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职业道德与就业创业指导
9450200000003

第3章 职业道德概述(1)

职业道德

道德是人类最古老的行为规则,它在维持人类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党中央和******非常重视全体公民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2001年****中央发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概念。并强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中,凝练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其主体内容之一。因此,要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战略任务的重要内容,对未来的职业人员进行相应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各级职业教育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本章从含义、本质、意义、原则、核心等多个理论方面对道德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内容进行了阐述,以期提高大学生职业道德的理论水平,为自觉掌握和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打下基础。

1.1 道德的一般规定性

引例

道德的力量

在河南的一个小山村里,一位小学教师因为长期工作于条件艰苦的山村小乡,身患疾病,弥留于世。别人问他是什么让他一辈子坚守在山村的教育事业上,他只说了一句话:“我答应过孩子们一直教到死。”他死后,乡亲们在他的墓碑上刻了这样一副对联:“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教必有方,滴滴汗如水,诚滋桃李芳天下;十年寒窗,九章算术,八索文思,七纬地理,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德,两雅一心,诲人不倦,点点心成血,德育英才泽神州。”

简析

一个普通的山村教师,何以能在艰苦的环境中终身执教而无怨无悔?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的意志?是外力的强压?还是利益的诱惑?都不是。唯一能解释他行为的根源就是他内心的信念,他对职业的责任感和道德感,是道德的力量支撑起他的精神大厦,使他在平凡的人生中焕发非凡的人格魅力。

1.1.1 道德的含义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会遇到道德的问题,“道德”是一个使用频率很广的词汇。人们对某人的行为表示称赞时,说这人有“道德”,品德好、行为高尚;对某人的行为表示批评时,说这人“缺德”,品德差、行为卑鄙。这种对人的行为的评判都与道德有关,那么道德是什么?

在我国古代,“道德”一词最初是分开使用的。“道”原指人走的路,后引申为做人的道理、原则、规范,之后又进一步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则、规律。“德”与“得”是相通的,如《礼记·乐记》中:“德者,得也,得事宜也。”意思是说,“德”就是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合适、恰当,使他人和自己都能有所“得”。“德”的含义偏重于主观方面,一般是指人在实行“道”的过程中内心有所得,即人们认识了“道”,内得于己,外施于人就是“德”,故“德”又称德行、品德。在我国把“道”和“德”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概念来使用的首推荀况,他在《劝学》篇中说:“故学至乎《礼》而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也就是说,只要人们学到了“礼”,按“礼”的要求去为人处事,也就达到了最高的道德境界。可见,道德从它的原始规定和后来的使用来说,就包含着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活动等广泛内容。它既是一种善恶评价,又是一种行为标准。

在现代社会中,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要求、个人品质规范,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和价值观念来维系的,以善恶为评价标准的,评价人们行为,调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道德也是人们完善和发展自己的一种特殊力量和方式。

1.1.2 道德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全过程。因此,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意识形态,从本质上讲,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经济基础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道德体系是指各种道德现象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主要包括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活动。而道德活动是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规范的指导下进行的。从归根到底的意义上说,道德意识和道德规范是一定的经济关系在人们思想中的反映,是一定的经济关系对人们的道德行为的要求。因此,有什么样的经济结构、经济关系,就会有什么样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要求。在人类历史上,与不同的经济结构相适应,产生了不同的道德原则与不同的道德规范。因此,便出现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不同的道德体系。

(2)社会经济关系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从根本上讲,道德的基本内容就是人们的利益关系问题。利益不仅是每个社会经济关系的直接表现,而且是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直接动因。人们总是从一定的利益出发选择自己的行为,处理与他人或社会的关系,作出善恶的价值判断,从而形成一套较为固定的道德原则与规范。各种社会或阶级的道德,都是根据对利益问题的不同回答,来确定它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的。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关系决定了资产阶级道德的核心和基本原则是利己主义,“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就是资产阶级所奉行的信条,而金钱万能、有钱就有法是资产阶级道德最基本的规范。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一切是非善恶都以能否获得金钱为标准。恩格斯曾深刻指出:在资产阶级看来,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为了金钱而存在,连他们本身也不例外,因为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赚钱,除了快快发财,他们不知道还有什么幸福,除了金钱的损失,也不知道还有别的痛苦。

(3)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强烈的阶级性

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道德必然带有阶级性。恩格斯说过:“一切已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在还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例如,在奴隶社会,奴隶主把掠夺奴隶、买卖奴隶等看成是道德行为,而奴隶则为争取人权,把反抗压迫、斗争中团结互助看成是道德行为。在封建社会,封建主强调“三纲五常”的道德观念,而农民却把勤劳俭朴、孝慈友恭、贫富均等、反抗剥削视为高尚的道德。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把唯利是图、自私自利、投机取巧视为道德行为,而无产阶级在斗争中逐步形成了大公无私、关心集体、先人后己、诚实正直等高尚道德,把损人利己、不劳而获、趋炎附势视为不道德行为。由此可见道德具有明显的阶级性。

(4)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社会经济关系发生根本的变革,必然导致新旧道德的更替,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就充分地表明了这一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道德也代替了原始社会的道德。就是在同一社会经济结构内部,一旦发生某些重大变化,也会导致相应道德类型的变化。由此可见,道德是随着经济关系的发展和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存在所谓的“永恒道德”。

总之,经济基础决定着道德的性质、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内容,以及道德的阶级性和发展变化,一定的道德是对一定经济关系的反映。要指出的是:一方面,一定的道德一经产生,就会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内心信念等特有形式,使人们按照一定的善恶标准选择行为,来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对整个社会生活表现出强大的能动作用,如勤劳致富、诚实经营、公平竞争、自由买卖等道德观念对市场经济的建立就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道德对经济关系的反映也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以能动的方式反映社会经济关系,把握世界和引导,规范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

【小资料】

教化德治

“教化德治”主要是讲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的意义和方法,有教化、表率、家教、易俗、德治等几类,这里大体是按儒家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养、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顺序来编排的。这八条目中现在讲得最多的还是“修、齐、治、平”这四条,这也就是先把自身的道德修养搞好,然后把家治好,再来治国,国家强盛后,就可以平天下。“教化德治”强调的道德修养教化是由个人的修养开始直到平天下,一层一层逐步发展的过程。这里最基本的是修身。儒家讲“自天子以至庶人,皆是以修身为本”。修身是本,修身完后才能“齐家”,即把家治好;“齐家”以后治国,治国只能用德治,也就是用道德来治理国家。用王道,不能用霸道,让老百姓心服口服,这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1.1.3 道德的功能

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对社会和人自身生存发展和完善的功效及意义。道德的功能总的来讲,集中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另一方面,它是激励人们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具体来讲,它包括认识功能、调节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等,但其主要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

(1)道德的认识功能

所谓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是人们认识和反映社会状况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方式。

一方面,道德借助于道德观念、道德准则、道德理想等形式,把现实社会中的现象、关系和行为,区分为善与恶、好与坏、美与丑、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以此帮助人们认识生活、明确责任、选择行为、塑造人格,使我们明白每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基本的行为价值坐标,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道德的认识功能一经与生活方式相联系,就转化为对个人来说至关重要的选择功能,道德也就成为生活方式的精神心理基础。《报刊文摘》2002年3月13日摘编了一篇题为《最严厉的惩罚》的文章,内容如下。

一个人上初中时染上了偷书的习惯。他惯用的伎俩是,走进一个书摊,弯腰用手同时拿起两本书,假装翻看,趁摊主不注意,迅速地将其中一本隐藏在腋下,再翻看一会儿手上的书,然后放下它,扬长而去。他从未失过手,直到他的小书柜被偷来的书塞满。高中毕业以后,他没有考上大学。在亲友的资助下,他开了一个小小的自选商店。一天,他无意间看见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在货架上拿了两盒巧克力,迅速地藏了一盒在腋下,然后将另一盒拿在手里。他像看见了天下最可怕的事情一样呆坐在那里,直到那个男孩付了一盒巧克力的钱后从容离开,他还没有清醒过来。从此以后,他的情绪一落千丈。在那间装满了他偷来的书的房间里,他反复想着自己是怎样一个人,以及这样的一个人活着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可见,对一个人最严厉的惩罚不是枷锁,也不是牢狱,而是给他一面镜子,让他看看自己是怎样一个人。从道德的认识功能来说,这面镜子就是道德的善恶感和良知。

另一方面,道德借助于道德观念、道德准则、道德理想等形式,揭示和规范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义务或利益关系,并把我们自身与现实世界连结起来,以此帮助我们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认识道德进步和演化的规律。

在现实中,道德规范和原则都从一定方面反映了现实生活状况和客观要求,反映了道德发展规律,告诉我们每个人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是什么,我们每个人如何按道德规范的要求去规范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可见,道德具有非常重要的认识人与人的关系、认识社会的功能。

(2)道德的调节功能

调节功能是道德的最主要的功能。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具有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以达到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能力。道德调节主要以两种形式进行。一种是社会调节,即以社会的道德原则、规范为尺度来评价人们的道德行为,协调人们的道德关系,这是最基本的道德调节方法。例如,对那些不赡养父母、遗弃老人的行为,可以通过婚姻家庭的道德规范及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进行调节。另一种是道德的自我调节,即以个人的道德思想为尺度来评价社会的道德行为,协调自我在社会中的道德角色及与他人、与社会的道德关系。例如,社会上一些犯罪分子侥幸脱逃法律的制裁长达十几年,却由于受到良心的谴责,长期处在精神折磨的痛苦中而主动投案自首。这种行为可以说是道德自我调节的结果。道德的社会调节和自我调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道德调节功能是将社会的价值观念、价值观念体系转化为个人内心隐秘的命令、良心的召唤和义务的呼声,通过良心和义务的竟合而实现。在社会生活中,这种基于良心与义务的道德命令具有自觉、自律、自为的特点,明显区别于具有强制性的政治命令、军事命令,它表现为一种内在的强制性,是以人们的内心接受或部分接受为前提的。没有道德主体在道德内容、道德结构方面的认同或部分认同,道德的调节功能是不会发生的。例如,对于那些婚外同居行为,如果当事人没有认识到这是不道德的行为,那么社会舆论怎么谴责也没有用,这时只能求助于法律的调节手段。

道德调节功能的内在强制性的特征,为其在社会领域中发挥作用带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它可以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广泛地调节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一些特定的领域它又无法涉及,从而在一些特定的社会现象面前表现得软弱无力。因此,必须正确地分析和运用道德的调节功能,并积极地将道德调节同其他的社会调节手段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道德的调节功能在社会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道德的教育和激励功能

所谓道德的教育功能,是指道德能通过评价和鼓励等方式,造成社会舆论,形成社会风尚,树立道德观念,塑造理性人格,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观念。

道德的激励功能是指道德依据社会价值观念、价值观念体系,通过确定道德理想,树立道德榜样,建立道德的鼓励和批评机制而激发人们形成良好的道德风貌、道德品性和道德境界,激发人们向往、追求和实现完美的道德人格。在社会生活中,道德激励功能的实现与人们的成就感、尊严感、荣誉感的形成和发展息息相关,与人们道德人格的追求、形成和完善不可分离。

1.1.4 从“以德治国”看道德建设的意义

江****同志在2001年初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明确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在这里江****同志明确指出“以德治国”的问题,并且把“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提并论。所谓“以德治国”,就是要以马列主义、******思想、******理论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建设为落脚点,积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规范。

“以德治国”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借鉴我国历代的治国之道,吸取国外国家事务管理中的经验教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如何管理国家事务、如何教育引导人民崇尚高尚精神生活思考的结晶。“以德治国”方略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强化“德治”是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

江****同志指出:“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江****同志的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正确理解和处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提供了根本指针。

“法治”,简单地说,就是国家依据完备而科学的法律制度来治理国家,保证国家和社会有序平稳运行。法治的基本原则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核心价值是“树立法律绝对权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人人自觉守法。

“法治”和“德治”是社会调整系统中两个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二者既相对独立,各自在调整对象、调整范围、调整内容、调整手段上各具特色,同时二者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可分割。一方面,“德治”离不开“法治”,法以强制性的惩罚和威慑机制维护着“道德的底线”,是贯彻执行道德的坚强后盾,没有法强有力的支撑,道德就会因为自身的过分软弱而沦为一纸空文;另一方面,“法治”也离不开“德治”。首先,“法治”的前提是要有科学的法,道德是对法的科学性进行善恶评价的标准,公平、正义、自由、安全、生存是“善法”的恒定价值和首选原则,只有这样法治才具有去恶从善的内在活力,“非正义的法不是法”;其次,由于法和德在精神实质上的共通性,“德治”通过运用道德的“说服力”和“劝导力”一方面启迪人们的道德觉悟,激励人们的道德情感,强化人们的道德意志,增强人们的荣辱观念,培养和形成“羞耻之心”,并以强大而广泛的社会舆论加以维护,从而使人们在内心深处形成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因,另一方面这也有助于人们对法形成正确的认识、培育对法的情感,从而自觉认可、接纳法的规范;再次,在法治运行氛围上,只有通过大力加强道德教育,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素质,人们才能自觉地扶正去邪、扬善惩恶,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最有效地防范和减少违法乱纪现象的滋生,从根本上维护社会的稳定,没有“德治”支持的“法治”,是没有根基的;最后,在“法治”矫正社会行为功能的发挥上,“法治”和“德治”相互结合,相得益彰。法律以其特有的明确性、强制性的规范从外部拘束,而道德以其特有的信念确认和动机矫正机制从内部自律,二者“内外交攻”、“刚柔相济”,从而实现标本兼治的目的。

(2)强化“德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把“德治”提到了更突出的地位。

首先,社会结构的现代化凸现出“德治”的重要性。社会结构的复杂程度直接决定了公共社会行为规范的控制方式。在社会结构简单、规模狭小的社会中,人们从事生产活动及其社会活动的空间极为有限,经济组织、家族组织、政治组织等往往合而为一。紧密的社会关系、巨大的共同利益和人们生存的彼此依赖性,迫使人们不得不自觉地遵守社会组织内部的各种规则(如习惯、族规和宗教等)。社会成员的相互监督和制约易得到实现,社会成员受到的道德他律较大,道德自律的要求还未充分凸显。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人口数量的增加和流动性的增强、生产方式的变更及社会生活的多样化,社会组织结构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社会活动的空间不断扩展,个人的隐匿条件(如居住分散、固定交往率下降、网络交往的日益普遍化等)不断增加,这样个人行为所影响的直接对象就越来越少,行为后果的直接利益影响也就越来越不明显,为此维持公共社会行为规范的控制手段也随之改变,道德自律在公共社会行为规范维护中的重要性就日益凸现出来。

其次,科技的现代化也呼唤着“德治”的强化。生物学“克隆”技术的发展、医学上“安乐死”问题的提出、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网络技术的发展及企业伦理、地球生态等问题的显现,都把科技道德问题提到更为重要的地位。高科技的发展需要更加完善的“德治”。

此外,人的现代化也对“德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造就人的现代化首要前提在于培育现代主体意识。现代主体意识具有广泛深刻性,涉及政治、经济和文化各领域;而崇高道德理想的确立、理想人格的塑造、高尚道德品格的培养,是现代主体意识的核心。民主政治的高度发展是以大量具有高尚道德的现代人为基础的,因为只有这样的现代人才有可能具备现代的民主意识。

(3)强化“德治”是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的呼唤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增强了人们的改革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然而与此同时,意识形态的控制方式呈现出更为复杂的状况,诸如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我国的渗透将进一步加大;商品交换的法则一旦侵蚀到社会政治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领域,势必引发见利忘义、权钱交易,从而导致国家意识、集体意识和互助精神、奉献精神的减弱;社会转型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利益调整及一些难以预测的突发事件,难免会引发人们的思想冲突;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我国传统的、单一的价值观念正向着多元化、多层次的趋向转化。就价值观内容看,在我国传统价值观内容拓宽、深化和丰富的同时,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人们的价值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拜权主义和享乐主义在不同程度上冲击、淡化了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就价值观的目标看,一方面,在改革开放后的我国,价值目标层次更为多样,更符合实际;另一方面,金钱至上、享乐至上和个人至上的价值目标也多多少少干扰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价值目标。就价值观标准看,不同性质的价值观内容和价值目标的并存,难免造成人们对价值标准的认识的不一致,一度出现的“道德失范”、“价值虚无”等现象,正是我国转型期价值评价标准面临的新问题。如何在各种思想和文化相互激荡,特别是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大势渗透的情况下,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广大社会成员中确立起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为实现新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显得十分重要而紧迫。在依法治国的同时强化以德治国,是一个关系到我国前途和命运的重要举措。

(4)强化“德治”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

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文化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社会发展中,文化始终是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文化矛盾和文化冲突是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因素,而先进文化对于调节社会矛盾,整合民族力量,协调社会运行,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果没有相应文化环境的形成和人的精神世界的完善,是不完美的。“德治”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我们的精神家园,从而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始终沿着健康快速的轨道前进。

在现代社会中,文化更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现代社会的综合国力是包括自然资源、经济、政治、科技、教育、外交、国民素质、民族意志力、凝聚力等各种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体。文化是精神力量的代表,它以精神财富的形式及对别国的影响力、辐射力显示其综合国力。当今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突出地表现为知识力量和文化力量的竞争。而道德信念、道德理想作为文化的核心,在综合国力中更加显出其重要性。

总之,强化以德治国,有利于全社会正确估量道德的社会作用,进一步增强道德建设的自觉性;有利于我们在运用经济、政治、法律、行政等手段的同时,重视运用道德这个特殊而有效的手段,调整好我国在改革发展中产生的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有利于加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和建构,改善社会风气,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从根本上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思考与案例分析题

一、思考题

1.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以德治国”方略的认识。

2.如何理解道德的功能。

二、案例分析题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的开篇把人分为4种:“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同时指出,在用人时,如果没有圣人和君子,那么与其得小人,不如得愚人。因为“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而愚者虽欲为不善,但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这就是说,有才而缺德的人是最危险的人物,比无才无德还要坏。司马光还说,人们往往只看到人的才,而忽视了德。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都是才有余而德不足。

【要求】

对于司马光的分析,你怎样看待自己的成才观和道德观?

1.2 职业道德的一般规定性

引例

真情服务 真诚奉献

周宁芝从中等职业学校毕业以后,在宁波一家百货店当了售货员。小周一踏上工作岗位,就树立了“店兴我荣、店衰我辱”的思想,时刻告诫自己要为企业的兴旺奉献自己的青春。她上班比别人早到,下班比别人晚走,脏活重活抢着干。有一年除夕,柜组比较忙,在大家都有点招架不住的情况下,内衣柜台又联系到一笔业务,急需把货及时送到顾客手里。已经下班准备回家的小周听说了这件事,自告奋勇放弃休息,送货上门,直到深夜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家。小周有胃病,发作时疼得满头冒汗,同柜台的同志劝她休息,但她说:“这么忙,人手又不够,我走了,你们怎么照应的过来?”在她的带动下,柜组同志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形成了团结协作的好风气。

小周接待顾客时总是面带微笑,语言亲切,想顾客所想,急顾客所急。有一次,一个中年妇女想买一件背心,小周拿出一件五和牌背心,她嫌领子高;小周换了领口低的三枪牌背心,她又嫌肩太窄;换了一件又一件,不是觉得手感不好,就是觉得价格太高。后来终于选中了一件价格合适、式样对路的,却又觉得颜色不合意。小周翻遍了柜台,也没找到顾客中意的颜色。中年妇女看着小周满头大汗的样子,就说:“算了,就这样吧,已经太麻烦你了。”小周忙说:“请等等,我到仓库找找,既然买了,就要买最满意的。”当小周气喘吁吁地拿着顾客要的背心跑过来时,中年妇女连声道谢:“这么一件值不了多少钱的背心,看把你累的。”看着顾客满意而归,小周感到十分欣慰。小周乐于做好每一笔生意,接待好每一位顾客,成为顾客的贴心朋友,受到顾客的一致好评。

小周在岗位上勤学苦练,不仅掌握了丰富的商品知识,还练就了过硬的服务本领,并对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胜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那就是永远不对顾客说“不”。有一位顾客为自己的母亲买加厚三枪牌棉毛衫,要求颜色不能是红的,但厂家生产的这种类型的内衣只有红色一种。小周如实地介绍了这个情况,同时向她推荐三枪牌男式的灰色棉毛衫:“假如您母亲穿女士95公分的话,穿男式的90公分就正合适,估计袖子偏长,拿回去先试试,如果真的长一些,我们可以帮您改短。”顾客释然一笑:“行,就买一件回去试试。”几天后,这位顾客又来了,对小周说:“姑娘,你出的主意真不错,我母亲不但穿着合适,还特别喜欢那颜色,再给我拿两件。”

小周在工余时间经常翻阅各种消费杂志和有关心理学方面的书,了解不同年龄、不同职业顾客的消费需求,努力拉近与顾客之间的距离。小周经常回母校找英语老师求教,练习口语对话,还学习了手语。在她的带动下,她所在柜组的所有售货员都能用英语、手语为外国客人、聋哑人等特殊顾客服务。小周以自己的真情服务于顾客,以自己的真诚奉献于岗位,真正展示了新一代服务标兵、劳动模范的风采。

简析

小周是个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的营业员,参加工作6年来,她以高度的爱岗敬业精神、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高超精湛的服务技艺、刻苦钻研的进取精神,赢得了顾客的赞誉,成了一名年轻的劳动模范。高尚的职业道德是小周受到顾客爱戴、成为劳模的原因之一。

1.2.1 职业道德的含义

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是一种更为具体化、职业化、个性化的社会道德。它包括职业观念、职业情感、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良心、职业纪律、职业作风等多方面的内容,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所谓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职业道德既是职业活动对职业行为的道德要求,又是从业人员对社会所应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职业活动是人们在各自工作岗位上所从事的各种专业活动,每一种职业都有特定的服务对象、活动内容、活动环境和活动方式,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享有不同的利益。因此,社会针对不同的职业行为提出了不同的道德要求,形成了不同的职业道德规范。例如,医生的职业道德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实行人道主义;法官的职业道德是清正廉明、刚直不阿;商人的职业道德是买卖公平、童叟无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是独立、客观、公正。这些职业道德规范用来指导和约束职业行为,以保证职业活动的正常进行。做一个称职的劳动者,首先必须遵守职业道德。

1.2.2 职业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1.职业道德的形成

(1)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是职业道德形成的前提条件

职业道德的出现,与社会生产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相联系。在原始社会,人们只存在按性别的自然分工,没有按行业的分工,当然也就没有各种职业的出现。只有到了原始社会的后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在氏族内部才产生了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等专门的职业。原始社会的大分工是原始职业分工的雏形,由此而形成的职业道德仅以萌芽状态包含在原始社会的道德之中,还不能成为一个单独的道德类型。在奴隶社会,职业分工有了新的发展,为了调整不同职业内部、不同行业之间,以及每个从业人员之间的关系,便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特殊道德要求,职业道德以特有的道德类型从社会道德中相对地独立出来。例如,在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和我国战国时的《周礼》、《考工记》中就已提出了职业道德的规范。后来,随着社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人们的职业生活也就越来越复杂。经过多次分化和组合,形成了现代社会的各种职业和行业,也就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职业道德。

(2)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是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社会分工形成各种不同的职业仅仅是职业道德产生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各种职业利益和职业关系才是职业道德产生的充分条件。职业道德是在特定的职业生活中形成的。随着各种职业的出现,社会产生了各种职业关系;随着职业的日益丰富,职业关系日趋复杂。职业关系是一般社会关系在职业或行业方面的特定表现。一般来说,职业关系大体上包含以下几个层次:一是职业的内部关系,包括从业人员之间的关系、从业人员与职业团体之间的关系等;二是职业的外部关系,包括职业与社会的关系、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职业与服务对象的关系等。此外,在从业人员的职业生活中,还要处理“德”与“才”的关系,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以及职业信誉与职业利益的关系等。为了有效地调整职业利益和职业关系,就要求对职业行为主体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以及对社会承担的职业责任和义务进行规范。之后,这些规范一部分成为相关法律制度,另一部分成为道德规范。正是人们的各种职业生活实践,才逐渐形成并认识人们之间的职业关系,从而构建起与职业实践相联系的道德心理、道德观念、道德标准和道德理想。职业活动的实践,不仅使人们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方式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和阶级的烙印,而且也使它们带有职业的色彩,职业道德便应运而生。

2.职业道德的发展

人们的职业实践活动不仅是职业道德形成的基础,而且是职业道德发展的动力。人们职业实践活动的深化对职业道德发展的推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促进了新兴职业的不断出现,社会职业的种类逐渐增加,也就逐步形成了不同职业的职业道德。例如,最初的各种体育运动只是人们锻炼身体的一种喜好和交流的一种形式,还不是一种职业,后来在一些运动项目中出现了职业运动员,也就出现了对职业运动员的道德要求。二是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职业实践活动规模和方式的扩大及变革,职业实践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职业关系中出现了许多新特点和新要求,从而职业道德的内容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补充、丰富和发展。例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之间很少发生商业信用;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大量地、客观地存在,因此在企业间经济交往中就突出了“诚信”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