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目标
1.了解公共关系语言的含义和特点及运用法则;
2.掌握公关关系语言的运用艺术(重点);
3.明确几种常见的公关关系礼节的要求(重点)。
技能目标
1.学会运用公共关系语言艺术进行日常沟通;
2.能在不同社交场合体现公共关系礼仪要求;
3.了解并能运用公共关系交际艺术约束自身行为,养成交际礼仪习惯。
13.1 公共关系语言艺术概述
13.1.1 公共关系语言
1.公共关系语言的含义和特点
公共关系语言是公共关系主体的语言活动及其结果,它包括典型的公共关系语言和非典型的公共关系语言。公共关系语言在建立公众关系和维持、强化、改善公共关系状态的过程中,为达到组织特定的公关目标,起到了独特、重要的作用。公共关系语言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①广泛性。只要有人际交往的时间和场合,都会视特定目标需要而选择使用。
②直接性。直接对交往的对象表达。
③双向性。交往双方既是表达者,也是领会者,为了沟通而使用。
④情感性。表达交往双方的真情实感。
⑤文明礼貌性。在表达过程中,特别强调“尊重”的原则,自尊自重、文明得体、礼貌周全,既庄重典雅,又表谦表敬。
⑥民族地域性。不同的国家和文化背景,对同一语意的表达和理解都有不同之处,各地各民族的习惯用语也是不相同的。
⑦艺术性。语言表达过程中讲究一定的艺术性,也就是公关语言技巧的使用。因为公共关系活动不仅是一种信息的传播,同时也是一种批评、劝导、说服的过程。只有运用一定的艺术性才能实现沟通的目的。
总之,公共关系语言活动是一种言语行为:其任务在于:运用自然有声语言,借助体态语言向特定的内外公众表达情意,达到双向交流和沟通,其目标是追求最好的表达效果。
2.公共关系语言在公关实务中的运用
公共关系语言的运用原则,是指为公共关系主体圆满完成公共关系语言交际任务,实现特定的公共关系交际目标而制定的运用语言的根本原则。具体可分为表达原则和领会原则两个方面的内容。
在表达原则上,明确三个要求:
①必须为确切地传达组织的信息,实现公关实务目标服务;
②必须适应不同公众的不同特点,包括内外部公众的年龄、性别、心理特征、文化背景等的区别;
③必须适应特定的语言环境,考虑到公关的时间、地点、场合、气氛等因素。
在领会原则上,明确三个方面:
①要准确地感受、理解对方语言的含义,不可凭想像去理解对方的话语、文字;
②要按照公众语言的具体规范来理解其话语,包括规范的读音、书写格式等;
③要充分利用语言环境,即语言赖以存在的时间、地点、场合,以及前言后语、上下文等因素,不可断章取义地误解对方的语言。
3.公共关系口语的表达要求
公共关系口头表达是用来传递公关信息,为特定公关目的服务的语言。它的使用场合非常广泛;同时,公关口头表达又要受到公共关系交际模式和特定公关目标的影响,因而它具有独特的要求。这些独特的要求,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为确切的公共关系活动目的服务
公共关系口头表达为确切的公共关系活动目的服务,或提供信息,或了解情况,或联络感情,因此有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
①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使用符合公关场景的话题和适合公众接受的口语,切不可不顾所要表达内容的需要而片面地追求语言的形式美,切不可很久也没有进入正题,让对方摸不着边际,耽误了工作。
②要通情达理,亲切委婉。白居易说过“动人心者莫先于情”,交往双方,当对方有过失的时候,都应先表达一种理解、谅解对方的情感,真诚地选择一些能够表明理解、谅解对方的语言,然后再委婉地切入正题。
(2)通俗文雅,文明大方
为使本组织的良好形象能够通过公共关系人员的口语体现出来,在公共关系交际时,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①要注意使用文明礼貌十个字(“你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要使“欢迎光临”、“谢谢合作”、“不必客气”等成为基本的口语,并且一定要杜绝粗话,万万不可将口出粗话等同于所谓的“豪爽”。
②公关场合说话要多用敬、谦、雅等词语。敬词,是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在公关交谈过程中,如果涉及对方的上级领导、对方的长辈时,一般应该用“您”代替“你”,应使用“尊”、“贵”、“贤”、“令”等字词称呼。谦词,是向对方表示恭敬或自谦的用语,在交谈中涉及自己或己方的亲属时,一般应该用“鄙人”、“愚人”、“家”、“舍”、“小”等字词。雅语,就是把平时太通俗的词语用一种更文雅的说法,如用“请用餐、用茶”代替“吃饭、喝水”等。
③说话要有分寸。在公关场合,说话要注意就事论事,不要“算总账”,不要武断下结论,更不可随意开玩笑。例如,“你怎么总是姗姗来迟?”、“你是不是故意躲着我们,消极对抗?”、“你方就是不诚心合作”等。
(3)要灵活应变
要根据公关双方交谈的内容和环境的变化,迅速地调整口语,选择不同的表达手段,灵活应变。切记不可将公关交谈口语“模式化”。例如,问候、致意的口语,可以用“您好”、“早晨好”、“您昨晚休息得好吗?”、“您今天看上去精神特别好!”、“见到您很高兴!”、“真高兴,咱们又见面了!”等,切不可一见面就只知道千篇一律地问对方“你吃了没有?”或“你上哪儿去?”
(4)借助副语言和体态语言
在口头表达时,一般都应该恰到好处地借助一些副语言和体态语言来配合,以便加强、提高公关口语的表达效果。例如,真诚、爽朗的笑声,热情的掌声鼓励、微笑、点头、招手致意、握手问好等,这样就可以使双方的交谈不仅能够维持,而且能够深入发展下去。
(5)善意幽默,缓和气氛
古人云:“赠人以善言,重于金石珠玉;以言伤人,利于刀斧。”说明语言的力量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在公关交谈时,多一些善意的幽默,就多一些和谐和融洽,也就更容易完成公关工作的任务。
13.1.2 公共关系语言的艺术
1.接近的语言艺术
公共关系人员要与对象公众沟通,必须接近对象公众。以真诚、热心、礼貌、得体为本,巧妙地运用接近的语言技巧,不仅会给公众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而且决定着双方的交谈能否顺利进行下去。
(1)称呼的语言要求
①称呼得当。初次见面,公共关系人员一般都应该根据对象公众的年龄、职业、职务、辈分及与自己、与本组织关系的亲疏、交往的深浅选择恰当的称呼,并在姓名后面加上或者“先生”、“小姐”、“女士”、“夫人”,或者“同志”、“师傅”、“老师”等称谓,以示礼貌。如果知道对方是有学位、军衔或显赫职位的人物时,还应该在称谓中加上相关的职衔,这样更周全一些。例如,“孙夫人”、“李博士”、“王团长”、“黄院士”、“张主任”等。
②顺序讲究。公共关系场合,各方人士都在场的情况下,称呼的顺序也有很多讲究,其中最基本的有4点是必须严格注意的:第一,先上级后下级;第二,先女士后男士;第三,先长辈后晚辈;第四,先疏后亲。
③致意亲切。在公共关系交际场合,应该在称呼之后紧接着问好、致意。在公关交往中,一般都是以“您好!”、“认识您很高兴!”、“大家好!”、“很高兴能有今天这个机会同大家相聚!”等口语接近对象公众的。
(2)介绍的语言要求
①自我介绍。自我介绍是在公共关系交际场合结识公众朋友的最常用的形式。自我介绍时的口语,一般应根据对象公众的不同而做不同的选择。例如,把自己介绍给领导、长辈、知名人士时,语言要谦恭有礼,不可太直露,即使自己确实有一系列的职务、头衔,也应省略、简化一些,仅用名片或者等交往加深之后的详细介绍作为补充;把自己介绍给下级、小辈时,语言不妨风趣幽默、亲切随和一些,这样,就可以迅速缩短交往双方的人际距离,通畅地接着交谈下去了。
②介绍他人。在公关场合,当公共关系人员处于“主持人”、“中介人”或“秘书”地位时,就需要为互不相识的交往双方做介绍。这时候,首先要注意介绍顺序。
第一,先把年轻者、身份较低者介绍给年长者、身份较高的客人。
第二,当客人双方的身份相当的情况下,则应该先把自己较熟悉的人士介绍给较生疏的人士。
第三,当男、女客人同时出场时,一般应该先把男士介绍给女士。
就是说,后者有“优先”知道、了解前者的相关情况的权利。
此外,在介绍他人时,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具体的要求。
第一,要努力把双方的姓名、工作单位、主要职务及特长表述清楚,不要在忙乱中张冠李戴,弄得大家都尴尬。
第二,在语言上要注意所含的信息量要适中,要使双方能够迅速接近和攀谈起来。
第三,介绍的话语要热情而文雅,彬彬有礼,充分保护客人的自尊心,绝对不可以涉及客人的隐私。
第四,介绍口语的声音要适中,不高不低,语调平稳,不快不慢,让双方都能听明白。
第五,介绍时,各方都应起立,体态文明,面带微笑。介绍人的手掌朝上,掌心微微凹着,示意被介绍者,而不宜用手指指点客人。介绍人应有开头语,如“李总经理,请允许我把张厂长介绍给您。”
第六,随机寻找话题,引发双方交谈。介绍的过程,就是寻找话题,接近对方的过程。公共关系人员要善于随机寻找话题,引发交往双方迅速找到共同的兴趣点,使双方自然而顺利地交谈起来。
2.说服的语言艺术
公共关系人员在代表组织与相关公众交谈时,有时会发现自己的言辞难以说服对方,尤其是有求于对方时,一时找不到恰当的理由,让对方信任你、接受你的请求,给予你急需的帮助。这时候,也有几点具体的方法技巧可以参考,如下所述。
①不妨用风俗习惯来解决。例如,“在我们国家,习惯上都是这样的……”,“在我们那里,历来都是这样处理的……”这样可以比较顺利地说出自己的要求,通情达理的对方一般情况下,会按照你的“习惯”完成你的“要求”。
②可以请出一两位德高望重的人物,或者是对双方都有较大的影响力和说服力的朋友来充当“代言人”,由“代言人”来劝导双方,这样利于消除分歧、解决问题。
③以适当的批评方式,也可以收到说服人的效果。因为适当的批评反而更能显示和表明一个人内心的诚意,使对方容易产生一种“他真是为我着想”的感受而接受说服。
④先提升对方的荣誉感,给别人以积极的肯定和称赞,说明只有他才有能力做好你所求助的事情。例如,“我知道您一向是很有魄力的,向来很会处理这类麻烦事情。我相信,只要您一出面,一定会马到成功。请您尽力帮助我,好吗?”
⑤当对方还不是很明白你的要求时,则需要告诫对方,语气不必过于软弱。只要理由充分,坦率地说出要求或劝谏对方的话语,也可以使对方明白你的真实意图和要求,心悦诚服地接受。所以有时候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目标、要求,把问题转回到起点,也不失为一个比较好的说服对方、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3.应急的语言艺术
俗话说:“祸从口出”,这是指一个人若在言语上不加留意,或词不达意,往往一时难以解释明白;所谓“言多必失”,话说多了,考虑不太周全,容易说错话,也是这个道理。公共关系人员一旦说了不该说的话,轻则造成尴尬气氛,重则伤了和气,损害了组织的形象。在这种时候,为了挽回情势,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应急的口语表达方法。
(1)自我牺牲法
就是把自己当牺牲品,现身说法贬低自己。例如,“刚才我批评了你这件事的某些不妥,其实,我自己更不如你,如果让我去处理这件事,肯定会更糟糕。”
(2)同病相怜法
在社交场合,发现同伴有失误,如果直接挑明会令同伴很尴尬,“打手势”、“打哑语”提醒同伴也不一定能领会其意。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先自我检讨,再提醒对方别犯与自己同样的错误。
(3)自扮丑角法
当我们在社交场合的言谈举止不慎当众出丑时,可以在口语技巧上加一些诙谐,当一个临时演员,扮一个丑角,自娱娱人,也可以化尴尬为轻松,自我找台阶下。
(4)自圆其说法
在社交场合,或者说错了话,无意中触到了对方的忌讳禁区,或者念错了对方的名字,认错了人,等等,都可以临时编一个小小的、善意的谎言。诸如:“真是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您的外貌变化太大了,这么漂亮、潇洒,我都认不出来了。”或者“对不起,您的长相太像我的那位朋友了。看来我今天又多了一位新朋友。”
4.拒绝的语言艺术
拒绝别人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但是,它是一门学问,有很多方法值得我们去探究。在公关场合,怎样说话,才能做到既拒绝了对方又不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不会损伤交往双方的友情呢?以下几种技巧可以借鉴。
(1)借用名言、古训
就是借用名人、伟人、古人的典型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一方面可以使自己说出的话更具权威性,使对方深有同感,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自己直抒己见时太锋芒毕露。
(2)以亲情为“挡箭牌”
以亲人的需要来说明拒绝对方的理由,一般而言,基于大家都有的亲情和孝顺之心,“人之常情”,对方就不好再强求于你了。
(3)以公务繁忙为理由
一般情况下,以另有更重要的工作或学习任务作为谢绝对方要求的理由,是很充足的,甚至还在无形中使对方对你产生好感和信任,认为你是一个好学上进、工作努力的人。
(4)直言明说
在社交场合,当交往对方的要求明显不合情理,或者自己一方的理由很充足,这时候,大大方方地说明理由和真相,果断地拒绝对方就是名正言顺的了。
(5)先表情后婉拒
当对方喜气洋洋,或者悲情切切时向你提出某个请求,如果我们仍然以自己的亲情或公事为理由拒绝对方,则容易被对方误认为你是不尊重友情、不可靠的人,甚至是势利小人,因此伤了双方的情谊。这时候,对方盛情难却,你首先要在言语和行为上表明诚意,或真情地向对方表示祝福,或者沉痛地表示哀情,然后再委婉地说明实在无法脱身的难处,请对方谅解。
(6)寄希望于将来
这主要是指在经过仔细比较之后,在拒绝对方的时候,用“以后还会有更好的机会”来安慰对方,以美好的言辞鼓励对方,把希望寄托在将来。
(7)以问代答
这种方法,一般不由自己说出拒绝的理由,而是提出问题,请对方权衡,由对方自己放弃要求。例如,“很感谢你们单位邀请我参加你们的活动,但是,我同一时间还要去参加我们厂的一个新产品鉴定会,您看怎么办呢?”
(8)以知己者的身份
这也是一种比较容易被交往对方接受的拒绝方式。例如:“您是这个新产品的设计者,您亲自出面介绍,比我去更合适些,也更容易推广您的新产品。我就不去了吧。”
5.赞扬与批评的语言艺术
(1)通过恰当的赞扬形成“磁场”
在公关场合的人际交往中,人们一般比较看重自己社会价值的实现及社会对个人价值的肯定,并且往往能够把别人的赞扬看作是对自己的尊重和激励,而后更加积极上进。因此在公共关系活动中,公共关系人员作为组织的第一线代言人与公众交往,一定要在尊重对方的基础上多采用赞扬的话语,这样,就更容易形成友好团结和追求进步的氛围。适当的赞扬,就像磁铁一样,形成“磁场”,不但使交往双方愉快,而且能很快缩短相互间的距离。
在社交场合赞美别人的语言表达方式也是很多的,有以下几种。
①当面亲口说。这种表达法在双方关系十分亲近、随和的情况下,一般效果都比较好,能起到加油、润滑的作用。
②借第三者之口说。在双方关系还没有达到十分密切时,面对面地说出赞美对方的话语,难免会给人一种“拍马屁”、“客气奉承”或“言不由衷”的感觉。因此,用其他人的评价,用第三者的口吻来表达对对方的赞扬,就显得比较客观、自然了。
③先轻后重地赞扬。就是把对方不很重要的、不显眼的甚至是有所欠缺的方面放在说话的前部分,然后用“但是”转换语气,重点强调你认为更好、更美的方面,加以真诚的赞扬,这样,包括被称赞者在内的听众,都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乐意接受你的赞美和推崇,乐意与你所代表的组织继续深入交往下去。
④扬长避短,寻找优点加以赞扬。即在交往对方的缺点多于优点时,应尽量寻找优点,淡化对方的缺点,努力肯定、赞美对方的长处和优点。由此,对方会通过自我反省而克服短处、发扬长处。因此体会到我们的真诚友谊,交往更加深化。
⑤模糊赞扬,主动请教。在缺乏事先深入的研究和准备,不甚了解对方的缺点时,或者想称赞对方但一时又说不出恰如其分的“美言”时,不妨采用这种办法。例如,“我对这个事情了解不深,只觉得很特别,很有启发。看来您在这方面是胸有成竹的,我很想听听您的高见,请多多指教。”
⑥转移话题,迂回赞扬。在赞美和夸奖一时并没有引起交往对方的共鸣时,最好的办法是迅速转移话题,通过迂回,把你的赞扬同对方所期待的赞美一致起来,这样,可以避免“话不投机”的困境而“化险为夷”,继续愉快地沟通和交谈。
⑦先褒后贬,把赞扬当作“糖衣炮弹”。在必须及时指明对方的失误,给对方以善意的忠告时,可以把赞扬作为“糖衣炮弹”,采取“先褒后贬”的表达口语法,使对方消除对立情绪而乐意改正错误。
(2)通过恰当的批评形成合力
批评,是一种基本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它比其他的制裁和处罚,在使用上要方便得多,效果也要好得多,运用得当,很容易形成和谐的团结局面;但是,要十分小心地运用好这个武器。
批评别人,甚至责备别人,怎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好效果呢?以下几种方式方法可供参考。
①宽仁厚道地为对方考虑。就是要求批评者以“设身处地”的态度,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帮助对方寻找失误的原因,然后再在尊重对方人格、为对方保留颜面的基础上,心平气和地据实批评对方。
②避免比较。在批评某人某事时,应尽量避免把对方同其他人进行比较。因为各人的生活环境、工作经历、所受的教育程度、处事方法等各不相同,如果不加区别地扯在一起,或者褒一方而贬另一方,被批评者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无形中会伤害到各方的情感,破坏大家的和谐相处。
③诙谐幽默,反话正说。在公共场合,这种说话方法,一般都能收到既批评某件具体的事情,又不伤害人与人之间的和气的效果。
④旁敲侧击,表扬其他人。在需要批评较多的当事者,或者被批评人并非主观上犯错误时,可以采用赞扬不在场的其他人,从暗喻中收到间接批评对方的效果。
⑤响鼓重槌,严厉告诫。俗话说“响鼓也要重槌敲”,就是说,对有些过错,如果不及时提到原则高度给予严厉的批评,而只是轻描淡写地随意说几句“下次注意”就算了,那样,犯过者不容易记住深刻的教训,以至于日后还会再犯类似的过错。
当然,这种严厉的批评,第一,要针对事情本身,不能对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第二,批评必须适时适度,恰如其分,不可等事情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又翻出“陈年老账”;第三,应该在批评之后加以关心和鼓励,使受批评者心悦诚服,又能重新振作精神,看到前途,从此更加兢兢业业地做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