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改变你一生的怪诞行为心理学
938900000019

第19章 让选择更有价值:我们的决定可以将利益最大化 (1)

第七章 让选择更有价值:我们的决定可以将利益最大化 (1)

为什么盐涨价能“盖”过日本地震

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9.0级地震,震中位于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东130公里处,震源深度24千米,东京有强烈震感,地震引发海啸,并引发核泄漏危机。

多么令人震惊和惶恐的消息!无论是地震和海啸后留下的灾难场面,还是日本人民在灾难中的镇定,似乎都让人记忆深刻。就在人们忙不迭地关注着日本人民的灾后重建时,一个蝴蝶效应引起的更“令人发指”的消息如巨浪一般涌袭过来——盐,涨价了!

于是,我们开始模糊了日本地震的场景,转而重视身边的盐从一块五到四块、到八块直到断货的现象。于是,“多地‘抢盐’致超市断货,黑心商再涨价”、“给乱涨价食盐开罚单,不良盐商被罚×万元”、“咸盐涨价是谣传,涨洗化用品才是真”、“‘谣盐’刚散,肥皂再掀抢购潮”,诸如此类的消息更为世人所关心。

而对我们来说,比起之前的日本地震,似乎“盐涨价”的消息更有冲击力。其实,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对于重大的悲剧,大众更倾向于冷漠。就好像约瑟夫?斯大林所说:“一个人的死亡是个悲剧,但是100万人的死亡不过是个统计数字。”

事件发生在身边的时候,与我们的关系越密切,我们越容易对其投入更大的关注。这包括在实际空间上的密切关系,也包括在心理距离上的空间关系。比如,发生在国外的事比不上本国发生的事更有影响力,而发生在陌生人身上的事也比不上发生在亲朋好友身上的事更有冲击性。国外地震了,我们关心,那多是出于人道主义来考虑;但是,盐涨价了,我们也关心,这更多是从切身利益来考虑。对于前者我们无法即刻就予以帮助和改变,也更可能在这样巨大的灾难面前质疑自己帮助和改变的能力——感知自己的渺小。这样的“自我轻视”很可能造成行动感情的自我封闭,产生“就算是这样做了,又有什么用呢”的想法。但是后者是需要及时行动的,否则,切身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

同时,中国人还有一句话叫做“饱汉不知饿汉饥”,用在这里也可以解释为只有正在饿或者曾经饿过的人才知道忍受饥饿时的痛苦。这就好比痛在自己身上和痛在别人身上有本质上的不同是一样的道理。有了相同的经历,我们脑中就会有相同的“生动感”,从而让我们在内心共鸣。于是,经历过地震的人比没有经历过的人可能会更关注相同的事件,而在没有经历过的人中,眼前发生的事就比远距离事件更有震撼力。

对我们来说,认知距离、时空距离近的事物要比距离远的事物更有感染力和影响力。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决策会受到亲疏关系的影响,比如,比起陌生人友好的提醒,我们更相信自己亲近的人。有的时候,这样的习惯并不好,因为一旦我们自己的想法被“亲密的人”影响甚至左右的时候,我们就很容易失去自身客观的判断,无法正确认识所面对的人或事物、事件。

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在面对自己的决心,甚至是为人处世时,要不以亲疏关系为评判依据,而要经过自己独立的思考,对整个局势作出有见解的价值分析和判断。同时,我们更要懂得应该亲近什么人,“靠近”哪种想法和观点才是正确的,以免“近小人,远贤臣”而引发悲剧。这也就要求我们有一种统筹思想和全局观念,习惯于长期、整体的思考。

自己挑选的彩票中奖几率是否更大一些

日本有一家保险公司,发行了一批头奖500万美元的彩票,然后,每张彩票以1美元的价格卖给自己的员工。其中,一半彩票是买主自己挑选的,另一半彩票则是由卖票人挑选的。到了抽奖那天的早晨,公司专门派调查人员找到那些买彩票的人,对他们说自己的朋友想买彩票,希望他们能转让,询问他们会以多少钱来出售自己的彩票。

结果,不是自己挑选彩票的人平均每张彩票的转让价是1.96美元,而自己挑选彩票的人平均每一张则是8.16美元。原因在于,自己选彩票的人相信自己的中奖率一定较高。

这一结果涉及心理学上的控制错觉定律,即对于中彩票等非常偶然的事件,人们也认为自己的能力可以支配。但客观上来讲,偶然性的事件发生与否仅与概率相关。比如,我们扔硬币1000次,扔出正面和反面的次数一定都非常接近500,而哪一次是正面、哪一次是背面,完全是偶然的。

回到前面买彩票那个例子,实际上,别人为我们挑和我们自己挑,从理论上看,中奖的可能性是完全一样的。尽管人们可能都知道这个道理,可是在实际操作中,大家往往还是认为自己精心挑选的彩票中奖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这可能是由于日常生活中的很多行为都能靠我们的努力加以控制,因而我们错误地认为这类偶然性事件也可以人为地控制。

再如,掷骰子的胜负完全决定于当时的一掷,而与自己的技术和能力毫无关系,完全是偶然的。当有人想掷出“双六”的时候,心中就在想“六、六、六”,随之口中也小声地说出来,甚至不知不觉地用手逐渐加力捏骰子。事实上,结果完全是偶然的,只是人们潜意识里觉得自己越努力,结果越容易如愿。

说到错觉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它是经常发生的。错觉是指不符合刺激本身特征的错误的知觉经验。它与幻觉或想象不一样,因为它是基于客观和可靠的物理刺激而发生的,只是我们的感觉器官似乎在捉弄我们,尽管这样的捉弄自有其道理。比如,飞行员在海上飞行时,海天一色,找不到地标,经验不够丰富者往往因分不清上下方位,产生“倒飞错觉”,导致飞入海中的事故。此外,在一定心理状态下,人也会不自觉地产生错觉,如惶恐不安时的“杯弓蛇影”、惊慌失措时的“草木皆兵”,等等。

关于错觉产生的原因虽有多种解释,但迄今都不能完全令人满意。客观上来说,错觉的产生大多是在知觉对象所处的客观环境有了某种变化的情况下发生的;主观上来说,错觉的产生可能与经验、情绪以及各种感觉相互作用等因素有关。

另外,一些更具稳定性的内部因素,如态度、价值观等也会引起我们的错觉。有一个实验,分别从富裕家庭和贫困家庭中挑选10个孩子,让他们估计从1分到50分(美元)硬币的大小。实验发现,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比来自富裕家庭的孩子要高估硬币的大小,尤其是5、10和25分值的硬币。这个实验形象地证实,在不同家庭环境中形成的态度和价值观对知觉有不可忽略的影响力。

错觉虽然奇怪,但并不神秘,研究错觉的成因有助于揭示客观世界的规律。同时,利用这些规律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便捷和益处。

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控制消除错觉对人类实践活动的不利影响。例如,针对“倒飞错觉”,研究其成因,在训练飞行员时增加相关的训练,便有助于消除错觉,避免事故的发生。

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利用某些错觉为自己和别人服务,通过控制错觉来获得期望的效果。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常利用人们的错觉来布置物品,达到意想不到的装饰效果。例如,一个较小的房间,如果墙壁涂上浅颜色,在屋中央使用一些较低的沙发、椅子和桌子,房间看起来会更宽敞。而电影院和剧场中的布景和光线方向也是经过专门设计的,以使人产生一些错觉,获得更好的观影效果。

怎样在“错误”中选择相对正确

周星驰《大话西游》里有这样一句经典的台词:“曾经有一份真诚的感情放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它的时候,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不光是爱情的选择,在生活其他领域、层面上,我们也必须面对抉择的分岔口。就像网络上说的一样,人生就像刷牙,“杯具”(悲剧)和“洗具”(喜剧)一起。固然,人生有值得我们自豪的选择,也有让我们后悔的选择。有一句话说:“不要再为过去而悔恨,一定要把眼光看向光明的未来。”可是,明天会变成昨天,我们对明天的错误选择和期待将很快变成对过去的悔恨,如果只懂得一味地把眼光放在前方,却不知道怎样才能走上更好的道路,那么,这一辈子恐怕就是悔恨的积累和回忆了。

心理学家提出,相对于已经完成(指达到目的)的事情,人们对未完成的事情更加充满悔恨。如:“当初我要是对他告白,现在在他身边穿着婚纱的人就不是她了!”“当初我要是把那份工作做下去,现在我就是经理了!”“当初我要是咬牙坚持一下,我就可以读研究生了!”我们从多数人都会发出的这些感慨中看出了什么呢?既然决定了,也思考过了,那么就去完成它,不要让自己在未来心生悔恨。行动永远是获得成功,让自己远离悔恨的真谛。

我们已经讨论了决策时“做”与“不做”的差距,那我们怎样才能“做好”,或者说我们怎样选择一条最好的以至于今后会很少悔恨的路呢?就像电影《非诚勿扰》里说的:“结婚怎么选择都是错的,婚姻的真谛就是将错就错。”那么,推及到生活抉择上来说,我们怎样才能在“错误”中选择一个相对正确,从而让我们把后悔度降到最低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心理学家做了一个让参与人员选择海报的实验。参与人员被分成三组:第一组被要求逐一研究海报一分半钟,说出喜欢的原因以及仔细分析自己的想法;第二组被要求浏览海报,然后选出自己的最爱的一张;第三组被要求迅速浏览海报,用五分钟解答字谜后再次浏览海报并做出选择。最后,实验组把被选中的海报都送给了参与者。同时,在一个月后,心理学家打电话询问对方对所选择海报的满意度时,得出了这样的结果:解答字谜组是对自己的决定最满意的。奇怪的是,这样的选择倾向在人们租房、买车、投资等方面都有十分类似的效果。

其后的科学研究证明,当在进行有差异性的选择时,我们会用理性的方式去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做出自己的决定。然而,当选择变得复杂时,我们的大脑就只能用有限的能力去处理有限的数据,那么这样得出的结论很可能在事后会让自己后悔。但是,当我们在思考某种选择后,再让大脑处于无意识状态一段时间,那我们就能关注选择中较为明显的因素,从而做出更好的决策。

当我们在面对一个复杂问题时,也许脑中混乱不堪,这时我们可以用一件既有难度又能让自己分散注意力和兴趣的事情来一起“分享”我们的意识,这样的事情可以是猜字谜、脑筋急转弯、思维测试等。这样,我们可以暂时将自己的理性思维从复杂问题上移开,让“无意识”走进大脑从而能够集中处理关键点。

权威说的话真的更“权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