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嘉诚传:峥嵘
9362900000052

第52章 百佳超市(2)

李嘉诚在被问到苹果促销倒闭并反指两大超市垄断经营事件时表示,香港超级市场竞争激烈,苹果网络销售倒闭,简单讲只是因为无法取得利润,并不等于,也不意味着百佳超级市场取得胜利,更不能意味着百佳垄断市场,因为在香港超市生意是开放的,机会是平等的,否则,精明强悍尚算理智的黎智英应该不会拿十个亿往维多利亚港里扔。

百佳不会造成垄断,百佳也不可能造成垄断。在香港也不可能见到独门独市的垄断行为。如果说有垄断,那只有一家,就是香港铁路。

我赚的每一毫子都可以公开,就是说,不是不明不白赚的钱。

香港的客观现实就是这样,就连经营专营线路的巴士公司都不可能垄断,那么完全开放自由竞争的超市零售,又如何能垄断呢?如果坚持说李嘉诚在香港有垄断,不可否认,港灯确实是特许区域性垄断经营。

李嘉诚在出席以他命名的香港公开大学“李嘉诚专业进修学院”命名典礼,在接受记者访问时强调,和黄旗下的百佳并无对市场造成垄断。他解释,除百佳和惠康外,还有华润、吉之岛等其他超市,市场是开放的,任何投资者都可以加入,任何投资者都可以经营。

令人不解的是,与百佳同等规模,拥有同样分店与经营模式的惠康,多年来,却未曾听到看到《苹果日报》有关垄断与其他品质方面的指责与报道。仅就这一点来看,该媒体所持之立场之公允与中立就令人质疑。

由传媒大股东黎智英私人投资的苹果速销,在经营了大半年,亏损十个亿,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宣布结束营业。据黎智英透露,该业务令他亏损约十亿港元。苹果速销声称,刚刚推出时,就受到香港两大超市集团百佳及惠康联手反击,营运困难,其后业务表现一直欠佳。

对于苹果速销正式宣布结业,有消费者担心两间主要超级市场百佳及惠康将会加价,对此,李嘉诚没有正面回应,只表示对于百佳的任何减价或加价行动,他本人并不知道,也无须知道。下属也绝不会将如此零碎的事务知会他本人,相信任何一个香港人都会相信这一点。如果你天真地以为,李嘉诚每时每刻都知道百佳售卖的猪肉价格,那将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天大笑话。

李嘉诚在北京出席其投资创办的长江商学院EMBA/MBA毕业典礼上表示,要帮助他人对社会有所贡献,正直赚钱才是最好的。李嘉诚认为,经营企业的主要动机是为盈利。传统儒家思想推崇道德标准的作用,而今天很多商业管理课程则强调效益和盈利是衡量企业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两种有着明显冲突和矛盾的取向都是不完整的。李嘉诚说,一个有使命感的企业家在捍卫公司利益的同时,更应重视以努力正直的途径谋取良好的成就,正直赚钱是最好的。

事情确实是这样,一个操控千亿资产的资本家,绝对无可能知道辖下超市的富士苹果每个卖多少钱,也确实没有必要知道这个苹果的价钱,更加没理由知道属下超市的猪肉每斤卖多少钱。甚至,百佳将在哪个屋村开新店,亦毋须知会李嘉诚。

然而,每当超市个别货品出现问题时,个别别有用心的传媒则矛头直指和黄,甚至李嘉诚,居然有人昧着良心指责李嘉诚“为富不仁”。当然,有理由相信这是某些特定人士的“为了富而不仁”。虽然供应商慨叹:“自己牌子才有‘BrandLoyalty’(品牌忠诚度),帮他做,要卖平,边际利润又低。”边际利润低是事实,而百佳整体利润低也是事实,当然这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事实。

此外,以往做特价所减货价百佳和供应商一起承担,例如零售价10元的产品,做特价9元,供应商不用减批发价一元,只需减几毫。但2003年开始,就要供应商硬啃差价。虽然特价为期两星期,但百佳要特价供货多10日,即24日,而消费者就只获两星期特价。另外10日之差价,则用来做特价推广之广告费用。

其实这也完全合情合理,但凡特价货品,百佳多数都会做特价广告、街招、单张,这笔费用自然不菲,没有理由由百佳全部埋单。

不过,绞尽脑汁,百佳毛利虽有5%,但由于铺租昂贵,尤其是超市竞争激烈,市场压力非常沉重,新鲜货品损耗又大,故纯利率估计只有3%。有时甚至只有2%。

试问,李嘉诚的任何一项投资曾经有过如此之低的利润吗?如果有,那只有是百佳。虽不算好赚,但百佳款期长达九十至一百日,现金流入对和黄其他业务大有裨益。

“余存心济世,誓不以劣品取厚利。唯愿诸君心余之,采办务真,修制务精。”胡雪岩在胡庆余堂戒欺匾上的这句惊世醒言,亦成为百佳、丰泽经营的座右铭。

李嘉诚常常对员工强调:“钱要赚,但是原则也要讲。不只商人,一个国家亦是无信不立。”

李嘉诚旗下的长和系集团,业务遍及多个范围,其中和黄旗下之百佳超级市场,更是与本港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零售业务,唯自2003年以来持续的通缩严重,实际经营情况只属微利生意。

2002年5月初,猪肉买手集体罢买,并堵塞百佳冻肉仓事件,真的令“诚哥”愤愤不平,大叹“连猪肉都关我事?”那迟些时候,莫非香港连养猪都关我事?一位和黄高层告知笔者,自从发生猪肉买手罢买事件后,李嘉诚曾经私下对朋友诉苦,他名下的百佳超级市场,若然连猪肉都不能卖,那算是一家怎样的超市?而且若然他因为舆论压力介入事件,不准百佳卖猪肉,“差不多等于绑起百佳的手来打仗,百佳又怎能应付另一家超市的竞争呢?况且百佳管理层为股东争取利益,也只是尽管理人的本分而已,何罪之有?”

对于外界质疑李嘉诚如今富可敌国,为何还要与民争利呢?李嘉诚更感到莫大的委屈,因多卖一点猪肉的收入,对他来说如沧海一粟。这完全是为股东利益着想,为百佳近万名员工着想。企业存在的本质就是为股东谋取最大的利益,企业生存的先决条件就是不能也不应该回避竞争,而是必须面对竞争以壮大自己。竞争若此,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李嘉诚感叹“这些额外的收入,可能不及他平均一日做公益事业所捐的款项”。

除了上述大道理之外,原来从不逛街市的李嘉诚对何处买猪肉也有自己的看法,因为他不认同一些主妇称,街市肉档的猪肉较新鲜的说法。他解释到百佳的猪肉处理好后,即时通过冷冻车队,送到超市的冻柜,保鲜效果自然胜过要面对路边滚滚沙尘蚊叮蝇咬的肉档猪肉。而且,就算猪肉进入超市,也是在冷冻的环境下,自然刻意保鲜,况且超市大量向批发商取货,故此可以要求低价入货。而其他街市及士多办馆的东主就却不得不以比较昂贵的价钱购入货品,而且街边的铺面大多数没有冷冻设施,其保鲜程度可想而知。至于其他的超级市场如家乐福、广南K-K以及苹果速销都相继踏上倒闭之路。

这是基本的市场法则,不是你的错,也不是我的错,更不是李嘉诚的错。

有证券分析员表示,和黄2003年上半年公布的中期业绩显示,其零售及制造业业务于期内的营业额达293亿元,除税及利息前盈利仅5.99亿元,只占营业额2%,以如此庞大的生意额衡量,毛利率实际上只属微利生意,若扣除税项及利息,和黄旗下零售业务的毛利率更低于2%。

该名分析员又表示,其他国际知名零售商如美国沃尔玛、法国家乐福及英国特易购等,其税前毛利率达到3%~5%,相对于百佳超市2%的毛利率,更印证百佳超市只是微乎其微的微利生意。

据零售业业内人士分析,投资零售业存在颇高风险,超级市场需要相当庞大的面积摆放货品,面对高租金及(土)地税压力,加上仓储、物流系统及劳工成本,投资风险相当高。此外,有关行业的折旧率相对较高,如水果蔬菜等食品之保质保鲜期限制,故要获取利润,必须有高效率的管理及物流成本控制措施,并非如外界所指超级市场是能获取厚利的行业,而现时在本港亦存在不少大规模的超级市场,故指百佳垄断市场的说法,实属毫无根据的无稽之谈。

据业内人士透露,和黄的零售业务除了百佳外,还包括屈臣氏及丰泽等,由于市场竞争激烈,部分业务、部分店铺仍未能达到盈利的水平。百佳超市进口的货品种类逾一万五千种,近年来,欧元、澳元及新西兰元甚至人民币都大幅升值,导致入货成本急升,百佳已尽力控制成本,减少对消费者的影响。

分析员表示,业外人士可能不完全知道经营超市存在的风险,但财雄力大的黎智英曾掏出十亿元经营“苹果速销”业务,最后落得严重亏损而倒闭的下场,理应让香港人知道这并非是一门有开必赚的轻易赚钱的生意。

在香港,李嘉诚一般不接受香港记者的个别采访,因为此例一开,他即使什么事也不做,专门接待记者,也未必能应付香港数十家媒体、数百名记者的轮番轰炸。

但是,李嘉诚也有例外。曾有一次主动向一家经常同他“过不去”的大报记者“爆料”。话说有一天,香港某大报财经版一名记者在中环长江中心的楼下苦等李嘉诚。他明知李嘉诚不会接受他的独家采访,但仍在公司楼下耐心等待,希望有奇迹出现。以便向公司交差。这位记者一直等了两个钟头,仍然未见李氏出现。

他拨电话问长实公司,回说李先生没有接受记者采访的计划。正当该记者要打道回府的时候,李嘉诚却恰巧从另一条通道,出现在停车场。他登车时,属下不经意地告诉他,一名记者已经等他两个钟头,正要离去。李嘉诚听了,心想该记者等了两小时,如果连我乘车走了都不知道,回去如何向报馆交代呢!于是,他叫司机开车到记者身旁,主动与记者打招呼。

该位记者听说李嘉诚已上了车,竟让司机倒车来到他的面前时,感动得几乎想不起来该问些什么。

广布全球,什么都做的企业

近几年在内地名声响亮的郎咸平教授曾执教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多家知名的商学院,他主要致力于公司监管、专案融资、直接投资、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破产等方面的研究,在国际著名的经济及财务学刊上发表过多篇有影响的论文。

郎教授曾任世界银行及亚洲开发银行的顾问,后应邀回国担任长江商学院教授。郎教授曾做了一个专题讲座,解析李嘉诚投资战略的思维模式。作为一家总市值超过五千亿元港币的巨型跨国企业,保守稳健是非常重要的,也许本当忌讳大调整大波动,为何长江集团把重组当作家常便饭?郎教授跟踪多年,发现了其中秘诀,重组的目的恰恰是为了让整个集团稳定,降低风险。这种做法对国内的大企业都很有启发意义。

长江集团原是发端于香港本地的一家小地产商,从1973年至今四十年来,变成全球化经营,业务绝对多元化,郎咸平教授形容它为“广布全球,什么都做的企业”。

李嘉诚是如何降低风险的?郎教授把李嘉诚旗下的七项业务的EBIT(息税前利润)增长曲线画出来,七根曲线每一根的峰谷波动都很大,最高的达到200%,最低的为-50%。这样的数值是任何一家大型企业都无法承受的,增长速度突然暴涨到200%,你会发现人员、场地、现金什么都不够用,鞭长莫及,乱套了,根本不能正当运作,而如果衰退50%,也是负担不了的,随时会倒闭。

对于一家3亿元以下的企业,依靠企业家个人的经验和聪明才智还可以应付,而上千亿元的航空母舰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了。难道庞大的长江集团常常处在内外交困的边缘吗?当然不是。一旦把七根曲线放到一个坐标系里考察,戏剧性的场面就出现了。每一根线的波峰,都有另一根线的波谷与它相对应,也就是说,七大行业全部形成了严密的戏剧式的错峰互补关系,一个行业增长最高点一定有另一个行业是最低点,反过来讲,一个行业发展至最低点,一定有另一个行业恰巧达到最高峰。例如零售业1998年处在波谷,-50%,跟它相对的物业发展线正好在最高点。在坐标系中取七条线的加权平均数,增长率就变成了-5%~20%,这是一个十分稳健的投资数位。这是无为的巧合?抑或精心的谋略,只有见仁见智了。

李嘉诚降低经营风险的秘诀就是把风险分散,俗话说“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但不同的是,李嘉诚的多元化策略表面看来无甚关联,但实质上做得有计划有条理,不是盲目地看到哪里赚钱就往哪里投资。

近年,李嘉诚屡次在汕头大学发表关于商业运作的演讲,每每都有出人意料、视野广阔、发人深省的见解。例如,一般人都认为范蠡功成而激流勇退,是人生最理想最浪漫境界;而富兰克林搞发明和参加美国独立运动的政治,是俗世功业,等而下之。

而李嘉诚则对此大有另外的见识。他说范蠡是为了个人的“虚妄”与浮躁的隐世遁世的消极的小智小慧的小我,富兰克林成功后,依然急流勇退,从另一方面协助建立美国民主体制,是真智慧、真伟大、真进取的大我。他认为富兰克林的人生境界,显然远远高于范蠡。

归根结底,李嘉诚的分散风险策略有这样的轨迹:

一是收购或从事低相关业务分散风险。李嘉诚旗下七大行业无论产业领域还是地域都分布广阔,但彼此又紧密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