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赫梅达巴事件处理完毕后,甘地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把“撒地亚·哥拉哈”的精神灌输给印度人民。要使这么多农人、工人了解“撒地亚·哥拉哈”的和平精神,实在不容易。要让所有印度人完全具备“撒地亚·哥拉哈”的精神,更不是短期内能够达成的目标,必须要有周详的计划和长远的目标才能早日实现这个理想。为了扩大效果,他就把过去他所发行的《神之子》杂志扩大刊行,并印成各种新的小册子发给群众。
阿姆利则血案
4月13日,甘地在阿赫梅达巴的农场召开群众大会。在另一个地方,阿姆利则也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由于英国人封锁消息,所以,除了当地居民外,没有任何印度人知道这件事,直到三四个月之后,这个消息才逐渐被传播开来。
这件事的起因是在4月6日这天,阿姆利则地区的人为了响应全国的罢工,也开展了活动。当地总督戴亚将军看到街上庞大的游行队伍,便立刻发布戒严令,出动军队禁止任何集会。
4月6日过去了,但戒严令却迟迟没有解除,因此,市民便决定一个星期之后(也就是4月13日),在贾利安瓦拉巴格广场集会抗议。戴尔将军知道后以后,立即命令军队全副武装,包围在公园集会的人。
军队把广场包围了起来,在广场的唯一出入口架设机关枪,疯狂地向手无寸铁的群众扫射。群众们听到枪声,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纷纷拥到出口处,这样一来,反而造成了更大的伤亡。那些军人扫射完毕后,便头也不回地离去了。这次事件中有400人当场死亡,受伤者达1200人之多。
这个消息传到英国后,英国舆论分成两派:保守派人士把戴亚将军捧成英雄人物,还发动捐款来奖励他;自由主义派人士则认为戴亚将军的做法应该被谴责,他们要求英国议会组织“阿姆利则事件调查委员会”,到印度来实地了解事情的真相。
连英国人也毫不偏袒地抨击戴亚的做法,令人稍感安慰,可见公理、正义自在人心。但令人遗憾的是,“阿姆利则事件调查委员会”的成员全是英国人,此次调查可能有失公正。因此甘地必须站出来,站在印度人的立场参与调查工作。甘地向旁遮普的州政府申请进入阿姆利则,可是几个月过去了,却一点回音也没有。直到当年10月,许可证才下来。心急如焚的甘地便立刻动身前往阿姆利则。
甘地抵达阿姆利则时,火车站前的广场早已聚满热情的民众,他们一看到甘地就欢呼:
“甘地先生来了!”
“甘地万岁!”
甘地离开人群,想先在朋友家商讨事情,但他还没来得及坐下,群众又蜂拥着跟了过来,几乎不用他发问,他们就详细地跟他陈述了戴亚将军的残酷迫害行为。
虽然甘地每天都认真地进行调查,但是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难以获得好的效果。印度国民大会党看到他孤军奋斗,便派了尼赫鲁父子来协助他。他与尼赫鲁父子的深厚感情,就是在这时候开始建立的。
不久,英皇所宣布的《印度政府法案》颁布实施了。这个改革案是按照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英国与印度双方的约定,把不合理的亚洲法和罗拉特法等加以修改而形成的。这项法案声称:“在印度政府的各个部门中逐步加强与印度人的联系,以使其自治体制日趋发展;旨在使帝国内的一个组成部分──英属印度进一步实现责任政府制度。”
新颁的宪法名义上是让印度自治,而事实上,只不过在各州政府的大臣中多安插几个印度人罢了,这只是英国企图掩人耳目的手段而已。
这种自欺欺人的自治法案,当然令甘地极度不满,其他人也都不满意。印度的领导阶层对此事的看法也不一致,有的同意接受这个不完整的自治法案案,有的则表示完全反对。就在这时,国民大会党的领导人来访问甘地时向他表示:“国民大会党的总会不久将在阿姆利则揭幕,大家都想听听你对自治法案的看法,这次你无论如何要正式参加,不要再像以前一样只站在旁观者的立场。”
他的语气恳切、态度诚挚,使甘地无法拒绝,只好应允下来。
戈克利在世时,就曾一再劝甘地加入国民大会党,都被他委婉拒绝了。因为那时他认为,通过精神运动来解救印度,要比参加政治活动有效而且重要得多。可是,自从阿姆利则事件发生后,他开始明白,要促进印度的独立,已不能只停留在精神运动的阶段了。因此,就在当年12月,他正式参加在阿姆利则举行的国民大会党总会。
在这次会议中,大家一致决定暂时接受英国颁布的不完整的自治案。同时,为了促使印度早日独立,他们决定继续对英国展开不合作运动。这个不合作运动于第二年间开始实施,要点如下:
一、不参加殖民政府的一切集会;
二、抵制英国殖民教育,退出英国官方学校,自己开办学校;
三、抵制英国法院,自设仲裁机构;
四、拒绝到美索不达米亚参军服劳役;
五、抵制议会选举;
六、抵制外国货;
七、凡是英国赐予的身份和封号,一律退还英国政府;
八、不购买政府公债。
这八项不合作运动要点浅显明白,任何人都能够理解,也都可以做到,因此获得了全体印度人的支持。为了响应这项运动,出生在印度的著名诗人泰戈尔公开宣告放弃英国政府赐给他的爵士称号,甘地也把以前在南非时得到的3枚勋章退还英国。在短期内,不合作运动就像燎原之火,迅速蔓延开来。
在阿姆利则召开国民大会时,有一天在中午休息时,甘地对议长默第拉·尼赫鲁说:“尼赫鲁先生,你不觉得会场的秩序有些乱吗?不相干的人进进出出,不但谁是正式代表搞不清楚,就连票数也无法统计出来。”
默第拉·尼赫鲁颇有同感地说:“你说得很对,目前国民大会党的规章原是戈克利生前制订的,因为最近党员人数剧增,需要议决的事也大量增多,所以这项规章已不大适用现在了,我想请你拟订新的规章,你觉得怎么样?”
当他把这个主张向大会提出时,大家一致赞成由甘地负责制订新的规章。虽然甘地很乐意接受这项工作,可是由于加入国民大会党的人都热切地盼望自己的国家能够独立,每一个人都热心地参与各项活动,所以国民大会党无形中就成了奠定印度独立的基石。将来印度一旦独立,国民大会党可能会成为印度最大的政党,因此,要制订新的规章时,必须把将来的情况都考虑进去。一想到这项工作的深远意义,甘地就再也轻松不起来了。
在他接受制订新规章的任务之前,为了要使规章发挥更大的效力,他提出了一个条件,要求印度目前最高领导人罗克曼雅和德杰班斯加入制订委员会。这项要求很快被接受了。阿姆利则会议结束后,甘地立刻着手筹划有关新规章的工作。因为委员们散居各处,而且工作忙碌,党章委员会连一次会也没有开成,但是他们依靠通信互相商讨,最后提出了一个一致同意的报告书。
关于真理
自从1919年年底参加阿姆利则的国民大会党会议之后,甘地就开始直接参与政治活动,受到举世的注目。他提倡的通过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来抵抗英国,不仅为印度的独立自主贡献了力量,也鼓舞了亚洲和非洲的殖民地,成为他们黑暗中的明灯。
1947年8月15日,印度终于脱离英国的长期统治,成立印度共和国。
1948年1月30日,79岁的甘地在一次调解教派纷争的活动中被一个极端分子枪击,而离开人世。
七十九年的岁月,全都贡献给争取祖国的独立,正如尼赫鲁所说的,他的光芒在往后的岁月里,仍将继续照耀着印度,以及全世界为自由和平而奋斗的人。
在甘地的一生中,他经常提到真理,他曾经说过:“我有一种感觉,就是当我谈到或写到真理时,心里便呈现一片宁静。因为真理能使许多迷失的人了解诚实与爱的可贵。
“以前,我一直相信世界上除了‘真理’之外,并没有‘神’的存在。由真理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宽恕别人的‘爱’。当我绝望时,我会想起,在历史上只有真理和爱能得胜。历史上有很多暴君和凶手,在短期内或许是所向无敌的,但是终究总是会失败,好好想一想,永远都是这样……
“要在天地间做一个完人并不容易,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必须越过峻险的高山,渡过深广的海洋。这崎岖漫长的道路,仍有待我们一步一步地走完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