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
9468500000015

第15章 甘肃

(一)自然资源与发展条件

1.自然资源概况

甘肃位于祖国地理中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和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东部季风区三大自然区域的交汇处,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类型齐全,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呈狭长状,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公里,复杂的地貌形态,大致可分为各具特色陇南山地、陇中黄土高原、甘南高原、河西走廊、祁连山地、河西走廊以北地带等六大地形区域。全省有12个地级市和2个自治州,辖86个县(市、区)。总面积45.3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4.72%,居全国第七位。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有55个民族成分,人数较多的主要有汉、回、藏、东乡、土、满、裕固、保安、蒙古、撒拉、哈萨克等民族,其中裕固、保安、东乡族是甘肃的独有民族。全省常住人口为2577.5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40万人。

甘肃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2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先民们就曾在这里生息繁衍。进入新石器时代,甘肃的大地湾文化距今约八千年,其后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创造了彩陶文化的辉煌时代。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娲和黄帝相传就生在甘肃,故有“羲轩桑梓”之称。周秦时期,甘肃的庆阳、天水又是周文化和秦文化的发祥地。早在西汉初年,设有武威、张掖、敦煌、酒泉四郡,河西千里走廊将中原、黄河上中游地区与西域连接在一起,对祖国版图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张骞出使西域是丝绸之路兴起的标志,隋唐时期贯穿甘肃河西走廊的丝绸之路进入了繁荣时期,甘肃是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司马光《资治通鉴》有“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的记载。元代设立甘肃行省,是甘肃设省的开始。明代长城由东向西穿越9省区后,抵达甘肃河西地区,嘉峪关成为大西北的重要关隘和前沿阵地,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晚清时期,时任陕甘总督左宗棠曾奏称“陇中苦脊甲于天下”,并在兰州开始兴办近代工业。这一时期,甘肃的重要战略地位再次凸显出来,所谓“欲保关中,先固陇右”,甘肃成为维护中原、连接和支撑大西北的战略基地。

甘肃自然条件复杂,气温差别较大,日照充足,资源丰富。甘肃地域辽阔,土地资源丰富。全省人均占有土地量居全国第五位,其中难以利用的土地面积超过40%,多山地、少平地,多高原、少平原,沙漠戈壁广而分布,大体上为“三分山、三分草、二分沙、一分林、一分田”。全省耕地面积462.47万公顷,居全国第十一位,人均耕地2.65亩,居全国第六位。

植物资源:甘肃是一个少林省,据第六次全省森林资源清查,全省林业用地面积981.2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3.42%。主要树种有冷杉、云杉、栎类、杨类以及华山松、桦类等。甘肃草场有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和半人工草地三种,天然草场主要分布在甘南草原、祁连山地、西秦岭、马衔山、哈思山、关山等地,海拔一般在2400米~4200米之间,气候高寒阴湿。甘肃是全国药材主要产区之一,现有药材品种9500多种,居全国第二位。目前经营的主要药材有450种,如当归、大黄、党参、甘草、红芪、黄芪、冬虫草等,特别是“岷当”、“纹党”产量大、质量好,是闻名中外的出口药材。

水资源:甘肃省水资源主要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3个流域、9个水系。黄河流域有洮河、湟河、黄河干流、渭河、泾河等5个水系;长江流域有嘉陵江水系;内陆河流域有石羊河、黑河、疏勒河3个水系。全省河流年总径流量415.8亿立方米,其中,1亿立方米以上的河流有78条。黄河流域除黄河干流纵贯省境中部外,支流就有36条;长江水系包括省境东南部嘉陵江上源支流的白龙江和西汉水,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内陆河流域包括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3个水系,有15条,年总地表径流量174.5亿立方米,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

2.自然资源优势

矿产资源优势:甘肃是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之一,省内地质环境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相对丰富。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73种,包括能源10种,金属矿产56种,非金属矿产105种,水气矿产2种。列入《甘肃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固体矿产91种、矿区829处、矿产地1084处(含共伴生矿产),其中具有大型矿床规模97个、中型203个、小型784个。据《2007年全国主要矿产资源储量通报》统计,甘肃省有10种矿产居全国第一位,即镍、钴、铂族(铂、钯、锇、铱、钌、铑)、硒矿、铸型用黏土等,有34种矿产居全国前五位,居前十位的有60种。

能源资源优势:甘肃省能源种类较多,除煤炭、石油、天然气外,还有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其中,石油可采储量为6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31.57亿m3,集中分布在河西玉门和陇东长庆两油区。全省煤炭预测储量为1428亿吨,已探明125亿吨,保有资源储量120亿吨,煤炭资源集中分布于庆阳、华亭、靖远和窑街等矿区。甘肃风能资源丰富,总储量为2.37亿千瓦,风力资源居全国第5位,可利用和季节可利用区的面积为17.66万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和省内部分山口地区,河西的瓜州素有“世界风库”之称,2012年全省风电建成装机达到650万千瓦。甘肃是我国太阳能最为丰富的三个区域之一,各地年太阳总辐射值大约为4800兆焦/平方米~6400兆焦/平方米,其中河西西部、甘南西南部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按现有利用水平测算可开发资源量约为520万吨标准煤/年。

3.文化旅游资源优势

甘肃作为我国远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中西文化的交流交汇要道,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民族民间文化特色鲜明,革命文化星光闪耀,现代文化亮点频出,形成了一道神秘而独特的西部文化风景长廊。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着力打造“精品丝路、绚丽甘肃”旅游品牌,2012年接待国内外游客7834.4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71亿元,对GDP贡献率达到8.46%。

①伏羲文化。伏羲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人文初祖,伏羲文化是距今七八千年的史前文明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甘肃天水是传说中的伏羲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是以伏羲为代表的华夏先民长期生活的主要地域。天水境内至今保存的伏羲庙、卦台山以及风沟、风谷、风台等与伏羲“风姓”有关的地名,大地湾附近的女娲祠,羲皇故里的砖刻、牌坊、白蛇匾等遗迹,都与伏羲文化密不可分。

②丝路文化。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在甘肃东西绵延长达1600公里,占其全程总长度的1/5。甘肃是丝路古道的黄金路段和枢纽地带,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以享誉世界的敦煌文化为代表,东西方文明在这里交融汇聚,西传东渐,陇原各地得以长时期地汲取这条道路上荟萃的各种文明成果来滋养自己,促进自身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丝绸之路及其丰富的文化遗存无疑是甘肃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中最有优势、最具光彩和魅力的亮点。

③民族民间文化。甘肃节庆习俗丰富多彩。回族的古尔邦节、开斋节;藏族的正月十五晒佛节、五月采花节;哈萨克族的叼羊、“姑娘追”;土族的“纳顿”节、“二月二”跳神会等。甘肃饮食文化异彩纷呈。兰州牛肉面是最具特色的大众化经济小吃,声名远扬;以手抓羊肉为代表的清真风味食品,独特可口;糌粑、酸奶、奶茶、蕨麻米饭等藏族风味的食物,值得品尝;还有各种地方小吃,更是独具特色。甘肃民族歌舞多姿多彩。社火歌舞是广泛流传于甘肃民间的一种艺术,尤以兰州的太平鼓舞、武威的“滚鼓子”、张掖的顶腕舞、陇东的秧歌、天水一带的扇鼓舞、腊花等著称,还有莲花山“花儿”、二郎山“花儿”、河湟“花儿”、裕固族民歌等。此外,兰州微雕葫芦,平凉纸织画,庆阳牛皮影、香包、剪纸、刺绣,保安腰刀,天水雕漆漆器,酒泉夜光杯,卓尼洮砚,武威“铜奔马”等民间工艺品也久负盛名。

④现代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的甘肃历史文化,不断催生着时代精神,培育了《读者》、《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一系列著名文化品牌,使甘肃的现代文化日益显露生机和光芒。《读者》杂志创下月发行量1003万册的记录,位居综合类期刊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在海内外亿万读者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诞生于1979年的华人经典舞剧《丝路花雨》,成为中华民族舞剧的里程碑,被海内外誉为“此舞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看几回”。透过敦煌艺术,使世界更深刻地了解了中国、了解了甘肃。由甘肃首创的“农家书屋”工程,是新时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知名文化品牌,是千百万农民群众的精神天地。甘肃已建成“农家书屋”4600多家,并在全国广泛推广,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

甘肃省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和邮政标志驿使图,就出土于甘肃。众多的历史遗存、独特的自然风貌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形成了以特色旅游资源为基础的独具魅力的四条黄金旅游线路。

①丝绸之路旅游线。丝绸之路全长7000多公里,在甘肃境内有1600多公里。甘肃被誉为“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这个黄金路段也被国家旅游局称为“永不衰落的旅游产品”,并被列为中国对外推出的九大经典旅游线路之一。丝绸之路甘肃段从东往西连接了甘肃的天水、平凉、兰州、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敦煌八个优秀旅游城市,可以看到“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以及鸣沙山、月牙泉、玉门关和雅丹地质公园等一批世界级的旅游景点,“东方雕塑馆”麦积山石窟,纪念华夏民族人文始祖的伏羲庙,气势恢弘的武威雷台汉墓、“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举世无双的西夏碑和西藏纳入中国版图的见证地白塔寺,世界最大的室内卧佛寺——张掖大佛寺,“天下第一雄关”的嘉峪关,还有森林、草原、大漠、雪峰等独特的风光。

②民俗风情和草原风光线路。源远流长的民族传统文化和奇丽多姿的民俗风情,形成了甘肃旅游的又一特色。从兰州南行,经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和陇南市,可以欣赏到临夏浓郁的回族风情,和政古生物化石博物馆,亚洲最美的玛曲草原风光,甘南浓郁的藏族民俗风情,世界最大的藏传佛教学府拉卜楞寺和唐蕃古道遗迹,还可以领略到武都万象洞、文县天池、礼县祁山武侯祠、成县鸡峰山的独特风貌。

③黄河风情线路。黄河发源于青海的巴颜喀拉山,纵贯甘肃南北930多公里。沿着黄河,可以观赏玛曲天下黄河第一湾、兰州百里黄河风情线、永靖黄河三峡、炳灵寺石窟、景泰黄河石林等名胜古迹和众多黄河文化遗存。特别是黄河穿越甘肃省会兰州市110多公里,使兰州成为全国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形成了独特的百里黄河风情线。“天下黄河第一桥”的中山铁桥、黄河母亲雕塑、羊皮筏子、水车博览园,以及南北滨河路的绿色长廊、亭台楼阁,形成了“黄河之都”的独特风景。

④红色旅游线路。甘肃是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也是三大主力红军都经过的唯一省份,红军长征在甘肃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遗址遗迹,是全国红色旅游资源大省。这里有打开红军通往陕甘革命根据地胜利之门的迭部天险腊子口;有决定红军长征最终去向和目的地的宕昌哈达铺会议遗址;有纪念三大主力红军长征胜利大会师的会宁纪念馆和会师楼,有抗日战争期间为推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出巨大贡献的“八路军兰州办事处”;有陕甘宁边区最早的红色革命政权——华池南梁苏维埃政权遗址。目前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的革命文物有300多处,各级博物馆收藏的珍贵革命文物近万件。依托丰富的革命历史资源,已建成各级各类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达1000多家,在传承革命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交通运输优势

甘肃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是西北地区连接中、东部地区的桥梁和纽带,是贯通东亚与亚洲中部、西亚与欧洲之间的陆上交通通道。近年来,甘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已形成以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和管道为主体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交通条件十分便捷。

①公路。基本形成了以省会兰州为中心,以连(云港)霍(尔果斯)、丹(东)拉(萨)2条国道主干线和10条国道及32条省道为干线,以县乡公路为分支,沟通全省城乡、连接周边省区的呈放射状的高速公路网。2012年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2.44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606公里,二级以上公路达到9376公里,公路密度达到了27.4公里/百平方公里。农村公路突破10万公里以上。兰州的6条出口公路及京藏高速公路甘肃段全部实现高速化,甘青宁3省(区)省会之间实现了高速公路连通。

②铁路。兰州是西北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中心,陇海、兰新、包兰、兰青、宝中等铁路干线均交汇于此。加之正在建设中的兰渝、西平、天平、兰新第二双线等铁路工程,兰州至中川机场铁路、宝鸡至兰州客运专线、敦煌至格尔木铁路已开工。贯通东西南北日益发达的铁路运输网络已初步形成。全省铁路营运里程达到2880公里。

③民航。全省境内有兰州中川、敦煌、嘉峪关等7个通航机场,中川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已完成可研。陇南成州机场、敦煌机场扩建工程年内开工。经营的航空公司达14家,航线55条,可通达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

④管道运输。甘肃是国家重要的能源供应战略通道,以“兰—成—渝”、“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为代表的石油管道,以“西气东输”、“兰州—银川”管线为代表的天然气管道,为满足中东部地区的能源需求、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兰州—郑州—长沙成品油管道”、“兰州—成都原油管道”,以及“西气东送二线”、“涩宁兰复线”试验段工程的建设,径甘肃境内的油气管道达到7000公里,是全国石油天然气管线最长的省份之一。

【注释1】多彩甘肃——省情简介,http://gansu.gansudaily.com.cn/system/2009/09/13/011268432.shtml

(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1.经济发展总体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甘肃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全省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兴建了一批农林水利、交通能源、生态保护和产业升级项目,基础设施状况明显改善,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进一步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活力。2001年—2010年的10年间全省经济总量增长了3.6倍,连续跨上2000亿元和4000亿元台阶,见下图。2012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650.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80.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600.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269.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3.8:46.0:40.2。人均生产总值超过20000元,达到21978元。

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迅猛,由2010年的3378.1亿元增至2012年的6013.42亿元,年均增长42%,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78%。仅“十二五”前两年全省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施工项目23114个,项目投资总规模为1.9万亿。其中,新开工项目17380个,项目投资总规模为1.06万亿,项目平均投资规模为6125万元/个。从投资结构来看,2012年第一产业投资238.04亿元,第二产业投资3211.64亿元,其中工业投资2215.09亿元,第三产业投资2563.74亿元。

甘肃工业在“工业强省”战略的带动下,特色支柱产业稳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加快。2012年工业增加值达到2074.24亿元,比上年增长14.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931.37亿元,比上年增长14.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488.36亿元,比上年增长11.1%;集体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3.73亿元,增长19.5%;股份制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355.82亿元,增长15.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9.42亿元,增长1.1%。石化、有色、电力、冶金、食品、煤炭和装备制造业等支柱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755.42亿元,比上年增长13.34%,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0.89%;实现利润226.51亿元,增长4.96%,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7.39%。工业结构内部,轻工业完成增加值278.75亿元,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652.62亿元,轻重工业比从2010年的12.1:87.9调整为14.4:85.6。

地方财政收入持续增加,由2010年的353.58亿元增至2012年的520.88亿元,年均增长23.45%,财政收入增速高于生产总值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77.04亿元。粮食生产实现9连增,总产达到1110万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7156.89元和4506.7元,实现了与经济同步增长。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果,城乡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为推进甘肃转型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抢抓机遇并形成和推动切合省情的发展战略

当前,甘肃正处在负重爬坡期。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国家批复兰州新区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启动实施《六盘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年—2020年)》、出台《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中央支持四省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政策措施力度加大,特别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29号)、《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等政策机遇,使甘肃面临着难得的政策叠加期和黄金发展期,步入了奋力赶超、转型跨越的历史阶段。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甘肃的五大战略定位(即连接欧亚大陆桥的战略通道和沟通西南、西北的交通枢纽,西北乃至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有色冶金新材料基地和特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示范区)和五大发展战略(即实施“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以加强薄弱环节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战略,以节水和治沙为重点的生态安全战略,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发展战略,以优势资源开发转化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战略),要求以新思路新举措走出一条符合甘肃实际、具有自身特色的跨越式发展道路。

甘肃省委、省政府不断深化了对省情的认识。着力把握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期、重点地区率先发展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突破期、改革创新和扩大开放的攻坚期的阶段特征,紧紧抓住发展的黄金期和政策叠加期的历史机遇,积极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千方百计破解发展难题,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抢占发展先机。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全面启动实施“3341”项目工程和“1236”扶贫攻坚行动计划。“3341”项目工程即打造三大战略平台:就是打造以兰州新区开发建设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为重点的经济战略平台,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为重点的文化战略平台,以国家生态屏障建设保护与补偿试验区为重点的生态战略平台。实施三大基础建设:就是要深入实施交通提升、信息畅通和城镇化建设,重点建设一批事关当前和长远发展的基础设施项目。瞄准四大产业方向:就是要把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富民多元产业、区域首位产业,作为全省各地因地制宜、齐头并进、共同发力的产业方向和工作格局。力争到2016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1.5万亿元左右,以强劲的投资支撑转型跨越发展。“1236”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即:“一个核心”,就是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确保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以上。“两个不愁”,就是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三个保障”,就是保障扶贫对象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六大突破”,就是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易地扶贫搬迁、金融资金支撑、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素质提升突破。

3.突出特色和分工协作的区域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区域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启动实施了《甘肃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兰州新区总体规划方案》、《兰州—白银经济区发展规划》和《酒泉—嘉峪关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规划》、《金昌—武威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规划》。《兰白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实施方案》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配合国家编制完成《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出台支持甘南、临夏、陇南、定西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各地坚持发挥比较优势,以首位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强化区域合作和联动发展,优势互补、组团发展、特色鲜明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根据《甘肃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未来5年~10年,甘肃将着力构建“一横两纵六区”重点开发区域。“一横”是指以陇海—兰新线为横轴,“两纵”是指以呼包银—兰西拉经济带、庆(阳)—平(凉)—天(水)—成(县)徽(县)和武都经济带为两条纵轴,加速推进形成兰白(兰州—白银)、天成(天水—陇南成县、徽县)、酒嘉(酒泉—嘉峪关)、张掖、金武(金昌—武威)、平庆(平凉—庆阳)6大组团式城市化发展格局。近年来,兰州新区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新区道路、供水等18个专项规划已印发实施,兰白两市签订区域合作发展框架协议和行动计划。以新能源和有色金属新材料基地建设为重点的河西地区加快发展,酒嘉和金武快速通道建设、“一区多园”产业园区共建、旅游精品线路共同开发,为探索区域合作和共赢发展积累了经验。酒泉、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上升为国家级开发区。以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为重点,强化东部四市经济合作,加强与关天经济区、陕甘宁革命老区内相邻地区联系,优化资源配置,深化交通和产业协作,陇东能源化工和天水装备制造业基地加快建设,已成为带动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深入贯彻国家支持藏区发展的政策,加大对甘南、临夏等民族地区的扶持政策,“两州两市”集中连片扶贫开发攻坚深入推进,主要经济指标稳步提高。

4.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甘肃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点投资建设工业体系的区域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建设,努力走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的路子,传统特色支柱产业改造提升步伐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初步形成了石油化工、冶金有色、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农产品加工和现代农业等特色优势产业。

①石油化工。甘肃是我国最早的石油化工基地之一,玉门油田是新中国第一个工业油田,培养出了像“铁人”王进喜那样的工人阶级楷模。目前,甘肃石化工业已形成石油勘探与加工、合成橡胶、精细化工产品、化学清洗等25个行业。兰州石化公司生产的烟气轮机、特种橡胶和石油树脂代表着全球同行业核心技术的尖端,其中特种橡胶的生产为我国国防和航天航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②冶金有色。甘肃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生产的重要基地,目前,冶金有色工业已拥有从地质勘探、采矿、选矿到冶炼加工,从科研、设计、施工到生产、设备制造等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仅次于石化工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金川公司是我国最大的镍钴及稀贵金属生产基地。酒钢公司已连续多年入围全国工业企业500强和中国制造业500强,成为我国西北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之一。

③装备制造。甘肃已经具备了较强的机械、电子产品制造能力和零部件加工配套能力,在石油钻采及炼化设备、数控机床、真空设备、风动设备、电工电器、无线电整机、集成电路封装、矿山机械制造等领域已形成突出的产业优势,拥有兰石集团、兰州电机、星火机床、华天微电子、兰州真空设备、天水风动工具等一大批品牌和知名度较高的国内行业“龙头”企业。

④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紧抓住国家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机遇,加大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和公共创新平台建设,促进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规模化发展,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金昌、白银有色金属新材料和兰州石化新材料,天水先进装备制造和酒泉新能源装备制造,兰州生物及陇药产业,陇东煤化工等高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推进产业创新和转型升级。2012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39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12年的6.87%。

⑤农产品加工。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甘肃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涌现出了以莫高实业、敦煌种业、荣华生化、黄河啤酒、皇台酒业、亚盛集团等上市公司为代表的一大批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的企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苹果汁、干酪素、番茄酱、肠衣、籽仁、种子、小杂粮等特色农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源源不断地出口北美、欧盟、非洲、中东及东南亚、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⑥现代农业。以推进沿黄现代农业产业带、河西和陇东农产品主产区、中部重点旱作农业及陇南山地特色农业建设为重点,着力实施“四个一千万亩工程”,全省已形成1500万亩全膜双垄沟播、1100万亩农田节水灌溉、1000万亩马铃薯脱毒种薯和700万亩优质林果业,主要农产品生产进一步向优势产区集中,区域特色现代农业体系加快形成。全省特色优势作物面积达2805万亩,马铃薯、中药材、玉米制种、酿造原料等产业规模保持全国领先。

5.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近年来,甘肃深入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出台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标准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等多项增收政策,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持续增加。2012年,全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7156.89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847.05元,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5.8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4506.7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146.2元,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9.8%。从城乡收入比来看,近5年来城乡收入比持续下降,由2007年最高的4.3%下降到2012年的3.81%,见下图。

6.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1373亿元,年均增长23%。“两基”攻坚任务全面完成,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农村小学和初中公用经费补助标准由人均240元和375元提高到500元和700元。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0%,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达到15万人。高考录取率提高到74%。在58个连片特困县市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学生231万人。建立生源地助学贷款制度和高中阶段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基本消除因贫失学现象。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8.17年。

基本医疗卫生工作得到加强。2012年医疗卫生经费投入540亿元,县、市、区全面实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省、市、县疾病预防控制、城乡医疗救助和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保障房建设进度加快。社会管理进一步加强,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实现了省级统筹,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实现了市级统筹,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建立。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参保人数超过2500万,参保率达到97%以上。解决了未参保集体企业职工参加养老保险、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等社保领域历史遗留问题,惠及近50万低收入群体。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全省城乡低保人均补助水平和农村五保供养人均标准逐年提高,补助资金全部实现社会化发放。

【注释1】《甘肃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甘肃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甘政发〔2012〕95号)

(三)向西开放战略与主要举措

甘肃省地处丝绸之路中段,尤其是河西走廊地区绵延1000余公里,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区段。从古至今,甘肃省就是稳定西北边疆的战略支撑点,是向西开放的战略大通道。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实施,通过打造甘肃“黄金段”,未来甘肃将成为我国重要的发展基地和新的经济增长区域之一,发挥连通欧亚、连通中国东西部的重要通道作用,成为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通道、丝绸之路文化长廊。

1.从起步晚到大开放

甘肃对外开放起步较晚,改革开放初期,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处于起步阶段。1981年7月,全省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兰光彩色冲印公司成立,引进外资2.6万美元,标志着甘肃吸引外资实现零的突破。本世纪以来,甘肃“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尤其是随着国家一系列鼓励“走出去”政策措施的实施,激发了全省大型国有企业积极参与境外资源的合作与开发,不仅促使企业加快实施国际化战略,而且有效缓解了省内矿产资源紧缺状态。2007年全省对外直接投资额2.5亿美元,是2002年的110倍,居全国第十位。金川公司、酒钢集团的投资参股资源开发项目占全省境外投资的92%以上。与此同时,以兰州海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民营企业也开始成为“走出去”的新生力量。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甘肃省的经济社会发展,除了投资拉动外,还要依赖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吸引外部力量来甘投资,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开发,借助外力促进转型发展。省委书记王三运曾指出,甘肃在加快开发开放上要有大突破,紧紧依靠外力拉动助推转型跨越。开展大招商、招大商,积极承接国外和东部产业转移,努力打造国家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和大通道。

王三运书记多次强调:甘肃省最大的矛盾是发展不足,最大的机遇是政策叠加,最大的希望是开发开放,最大的责任是富民安民。对于甘肃这样一个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的内陆省份,推进大开发大开放是实现转型跨越的必由之路。要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既要自力更生谋发展,更要借力转型促发展。要推进全方位的大开放,既要推进对周边省份和国内外的开放,更要推进思想观念解放、体制机制转变、发展环境优化基础上的大开放。

目前,甘肃全方位大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甘肃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全省上下积极拓展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各级政府把招商引资引智作为重中之重,紧紧抓住和用好国内外产业、资本、技术、人才加速转移流动的重大机遇。加快产业园区、技术开发区等载体建设,提升发展层次和水平,提高吸引力、承载力和投资强度。加强各类展会、节会等平台建设,高起点引进和培育一批技术先进、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大集团,努力使更多的企业成为中国和世界500强。支持骨干企业在境外建立原料和生产基地,扩大境外投资合作。支持金川公司、白银公司、酒钢公司等进出口骨干企业建立境外原料基地。大力开拓中亚、西亚市场,打造国家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和大通道。兰州中川机场航空口岸全方位开放获国务院批准。与天津、新疆、连云港、青岛等口岸签订跨区域合作协议,实现了口岸与内陆的联动与延伸,增设了金昌海关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2012年全省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89.05亿美元,其中,出口总值为35.74亿美元,进口总值为53.31亿美元。全年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20个,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0.61亿美元,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2.06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2.65亿美元。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合作格局正在形成。

2.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为契机,打造丝绸之路“黄金段”产业带

2013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批复同意支持甘肃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甘肃以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平台,推动文化大省建设,进而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华夏文明创新区将重点围绕“一带”,建设“三区”,打造“十三板块”。“一带”,就是东西横贯甘肃境内1600多公里的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三区”也就是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以敦煌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十三板块”,就是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文化传承、古籍整理出版、红色文化弘扬、文化赛事会展举办等13项工作。

甘肃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欧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充分发挥好甘肃是古丝绸之路咽喉要道和商埠重地的影响,切实用好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国家级战略平台,深度挖掘文物古迹众多和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努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黄金段”。

①发挥地域文化优势,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名城,成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敦煌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城市,是传承创新华夏文明的一大载体,必须把敦煌作为中国的敦煌、世界的敦煌、人类的敦煌去定位,从而发挥好应有的特殊作用,把敦煌的丰厚历史积淀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好、创新利用好。

②借鉴义乌小商品城等发展经验,积极打造全省文化商品集散地。在兰州建立西北文化商品集散中心,在敦煌建立丝绸之路文化商品集散中心,打通文化产品的生产、供应、消费环节。充分发挥好甘肃是古丝绸之路咽喉要道和商埠重地的影响,切实用好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国家级战略平台,努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黄金段。

③做好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共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全面推进敦煌国际文化名城建设,积极申请举办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继续举办“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

3.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搭建招商引资平台

“走出去”,积极参加国内外商务展会,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推介活动。2012年甘肃组团参加了西洽会、青洽会、津洽会、渝洽会、宁洽会、西博会、东盟博览会、亚欧博览会等12个省外展会,在省外共举办了13场(次)项目推介会,宣传推介甘肃的投资环境、重点产业和招商项目,取得了较好效果。在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举行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共签约25项,甘肃省占2项,分别是兰州市、兰州新区与保加利亚共和国普列文市、佩尔尼克市签署的经贸合作备忘录。搭建多种合作交流平台,鼓励和支持双方商会、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争取把兰州新区建设成面向中东欧的出口基地。

“请进来”,自办各类开展招商引资节会。“兰洽会”成甘肃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第一平台。第十八届、十九届“兰洽会”签约合同项目总额10739亿元,是前17届总和的两倍。“第十九届兰洽会暨民企陇上行活动”共签约合同项目1093个,签约总额6129亿元,签约合同项目数和签约额分别较第十八届“兰洽会”增长45.3%和32.95%。与28个国家的45个省州和城市建立友好关系,与内蒙古、新疆、广东等省区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兰州中川机场航空口岸全方位开放获国务院批准。投资签约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增多,且投资金额大。投资企业包括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境外(含港澳台)企业签约项目29个,签约额336.76亿元;10亿元以上的项目173个,签约额3787亿元,占展会全部签约总额的61.8%;境内企业几乎涵盖了全国所有省市区,能源、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文化旅游四个行业合同签约额占展会全部签约总额的63.8%。与2011年相比,文化旅游项目签约总额增加较多。

同时,全省各地依据当地文化或民俗特色,举办了节会,把客商请进来,通过实地考察、面对面地对接洽谈,收到了显著效果。2013年7月,“首届向西开放务实合作研讨会”在兰州召开,会议提出向西开放务实合作,甘肃现在要做的就是穿上新鞋重走丝绸之路。而甘肃省实施向西开放发展战略,不仅是贯彻落实国家对外开放发展战略调整的重要行动,也是一次扩大开放和快速发展的机遇。甘肃每年举办“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每两年举办中国敦煌国际艺术节、举办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把上述节会打造成国际知名文化旅游艺术节会。办好伏羲公祭大典、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张芝奖”全国书法大展、中国民间艺术节、中国国际鼓文化艺术周、临夏中国民歌艺术节、西和中国乞巧文化旅游节。继续挖掘资源潜力,创新节会形式,提高节会品位,突出个性特色,办好各地已有文化节会。整合资源,提升规格,重点办好兰州国际马拉松赛、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甘肃段赛事、嘉峪关国际滑翔节、嘉峪关国际铁人三项赛、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甘肃敦煌站)、张掖·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等体育赛事。充分发挥博物馆、纪念馆和展览馆的作用,开展各种文化展览、展示活动。

4.兰州新区成为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基地

2012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西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并确定了四大战略定位:一是西部的重要的增长极,二是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三是对外开放的战略平台,四是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2013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甘肃兰白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实施方案》,这是继广西桂东、重庆沿江、宁夏银川之后,西部地区第4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甘肃向来被看做是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有了兰州新区这个国家级新区做后盾,其向西开放桥头堡的地位无疑得到了加强。

国家把兰州新区定位为“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为甘肃向西开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亚5国和西亚19国与甘肃经济发展水平相近且互补性较强,尽管目前贸易额不大,但合作的潜力巨大。甘肃省机电产品、农产品、轻纺产品在中西亚国家需求较大,中西亚国家资源富集,是甘肃有色冶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战略资源和原料的进口空间较大。同时,甘肃与中西亚国家在公路、铁路、地产、电站及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合作前景广阔。随着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的加快推进,将为甘肃向西开放提供良好的通关环境,物流成本将有所降低,产业转移将加速推进,经贸合作将日益紧密。

【注释1】王三运:转型跨越是甘肃发展的必由之路,甘肃日报2012-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