕发着它新的活力。

滩广水美的甘南高原:它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隅,地势高耸,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是典型的高原区。这里草滩宽广,水草丰美,牛肥马壮,是甘肃省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

地势平坦的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以北,北山以南,东起乌鞘岭,西至甘新交界,是块自东向西、由南而北倾斜的狭长地带。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长约1000余公里,宽由几公里到百余公里不等。河西走廊地势平坦,机耕条件好,光热充足,水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戈壁绿洲,农业发展前景广阔,是甘肃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色彩斑斓的祁连山地:祁连山地在河西走廊以南,长达1000多公里,大部分海拔在3500米以上,终年积雪,冰川逶迤,是河西走廊的天然固体水库,植被垂直分布明显,荒漠、草场、森林、冰雪,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立体画面。

河西走廊以北地带:这块东西长1000多公里、海拔在1000-3600米的地带,人们习惯称之为北山山地。这里地近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风急沙大,山岩裸露,荒漠连片,一块块山间平原,是难以耕作之地,人烟稀少,能领略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戈壁风光。

三、丰富的民族文化

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至1999年底,全省总人口为2542.58万人。其中,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人口2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8%。全省共有54个少数民族。其中,世居甘肃的少数民族有回、藏、东乡、土、裕固、保安、蒙古、撒拉、哈萨克、满族等16个少数民族,其中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为甘肃的特有民族。省内现有甘南、临夏两个民族自治州,有天祝、肃南、肃北、阿克塞、东乡、积石山、张家川7个民族自治县,39个民族乡,民族自治地方土地面积17.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39.8%。

从分布情况来看,回族主要聚居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散居在兰州、平凉、定西等地市;藏族主要聚居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和河西走廊祁连山的东、中段地区;东乡、保安、撒拉族主要分布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裕固族、蒙古族、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祁连山的中、西段。全省86个县、市、区中,除少数民族聚居的21个县、市外,其余65个县、市、区中均有散居的少数民族。

全省各少数民族中,除回族、满族通用汉语外,其他民族均有本民族的语言,有些还兼通汉语。藏族属汉藏语系的藏语族;蒙古、土、东乡、保安族属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族;撒拉、哈萨克族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裕固族有两种语言,西部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东部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藏、蒙古、哈萨克族在历史上形成了自己的文字,其他少数民族基本上通用汉文。

甘肃少数民族成分多,分布亦广,从甘南草原到祁连雪山,从原始森林到大漠戈壁,从大夏河畔到黄河之滨,在这广袤的地域里都有少数民族辛勤耕耘,繁衍生息。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甘肃各族人民,不仅推动了民族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丰厚的物质文明,共同谱写了壮丽的历史篇章,还积淀了丰厚的精神文明,给我国多民族的社会主义文艺园地增添了独具特色的神韵和芬芳,为整个中华文明做出了卓越贡献,特别是各民族以其浓郁鲜明的民族风情、宗教文化,及其深远的内涵和绚丽多姿的形式,充分展示着陇原各民族地区特有的风貌,成为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丝绸古道、大漠驼铃、石窟艺术、宗教文化……闻名遐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中外游人;能歌善舞,好客尚礼的裕固文化使人心驰神往;保安“花儿”脍炙人口,流传大江南北;保安腰刀玲珑精致、美妙绝伦,深受西北各民族的青睐;东乡人以其传统美食——“手抓羊肉”的肉厚膘肥、不膻不腻、嫩绵可口而享誉全国。河西走廊是甘肃著名的粮仓,也是昔日金戈铁马的古战场和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闻名于世的敦煌莫高窟艺术、肃南裕固族风情、肃北蒙古族文化、阿克塞哈萨族风俗、天祝藏族风情在这里熠熠生辉。陇南相临的甘南、临夏两自治州,是藏、回、东乡、保安、撒拉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有独具一格的民情和风俗。境内的拉卜楞寺,不但有着精美绝伦的建筑,而且每年7次规模较大的法会和众多的节庆,使拉卜楞寺的宗教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古朴典雅的临夏南关清真寺,是穆斯林民众们的聚礼之地,这里的宗教民俗活动,独特隆重,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