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甘地(名人传记丛书)
9371600000002

第2章 少年时代(2)

从拉奇科特到波尔班达有120英里,坐普通马车少说也要走5天。可是因为甘地和哥哥们的婚期已近迫近了,因此父亲打算在3天内就赶到。但是他所乘的那辆马车走到第三个驿站时,车身忽然翻了,父亲也因此受了重伤。他担心婚礼受到影响,仍然按期赶回来。回到家里的时候,他浑身都包扎着纱布,可是婚礼还得举行。父亲只好强忍痛苦,尽量装得像没事一样,使婚礼得以顺利进行。

就这样,当时还什么都不懂的甘地就糊里糊涂地娶了嘉斯杜白为妻。甘地的两个哥哥也因为太年轻就结婚,结果断送了美好的前程。

甘地和两个哥哥都在公立学校读书,大哥的年级最高,二哥比他高一级。他们本来都是很爱学习的人,可是自从结婚后,他的大哥便不像从前那样用功了,成绩慢慢退步,最后连升级考试都没有通过,只好留了一级。二哥的情形更糟糕,他留了两次级,后来连毕业都没有熬到,便辍学了。

甘地的情形也不比两个哥哥好到哪里去。自从结婚后,他也不像从前那样用功了,所以在三年级的时候,他得留级。他觉得留级是件很丢脸的事,所以便央求老师让他升级,老师勉强同意了。

升入四年级后,甘地发现他们的课本大部分都是英文的,这令他觉得很吃力。

甘地想再回到三年级,但重回三年级要比留级更让他觉得丢脸,所以他只好打消这个念头,咬紧牙关拼命努力。

所学的科目里有一门古印度语,这个科目令甘地非常头痛。古代印度语就是用于印度教与佛教经典的梵语。这一门学科是四年级的新科目,直到六年级甘地都没有什么收获。当时教梵语的老师非常严格,更使他觉得索然无味。这时,他听说有一位教波斯语的老师,讲课诙谐风趣,很受学生欢迎,而且波斯语又比梵语容易学,所以有一天,甘地没去上梵语课,而直接到波斯语教室旁听。

这件事不知怎么竟被梵语老师知道了,他把甘地叫了过去,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我知道梵语很难学,但身为印度人,如果要研究本国的文化,就必须懂得梵文。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但只要继续努力,一旦融会贯通起来,你自然能从中发现许多乐趣。不要泄气,好好把梵文学好。”

老师这番诚恳的劝告,使甘地感到非常惭愧,一向被认为是严肃刻板的老师,事实上却时刻都在为学生着想啊!同时,甘地也领悟到,之所以觉得梵语难学,是因为他从未在这方面下过工夫!

从此以后,甘地便不再上波斯语的课,重新回到梵语教室来。

这位对甘地影响极深的梵语老师,名叫潘第亚,直到现在,每当想起他时,甘地都会由衷地感激他的教诲。后来他能轻松地阅读印度教梵文经典,完全是潘第亚老师的恩赐。

刚开的几何课也很难,虽然老师很耐心地教他,他还是一窍不通。有时为了准备功课,甚至会紧张得睡不着觉,但是努力了一段时间后,甘地的成绩终于有了起色。有一天,在苦心研究欧几里得的第十三条定理时,他忽然一下子全明白了。他这才发现,学习几何跟爬山的原理是一样的,往上爬时非常困难,但只要越过山顶,剩下的就容易多了。

在学业上,由于受到很多良师的帮助,以及他自己的努力,虽然不至于像他的二哥那样半途而废,可是往更深一层来想,甘地还是觉得,过早结婚实在不是明智的决定。童婚这种传统习俗不知葬送了多少印度青年在科学、艺术等方面的才华。

吃肉的冒险

读中学的时候,甘地有一个很亲密的朋友。虽然他与这个朋友的友情维持了很久,不幸的是,这份友谊却是他人生中的一个悲剧,给他带来了终生遗憾。

这个同伴和甘地的哥哥是同班同学。甘地知道他的缺点,但仍把他当做一个忠实的朋友看待。甘地的母亲和大哥曾警告他说:“莫罕达斯,你不要和他太亲近,他不是一个好孩子。”甘地的妻子也和母亲、大哥一样,劝他疏远这个朋友。只是,大家越是警告甘地,反而越激起甘地要和他亲近的决心,所以他辩解说:“我知道他有很多缺点,可是他也有很多优点,只是你们没有看到。他不会把我带坏,因为我和他交朋友正是为了纠正他的缺点。如果他能改掉那些毛病,我相信他也能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请你们不必为我担心。”

甘地这样说并不能令他们满意,但是他们接受了他的解释,从那之后便不再干涉他交朋友的事了。于是甘地就天天和这个朋友待在一起。

有一天,这个朋友突然问甘地:“甘地,你听过这首歌吗?”不等甘地回答,他就随口哼出了歌词:

看,又强又壮的英国佬,

正在欺侮弱小的印度人。

为什么英国佬这么强壮?

因为他们天天都吃肉。

甘地听了觉得很奇怪,便问他:“这是城里最近才流行的歌呀,是谁创作的?”

他反问甘地说:“你觉得这首歌的歌词写得怎么样?”

被他这么一问,甘地愣住了,然后吞吞吐吐地说:“我是印度教信徒,绝对不能吃肉。”

印度教认为牛是神圣的动物,不但不能杀,更不能虐待它。拉奇科特盛行耆那教,耆那教规定得更为严格,命令信徒遵守不杀生的戒律,不只是牛,凡是动物都不能杀害。因此,人们只能吃谷类、蔬菜、牛乳、羊乳等。甘地是虔诚的印度教徒,可他的朋友却很不以为然地说:“你的想法太迂腐、太愚昧了!我们是一个孱弱的民族,就是因为我们不吃肉。英国人所以能够统治我们,就因为他们吃肉。”

甘地听了他说的话非常震惊,瞪着眼睛,半晌说不出话来。

他看到甘地这副模样,便笑着说:“你不知道吗?学校的老师也在背地里吃肉、喝酒呢,城里的一些名人早就这么做了,甚至我们学校的学生也有吃肉的呢。不瞒你说,我就是其中之一,你看,我的身体很强壮,也跑得很快,这也是因为我是一个肉食者。你不妨试一试,看看效果怎样。”

他不断地在甘地面前谈起这件事,使他也开始动摇起来。的确,常年吃斋的印度人,体格上确实比英国人差很多。就拿甘地自己来说吧,他跑也跑不快,跳也跳不高。如果从今天开始吃肉,他以为自己也有可能会变得更高更壮。

正当他犹豫不决时,他的二哥也劝甘地吃肉。原来二哥早就破戒吃肉了,难怪他的身体这么强壮。

看,又强又壮的英国佬,

正在欺侮弱小的印度人。

……

甘地受了这一切的影响,终于屈服了。他的父母是虔诚的印度教徒,他们如果知道他违背戒律擅自吃肉,一定会非常伤心,所以这件事必须秘密进行。他们选择人迹罕至的河边,由朋友把烤熟的山羊肉用树叶包着拿来。他们还带了从面包店买来的面包。这两样东西都吃不出什么味道来,山羊肉粗糙得像牛皮一样,简直无法下咽。

那天晚上甘地很难过,做了一夜的噩梦。只要一闭上眼睛,就觉得好像有一只活山羊在他的肚子里苦苦地哀叫,吓得他全身冒冷汗。“啊!我吃了神所禁止的肉食。”这种深切的悔意,就像浓密的乌云一般在甘地心中翻腾着。

但是为了国家的前途,甘地又再度振作精神,顾不得什么噩梦不噩梦,继续吃肉。他的朋友更是为他预备了许多荤菜,看起来真是色香味俱全。至于他们聚餐的地方,已经不再是河边的僻处了,而是在餐厅里。经过厨师的精心烹制,餐厅里的羊肉自然比在河边吃的美味多了。

时间一久,甘地原先对羊所具有的怜悯之心也消失了。他在这一年中虽然吃羊肉的次数并不多。因为到餐厅吃肉要花不少钱,而他的零用钱并不多。

每次吃过肉后,回到家里便不想再吃饭,不明就里的母亲总是担心地问:“莫罕达斯,为什么不吃饭呢?你身体不舒服吗?”

甘地便胡乱扯个谎说:“没什么,我只是消化不良,不想吃东西。”

他知道自己在撒谎,而且是在向母亲撒谎。因此每次要吃肉时,他心里就会觉得很难过,万一让父母知道这件事,他们会多伤心啊!

他实在受不了这种内心的煎熬,有一天,他对这位朋友说:“从此以后我不再吃肉了。对父母撒谎比吃肉更可耻。”

下定决心后,不论谁劝他吃肉,他都不肯再吃。他的父母也一直不知道他的两个儿子一度成为肉食者。

令人羞愧的事

但除了吃肉之外,甘地还做错了两三件事。其中之一便是和叔叔的儿子同时染上了抽烟的毛病。事实上,甘地并不喜欢香烟的味道,他只是觉得吞云吐雾非常有趣,便想自己也尝试看看。

甘地的叔叔有这个嗜好,每次看见他抽烟,甘地便想学他的样子。可是他没有钱买烟,所以便把叔叔丢弃的烟头偷偷地捡起来抽。但烟蒂不是随时可以捡到,而且抽起来烟圈也不大,不能满足他的好奇心。因此,他便进入仆人的房间偷钱买烟,瞒着大人在暗地里吞云吐雾,非常好玩。

这样过了几个星期后,甘地听说有一种植物的梗,里面有许多小孔,可以当烟吸。于是他便立刻着手采集这种植物,把它晒干了抽,但这种东西的味道很苦,比买来的香烟差得多。

他虽然模仿大人抽烟,但摆在眼前的事实却令他无法忍受,他毕竟还是小孩子,必须躲着大人在背地里偷偷摸摸地抽,而且又身无分文,没有长辈的许可就不能做任何事。最后,他觉得非常厌烦,便决定去自杀!

但是怎样才能死去呢?他曾听人说过,曼陀罗的果实有剧毒,不论人或动物吃了都会马上死去。因此,他就到森林去寻找这种果实,很快就找到了。

果实虽然找到了,但是什么时间死去比较好呢?也许在傍晚时比较好吧!他决定在黄昏时前往曼迪尔寺祈祷,然后到寺院后面自杀。正当他拿起曼陀罗的果实准备放进嘴巴时,却犹豫起来了。他心想:“如果吃下曼陀罗的果实并不立刻就死,反而要受挣扎痛苦的罪,那该怎么办?何况再过几年我就成年了,那么多年都过来了,就剩这几年就受不了吗?”

产生这种念头时,他已经吞下了两三粒果实,经过一番考虑后,甘地终于决定放弃自杀的念头,而吞下的果实也没有对他的身体造成损害。

从那之后,他便不再捡烟头,也不再偷仆人的钱买烟了,甚至连想抽烟的念头都没有。抽烟有损健康,为什么有些人会嗜烟如命呢?这一点甘地实在想不通。

在甘地15岁那年,他还做了一件很不光彩的事。他向二哥借了25卢比。为了还这笔钱,他偷偷拿了二哥的纯金手镯,削下一点金屑去卖,把卖得的钱用来还债。可是债务虽然还清了,他的心情却更沉重了,因为不论在他醒着或睡着,都有一个声音在他心里响起:“啊,莫罕达斯,你又当了一次小偷。”因为受不了这种良心的谴责,甘地便到没人的地方大声咒骂自己,但他心里的痛苦并未消除一分一毫。

最后,甘地终于想到,如果不把这件事说出来,他的良心永远无法得到安宁。他准备一五一十地向父亲坦白,可是每次走到父亲面前时,却怎么也开不了口。

经过再三的考虑,他写了一封自白书给父亲,在信里他把犯过的错误全都说了出来,并在信末说:“我向神发誓,从今以后,绝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请父亲原谅我吧!”

这时,父亲正因旧病复发卧病在床,当甘地鼓足勇气把信交给他后,就坐在父亲床边,等待他老人家的责骂。

但事实并不如甘地所想,父亲看过信后,既没骂他,也没有惩罚他。甘地只看到父亲的眼泪簌簌而下,打湿了信纸,信上的字一个个变得模糊起来。接着,父亲闭眼沉思了一会儿,便把信撕了,这时,甘地也忍不住痛哭起来。

儿子干了这么多错事,父亲内心的失望和痛苦是可想而知的,可是,他却没有责备他一句。父亲用他慈祥的眼泪,涤净了他污浊的心灵。父亲的眼泪胜过千言万语的训诫,越发坚定他改过向善的决心。

记得印度教的圣歌里面,有一节这样的歌词:“被爱的箭射过的人,才能领会爱的力量是多么伟大。”

父亲正是用爱的箭射入甘地的心坎,让他体会到“爱的力量是多么伟大”。甘地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光明磊落地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