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
9468500000025

第25章 附录 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研究成果题录

[1]倪志凌,谢金静.产业转移背景下对西部大开发的反思——基于生态环境的视角[J].科学经济社会,2008(3):14-17.

[2]田双全,黄应绘.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看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效果[J].经济问题探索,2010(9):20-25.

[3]岳利萍,白永秀.从东西部地区差距评价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绩效——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视角[J].科研管理,2008,29(5):84-88.

[4]段晓红.从西部大开发的实践反思民族地区财税政策[J].从西部大开发的实践反思民族地区财税政策,2008(7):142-146.

[5]肖育才.促进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未来取向的思考[J].改革与战略,2012(4):80-83.

[6]严新仁.促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财税政策探讨[J].财会研究,2011(20):19-21.

[7]张术麟.地理标志战略与西部大开发[J].法学论坛,2007,22(6):70-74.

[8]段超.对西部大开发中民族文化资源和文化生态保护问题的再思考[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6):59-63.

[9]何代欣.非农业化是工业反哺农村、农民的唯一产业路径吗——中国西部大开发10年来的自我发展能力塑造与经验[J].财贸经济,2011(4):39-45.

[10]王勇,杜德斌.芬兰科技创新之路及对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启示[J].经济地理,2007,27(4):538-542.

[11]王玉清,扈恩邦.构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的大开放格局[J].开放导报,2012(4):33-36.

[12]王秀模,江薇薇.关于把握西部大开发科学尺度的思考[J].探索,2009(1):143-147.

[13]纳麒,董棣.关于完善“西部大开发”政策的若干思考[J].云南社会科学,2005(4):44-48.

[14]白兆瑞,朱志钢.关于完善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的几点思考[J].财会研究,2010(8):26-27.

[15]周民良.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问题的讨论[J].开发研究,2012(5):5-9.

[16]闵文义.关于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关系新问题的几点思考[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汉文),2001(4):1-6.

[17]吴忠权.国外落后地区开发的经验对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启示[J].改革与战略,2010(6):196-200.

[18]袁晓玲,姚慧丽,张婷.基尼系数在东、西部差距分析中的应用——针对“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五年的成效分析[J].经济师,2005(10):128-129.

[19]江世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理论基础和原则[J].探索,2006(5):70-74.

[20]姜安印,罗盼盼,陈昊.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制度创新[J].开发研究,2012(5):1-4.

[21]林凌,刘世庆.开发性金融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J].经济体制改革,2005(1):16-19.

[22]陈答才.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西部大开发[J].党的文献,2009(2):57-61.

[23]刘亚琼.跨国民族问题与我国的西部大开发[J].青海民族研究,2007,18(2):95-99.

[24]汪一鸣,杨汝万,吴永辉.兰州—西宁—银川城市带与西部开发[J].地理学报,2004(2):213-222.

[25]周民良.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J].学习与实践,2010(5):5-12.

[26]马忠玉.论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旅游开发与贫困消除[J].自然资源学报,2001,16(2):191-195.

[27]周治滨,付建明,吴宏放.论西部大开发社会动员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J].理论与改革,2006(3):57-61.

[28]韦苇.论西部大开发新阶段的战略重点及东中西部关系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2006(9):18-25.

[29]顾华详.论西部大开发与地方法制建设[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55-59.

[30]王薇.论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23(6):33-36.

[31]白永秀,严汉平.论西部大开发中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软科学,2002(3):96-99.

[32]白永秀,郭俊华.论西部大开发中的人力资源开发[J].当代经济研究,2001(4):17-21.

[33]王欣,周伟洲.论西部大开发中的西北民族问题[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1(40:10-16.

[34]李润林.论新时期可持续发展战略与西部大开发[J].生产力研究,2009(15):94-95.

[35]贺缠生,牛叔文,成升魁.美国西部发展对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启示[J].资源科学,2005,27(6):188-192.

[36]姚艳梅.美国西进运动与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对比及启示[J].河北学刊,2011,31(1):245-247.

[37]张守成.浅议西部大开发中地方政府职能转换[J].青海社会科学,2005(3):55-58.

[38]韩笑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西部大开发[J].前沿,2006(4):91-93.

[39]张谐韵.区域失衡、内生发展与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政策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12(1):88-93.

[40]刘敏婵.全球化条件下西部大开发中的地方政府与地方治理[J].理论导刊,2005(5):54-56.

[41]哈经雄,常永才.社会文化变迁与民族教育革新的基础理念——西部大开发背景的视角[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1):11-13.

[42]温来成.深化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改革的思考[J].税务研究,2010(2):9-12.

吴振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背景下的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新思路[J].经济问题探索,2012(11):6-9.

[43]魏后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投融资政策选择[J].西部金融,2008(5):6-10.

[44]刁隆信,周君才,陈靖怡.试论西部大开发的文化自觉[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6):85-87.

[45]绽小林.试论西部大开发视域下的青海藏区经济发展[J].特区经济,2010(8):206-208.

[46]张怀雷,龚韵秋.推进西部大开发的税收政策研究——基于经济绩效的视角[J].亚太经济,2010(3):111-113.

[47]张琦.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新思路——“西三角”经济圈[J].开发研究,2006(1):22-27.

[48]劳承玉.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思路[J].西南金融,2011(7):12-15.

[49]刘忠,牛文涛,廖冰玲.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研究综述及反思[J].经济学动态,2012(6):77-84.

[50]魏后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成效、问题及思路[J].西南金融,2010(1):4-5.

[51]王洛林,魏后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进展及效果评价[J].财贸经济,2003(10):5-12.

[52]淦未宇,徐细雄,易娟.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效果的阶段性评价与改进对策[J].经济地理,2011,31(1):40-45.

[53]曹斌,罗经纬,王艳洁,曾鸣,李转秀,戴景峰.西安在西部大开发中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6(3):217-222.

[54]王新红,邓敏,冯鑫,仲伟周.西部12省市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前后的对比研究[J].人文地理,2010(4):97-100.

[55]周民良,祝丹涛,李秀芹.西部大开发:背景、重点及政策选择[J].经济学家,2000(4):40-44.

[56]高新才,膝堂伟.西部大开发:国家战略的变迁与完善[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3):9-14.

[57]胡长顺,西部大开发:重点、进展、政策与创新[J].经济地理,2003,23(1):12-17.

[58]何炼成.西部大开发八周年的几点感想[J].甘肃社会科学,2007(2):11-12.

[59]卢炳惠.西部大开发背景下民族预科教育的定位及意义[J].湖南社会科学,2008(4):162-164.

[60]刘生龙,王亚华,胡鞍钢.西部大开发成效与中国区域经济收敛[J].经济研究,2009(9):94-104.

[61]李玉照,李智.西部大开发的环境法制体系缺失与建设对策[J].生态经济,2010(8):184-187.

[62]刘芬华.西部大开发的阶段性策略转换与金融支持[J].财经科学,2006(1):101-107.

[63]白永秀,郭俊华.西部大开发的特点及模式选择[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0(4):18-24.

[64]王青云,陈龙桂,李忠,刘通.西部大开发的资金、政策、公共服务及收入水平差距评估[J].贵州社会科学,2008(6):85-90.

[65]谭江蓉,白志礼.西部大开发对外开放政策实施效果评价[J].开发研究,2006(3):74-76.

[66]李靖宇,林靖.西部大开发国家战略推进中的民营经济发展问题[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32(6):120-125.

[67]华林,李佳妍,段睿辉.西部大开发环境下的少数民族档案遗产流失保护研究[J].档案学通讯,2011(4):24-27.

[68]李久昌,徐象平.西部大开发环境下的西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5(5):88-92.

[69]陈宇.西部大开发进程中的西北新型城市化模式探索[J].中国流通经济,2011(7):74-78.

[70]王思薇,安树伟.西部大开发科技政策绩效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10(2):48-50.

[71]王婉飞,周天斌,高尚全.西部大开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体制改革,2004(2):112-114.

[72]朱玉福.西部大开发立法与民族立法衔接刍议[J].贵州民族研究,2006,26(6):1-5.

[73]黄盛文.西部大开发十年东西部经济金融发展比较研究[J].南方金融,2011(1):74-78.

[74]李雄鹰,吴建春.西部大开发十年甘肃高等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研究——基于高等教育弹性系数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1(7):28-31.

[75]何炼成,姚慧琴,蔡立雄.西部大开发十周年[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9(6):24-28.

[76]刘文强,雪合来提·马合木提.西部大开发视角下新疆经济发展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354-16359.

[77]肖育才.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评价及未来取向[J].财经科学,2012(3):85-92.

[78]孙妍,韦苇.西部大开发以来的生态成就[J].开发研究,2008(2):35-38.

[79]吉新峰,安树伟.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国西部地区经济格局变动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1):121-126.

[80]刘爱东,赵金玲.西部大开发应对反倾销的会计策略研究——基于反倾销实证分析的视角[J].国际贸易问题,2011(2):118-125.

[81]张自和.西部大开发与草业发展[J].草业科学,2010,27(8):1-4.

[82]熊伟,刘万明.西部大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战略[J].生态经济,2007(12):72-75.

[83]谷遇春,龙滔.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地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3):18-22.

[84]张建祥.西部大开发与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研究[J].兰州大学拳报(社会科学版),2005,33(3):132-137.

[85]周伟洲,王曙明.西部大开发与现代西北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建构[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8(4):96-103.

[86]刘传江,冯碧梅.西部大开发与中部发展战略的比较与思考[J].中州学刊,2008(5):42-46.

[87]李周.西部大开发与中国的发展[J].开发研究,2009(1):36-47.

[88]林建华,任保平.西部大开发战略10年绩效评价:1999~2008[J].开发研究,2009(1):48-52.

[89]李含琳.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经验总结与实践反思[J].甘肃理论学刊,2010(3):5-8.

[90]李冀,严汉平,刘航.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绩效考察[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6):158-163.

[91]陆张维,徐丽华,吴次芳,岳文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中国区域均衡发展的绩效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2013,28(3):361-371.

[92]彭晖,张丽淑.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效果综合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0):46-50.

[93]赵曦,赵朋飞,张菁.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与西部内生增长机制培育[J].经济问题探索,2011(10):24-29.

[94]王浩.西部大开发战略下的西北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J].水利水电技术,2004(1):17-21.

[95]马玉祥.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法制建设研究[J].未来与发展,2008(5):29-34.

[96]李书群.西部大开发中的民族文化保护[J].理论导刊,2007(6):78-80.

[97]刘宝珺.西部大开发中的资源与环境[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1):1-7.

[98]王纪芒,吴思皖西部大开发中地方政府的横向关系问题探讨[J].理论探索,2008(6):124-127.

[99]柴晓宇.西部大开发中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创新刍议——在经济发展和生态重建双重视野下[J].开发研究,2007(4):15-18.

[100]杨沛艳.西部大开发中民族意识变迁与政治稳定的关系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26-29.

[101]郭海燕,杨斌,田振江.西部大开发中石河子旅游资源开发对策探讨[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181-183.

[102]叶文虎,孔青春.西部大开发中一些战略问题的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1(1):55-59.

[103]杜两省,段鹏飞,周彬.西部大开发资金投入保障机制目标、组成和构建[J].财政研究,2012(6):74-77.

[104]陈纪平.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迁及其资源再配置效应——基于西部大开发以来甘肃经验的实证分析[J].甘肃理论学刊,2012(5):11-115.

[105]郭新明,杨岚,刘社芳,孙天琦.西部地区大开发十年来经济金融结构变迁研究——基于东、西部的一个比较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1(2):81-90.

[106]邵帅,齐中英.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基于“资源诅咒”假说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8(4):147-160.

[107]罗永乐.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水平动态分析——基于西部大开发的视角[J].经济地理,2012,32(2):27-32.

[108]张庆林,赵玉芳,张劲梅.西部回、苗、蒙、维族民众对西部大开发关注程度的调查[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2(1):50-53.

[109]张惠,戴冰,赵玉芳,张庆林.西部民众对西部大开发中焦点问题的社会认知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0(5):26-30.

[110]魏后凯.新时期西部大开发区域政策展望[J].中国财政,2010(19):18-20.

[111]仇保兴.新型城镇化带动西部大开发的几点思考——以南疆为例[J].城市规划,2010(6):9-17.

[112]白永秀,赵伟伟.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背景、特点及其措施[J].经济体制改革,2010(5):134-137.

[113]申振东.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新态势[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14(5):52-55.

[114]盛广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011(12):84-88.

[115]魏琴,胡明琦.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贵州扩大开放的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011(5):62-65.

[116]文妮.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西部民族地区发展探析[J].宁夏社会科学2010(6):48-51.

[117]韩保江.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政策的调整与创新[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6):79-83.

[118]薛成有.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的民生保障法律研究——以青海东部城市群建设为例[J].青海社会科学,2011(6):90-96.

[119]任怀玉.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要更加关注社会管理问题[J].生产力研究,2012(11):104-110.

[120]张鸿.以点-轴模式推进西部大开发进程[J].探索,2005(6):71-75.

[121]陈栋生.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十年回顾与前瞻[J].开发研究,2009(4):1-3.

[122]谭振义,赵凌云.中国西部大开发进程的历史审视[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0(2):101-107.

[123]李黎明.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与扶贫开发战略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8(6):27-36.

[124]邱德华.中美西部大开发的水战略比较研究[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4,24(5):10-17.

[125]何文杰.可持续发展理论与西部大开发背景下流域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立法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4.

[126]夏姗.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的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1.

[127]张凤.目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信息产业发展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11.

[128]张凤.目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信息产业发展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11.

[129]陈永亮.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7.

[130]韦伟.中美西部大开发的比较及对现代的启示[D].复旦大学,2006.

[131]杨帆.“南方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它相关问题[J].中华文化论坛,2008,(S2):38-43.

[132]李琪.“丝绸之路”的新使命:能源战略通道——我国西北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与安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7(2):77-83.

[133]甘钧先.“丝绸之路”复兴计划与中国外交[J].东北亚论坛,2010,19(5):65-73.

[134]张立群.“丝绸之路”甘肃河西段国际入境旅游发展差异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6):95-111.

[135]张雅欣,徐琳.《新丝绸之路》再出发[J].《新丝绸之路》再出发,2006(6):48-50.

[136]韩隽,郭沅鑫.“新丝绸之路愿景”——“大中亚计划”的2011版?[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0(5):95-99.

[137]段渝.藏彝走廊与丝绸之路[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22):1-5.

[138]徐习军,仲其庄.从丝绸之路到新亚欧大陆桥——第四届丝绸之路市长论坛综述[J].大陆桥视野,2009(7):30-38.

[139]吴佳雨,周盼,杜雁.基于文化线路的绿道选线规划研究——以草原丝绸之路元上都至元中都段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3,(4):28-33.

[140]杨秀平,柳春岩.加快甘肃现代“国际丝绸之路”旅游业发展的初探[J].对外经贸实务,2011(9):82-85.

[141]崔林涛.加强陆桥区域合作共创现代丝路辉煌[J].中国软科学,2001(10):1-3.

[142]黄木生.开启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新丝绸之路”——伊犁,“新丝绸之路”的中国桥头堡[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4):54-56.

[143]马耀峰,梁雪松,李君轶,白凯.跨国丝绸之路旅游合作研究[J].开发研究,2006(2):67-70.

[144]哈艳秋,鄢晨.略论古“丝绸之路”的华夏文明传播[J].国际新闻界,2001(5):11-16.

[145]路义旭.论西南丝绸之路的研究状况[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1):221-224.

[146]王其书.南诏奉圣乐、骠国乐与隋、唐燕乐——西南丝绸之路音乐文化考察研究之二[J].音乐探索,2009(1):3-14.

[147]马晓玲.宁夏2009年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考古,2010,(3):91-96.

[148]王元林.试论丝绸之路东段线路走向和构成的文化线路网络特性[J].文博,2010(5):50-55.

[149]朱存世,李芳.试析青铜时代贺兰山、北山岩画与欧亚草原丝绸之路的关系——兼论欧亚草原丝绸之路的东段走向[J].宁夏社会科学,2001,(3):101-107.

[150]李巧玲,王学军.丝绸之路/申遗,.甘肃段旅游形象的设计与推广策略[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8(6):112-118.

[151]甘钧先,毛艳.丝绸之路的复活:中国高铁外交解析[J].太平洋学报,2010(7):23-30.

[152]魏文斌,赵建平.丝绸之路的管理价值初探[J].丝绸,2005(9):1-11.

[153]李春芳.丝绸之路对河西开发的影响[J].甘肃理论学刊,2004(5):84-88.

[154]殷晴.丝绸之路和西域经济——对新疆开发史上若干问题的思考[J].西域研究,2001(4):1-8.

[155]薛正昌.丝绸之路与宁夏石窟文化[J].现代哲学,2010(6):121-125.

[156]刘振伟.丝绸之路与神话传播[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96-100.

[157]南宇,李兰军.西北丝绸之路旅游区合作开发研究——基于丝路申遗的视角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5):97-101.

[158]南宇.西北丝绸之路区旅游中心城市合作开发网络模式研究[J].经济地理,2010(6):1038-1042.

[159]王啸.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中人文精神的发掘——以我国西北丝绸之路为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S2):46-49.

[160]张宝通.现代丝绸之路与新亚欧大陆桥[J].金秋,2009(2)19-20.

[161]柳丰华.青海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耦合演变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3(1).66-71.

[162]梁莉萍.新疆:“亚欧丝绸之路”的复兴重任[J].中国纺织,2012(10):41-45.

[163]李兴江,马亚妮.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甘肃省数据的模型检验[J].开发研究,2011(5):56-58.

[164]穆毅,马天山.新丝绸之路开展国际多式联运的障碍及对策[J].综合运输,2005(4).

[165]文泽.新亚欧大陆桥——现代“丝绸之路”[J].陕西审计,2002(S1).

[166]王敏刚.迎来丝绸之路新时代实现“丝绸之路中心”目标[J].大陆桥视野2009,(7):26-27.

[167]郭洪纪,孙立霞.再说“重开丝绸之路”[J].青海社会科学,2005(5):15-17.

[168]苏海洋.再谈丝绸之路青海道的形成[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78-83.

[169]汪春燕,汪文焕.三江源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兼论青海民族地区发展问题[J].西北人口,2004(2).

[170]朱显平,邹向阳.中国——中亚新丝绸之路经济发展带构想[J].东北亚论坛,2006(5):3-6.

[171]刘世庆.中国西部对外开放与南丝绸之路[J].中华文化论坛,2008,(S2):142-151.

[172]PrabirDe, BiswaN·Bhattacharyay,刘小雪.重修丝绸之路:迈向亚洲一体化[J].当代亚太,2009(3):37-56.

[173]桑进荣.从战略高度看待向西开放的意义[J].兵团党校学报,2003(1):37-39.

[174]王喜莎.打造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J].实事求是,2011(1):57-59.

[175]魏允佩.独联体中亚五国与兰州市的向西开放[J].开发研究,1992(5):38-39.

[176]李艳,王伟.关于构建向西开放产业研究的几点思考[J].新疆社会科学,2003(1):32-36.

[177]李钦.霍尔果斯口岸在我国向西开放中的优势与定位思考[J].西部大开发,2009(7):187-189.

[178]杨引官.加快构建新疆向西开放新格局[J].实事求是,2008(2):32-34.

[179]王萍,邱强,余劼.金融支持新疆向西开放战略的现实思考[J].福建金融,2008(12):41-43.

[180]党国印.论我国西北地区向西开放中的劳务输出[J].兰州大学学报,1992,20(1):24-29.

[181]赵汝清.论西部大开发与“丝路西段”历史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01,(2):26-30.

[182]叶小文.谈谈中国的向西开放[J].中国统一战线,2004(3):4-8.

[183]王睿,陈德敏.西部地区向西开放总体战略构想研究[J].区域发展,2013(4):69-78.

[184]黄晓阳.西部向西开发的困限及对策[J].开发研究,1993(4):3-5.

[185]阿依古力·依明.向西开放进程中新疆与中亚经贸合作新格局的构建[J].现代经济信息,2013(15):185-186.

[186]熊艾伦,蒲勇健.向西开放战略下西部省份开放类型比较与格局构建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3(2):61-67.

[187]王习农.向西开放战略与建立中国-中亚自由贸易区[J].实事求是,2012(2):36-38.

[188]李新英.新疆构建向西开放新格局的国内外宏观环境分析[J].新疆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3):31-36.

[189]宋耀辉,马惠兰,李学军.新疆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研究——基于“向西发展”的视角[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3):112-115.

[190]刘炳炳,李豫新.新疆向西开放的特殊性与条件及思路[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5):527-531.

[191]冉启英,孙慧.新疆向西开放水平测度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2(27):56-57.

[192]玉素甫·阿布来提.新疆与中亚区域的金融合作[J].经济导刊,2011(6):10-11.

[193]张进海,王林伶,刘家俊.中国向西开放战略中宁夏发展的路径选择[J].宁夏社会科学,2013(4):59-62.

[194]罗大胜,赵志华.中亚区域经济整合与新疆的向西开放J].实事求是,2004(3):45-48.

[195]陈惠平.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特质及其当代意义[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2):68-72.

[196]刘浩.“南方丝绸之路”的古驿站—登相营[J].兰台世界,2009(9):72-73.

[197]刘小荣.“丝绸之路”的丝绸文化[J].历史教学,2001(9):20-24.

[198]王勇.“丝绸之路”与“书籍之路”——试论东亚文化交流的独特模式[J].浙江大学学报,2003(5):5-11.

[199]于安芬,李瑞琴,赵有彪,殷图廷.白银经济转型期绿色农业示范区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农业信息,2009(5):40-42.

[200]涂师平.从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看世界多元文化融合[J].收藏家,2012(10):37-41.

[201]马勇.东南亚与海上丝绸之路[J].云南社会科学,2001(6):77-81.

[202]刘睿文.多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模式的引入_以丝绸之路为例[J].经济地理,2005,25(2):236-239.

[203]王元林.泛北“海上丝绸之路”与移民文化[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3(01):6-8.

[204]师建荣.甘肃电视台“丝绸之路”栏目的文化策略[J].中国有线电视,2002(20):87-88.

[205]张爽.公元前3-公元5世纪亚欧大陆丝绸贸易—以罗马-拜占庭、中国为中心之路[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12).

[206]温利平.共享机遇共谋发展构建合作共赢新格局[J].大陆桥视野,2012(5):32.

[207]郭小红.古罗马向东方的探索与丝绸之路[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1:74-79.

[208]姚建华,郎一环,沈镭.古丝绸之路与新亚欧大陆桥—河西走廊经济发展思考[J].干旱区地理,1996,19(1):10-13.

[209]张留见.河洛文化与丝绸之路[J].中州学刊,2009(1):186-188.

[210]吴慧雯.跨文化传播环境下纪录片文化差异研究—以中美全作故宫、中日合作新丝绸之路纪录片为例[D].南昌大学学位论文,2010(12).

[211]李永翎.两汉至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青海道对西平地区的文化影响[D].中央民族大学,2010.

[212]哈艳秋,鄢晨.略论古“丝绸之路”的华夏文明传播[J].国际新闻界,2001(5):11-16.

[213]王大方.论草原丝绸之路[J].前沿,2005(9):14-17.

[214]钱志清.马可波罗与丝绸之路[J].专访·专访,2004(12):41-42.

[215]蔡丽红.明清时期中国与邻国乐舞文化交流述略—以海陆丝绸之路的文化线路为例[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1(6):157-171.

[216]全洪涛.南方丝绸之路的文化探析[J].思想战线,2012(6):135-136.

——丝绸之路乐器的传播及在戏曲中的运用[24]马廷魁.丝绸之路跨文化传播中的媒介形态转向[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0(6):106-109.

[217]丁小丽丝绸之路宁夏固原段遗产廊道空间格局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6).

[218]何玉人,何燕漪.丝绸之路文化传播的历史影响—丝绸之路乐器的传播及在戏曲中的运用[J].艺术百家,2013(1):164-169.

[219]黄丽荣.丝绸之路文化在固原—固原博物馆馆藏丝绸之路文物金银器与金银币[J].宁夏社会科学,2007(3):124-129.

[220]牛云峰.丝绸之路新疆段中道上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研究—以库车新和段为例[D].石河子大学,2009(6).

[221]钱耀鹏.丝绸之路形成的东方因素分析—多样性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J].西北大学学报,2007,37(4):37-42.

[222]薛正昌.丝绸之路与固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宁夏段四处文化遗存[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41(6):91-102.

[223]张国刚.丝绸之路与中西文化交流[J].西域研究,2010(1):1-3.

[224]晓炜.丝绸之路与宗教文化[J].佛教文化,2003(1):16-21.

[225]吴景山.丝绸之路在甘肃的线路述论[J].兰州大学学报,2013,41(3):1-10.

[226]包德述.唐五代时期南北丝绸之路多元音乐文化在成都的传播与交融[J].音乐探索,2009(4):39-42.

[227]李朝,张红岩.吐谷浑与丝绸之路[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1,37(2):33-39.

[228]王立国,陶犁,张丽娟,李杰.文化廊道范围计算及旅游空间构建研究—以西南丝绸之路(云南段)为例[J].人文地理,2012(6):36-42.

[229]王啸,甘枝茂.西北丝绸之路的旅游资源开发应凸现人文精神价值[J].干旱区地理,2003,26(3):291-295.

[230]王清华.西南丝绸之路与中印文化交流[J].云南社会科学,2002(2):81-85.

[231]梁莉萍.新疆:“亚欧丝绸之路”的复兴重任[J].中国纺织,2012(10):41-45.

[232]黎静.新丝绸之路[J].大经贸,2001(9):69-70.

[233]王超.宗教文化的和谐与新丝绸之路的繁荣[J].中国宗教,2002(2):45-47.

[234]马晶.新疆和田维吾尔族民居中的木雕装饰艺术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4).

[235]杨雪.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开发推动西北文化产业发展[D].西北师范大学,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