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几两重
现在,人们整天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奔忙,心灵越来越得不到滋润,情感越来越麻木,已经被过度的物质欲望、被畸形的文明异化了。我们说“人类文明在前进”,到底是物质在前进还是精神在前进?我有个看法(不一定对),我觉得,人类在物质文明上是在前进,但在精神文明上,是倒退着的。
现在,人们越来越依靠思想而不是心灵衡量事物了。我有个朋友说过这样的话,她说世上有三种人活着,第一种靠胃,第二种靠思想,第三种靠心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问问自己:我是靠什么活着呢?
皮亚杰做过一个试验:将成人与孩子组成两组,近处立了根9公分高的杆子,远处立了根10公分高的杆子。问远处高还是近处高?成人说远处的高,孩子说近处的高。成人对了,孩子错了。就是说,像透视中近大远小这些规律成人都懂,所以就用理性用知识判断,孩子不是这样,用的是感觉,用的是心灵。
但是,是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要这样判断呢?比如,人与人,友谊、亲情,好人坏人,能不能依靠纯粹的理性进行判断?那种息息相通的感觉,细微的情感交流,理性是很难判断的。那是心与心的相守相望,理性是无能为力的。
世上有三种人活着,第一种靠胃,第二种靠思想,第三种靠心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问问自己:我是靠什么活着呢?
成人把“正确”看得很重要,但是怎样才能正确?世界上是不是存在绝对的正确?是不是只需要正确?有好多时候,正确不正确并不重要。有些事是不能用“正确”与“不正确”来判断的,尤其是涉及艺术、感觉、潜意识这些无形的东西的时候,你的理性如何判断呢?心有几两重?能不能度量?中国古人讲“无形重于有形”,是说“无形”要比“有形”更接近本质。关于这点,不要说艺术,就是很讲理性的科学也是一样。许许多多的科学发明都是在非理性、混沌的状态下从科学家脑海里冒出来的。就是科学原理,也不是全都能够度量的,数学中还有“模糊数学”,物理学还有个“测不准原理”,是说到了微观世界,怎么测都测不准,每一次测量的结果都不一样。
有个家长听了我的讲座,意识到合作精神的重要,就说李老师,请你好好给孩子培养吧。正好赶上我们的“捕捉心灵感受能力”的培养,他不理解了,说李老师,我要的不是这个,我是要合作精神。
这个家长,他不明白合作精神是靠情感靠心灵来实现的,没有心灵的滋润,是无法培养起合作精神的。
心灵感受其实就是内觉,它是超越理性、超越意识的。意识是思想的,内觉是心灵的。内觉是潜藏起来的感觉,与潜意识很像,但潜意识是隐藏起来的意识,内觉是隐藏起来的感觉。
说到潜意识,弗洛伊德有一个案例,有个女人结婚以后,她的丈夫经常回家时带给她各种各样的礼物,但是每一次送给她时都被扔出窗外,突然意识到不对,又捡回来。她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就找弗洛伊德分析。弗洛伊德告诉她:你小的时候肯定有人做了让你反感的事情,为了安抚你,送给你某种东西。
她想这不可能,因为她出身于贵族家庭,从小生活优越,怎么会有这种事呢?后来她的姐姐对她说了一件事:小时候她们的叔叔和保姆有暧昧关系,有一次用啤酒把姐姐灌醉,给妹妹一个棒棒糖,然后当着她们的面亲热。这件事就一直隐藏在她的心中,成了潜意识,她扔丈夫的礼物就是潜意识反抗,但她不知道。
内觉呢,就是遇到一件事情,还没想清楚,你的心猛地动了一下,朦朦胧胧的那种感觉,你不知道这是什么样的感觉,主意就拿定了。内觉是非科学性的,隐性的,无指称的,无法用科学方法验证的。当你试图把它表达出来的时候,它已经不是内觉了,被你的知觉审查了,重新感受了,用意识加工了。任何一种艺术都是一种专门的语言形式,都是为了表达艺术家内觉的。内觉的表达,就是一件艺术品的生成。
锣鼓敲起来
人们一般意识不到内觉的存在,它停留在内心深处,在你放松的时候,甚至在睡眠状态下,它会突然升起。感觉是一旦发现了内觉,它就开始审视,把内觉拿出来咂巴一番就成了感觉。内觉一旦明确了,也就是感觉到了。内觉是心中一动,比如,看见一棵开满鲜花的杏树,我心中忽然一下,浑身像过了电,这就是内觉,当我再去品味的时候,就上升到感觉了。内觉的阶段我莫名其妙,感觉的阶段我清楚了。
就像我站在玉龙雪山下面那个小松林里,突然间,眼泪不知不觉流了下来,我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我就开始品味,噢,我知道了,这片树林感动了我,让我感觉到幸福。再比如,我走在街上,有一队游行队伍从我旁边经过,当锣鼓敲起来的时候,眼泪刷地下来了,一时间热泪盈眶。其实我不喜欢这样的场面,但是为什么要流泪呢?我开始审视,明白原来是来自童年的体验,我是被童年的惯性感动着,激动得不能自制,当我想明白之后,就成了一种感觉。
我们中心有个老师给我说过这样一件事,她说她喜欢一个男孩,但只是一种很朦胧的喜欢,并不十分清楚,所以对方给她打电话、约她玩时,她大都拒绝了。直到有一天,她爬在窗口看学校的操场,突然感到很难受,马上觉得胃疼。这是为什么呢?她分析原因,她想起刚才从窗口看见那个男孩和另一个女孩很亲热地在操场上散步,原因大概就是这个。她来问我,这是怎么回事?我说你爱这个男孩。
我一句话将她点醒了,她才知道自己是爱这个男孩的,她的内觉也就上升成表面的感觉了。那一次内觉在作怪,她不知道,只是觉得不舒服,现在一切全明白了。她反思的过程,就是内觉的挖掘、确定与明晰的过程。
在玉龙雪山
你的意识可以调动,潜意识却不可以调动。内觉与感觉也是这种关系,你只可利用内觉,让它升华。人的所有感觉,都是以内觉为基础的,比如,想象、创造、沟通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等,都取决于内觉是否灵敏发达。内觉对于人,无论是人文还是科学,都非常重要。许多家长因为内觉的非科学性,以为自己的孩子如果将来选择理科、要当科学家,就不需要内觉,不需要心灵感受能力的培养,这是错误的。要是科学家没有内觉与想象,他就不会有想法、有发现,就会无所建树。杰出的科学家都具有很强的内觉、很强的心灵感受能力、很强的非科学性感觉与思维。比如爱因斯坦,他热爱艺术,艺术滋养了他的内觉。
内觉的挖掘、呈现、表达,直到成为成果也很重要,这也是大艺术家与小艺术家、大科学家与小科学家的重要区别。大艺术家、大科学家能够把内觉从开始一直保持到结束,小艺术家、小科学家一开始感觉良好,挖掘的时候,表达的时候,刷的一下,内觉就会消失得无踪无影。
比如,那天在玉龙雪山,在那片小松林,我感动得流泪,可是我实在无法把那种感觉表达出来。回到宾馆,我把这些讲给朋友听,讲的时候拼命地寻找合适的语言,但是什么语言都不合适,不足以表达当时的感觉,只好用大提琴呀、天鹅湖呀、幽幽的呀这些替代,说完之后觉得很困,就上床睡觉。第二天早晨朋友说昨晚我的讲述让她非常激动,就连夜写了一篇散文,给我念,我说写得是不错,但这是你的感觉不是我的感觉。本来,在我讲述的时候由于表达不到位,把我的感觉漏掉了好多,在她写的时候又接着漏,结果什么也剩不下了。就一般来看,她的用词很漂亮,文笔非常优美,但是那种感觉没有了,只剩下一个言辞的框架。
血是有营养的
在艺术上,我们发现俄国十九世纪的画家没有内觉,比如,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尽管气势很大,也很感人,但只是一个故事、一个情节、一个痛苦的场面。那些拉纤的纤夫如何如何地使劲,如何如何地遭受磨难,身子向前倾着,低着头,拼命挣扎的样子。这是什么?不过是一幅纪录性的照片,一个电影镜头。这是用思想画出的画,不是用内觉画出的画。我们可以把这幅画与马蒂斯的画作一番比较,马蒂斯的画是内觉的,列宾的不是。所以,我们在艺术上要给孩子培养什么呢?是让他的艺术建立在内觉之上而不是思想之上。思想尽管很重要,但就艺术来说,内觉永远是第一位的。什么是艺术呢?它更多的是突然之间从脑海里“冒”出来的,而不是思考出来的。
所以说,内觉源于心灵,就是心灵的感觉、感受。它特别珍贵。没有内觉的人是枯燥乏味的,做出的事往往让人感到不可思议。我的儿子从小爱读书,读很多书,他的内觉就比较好,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细微之处。有个亲戚的孩子就不是这样,尽管他文化课学得很好,但没内觉,有一次他来我家吃饭,突然鼻子流血了,滴到米饭上面,我感到特别恶心,说:快别吃了,再盛一碗!他说没事没事,血是有营养的。他不是用心灵处理这事,是用思想,思考到营养,而忘了感受。
我前面说过,有些人讲述,能立刻把你带到情景里面,换一个人讲,字一个不少,甚至连停顿的标点都一样,但听的人就是没有感觉。人这种动物特别奇怪,内心有感觉了,你的语言刷地就淌出来了,而且特别带有感觉。如果你画画,内心的感觉就像火山喷发一样喷射到画面之上。不然,你的技术再好,也只能是个三流画家。
春天的一个早晨
绘画、音乐、舞蹈这些艺术门类都是培养孩子内觉的最好方式。据我的经验,任何一门学科都可以进行内觉的培养,比如,语文、数学甚至体育都行,每一门有每一门培养的方法,关键要看老师是不是有这个意识,知不知道操作的技巧,如果不是,就是用艺术的形式照样徒劳无功。现在家长逼着孩子背唐诗,以为背了唐诗就能提高素质,却不知那种鹦鹉学舌似的背诵不但毫无意义,还会造成孩子对古诗的反感,破坏他们心中的美感与内觉,而这些都是每个人不能缺少的,缺了这些人生的天空中便会失去云影彩虹。家长或者老师要是从内觉、心灵感受、情感的角度进行培养,结果就会大不相同。
比如,有一次我给班里上了这样一课,我想试试孩子们对于唐诗的接受能力,是不是能够在他们心中营造美好的情感与丰富的内觉。
我说春天的一个早晨,空气湿漉漉的,有个人正在床上睡觉,他的屋子建在花园里面,屋前屋后开满了粉红色的桃花。他本想睡个大懒觉的,却被叽叽喳喳的小鸟吵醒了。他听着鸟的叫声,觉得就像音乐一样美妙。突然,他记起昨天夜里曾被一阵风雨惊醒,他想天哪!不知我那些桃树上的花儿怎么样了?是不是好多都被风雨打掉了呢?他赶紧爬起来,掀开窗户一看,外面地上简直粉红一片……再看孩子,他们每个人眼睛里闪着亮光,嘴里咝咝地吸着凉气,一副向往的神色。我说:你们能不能把这种情景变成一首诗?孩子说:老师,我们不会写诗!
这是个六岁左右的班,要他们写诗实在闻所未闻。他们连字都不会写,怎么写诗呢?我说诗嘛,太简单啦,就是一行一句话,像你们念的儿歌一样。
结果只能以圈代字。写完之后,我开始念,一边念一边与他们哈哈大笑。再之后,我说:老师这里也有一首诗,是一位名叫孟浩然的人在一千多年前写的,写的就是我们刚才写过的情景,老师现在读给你们听……孩子们佩服得……他们一下子就被诗中的情感、美感打动了。每一张小脸上都挂着由衷赞叹的神情。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我也忘了。你猜后来怎么着?到下个周末,在美术课上,有个孩子突然念起了那首诗,引得全班孩子跟着一起念: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上周上那节关于诗的课的时候我没有让他们背诵,可他们全记住了,并且在这周集体背诵,念得摇头晃脑如醉如痴,一遍又一遍。我当时感动得不得了,眼泪差一点掉出了眼眶……伸手抓来的虚空在绘画中,捕捉心灵感受能力的培养从哪里入手呢?从人的五感,就是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这五感好比五条通道,从五感开始训练,就能使心灵与外界相通。
由于传统硬灌式的传输方式,孩子的五感退化了,直接后果就是堵塞了心灵与外部世界之间的通道。你可以问你的孩子:当手触摸到棉花时,心灵会有什么样的感觉?灵魂深处能不能敏感地关照手上传来的感觉?能不能用某种“语言”将这种感觉表达出来?
进行捕捉心灵感受能力的培养有什么好处呢?心灵更丰富,生活更丰富,生命更丰富,生命的质量大为提高,人与人,人与环境会更加和谐。
嗅觉训练,就是让孩子把味道画出来。醋的味道,酱油的味道,巧克力的味道,一条臭咸鱼的味道……不是用具体的形象,而是用能表达内心语言的符号。这就像伸手去抓虚空,抓来的虚空……其实这个课,按照传统的看法应该拿到大学去上的。我们很多成人总是不相信孩子,实际上,要是放手,他所表现出来的潜力总能让你大吃一惊。
比如,刚开始进行这种课时,我做了一个试验,先在黑板上用土黄、粉红、大红、紫罗兰旋转着画出一组符号,再用赭石、黑色、深咖啡画出另一组符号,我说老师画了两组符号,第一组表现臭味,第二组表现香味。孩子大喊:错了老师!我们认为第一组是香的,第二组才是臭味。
我说: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味道是可以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的。老师在这里画出了味道,你们能不能?他们说能。我说现在,打开你们带来的小瓶,嗅一嗅里面的味道,再把味道画到纸上。
事先我让孩子带来各种各样能嗅出味道的东西,有香水、有酱油,还有醋……这时候你看全班,每个孩子都聚精会神地嗅那些装着“味道”的小瓶,一边嗅一边画。有的孩子嗅的时候,离瓶子太近,小鼻子染得黑乎乎的,活像电影里面的小日本鬼子。
画完了,我让家长与孩子一道评画,那些画挂在墙上,有位家长问:这是什么呀,乱七八糟的?我说味道。家长满脸狐疑,说味道怎么能画出来呢?就上来,将鼻子贴在画上嗅了起来。
评画前,我让孩子把味道的名字写在画的背后,不让别人看见。我指着其中一幅问一个孩子:你猜画的什么?他说咸味。翻到画的背面,果真写着“咸”字。又问一个孩子另一幅,他说酸,一看,果然是“酸”。有个孩子不会写字,我问画的什么味,她也说不清,我把瓶子拿过来,嗅了一下,原来是酱油。我把一幅表现醋味的画与这幅挂到一起,有位家长吃惊地说:呀,真是酱油和醋的感觉!
还有个孩子也说不出带的什么东西,我问全班谁能猜出画的什么,有的孩子说臭,有的孩子说辣,还有别的。拿来瓶子一闻,那股味道差点把我呛到一边去了。原来,他的妈妈给瓶子里放了花椒的花……家长在后面也笑得不行。那的确是椒花的味道啊,那种味道,你无法用臭呀辣呀界定,但的确把那种味道给人的感觉画出来了。
长着尖角的酸味
我用这种方法培训老师,一开始,用口述的方式让他们画,结果画得根本看不出哪儿是哪儿的味道,只是一堆花花绿绿的颜色。这些老师,都是大学生,他们的心灵通道早被封闭了,只能用思考、用知识判断。
后来,我买来各种糖果,这些糖果都在甜味中含有一点儿酸。我让他们先吃了一种,是甜和酸;再让吃了一种,又是甜和酸;再吃,还是甜和酸。连着吃了三次,他们说味道全都一样。我说,既然味道全都一样,厂家为什么要制造三种呢?
我让他们重新品尝,细细品,来品三种糖果到底有什么不同,这才品出味道了。他们说:第一种里面的酸,味道比较刺激,像是长着尖角,很短暂,马上就消失了;里面的甜味比较柔和,绵延流长,能持续很长时间。第二种酸是隐隐约约的,旋转着的;其中的甜像小点缀,闪闪烁烁,就跟夜空上面的星星一样。第三种是一种像橘子、纯正美好的酸味,既温和又舒适;里面的甜味太冲了,让人有些讨厌。
你看,先是没有差别,稍加训练就能分辨出这样多的不同。假如这些糖果能够发出电波的话,他们的舌头与心灵就能接收到种种不同的波段。
我们说我们生命质量不高,为什么不高?我们当中有多少人能够体味到生活的细微之处?如果我们不能对生命本身体察入微,又有谁能够说:我的生命是高质量的,我的生活是丰富的,我的感觉是幸福的呢?
咀嚼彩云
嗅觉之后,就是味觉、听觉直到触觉……我的触觉课,是将事先准备好的各种各样的物品装在袋子里让孩子触摸。先是尖锐的物品,比如,小木条、小树枝、松果等;然后是柔软的物品,比如绸子、丝巾、棉花等。摸完之后,再画出来。
孩子们会把丝巾画成粉红色,从淡粉红到深粉红再过渡到紫罗兰,一条一条,造成非常柔软的视觉效果;把松果画成小点子,还有一根一根的刺,显出扎人的样子。
这种课上到最后阶段,大家都来装盲人,用手、用心灵去感知形状。比如,把眼睛蒙上,触摸某个同学的脸。让心灵沉静地体会各个不同的局部,每一个高高低低的起伏,然后,在大脑中把这些局部、起伏组织成完整的面孔。其实,这里面糅和着大量的想象与归纳。当他们摸完了,开始画时,又把刚才摸时的那种感觉与想象综合在一起,画出一张用手触摸的脸,而不是眼睛看到的脸。
有一种说法说人在退化,那是因为某些器官的功能被机器所替代,不常用了,也就退化了。
人的器官常常可以相互代替,比如手,就能代替眼睛的一部分功能。触摸的时候,手上能产生出原始的、人之初的感觉,这种感觉是直达心灵的。这样的培养不仅丰富了手的功能,还能使心灵变得灵敏起来。
再比如听觉课,要画出牙医钻牙时嘎嘎作响的声音,咀嚼芹菜的声音,锤子敲打木头的声音。这种课孩子们最感兴趣了。这样的课程的确能使孩子们变得非常灵敏,从而使他们关注生活中的种种不同。
有个家长反映,她的孩子在吃面包时说:妈妈,你能猜到今天的面包吃起来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吗?妈妈说什么感觉?她说:就像吃云彩一样,一种带彩的彩云。你看,像在咀嚼彩云。
有个孩子在作文中描写西红柿,从形状到颜色、光泽、给人的感觉,然后想象这个西红柿与其他的西红柿有什么不同,这个西红柿是种什么样的味道。放在嘴里品尝,果然就是那种味道,比想象的味道还要美好。你看,孩子用“美好”这样的词形容自己的感觉,这说明在他的心里已经具有了美好的因素。你再看成人的吃相,只要是好吃的,稀里哗啦吞到肚子里,根本想不到要去感受一番。成人的心灵就是在这样的生活方式中越来越粗糙,越变越麻木。说到教育,我们应该把它理解成全方位的,而不仅仅是识字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