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关键期关键帮助
9362800000023

第23章 教育的误区(1)

1.对自由理解的误解

现代教育的兴起,让给孩子爱给孩子自由给孩子美好的教育观点进入了家长的视野,他们以他们了解的爱与自由,美好与快乐来教养自己的孩子。有的家长理解的自由就是,干脆放手,让孩子自己管教自己。他们的理念就是:孩子天生就知道怎么管理他们自己,只要给孩子时间和机会,孩子们自然而然能够长大成才。家长认为对孩子一点不能干涉,只要站在一旁看着就行了。还有一部分家长的想法则是:家长应该成为子女最好的朋友。保持这样的朋友关系要比管教他们、培养他们的能力和品性重要得多。

但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由于成人没有一个良好的自由观,无法确定给孩子自由边界的模式,造成了很多孩子由于得到过分自由,没有获得很好的教养,出现了教育上的漏洞,最终造成孩子的行为问题。

咱们中国人获得自由的时间还不是太久,由于思想和观念长期被限制,当在一个中国人面前提出自由时,他的脑子有可能想到的首先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实质其实就是从小到大很想干却没有干到的事情。当对一个20~30岁的人说给你几天的自由,如果这个人从小到大都被压着学习,整个学习过程是不愉快的,对上学受到的时间约束和做功课要付出的努力早已感觉到极其反感,再加上从小睡眠不足,他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想睡到几点就睡到几点,然后就是什么都不做;如果对一个中年人说给他自由,他可能就会想着好好地花一通钱,想去哪儿旅游就去哪儿旅游;如果给一个老年人自由,他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需要儿孙来的时候,他们就来,不需要他们来的时候,他们就不来,想去谁家就去谁家,不想去的时候也不会被硬请去,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身体健康了哪儿都能去……人们所需要的这些自由都是他们在以前的生活中缺失的,一旦有了自由,作为弥补,他们就想拼命地补足。这只是内心的欲望而不是身心的需求。身心的需求在满足之后就不再需要,欲望却无法满足,就是获得再多,也还要索取,而且在索取的过程中,边索取边厌烦,直到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就像《红绫艳》中那双红舞鞋,只要穿上就停不下来了,需要他人来帮她强行脱下。

老一代中国人从小到大受到的他律过多,很少有人下功夫去培养孩子的自律,甚至已不相信人能够培养起很好的自律。岂不知,人在他律的情况下对自由的需求会愈加强烈,但自律却没有机会成长起来,因为一直是在别人看管下生活,自己的时间,自己的目标,自己的想法都被别人取代,这时给人们自由之后人们就不知道该怎样生活,就会出现胡闹。所以,反之当给孩子自由后孩子出现的状态的确是不可取的,成人们不再相信可以给孩子自由,也不再相信可以给成人自由。人们看到的是给了自由之后出现的无政府状态和乌托邦现象。于是又回到了限制孩子的自由的老路上来。

这使得另外一群人开始担心整个现代教育是有问题的,以为接受了现代教育的孩子就不会遵守规则和纪律,就不能适应主流教育,不能够适应现代的生存环境。

人们无论是觉得自己曾经获得的自由够不够,觉得自己享受的自由好不好,都会在自己有了孩子之后,想要给孩子最高的精神礼品--自由。但是在给的过程中怎么去把握自由的边界,给孩子自由的边界和对于给孩子自由后的担心始终是一对矛盾。

给自由多了孩子会不会放任不羁,会不会变得非常霸道,不能适应主流教育,让别人很讨厌?本来想给孩子一些原则和规则,想给孩子一些约束,又担心会不会给孩子的自由加上了限制,孩子还能不能得到自由。是不是干涉了孩子的自由,就把孩子哪方面的潜能给扼杀了……这一大堆问题一直是很多人心中的困惑。

当孩子失去内心的自由会是什么样

关于自由,有一点要很明确,这就是孩子内心的自由无论如何都不能被剥夺。

有一部电影叫《追风筝的人》,讲的是一个富家少爷,名字叫阿米尔。这个孩子似乎没有母亲,父亲是一个有志向的富人,想把孩子培养成才。父亲对孩子是非常严厉的,孩子非常害怕父亲。有一天,孩子的叔叔来了,和父亲一起坐在客厅里聊天,在外面放风筝回来的阿米尔像做错了什么事情,手里提着风筝,肩膀耷拉着,脸上是异常凝重和即将倒霉的神情,敛声吸气地偷偷溜进来。父亲和叔叔坐在客厅里,阿米尔想偷偷从他们眼前溜过,尽量不被他们发现,但是还是被父亲看到了。父亲立刻厉声呵斥阿米尔,阿米尔赶紧一声不响地默默上楼。在上到楼梯一半时,阿米尔听到他的父亲在向他的叔叔抱怨他如何没有出息,如何不勇敢,有危险的时候不能够挺身而出……且不说以前这个父亲是怎样对待阿米尔的,只这一次,当阿米尔听到自己的父亲这样评价自己,内心还会有自由吗?如果自己认可的权威和自己的亲人鄙视自己,自己心中那个风筝的线就永远攥在了那个鄙视自己的人的手中。无论其他人再怎样给你自由,你都不会感到内心是放松和自由的。

阿米尔在跟小朋友的风筝比赛中力战群雄获得了冠军,但是仍然显得非常畏缩和不自信。在回家的路上,他最好的朋友、仆人的儿子哈桑为了去捡他那个获得冠军的风筝,被3个大孩子围在一个胡同中威胁。他们只是要哈桑交出阿米尔获得冠军的那个风筝,但是哈桑宁死不从,据理力争,说这是阿米尔获得冠军的风筝,谁都不能给。最后,那群暴力少年将哈桑按倒在地进行了猥亵和殴打。阿米尔躲在安全的地方,把一切都看在眼里。这时他竟然离开现场逃回家去。

之后,他干了一件令我们人类所不齿的事情。他开始想办法去栽赃哈桑,要把他赶走,因为哈桑的存在,使他更加能够比较出自己的软弱、畏缩和胆小。他担心这件事情被他的父亲知道,会对他更加不满。他已经没有了母亲,担心失去父亲的爱是一个孩子最恐惧的。

但他的父亲对他要赶走哈桑却感到非常失望,父亲认为阿米尔非但不勇敢,连起码的仁爱之心都没有……一个在内心没有获得自由的人,一定不会是一个自信和勇敢的人,因为他们不相信依靠自己可以生存下去,所以他们必须找到一个可依靠的人去依赖他们。由于他们不相信人们会理解他们对生存的需求,会欣赏他们这种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抗争,所以他们会使用阴暗的手段。正如阿米尔,他不能让他的父亲对他太失望,这是他活下去必须要具有的理由。他会冒死去争取这个活下去的权利。

哈桑却与他相反,没有充足的物质条件,没有高的身份,但从哈桑的面色和状态,我们会看到他获得了爱和自由。他面色红润,目光坚定,长得虎头虎脑,身体非常健康。只有身心舒畅的孩子才能有这样的体魄,因为他曾经获得过自由和爱,所以他内心充满了力量,他用不着用阴暗的手段与别人竞争,因为他的父亲相信他,他用不着撒谎或栽赃别人获得活下去的理由。

哈桑是勇敢的。那只风筝在我们成人来看,比起人命来不算什么,但是作为儿童的哈桑无法这样算账,他不会考虑到自己,只想到保护他朋友的风筝,在那些暴力孩子挑拨之下,他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哈桑也是一个没有母亲的孩子,但是他有一个爱他的父亲。

跟哈桑相比,阿米尔有充足的物质和很高的身份,但是没有内心的自由,他没有生存的安全感,要通过残杀朋友获得自己的生存机会。有人也许会说无论用阴暗的手段还是用光明的手段,只要达到目的,就是生存的本质。可是你想过没有,如果照这样下去,人类为了生存,就允许人的美好品质下降,那这个世界岂不变得越来越黑暗,越来越丑恶?人类可以在阳光和美好中生存,也可以在阴暗和丑陋下生存,那么人类应该选择哪一个呢?

可以肯定,在阴暗和丑恶之中,任何人都不会感到幸福和快乐,人类应该选择阳光和美好。我们一定要给我们的孩子心灵的自由,让他们在任何时候都为自己而自豪,成为一个阳光、自信的孩子。

当孩子失去身体的自由会是什么样

以上是一个孩子的心灵自由被剥夺的故事,如果孩子身体的自由都被剥夺了,情况会怎么样?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有一段这样的镜头:

新来的音乐老师和班主任马修要上课了,他走到他要带的那个班级的走廊上,就听到走廊的那一边发出巨大的喧哗声。马修老师被镇住了,他停住了脚步,后来他似乎下定了决心,带着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走向教室。在他打开了教室门的一刹那,教室里的孩子们立刻两手放在胸前,按正规的姿势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些孩子是一些长期受到他律管制的孩子,他们守纪律全因为他们害怕某一个人,或某一类人。当这类人出现的时候,他们会马上做出那个人要求的样子。

但是这会造成他们内心的压抑和不愉快,所以他们会希望那个人赶快离开,当那个人离开后,他们就会反弹,去过分地满足身体可以乱动的欲望。

当马修进到教室,看到插在人体骨骼上的烟,没有大发雷霆,没有去惩罚那个插烟的孩子,只是温和地跟孩子们开了句玩笑,说他不适合抽烟。

作为老师,他这是在向孩子们灌输像孩子们这么大的年龄是不应该跟烟接触的道理,但孩子根本不能注意到马修的用意。他们满眼看到的是马修是一个不严厉的老师,他们可以欺负马修以获得自由,于是教室立刻乱成了像老师没有来的时候一样,有人竟然抢走了马修掉在地上的文件夹来耍弄马修。我们看到,这时孩子为满足自由的欲望而创造的自由已经没有了边界,成为破坏环境和伤害他人的工具。

从表面上看,这些孩子不用严厉恐怖的管理是不行的,于是校长进来了。校长往教室的门口一站,教室里所有的孩子立刻按照最正规的姿势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教室里变得鸦雀无声。显然校长很为自己的威严和力量而得意,马修老师却有不同的看法。他当时就保护了那个领头闹事的孩子,还把乱的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

最终的结果,不是校长的压制使这个班的孩子产生自律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而是马修老师为他们提供的合唱训练使孩子们精神享受品位提高了。孩子们被音乐的美好所滋养,被合唱的练习所满足,自然地变得有同情心,关怀他人,遵守规则,并唱出了那美妙的童声合唱。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身体和心灵自由都被剥夺的孩子,会利用任何机会来试验自由。而这种自由是无组织,没有目标的,出自于孩子对身体自由的欲望,于是它会超出人类社会的需要,走向对社会和自己不利的反面,成为破坏行为。他们会假想出敌人来,假想出将要享受的自由模式,由于孩子不顾一切地去享受那种放纵的自由,带来了别人的蔑视和抵抗时,孩子又会变得蔑视自尊,蔑视原则,嘲笑人类所有的正当行为,利用一切获得自由的机会拼命体验自由,最后只剩了自由而丢失了自我,成为盲目的行为者,并以破坏法律和规则来尝试自由。

当孩子获得放纵的自由会是什么样

在《超级奶妈》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一位25岁的单身妈妈,有一个6岁和一个4岁的孩子。由于没有爸爸,妈妈想把爸爸那份爱也弥补给孩子,所以从来不给孩子定规则和纪律,孩子变得非常暴躁,看上去也非常焦虑。两个孩子经常大打出手,家里搞得一片狼藉,连墙上的壁纸也被撕了下来。每天晚上这位年轻的妈妈让4岁的孩子上床睡觉都像进行一场战争,孩子会伸出拳头不断攻击抱着自己的妈妈,并且发出狼嚎般的叫声。家里实在没有办法正常过日子,这才请来了超级保母祖儿。祖儿为这一家人和孩子建构了原则,并教妈妈怎样给孩子建构原则,几个月后,孩子变得非常平静愉快,相亲相爱。

影片情节表明,如果只给孩子自由,不给孩子原则,孩子想做什么都可以,孩子在享受到充分的自由后并不快乐;由于孩子内心非常紊乱躁动,所以无法深入地工作,还要通过暴力的行为发泄自己的焦虑和恐惧。

孩子不能在规则和自由之间形成比较,就不会感觉到自由,也无法了解自己的行为的边界。边界其实能给孩子安全感,没有边界,孩子会没有安全感。在这种完全没有要求的生活中,孩子只能无边无际地探索行为的边界,这正是没有安全边界的表现,所以表面上看起来,孩子获得了自由,但实质上没有获得内心自由,而成人在貌似给孩子自由的同时,其实在忽视孩子。

失去可参照的安全准则,孩子会变得焦躁和混乱,失去成人的指导,孩子就失去了方向。孩子通过不停的破坏和挑战环境,挑战规则,挑战权威来获得认可,获得对自我的肯定和认识,这一切同人类在人群中获取安全感的道理是一样的。因为不安全和烦躁带来的情绪和焦虑会使孩子内心痛苦,这种痛苦是能够控制人的内心的,再加上紊乱的环境,孩子的内心也会越来越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