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给孩子讲点人文知识
938300000030

第30章 知道点简单的哲学道理 (3)

在西方17世纪文化启蒙初期,笛卡儿说出了这句相当经典的话。在笛卡儿看来,“我思故我在”是一条不折不扣的真理。笛卡儿首先怀疑事物存在的合理性。比如说人要吃饭、睡觉等,这在普通人看来很平常的事情,但他不这么认为。在笛卡儿的眼中,人类的活动在思维中的表达可分为现实和梦境,然而这两种的真实性是不同的,前者是真实的,后者是不真实的。所以笛卡儿怀疑一切事物的真实性。真实和不真实对于他来说不是绝对的,因为没有人能确切地说,他不是在做梦。但有一个命题是不能被怀疑的,那就是“我思故我在”。因为只要一个人在感知和思索,那么他就一定是真实存在的,因为人只有活着才有这样的思考能力。正如笛卡儿所说:“除了‘我在怀疑’本身不可怀疑以外,其他一切都值得怀疑。”

但是,笛卡儿的这种观点还是有些偏颇。因为他过于强调“我在怀疑、思考”,而忽略了人的其他方面,可以说它是重主观而忽略了客观现实。

莱布尼茨——树叶没有相同的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从小就是个天才,他8岁破译密码,15岁上大学,17岁发表了《单子论》,20岁成为与牛顿齐名的微积分的创始人。作为哲学家的他还提出过一个有趣的观点: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

在17世纪的德国,莱布尼茨算得上是最博学的人。他认为去理解宇宙的奥秘是他一生神圣的职责。他不知疲倦地研究着,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对宇宙万物的研究上。而且,莱布尼茨不只是一位哲学家,他还是一位数学家、外交家、发明家、法学家、图书馆馆长。正是这些综合因素,使莱布尼茨的哲学显得卓尔不群。他不但涉猎范围广泛,而且见解也十分独到。

据说,在莱布尼茨当“宫廷顾问”的时候,一次,国王让他解释哲学问题,莱布尼茨对皇帝说,任何事物都有共性。国王不信,派人找来一堆树叶,莱布尼茨果然从这些树叶里面找到了许多共同点,国王很佩服。这时,莱布尼茨又说:“天地间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国王手下听了这番话后,再次去寻找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想推翻这位哲学家的论断,结果大失所望,因为的确没有两片树叶是相同的。

尼采的“超人”哲学

19世纪,德国出了一个很疯狂的哲学家——尼采。他提出了很多新颖的哲学观点,其中有一个是“超人哲学”。这里的“超人”可不同于媒体上那个“超人”!

尼采所提出的“超人哲学”是一种人生哲学。超人是人生理想的象征,是尼采追求的理想目标和人生境界。尼采对现代生活已经充满绝望,他梦想改善人,造就新的人,即是超人。超人不是具体的人,而是尼采头脑中那个虚幻的形象。超人具有大地、海洋、闪电那样的气势和风格。尼采认为,超人还不是现实的存在,它是未来人的理想形象;超人给现实的人生提出了价值目标;超人实际上也是一种对自我的超越。

尼采鼓吹人活着的最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权力意志,扩张自我,并且成为能够驾驭所有的超人。超人是人的最高价值,藐视一切传统道德价值,为所欲为,通过奴役弱者、群氓来实现自我。同时,他特别反对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女性解放,在他看来,男女天生就是不平等的,女性在社会上始终处于劣势,并且应该如此。

他的这种哲学未免过于极端,我们需要了解他的思想,但不倡导像尼采那样思考。

狄奥根尼——别挡住我的阳光

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出现了一个新的哲学流派——“犬儒学派”。这个学派的哲学家被称为“天生的无赖”,大概是因为他们的哲学理念有些“无赖”吧!

“犬儒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哲学家狄奥根尼。他的人生信条是:一,“返于自然”;二,“我宁可疯狂也不愿意欢乐”。一切精致的哲学对他来说都是毫无价值的,他主张无政府,无私有财产,无婚姻,并鄙弃人类一切感官上的快乐。他狂放不羁,拒绝接受任何宗教习俗。

他的生活简直无赖到极点。晚上,他就睡在一个大瓮里,但在当时的这种瓮是用以埋葬死人的。白天就以行乞为生,一边行乞,一边还要宣扬他的哲学思想。

相传,在一个冬天的早晨,天气相当晴朗。亚历山大大帝去拜访他,这时他刚刚从瓮里爬出来,在墙角晒太阳。亚历山大问他需要些什么,他回答说:“滚开,别挡着我的阳光。”

他对亚历山大这样的伟人竟然说出这么无赖的话。不过,这也恰恰体现了他的一种哲学思想,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像一条狗一样地活下去,不追求任何欲望。这也是他的哲学被称为“犬儒哲学”的根本原因所在。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在两千多年前的一天,孔子望着缓缓逝去的流水感慨:逝者如斯!几乎在同一时代,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出了“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的格言。

在西方,赫拉克利特是辩证法的奠基人,他本可继承希腊一个城邦的王位,但因为对哲学的痴迷,他放弃了尊贵的王位。

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源是火,世间万物,无论是过去、现在、未来,都是永不停息燃烧着的火焰。由此,他得出了“万物皆流,无物常驻”的结论。河水总是在不断流动,当人们第二次原地踏入这条河时,碰到的已经不是第一条河了。因为宇宙万物都在瞬间即逝地变化着。

赫拉克利特还是个比较高傲的哲学家。在他的眼里,智慧的人极少,多数人是比较愚昧的。他既不合群,又蔑视一切。他在晚年,隐退于一座废弃的庙宇,那里野旷人稀,他不得不吃草根树皮。在得了水肿病后,下山找医生,但他不屑于跟医生用语言交流,而是做手势。但医生是看不懂那些手势的。于是他一气之下,独自躲进牛圈,把牛粪贴在身上,以此驱逐身体的不适。约公元前480年左右,这个高傲的“隐士”孤独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的学说留在了世上,并对后世的哲学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黑格尔读到他时,动情地说:“我在茫茫大海里航行,看见了新的陆地。”

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就是力量!”当英国哲学家培根喊出这句话的时候,整个世界都震惊了!接下来的历史进程中,这句话驱走了人们的愚昧,给人们带来勇气与力量,带来光明与希望。伟大的哲学家培根为什么会喊出这样的口号?

培根于1561年出生于英国伦敦的一个贵族家庭。他从小体弱多病,却喜欢钻研一些高深的学问,因此他12岁那年,便进入有名的剑桥大学读书,可是只读了三年便离开了。因为当时的剑桥大学被“经院哲学”统治着,他不喜欢这种学校氛围,他认为这样的教育不但对学生毫无益处,而且会限制学生自身的发展。

培根在《新工具》一书中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他以此警示人们掌握知识的重要性。他还经常说:“知识是一种快乐,人的知识和人的力量就是两件东西结合为一体的。”他还十分重视科学试验,认为实践出真知。

培根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的都有许多独到而精辟的见解。他一生致力于研究学问,最终成为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创始者。培根的所作所为以及他的哲学思想,在当时来看,颇有些叛逆的成分,但在他身上体现得更多的是新人文者探索世界的勇气和激情。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正义”

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总在探讨许多问题,比如人类的爱、艺术、伦理、人生、政治、战争等,其中还包括人类的正义。但是,西方第一个系统论述正义的哲学家又是谁呢?

西方第一个系统论述正义的哲学家是柏拉图。可以说他的《理想国》就是一部正义论,该书自始至终贯穿着“正义”这条主线。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将正义分为国家正义和个人正义。针对国家正义,柏拉图构建了他的理想国模型,他对社会的三个阶层进行了分工。治国者靠智慧把国家治理好,卫国者凭勇敢保卫好疆土,劳动者以节制搞好生产,从而建立一种理想的正义之国的模式。柏拉图强调,每个人天性不同,职业不同,应各行其是,各司其职,且不应干涉其他阶级的成员所干的工作,即正义就是“拥有自己的东西,做自己的事情”。

柏拉图的个人正义就是人心中的三个部分各尽其职:理智以智慧统帅心灵,意志以勇敢保护心灵,欲望以节制为心灵的正常活动提供生理基础,理智、意志和欲望三者协调合作,从而使得人内在的心灵处于一种和谐、正义的状态。

黑格尔的“存在即合理”

“存在即合理”是黑格尔的一句格言,许多人断文生意,认为“凡是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就是现实的”。其实,这样理解就稍微有点歪曲了!

“存在即合理”可以说是以黑格尔的整个哲学体系为依据。我们经常会理所当然地歪曲它的意思,那是因为我们认为的“合理”是“合乎情理”,而黑格尔的“合理”是“合乎理性”,但“合乎理性”未必“合乎情理”。黑格尔曾明确表示,罪恶同样能够推动历史的发展,它是合乎理性的,却是不合乎情理的。

如果我们将这句话理解成“合理的都是存在的,存在的都是合理的”,那么,犯人的存在合理吗?战争的存在合理吗?骗子的存在合理吗?……现实生活中,诸如此类不合情理的事情太多了,这些事情虽然不合乎情理,但是合乎理性。因为世界一直在理性运作,而不是在感性(符合情理)运作。

小小的理解偏差,便足以“谬以千里”。

罗素人生中的“快乐哲学”

罗素是20世纪英国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这个伟大的人物曾经用一句话概括了自己的一生:“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无可遏止的同情心,这三种简单而又强烈的感情支配了我的一生。”

罗素认为,生命的结局虽然是荒谬的,但生命的过程可以是美好的。他用这样的认知来感知世界,因此他一直很快乐。他是一个令人愉快的人,总能留给人一种善良、温和、亲切、睿哲、幽默的印象。

他一直秉持自己的人生哲学,活得兴致勃勃,有时候,他就像一个孩子一样有趣。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从没写过文学作品的罗素,竟开始写起小说来。他的第一部小说匿名发表后,并悬赏猜测作者何人,结果无一人猜中,因为谁也不会相信,这位年近80岁、负有盛名的哲学家还有写小说的雅兴。

当哲学家尼采失落地喊出“上帝死了”的时候,当尼采在寻求生命的终极意义时彻底绝望的时候,哲学家罗素却清清楚楚地知道每一个生命都不过是“原子的偶然结合”,人应该去关注现实生命本身。因此,罗素的快乐俯拾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