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改变你一生的怪诞行为心理学
938900000024

第24章 交往艺术: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1)

第九章 交往艺术: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1)

从人人网看人脉经营

“喂!去我‘人人网’上看吧,我又更新‘分享’了,挺有意思的。”

“嗯,了解,你什么时候也去我那儿踩一下哈。”

……

这样的对话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是很常见的,其中,人人网属于SNS(全称“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即社会性网络服务)社交网站,它提供给不同身份的人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通过提供发日志、存相册、音乐视频等站内外资源分享等功能,提高用户之间的交流效率,搭建了一个功能丰富、快捷高效的交流互动平台。

SNS网站起源于“六度分离定律”,意思是说世界上任何两人最多通过6个人就能联系起来。这听起来不可思议,但科学研究发现,这的确是事实。据英国《卫报》报道,微软的研究人员通过检查1.8亿人之间的300亿个电子信息后宣布,我们都是被一个“熟人链”联系在一起的,只需6个人介绍,我们就可以与地球上任何一个人联系起来。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发现,实际上应该是“6.6度分离”,就是平均通过6.6个人就能把世界上任何两个人联系起来。换言之,我们最多只需7人相互介绍,就能跟英国女王扯上关系。

在人人网上,人们正是通过这种“熟人的熟人”来进行网络社交拓展,这也就是心理学上的“熟人链效应”。这个世界其实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而建立广大的熟人圈子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凡是能成大事的人,都是善于利用人际关系的人,他们善于把关系变成办事的资本,凭借自己的本领最大限度地为自己顺利办事制造人事关系。因此,要想成就大事,就要随时注意开拓自己的人际关系网。

我们做任何事都应该讲策略,在选择人脉、搭建人脉、拓展人脉的时候也是如此。那么,我们如何运用策略来搭建自己的人脉金字塔呢?

1.选择策略

街上、餐厅、机场、公共汽车站、酒吧、舞会、朋友聚会,处处都有不少潜藏的人脉,出差、郊游也是搭建人脉的好机会,但是搭建人脉一定要有选择战略相助。结人际关系,交的是真情挚友,而不是狐朋狗友;要想结交关键时刻能助自己一臂之力的朋友,平时就得多给予和付出。这是搭建人际关系的要领所在。

2.目标策略

搭建人脉关系网最起码的做法就是:不要与人失去联络,不要等到有事情时才想到别人。设定目标,试着每天打1~10个电话,如果一天打5个电话,一个星期就有35个,一个月下来,更可达到一百多个。这样,我们的人际网络中每个月大概都可能增加十几个“得力人士”。

3.循序策略

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刚刚认识别人,就迫不及待地大谈他的事业蓝图,积极寻找合作机会,结果弄得对方既没兴趣又尴尬。这类人太急于求成,忘了一条人际交往的原则:初识不宜言利。初次相识,尽量谈一些双方感兴趣的话题,少涉及自身利益。熟了以后,再进一步交流也不迟。要搭建真正的关系,并不像“攻城略地”一般,可持续发展的人脉应该是久而稳的。

4.记录策略

数十年如一日地去搭建人脉,这可能不容易做到,然而如果有恒心、有耐力,一定“功夫不负有心人”。如果我们很认真地搭建自己的“关系”,认识的人一定不少。但要找出真正的“贵人”,不妨记录每一次联系的情形,从而进行分析推断。我们可记录的要点包括姓名、地址、联系方式、我们的看法以及日后查找方法等,用不着事无巨细。

5.诚信策略

人只有心诚、守义、守信,才能搭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我们要树立诚实守信的公众形象。否则,人际关系越广,越是臭名远扬。

6.互利策略

人际关系的最高战略是互惠互利。经常主动帮朋友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增加自己“被利用”的机会,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利人利己的。

情景喜剧为什么要配上笑声

从早年的《我爱我家》到现在的《爱情公寓》,情景喜剧一直都很受人欢迎。我们总觉得这样的影视作品让人“可口可乐”,而在大笑之余,我们是否注意到一个细节——笑声。

这个笑声不是我们自己的,却又和我们的笑意分不开——剧情中一旦出现笑点或者吐槽时,就会出现一阵旁白式的笑声,它的潜台词则是“这个地方该笑了”。很多时候,这个情节的确有趣,我们随之大笑就是顺理成章的了。但是,面对一些无聊到发闷的桥段,我们也会不自觉地笑出来,这就让人百思不解了。

惠玲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一家薪酬很高的公司,由于能力突出,本来可以很快升职,可当时恰逢出国热,她便随着潮流出国留学了。在回国热潮的时候,她又回国发展。她开过公司,炒过股票,做过房地产,凡是热门的事情,一样也没落下。

但折腾了十几年后,她一事无成,最后找亲戚托关系才进入一家事业单位。没想到才过几个月,下岗大军里就出现了她的名字。

好朋友常做各种事情去开导她,有一次给她带了一张情景喜剧的碟,说是让她看着玩儿,内容挺好笑的。百无聊赖之中,她就开了影碟机看看。

其实,情景剧的内容并不是多有趣,但她有时就是忍不住笑了出来,连她自己都感到奇怪,“好像也没什么意思,只不过每次听到录像里爆发出观众的笑声,我就忍不住也想笑。”

我们不难发现,惠玲总是表现得人云亦云、随大流、没有主见,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和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去处理问题。

无论是她的人生历程还是情景喜剧中引发笑声的配笑,其实道理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从众心理。看到别人做什么,我们也去做什么,这可以说是一种趋利避害的自我保护方式。情景喜剧中的“笑”,其实颇有一种强制意味,它往往暗示我们,这一情节十分有趣,现在我们可以发笑了,并且,这是“大众”(配笑往往是一群人的笑声)认为很可笑的地方,我们一个人不笑恐怕与大众“格格不入”。于是,潜意识中,为了迎合这种趣味,哪怕是面对十分无趣的桥段,我们也会笑出声来。

有从众心理的人由于自己所承担的来自群体的压力很大,当绝大多数人都做出同样的反应时,个人就有强烈的动机去赞同群体其他成员的意见,因此上面案例中惠玲拒绝了自己感官做出的选择,而选择同“大多数人”一样大笑。这种心理造成的盲从行为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比如,我们的选择本来正确,但在大众的反对声中就走向了错误的道理。或者,在大众的压力下,我们不敢标新立异,不敢有所创新。这些禁锢都将成为我们走向成功的巨大阻碍。我们要懂得分辨自己人生的方向,即便是情景喜剧里的笑声再频繁,也要知道把握自己。

在我们的生活中,从众心理会让一些意志薄弱者随波逐流,虚荣心理可以说正是从众行为之消极作用的恶化和扩展。例如,社会上流行吃喝讲排场,住房讲宽敞,玩乐讲高档,在生活方式上落伍的人难免遭他人讥讽,有些人便不顾自己的客观实际,打肿脸充胖子,弄得负债累累。所以,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面对现实,实事求是,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去处理问题,摆脱从众心理的负面效应。

名人的“推荐热”和“出书热”

读书本是一件趣事,但是,现在有许多书挂羊头卖狗肉,打着某某明星推荐的旗号,大肆横行。若真要细细品读,却是“惨不忍睹”。

我们可能会奇怪,为什么我们会“身不由己”地被名人推荐的书吸引了眼球呢?

很多时候,“名人”是一种十分有力的宣传手段。因为从心理学上来讲,“名人效应”是一种极大的助力。名人是人们心目中的偶像,有着一呼百应的作用。所谓名人效应,是名人的现出所达成的引人注意、强化事物、扩大影响的效应,或人们模仿名人的心理现象的统称。由于名人带来的效应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很多商人又开动脑筋,为名人出书,其中娱乐圈里的明星更甚。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一个小故事:

某出版商有一批滞销书,他给总统送去一本,忙于政务的总统不愿与他纠缠,便回了一句:“这本书不错。”出版商便大做广告:“现有总统喜爱的书出售。”于是这些书很快被一抢而空。

不久,这个出版商又有书卖不出去,又送了一本给总统。总统因为上一次的事,想奚落他一下,就说:“这本书糟透了。”出版商闻言,又做广告:“现有总统讨厌的书出售。”仍有不少人出于好奇心而争相购买,书很快又卖完了。

第三次,出版商将卖不动的书又送给总统,总统吸取了前两次教训,便不做任何答复。出版商仍大做广告:“现有总统难以下结论的书,欲购从速!”居然又被一抢而空。总统哭笑不得,商人大发其财。

这便是商人利用名人的声望,大肆宣扬其书是某某名人看过的、讨厌的或难下结论的,购书者出于好奇,便争相购买,这便是名人效应。由于名人属于众所周知的人物,又被很多人喜爱,所以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被人注意。商人就是利用这一点来促销商品、大发横财。

同样,现在不仅有“名人推荐”,更有“名人出书”。在这个全民出书热潮中,明星的书可谓卖点十足。在图书市场的排行榜上,很多明星的书高居榜首,里面的内容却是良莠不齐。有些甚至是私生活的曝光,但是满足了部分人的“明星窥视癖”而颇受欢迎。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书商挖空心思要为明星们出书了。

同时,在现代生活中,随着产品与市场竞争的加剧,名人效应也以各种形态存在于生活中。除电视、报纸、杂志、广播、户外路牌等传统媒介外,还存在于网络、游戏软件等新型媒体,以及各类商业推广与促销活动中。

在这种不断被渗透的“名人病”中,名人效应越来越多地影响了我们的消费。对此我们一定要保持自我的认知,坚定自己的立场和原则。我们更要正确认识“名人”,不要一味地追“名”逐利;要有自己的是非判断和价值认定,成为一个战胜“名人控制”的理性人。

人们为什么对未完的事物念念不忘

很多电视剧的忠实粉丝对节目中插播的广告甚为反感,但是又不得不硬着头皮看完。因为广告插进来时剧情正发展到紧要处,实在不舍得换台,生怕错过了关键部分,于是只能忍着,一条、两条……直到看完N条后长叹一口气:“还没完呀?”

不得不承认,这些广告的插播时间选得着实精妙。其实说穿了,是因为广告商摸透了观众的心理,才能让我们欲罢不能。生活中还有其他很多事情就是这样,不完成似乎就心有不甘。我们可以回忆一下,记忆中最深刻的感情,是不是没有结局的那一桩?印象中最漂亮的衣服,是不是没有买下的那一件?最近心头飘着的,是不是那些还没完成的任务?

我们经常会在备忘录上记下重要的事情,但到最后还是忘了。因为我们以为记下来就万事大吉,紧张的神经松弛下来,最后连备忘录都忘了看。在打电话之前,我们能清楚地记得想要拨打的电话号码,打完之后却总也想不起来刚才拨过的数字。

那么,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心理,让我们被牵着鼻子走呢?

这都是“蔡加尼克效应”在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