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的青春你懂吗?
9465700000011

第11章 隐私心理——为了孩子,请不要翻他的书包

青春期青少年年龄虽小,但同样具有隐私权,他们拥有的秘密与成人的一样应该得到他人的尊重。父母看着孩子茁壮成长,难免会窥探到他们的隐私。在一般情况下,很多父母只强调成人自己的权利,往往忽视了青少年也有不想让他人知晓的事情,即使是自己的父母也一样。如果父母以保护孩子的健康成长为理由,有意无意地总侵犯孩子的隐私权,那么就会引起亲子之间感情上的冲突。

隐私被偷窥的压抑

在大型喜剧《家有儿女》中,小雪的后妈刘梅并没有对小雪置之不理,反而在生活、学习中特别关注小雪的发展。刘梅担心进入青春期的小雪会交男朋友,进而影响到学习成绩,于是总是鬼鬼祟祟地跟踪小雪,注视小雪的一举一动,让小雨充当间谍来监视小雪,甚至会翻小雪的书包进行检查,被小雪生气地指责为侵犯了她的隐私权。

有的父母非常好奇孩子偷偷地在日记本里写些什么,认为偷看他们的日记本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是为了孩子好。殊不知,日记本就像孩子的另一片天地,这是只属于他们的世界,里面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喜欢的人、崇拜的偶像、自己的理想等;这是一片净土,他们不允许他人分享,即使是自己最亲最爱的父母,也不允许。一旦发现自己日记本里的内容被父母知晓了,他们的情绪会立即爆发,他们会伤心失落,认为父母不理解、不信任他们,他们的心情无法释怀,就好像自己的心突然缺失了一块,无法得以弥补。不管父母以何种理由偷窥了孩子的隐私,孩子都会受伤,这就好像把自己的私密处赤裸裸地展现在陌生人面前一样,那么难堪、尴尬。

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对隐私的重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懂得个人隐私的保护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同样,青春期青少年成人意识的萌发使他们开始注重隐私的所有权。一个人不恰当地把别人的隐私公之于众,会造成人际关系的不协调,同样会丧失别人对他的信任与忠诚。这种行为与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心理年龄的成熟有很大关系。

根据法律规定,青春期青少年的私有日记、信件,任何人在未经许可情况下不得擅自拆阅,如果私自将其翻阅、隐藏、销毁,就是侵犯了青少年的隐私权。侵犯了孩子的隐私权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阴影,刺伤孩子的自尊心,破坏父母在孩子心中的权威地位,产生严重的后果。对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创伤证明父母私自拆阅孩子的日记、信件并不能保护孩子的健康,或许父母本意是为了保护孩子的健康,但结果却背道而驰。

父母对孩子的尊重与信任

常常会听到青少年向要好的同伴抱怨:“我最讨厌的就是爸爸妈妈偷看我的日记,偷听我的电话。我觉得他们看我就像看贼一样!我都快没法和他们交流了。”这是青少年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在隐私问题上很多有同感的青少年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应对之策。问及父母,他们却振振有词地说:“现在的社会很乱,不听孩子电话怎么知道他们结交一些什么人呢。我们这样做都是为了孩子好!”父母这样窥探孩子的隐私,会导致孩子离他们越来越远,浓厚的亲情变得淡薄。有的孩子为反抗父母故意去做一些让父母担心的事情,反而找到了快感,欲罢不能。一些比较敏感的孩子,因此会闷闷不乐,变得越来越内向,这样的孩子得抑郁症的概率比较大。可见,私自偷窥孩子的隐私,对孩子的成长不一定好,反而会使亲子关系问题重重。

父母要尊重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一切,包括隐私。不要轻易去动孩子上了锁的抽屉、日记,如果强制打开孩子心里珍藏的秘密,那么孩子的心灵将不会阳光灿烂,而是会忧心忡忡,他们将会丧失安全感。父母应该多与孩子沟通,多了解青春期青少年的身心特点,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给孩子一片轻松、快乐、纯净的心灵空间,这样孩子自然会向父母诉说他们的烦恼。父母根本不必用监督、偷窥的方式或以保护孩子健康成长为借口关注孩子。父母要根据孩子的选择给他们自由,不能多加干涉,要努力创造条件,发掘孩子的内心世界。

亲子之间应多沟通,帮助孩子减少不必要的秘密,以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父母对孩子的承诺一定要兑现,如果做不到也要说清楚原因,求得孩子的谅解。对于承诺要为孩子保密的事情就不要在朋友面前以轻松、不以为然的态度讲出来。这对于父母来讲,可能没什么,但对于孩子来说完全不同。

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监护人,有责任有义务教育好孩子,如果能以民主契约精神和协商的手段与孩子沟通,其结果自然顺畅。青少年对父母的这种做法也应该以理解的心态来对待,毕竟这也是父母保护孩子的一种表现,只是方式不对而已。独立意识增强的青少年面对自己的隐私被偷窥,要学会心平气和地与父母沟通,不要总想着是父母的错。父母在教养孩子方面也是需要学习的,也就是说,父母从孩子身上也能学到一些有利于他们成长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