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的孩子,只要家庭氛围是快乐的,妈妈不在的一整天里,孩子都能有良好的生活节律,有可供孩子探索和玩耍的环境,而且带孩子的人也不会在妈妈走后使环境变成冷漠无聊甚至不愉快的氛围,孩子是不会有太严重的离别焦虑的,充其是在离别时哭几声,妈妈走了就会立刻进入工作。如果孩子在家生活得非常好,妈妈又是按照统一的节律来生活,每天早上都是同一时间离开,晚上都是同一时间回来,离别时孩子也许根本就不会焦虑。
如果家庭近几天氛围有突变,如夫妻之间有了矛盾,看孩子的人情绪不佳,这会加重孩子的分离焦虑。这时,为孩子成人去解决成人之间的问题即可。
如果必须得分离,孩子每天早晨都要哭,这时妈妈就需要心硬一点儿,每次分离时都果断、快速、快乐地离开。在这种情况下,妈妈越心软,孩子的不良情绪会留存得越久。
(3)对成长烦恼的关键帮助
人们都在说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童年快乐成长,实际上成长不会是一直快乐的,因为只有有困惑才会有突破,突破之后才会有提升。儿童也是这样的,无论在智力方面还是在社会性能力方面,一个幼小的孩子在征服他的生存环境中一定会遇到冲突,这种冲突并不是人和人之间打架吵架的冲突,而是孩子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困难。每当这时,孩子会感到痛苦和烦恼甚至伤心,孩子必须脱离以自我为中心,去认识这个世界,才能够脱离苦恼和伤心。
突破之后孩子会感到愉悦,因此成长的烦恼不会给孩子带来长久的心理缺陷和人格缺陷。
2~3岁的孩子常出现的成长烦恼大概有四个方面:一是秩序敏感期。儿童内在的秩序不能被成人所理解,使儿童感到痛苦。二是儿童想要达到的目标是自己无法达到的,使儿童感觉到伤心和生气。三是儿童在与成人互动时发现不能够被成人理解,但自己又不认可自己不被人理解,这是以自我为中心所产生的痛苦。四是发展环境不能满足儿童的需求,造成儿童无聊,迷茫和压抑。这种情况儿童不会通过大哭大闹去表现,会出现吃手指头,触摸身体的一个部分,或者出现一种近似于强迫症的退化现象。
成人要努力学习,为2岁的孩子准备一个可供这个年龄段探索的环境氛围以及物品装备。成人要懂得2岁儿童的发展规律,使自己内心变得强大,这样就有智慧和能力在孩子遇到不可解决的冲突时,平静地面对孩子,使孩子也变得平静和有力量起来,同时也使孩子发现,即使他的需求被破坏了,环境还是安全的,亲人随时等待着帮助他。这样即使孩子还在大哭大闹,他的内心也是安定的。
每个孩子先天的气质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状态。综合起来,2~3岁容易出现的对其心理和发展造成的情绪问题大致有以上几种。只要家长了解孩子,即便孩子偶尔有伤心和哭闹也不会给孩子造成人格的伤害,不会使孩子成为一个低情商的人。
3~4岁孩子的情绪帮助
从古到今,流传着一句名言: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但是3岁看大看什么,不同领域的成人可能有不同的观点。从儿童发展和人类生存使命来看,可能要看的方面不只是智力的,而且一个情绪出现状况的孩子,智力也不会发展得很好。如果孩子确实是一个智商很高的孩子,情绪却不能得到很好的帮助,天才有可能会用到不恰当的地方,或者加重情商方面的缺陷。
就大多数孩子来看,孩子到了3岁,如果获得了很好的发展自由,孩子的心智状态应该很好,如果看上去情绪状态不好,孩子很娇气,遇到一点事情就哇哇大哭,看上去不是阳光灿烂,或者显得畏缩胆小,在传统意义上成人就会根据孩子这些状态来断定这个孩子将来不会有出息。
如果我们把将来生活幸福认为是有出息的话,3岁的孩子如果显得不快乐不幸福,也许不能从3岁看大。孩子是给点阳光就灿烂的动物,只要环境状态好了,不出几个月,孩子状态也会跟着好转,所以在情绪方面,3岁时的情绪状态不好不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只要有成人及时帮助,扭转局面,孩子改变的可能性很大,甚至会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
但是如果孩子从0到3岁,从来没有获得过发展的自由,没有获得探索的机会,没有跟其他人来往的机会,见了其他孩子就像见了怪物一样,已经丢失了探索这个世界的热情,不再需要工作,连吃饭都不要自己吃,那这样的孩子,如果成人不加紧努力去改善的话,基本可以肯定,他长大以后的生活不会是很好的,无论是在职业方面还是在情感方面、心理方面都不会是有出息的。
3岁看大的决定因素是3岁之前孩子是不是得到了自由发展的机会。
5.(3~4岁)这一阶段的孩子在发展什么
孩子到了3岁以后,经过了2岁半智力发展的飞跃给他们带来的困难期后,孩子们似乎变得平静起来,有人认为这时孩子用来生长身体的力量会暂时来到孩子精神的生长领域。这时孩子通过三年时间跟物体和他人的互动,已经将活动的经验沉淀为自己的东西,这个东西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存在于孩子的身体里,这些东西成为孩子精神的内涵。
3岁的时候孩子开始注意到了物品可以代表自己内在的想法和情感,他的工作已具有简单的目的性,孩子们在进入工作的时候目的变得明确和固定。物质在孩子的眼里再也不是物质本身,物品可以被利用来达到他们的某个目的。这时当孩子拿到一个物品的时候,通常他们不太注意这是个什么东西,是什么材料,什么质量,孩子们要这个东西的目的就是去实现自己的愿望。孩子们利用物体作为一个材料去完成自己的设想,在关注到一些物体过后他们的脑子就在飞快地设计着那个令他着迷的结果。
孩子是如何工作的
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进入纯精神的工作。比如说对泥巴,他不再像2岁多的孩子,在那里摸泥、抓泥、拍泥,在感受泥的本身,3岁多的孩子开始试图把泥巴往树上抹,往墙上抹,看看抹到树上、墙上会怎么样,他们已经开始在研究泥巴可以怎么用,目前人类发现这一能力不光人类有,其他动物也有,如乌鸦会把坚果放在马路上等待着过往的汽车把坚果压碎,然后乌鸦看到红黄灯亮了才飞下来去吃坚果的仁。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孩子们很早就开始对身边的物质做这样的探索。但到了3岁这一特征显得特别突出。
幼儿园里拉来了半车砖,这是在春季供孩子们搞建筑活动用的。砖刚卸下来,一群3~5岁的孩子就扑了上去。
建筑区的老师立刻将一块地铲平,以为孩子们搬来砖要在这里做一些什么。当地铺平之后,他就将砖搬过来像砌墙一样一块摞一块搭成一个小小的棚子。他以为孩子会注意他做的事情并且会模仿,结果没有一个孩子注意到他做的事情,反而孩子们做的事情让他非常的不理解。他看到一群男孩女孩把砖搬下来,先是一个叫贝贝的孩子把一块砖放在底下,一块砖放在上面,反复地推着砖摩擦,然后所有的孩子都开始进行这项工作。这位老师没有打扰孩子,而是想看看他们磨完了砖后,孩子想用费了这么大的劲才磨光的砖干什么?
孩子们整整磨了一周的砖,磨过的砖表面都显得非常光滑。到了第二周,孩子们说要砌一个楼房,老师告诉孩子:砌楼房需要砖和砖之间用泥巴粘起来。孩子们听后说:行。这时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了和泥的水桶,还有泥瓦刀等工具,之后示范怎样和泥,怎样在砖上抹泥、推平,并把另一块砖砌在上面。演示完以后孩子们一哄而上,自然地分工,有搬砖的,有和泥的,有运泥的,砌墙的。那些磨得光滑可爱的砖上面抹上了泥被砌在墙里,老师看到孩子们并不计算打磨过的砖所需要的时间和价值,孩子们显然没有思考怎样利用这些费劲打磨过的砖。
这位老师在思考:打磨砖到底对孩子意味着什么?后来这位老师想通了,在他试图引领孩子发现砌砖墙盖房子时,是因为自己已经对砖有刻板印象,一见到砖就马上想到用它来垒墙,而孩子们对砖还没有这样约定俗成的概念,孩子们发现的是磨砖,把砖磨光滑了,符合孩子们刚刚形成的对物质质地探索的经验。一周后孩子们已经对砖的粗糙表面的改造工作熟悉了,也获得了结果,老师这时再引领盖房子就等于把砖的新用途介绍给了孩子。
孩子们在铲着泥往砖上倒的时候完全像一个干了好久泥瓦匠的工人,没有人去注意泥巴和砖给他们的感觉。每一个孩子都是将军,砖和泥是士兵,这些士兵被他们指挥来达到他们的目标。
几天过去了,二层小楼的墙已经砌完了,泥巴从砖缝里流下来,墙体看上去非常不美观,建筑工地一片狼藉,看上去很不舒服。3岁多的孩子早已离开了,因为在他们的大脑里还不能为了建造那么长久的一个目标去持续努力。只有5岁的贝贝每天还在那里劳作着。每天都可以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完全像一个在自家门前垒鸡窝的男人。最后的一天,我看到楼房已经封顶了,房顶上被抹了一层泥巴,非常光洁。贝贝正在熟悉地使用着泥抹子,让泥抹子在房顶上面荡漾着,大概在感受着那种技术熟练的愉悦。
我走过去,羡慕地看着贝贝,觉得拿这个抹子在这样光光的泥上来回地抹肯定是一件舒服的事情,于是,向贝贝借来抹子,刚抹了第一下,抹子的边就深深地嵌进了光滑的泥里面,使贝贝的作品出现了一个瑕疵,破坏了贝贝完美的房顶。我为我造成的那个大伤疤而感觉到非常紧张,于是一边说对不起,一边试图把那个大口子抹掉,可是没想到抹子的另一边也陷进了泥里,屋面出现了两个大伤痕,局面变得非常糟糕。我以为贝贝会大发雷霆,但看到他脸上却极其平静,我也只好假装平静地说:“怎么办?”贝贝说:“给我吧。”他伸出手把泥抹子接了过去,三下两下就把伤痕抹平了。整个过程中,贝贝都没有去研究那个泥抹子,也没注意那两个伤口,他只注意到自己的目标。
从3岁开始一直到5岁,孩子对物体的探索状态一直沿着这条道路在深化着。只不过3岁的孩子一般都是当天设计的工程当天完成,每一天再重新开始,而5岁的孩子就能够为一个设计持续工作一个月。所以在同一项工作中,年龄越大的孩子越能够深入。
但是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有些一般大的孩子还没有养成工作的习惯,如那些在家里被照顾得过于精细的孩子,父母不以工作为引领方向的孩子,在幼儿园里以读、写、算为教学主导的孩子,他们都不习惯于动手。如果成人一直用语言、读书等方式来教育孩子,那么孩子就只喜欢使用大脑而不使用肢体。这样会造成孩子过于信任自己的想法,但对想法怎样实施却没有认知。如果偶尔孩子想实践自己的想法,一动手却发现结果与自己的想法不一致,就会放弃实践,更加沉迷于幻想,进而对真实的人类的行为和真实的事物都不太感兴趣,也没有耐心去进行探索和研究。这样的孩子在将来会受到打击,因为在他能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无法被自己实施也无法被别人实施的时候,就会产生自己不行,自己不如别人这样的自我认知。
如果孩子到了3岁,仍然不工作,而且只愿意动嘴和动脑,那么我们成人需要帮助孩子去弥补他不愿意行动的缺陷,使不习惯用手的孩子对工作发生兴趣,并进入工作之中。
如果孩子一直不习惯于用手去实施自己的想法,由于经验不足,当他们准备动手时,总是发现他们的手无法实现他们的想法,就会放弃肢体的实践,渐渐地使他们失去了执行力。有的孩子会变得像一个领导那样指手画脚指挥别人做事情,有的孩子只愿意幻想不愿意动手。这对孩子的发展来说都是危险的,将来一旦需要动手时,孩子得到的便是自我贬低和严重的不自信。我们要使这些“幻想型”的孩子学会脚踏实地,从宇宙来到地球。
在这个阶段,习惯行动的孩子手里会无意识地抓来那些准备完成的工作,无意识而准确地使用他们的工作材料,就像战场上的将军在使用士兵一样。
在有的情况下,孩子会单独地工作,有的情况下孩子会群体工作。有的孩子很善于用语言表达,不善于在环境中选择材料并去实施自己的设想,这个时候需要成人更加细心的帮助,让自己的引领适合于孩子的精神需求,让孩子感觉到你给的内容确实让他们感觉到获得了精神的满足,而不是感觉到无聊,使喜欢动手的孩子延展工作的兴趣,能够将工作深入下去。
为了生存而寻找友谊
其实,孩子从小就开始自然地认知三个大的领域,一个是自己与自己的关系领域;一个是自己与物质的关系领域;一个是自己与他人的关系领域。因此孩子到了1岁多就可以让他跟其他小朋友在一起了。到了2~3岁这个时期,孩子除了具体探索自己与物质的关系,还开始具体探索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尤其是开始注意建立友情这件事。
注意某一个人跟自己关系很好,注意人和人之间有一种感情在联结,这种感觉让孩子非常着迷,所以这个时期的孩子非常在意谁跟自己玩谁不跟自己玩,谁是自己的朋友谁不是自己的朋友,并为此产生很多的快乐和烦恼。
无论如何,快乐和烦恼都会为孩子带来对于友谊的热爱和追求,为日后练习进入群体打下一个良好的心理基础。对友谊的追求,使他们开始了经营友谊的练习,这对于人类这种为他人提供服务才能获得生存机会的动物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发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