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上下五千年
9360700000035

第35章 近代史(8)

当英人初并缅甸时,因虑缅人不服,而中国从中援助,所以愿允中国展 拓边界,并允将大金沙江,作为两国公共河流。中国要求八莫,英人未允, 而允另勘一地,由中国设官收税。曾纪泽在英和英国外部互书《节略》存案, 后来中国迁延未办。到一八九二年,薛福成再向英国提起,英国人就说《节略》在一八八六年条约之前,不肯承认。一八九四年,福成和英国订立《续 议滇缅界务商务条款》:(一)所谓展拓边界者,遂仅允以北丹尼、科干之地 归我。两属的孟连、江洪,上邦之权,仍归中国。惟未经与英议定,不得让 给他国。(二)中国运货和运矿产的船,得在大金沙江行走。税钞和一切事例, 与英船同。(三)其出入货品,照海口减税十分之三,或十分之四,则和法、 越之约一律。中国的边界,向来是全不清楚的。当初和英国议界时,曾要求 腾越所属汉龙、天马、虎踞、铁壁四关。汉龙、天马,本无问题。虎踞、铁 壁,照云南省的地图,亦均在中国界内。英人以为必不致误,遂许照原界分画, 后来实行查勘,才知道二关久为缅占,英人遂不肯归还。而汉龙、天马,虽 许归还,汉龙又不知所在,于此约中订明“由勘界官查勘;若勘得在英国界的, 可否归还中国,再行审量”,岂非笑柄?而此约所定之界,于北纬二十五度 三十五分以北,又未能分画,订明俟将来再定,遂为后来英人占据片马的根本。

《英约》所以订明孟连、江洪,不得割让他国,所防的是法国。法国既 并越南之后,就想侵略暹罗。暹罗在后印度半岛三国中,是最能输入西方文 化的,所以未致灭亡。然靠他独拒英、法,自然力亦不足。一八九三年,法 人以湄公河东曾属越南为口实,向暹罗要求割让,暹罗不能拒。而中国车里 辖境,亦大半在湄公河以东,法人以画界为请,遂于一八九五年,订立《续 议商务界务专条》、《商务专条》:(一)改蛮耗为河口,添开思茅。(二)云 南、两广开矿,先向法人商办。(三)越南已成或拟设铁路,可接至中国境 内。《界务专条》,法人亦多所侵占。而其中猛乌、乌得,实在江洪界内,亦 割归法国,英人乃于其明年,与法国订立协约,放弃江洪,定以湄公河为两 国势力范围界线,湄南河流域为中立之地。然后向中国提出违约割弃江洪交 涉。于是一八九七年,中国再和英国订立《中缅条约附款》。照一八九四年 之约,地界又有变动。而(一)申明现存孟连、江洪之地,不得割让。(二) 驻蛮允领事,改驻腾越或顺宁,并得在思茅设领。(三)云南如修铁路,即 允与缅甸铁路相接。(四)添开梧州、三水、江根墟。(五)许英人航行香港、 广州至三水、梧州。(六)江门、甘竹滩、肇庆、德庆,均准上下客商货物。

(七)北丹尼、科干,均割属英国。(八)而将查勘汉龙关一节取消。 虽然如此,西藏问题,仍未得平安无事。当一八八六年条约订定时,英国所派 入 藏队伍,仍 未即折回。藏 人 乃于 边 外隆吐山,修筑炮台以御英。 英人以地属哲孟雄,和中国交涉。总署行文驻藏 大臣开导。藏 人不听。至一八八八年,遂被英兵逐回。一八九〇年,乃由驻藏大臣升泰在印度和英人 订立《藏印条约》:(一)承认哲孟雄归英保护。(二)藏哲通商等事,于批准 后六个月会商。至一八九 三年,乃成《接议印藏条约》。订开亚东关。而西 藏人拒不肯行,遂为一九〇四年英兵侵藏张本。

于此还有一事,也是因英法侵略西南而引起的。葡萄牙人借居澳门, 本来按年纳 租。到一八四九 年,才借口其头目哑吗嘞被 杀,抗不交 纳。 一八六二年,葡人请法国介绍,和中国订立条约。因为澳门问题,未能互换。法、 越事起,葡人自称系无约之国,可以不守局外中立之例。中国人怕他引法国 兵船从澳门侵入,颇敷衍他。后来事情也就过去了。而鸦片从五口通商以来, 就不再提禁止之事。一八五五、一八五六年间,东南各省,且纷纷抽厘助饷。 一八五八年,桂良、花沙纳在上海所议《通商章程》,订明每百斤抽税三十两。 并订明运入内地,专属华商。如何抽税,听凭中国办理。《芝罘条约》,又订 定厘税在海关并征。而所征之数,仍未能定。后来彼此争执。直到一八八三 年,才于《芝罘条约续增专条》,定为每百斤征收厘金八十两。而缉私问题 又起。英人借口澳门若不缉私,香港亦难会办。中国不得已,和葡人先定《草 约》四款,许其永居管理澳门。然后于一八七七年正式订立条约,遂成割澳 门以易其缉私之局了。而澳门割让以后,界址又未能画定,不但陆地多所侵占, 一九一〇年议界时,葡人并要求附近大小横琴诸岛屿。我国坚持不许。迄今 尚为悬案。

中日战争

使中国历史大变局面的,前为鸦片战争,后为中日战争。 欢迎西学,而畏恶西教;西人挟兵力以求通商,则深闭固拒,以致危辱;到外力的压迫深了,才幡然改图,以求和新世界适应;这是欧人东略以后,东洋诸国所同抱的态度 ;而日本因缘凑合,变法维新,成功的最快,遂转成 为东方的侵掠者。

中国在明代,受倭寇之患是很深的。所以清开海禁以后,仍只准中国人 去,而不准日本人来。而且对于日本,戒备之情很深。在一八六八年以前, 实无国交之可言。这一年,日本明治天皇立,和各国订立条约。乃与其明年, 遣使到中国来请立约。这时候,中国对于外国,还有深闭固拒之心。所以总 署对于日本之请,是议驳的。一八七一年,日人复遣使臣前来。总署令其另 派大臣再议。其时疆臣仍有以倭寇为言,奏请拒绝的。朝命曾国藩、李鸿章 筹议。二人都说不可。拒绝之议乃罢。由李鸿章与立《修好规条》和《通商 章程》:(一)领事裁判权,彼此都有。(二)进口货照海关税则完纳 ;税则 未载明的,则值百抽五 ;亦彼此所同。(三)内地通商,明定禁止。都和泰 西各国不同。明年,日本就派人来,要想议改。鸿章说约未换而先议改,未 免失信诒笑,把他拒绝。

琉球是两属于中日之间的。一八七一年,琉球人遭风飘至台湾,为生番 所杀。一八七三年,日本小田县民漂至,又被杀。这一年,日本副岛种臣来 换约。命其副使柳原前光诘问总署。总署说:“琉球亦我属土。属土之民相杀, 与日本何预?小田人遇害,则没有听见。”又说 :“生番是化外之民。”日本 人说 :“既如此,我们将自往问罪。”又争琉球是日本属国。彼此议不能决而 罢。明年,日本派兵攻台湾。又派柳原前光到中国来,说系问罪于中国化外 之地。中国声教所及,秋毫不犯。中国派沈葆桢巡视台湾,调兵渡海。日人气馁。其兵又遇疫。乃由英使调停,在津立专约三款 :中国恤日本难民家属 银十万两,偿还日本修筑道路房屋之费银四十万两了事。一八七九年,日本 竟灭琉球,以为冲绳县。中国和他交涉,迄无结果。

朝鲜离中国,本较日本为近 ;其文化程度,实亦较日本为高。不幸欧人 东略之时,适直其国党争积弱之际,遂致一蹶不振。当清朝同光之际,正直 朝鲜国王李熙初立之时。其父昰应摄政。昰应的为人,颇有才气,而智识锢蔽, 持闭关主义甚坚。欧美诸国去求通商,辄遭拒绝,各国来告中国。中国辄以 向不干预朝鲜内政答之。在中国的习惯,固然如此。然和国际法属国无外交 之例,却是相背的。日人乘此机会,一八七六年,用兵力强迫朝鲜立约通商, 约文中竟订明朝鲜为独立自主之国。这时候,李鸿章主持中国外交,主张引 进各国势力,互相牵制。乃劝朝鲜和美、英、法、德,次颇赞成之,而总署持不 可,其议遂罢。

一八九四年,朝鲜东学党作乱。全罗道求救于我。李鸿章派叶志超率兵 前往。未至而乱已平。日兵亦水陆大至。屯据京城。鸿章责其如约撤兵,日 本不听。而要求中国共同改革朝鲜内政。中国亦拒绝。日使大鸟圭介,遂挟 众入朝鲜王宫。诛逐闵氏之党。复起昰应摄政。派兵屯据朝鲜要害。李鸿章 知道中国兵力,是靠不住的,不欲轻于言战。遍告英、俄、德、法、美诸国, 希望他们出来调停,而事终不就。中国租英船运兵,为日本所击沉。中国主 战派,纷纷责备鸿章。中国乃正式宣战。

时中国续派左宝贵等赴朝鲜,而前所派的叶志超等,已为日本所袭败, 退至平壤。日兵来攻诸军败绩。左宝贵死之。海军亦败绩于大东沟,自此 蛰伏威海不能出。日人遂纵横海上。宋庆总诸军守辽东。日兵渡鸭渌江, 连陷九连、安东。庆退守摩天岭。日兵遂陷凤凰城、宽甸、岫岩。其第二 军又从貔子窝登陆,陷金州。进陷大连湾,攻旅顺。宋庆把摩天岭的防守, 交给聂士成,自统大军往救,亦不克。旅顺又陷落,于是中国仅以重兵塞 山海关至锦州。而日兵又分扰山东。自成山登陆,陷荣城。攻威海。海军 提督丁汝昌以兵舰降敌,而自仰药死。山东巡抚李秉衡,自芝罘退守莱州。 日兵复陷文登、宁海。明年二月,日兵并力攻辽东,陷营口、盖平、海城。 辽阳、沈阳,声援俱绝。其舰队又南陷澎湖,逼台湾。于是中国势穷力竭, 而和议以起。

当旅顺危急时,中国即派德璀琳赴日议和。后又改派张荫桓、邵友濂。 均给日本拒绝。乃改由李鸿章自往。日本要求驻兵大沽口、天津、山海关, 方行停战。鸿章不许。而日人持之甚坚。鸿章乃请缓停战,先议和。议未定, 鸿章为刺客所伤,日人惭惧,乃定停战之约。旋议定《和约》十款。其中 重要的 :(一)中国认朝鲜自主。(二)割让奉天南部和台湾、澎湖。(三) 赔款二万万两,分八次交清。(四)换约后订立《通商行船条约》、《陆路通 商章程》,均以中国与泰西各国现行约章为准。(五)添开沙市、重庆、苏 州、杭州。(六)日军暂占威海,俟一二次赔款缴清 ;通商行船约章批准互 换;并将通商口岸关税,作为余款及利息的抵押;方行撤退。此约割地之多, 赔款之巨,不待更论。通商行船。一照泰西各国条约,是日本求之多年而 不得的。而(七)约中又订明“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从事 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则又是泰西各国,所求 之而不得的。从此以后,中国新兴幼稚的工业,就更受帝国资本主义的压迫, 求自振更难了。

约既定,台湾人推巡抚唐景崧为总统,总兵刘永福主军政,谋自立。旋 因抚标兵变,景崧出走,台北失陷。永福据台南苦战,亦以不敌内渡,台湾 遂亡。

其奉天南部之地,则因俄、德、法的干涉而还我。三国当时由驻使 照会日本外部,以妨碍东洋平和为辞,劝日本将辽东归还中国。日人得照 会,急开御前会议,筹商或许,或拒,或交列国会议。多数主张第三策。

而其外相大为反对,说 :“列国会议,各顾其私,势必不能以辽东问题为 限,全部条约,都要生变动了。”于是日人运用外交手腕,请美国劝俄国 不必干涉。又求英国援助,愿意给与报酬。英、美都不肯援助。日本再和 俄国交涉,愿意归还辽东,但求割一金州,俄人亦不许。日人不得已,乃 照三国的要求,径行承诺。而要求我出偿款一万万两。后由三国公议,定 为三千万两。由李鸿章和日人另订《交还辽东条约》,把拟订陆路章程之 事取消。

中俄密约和沿海港湾的租借

从鸦片战争到中日战争,为时恰好半世纪。这半世纪之中,中国藩属的 丧失和本国权利的被剥削,其情形也可谓很危急了,然而中日战争以后,还 有更紧张的局势。

当中、日战争时,李鸿章知道兵力的不足恃,本想借别国之力牵制日本 的。这时候,别国中对远东有野心的,自然以俄国为最。所以后来三国的干 涉还辽,亦以俄国为主动。前门拒虎,后门进狼,当帝国主义横行之日,哪 里有仗义执言之举?果然,辽东甫行归还,而俄国的要索继起,一八九六年, 俄皇尼古拉二世举行加冕礼。俄人示意总署,要派李鸿章为贺使。鸿章到俄, 俄人遂以援助中国等甘言相诱,订立所谓《中俄密约》。其条件是 :

(一)日本如侵占俄国亚洲、中国、朝鲜的土地,两国应将所能调遣的 水陆各军,尽行派出,互相援助。军火粮食,亦尽力互相接济。

(二)当开战时,如遇紧要之事,中国各口岸,均准俄兵船驶入。

(三)许俄国西伯利亚铁路,经黑、吉以达海参崴。由中国国家交华俄 银行承办。俄国于照前款御敌时,可由此运兵、运粮、运械 ;平时亦得运过 境的兵粮。

此项条约,系属攻守同盟性质,以我国兵力之弱,俄人果何所利而与我 联合呢?则其意之所在,不言可知了。李鸿章当时,亦深虑俄人借此以行侵 略。所以对于铁路,由俄国国家承办,竭力反对。然而后来中国和俄国订结 的《华俄道胜银行契约》,仍给该银行以收税、铸币、建筑铁路、架设电线 之权。契约立后,复与该银行订立《东省铁路公司契约》,又给以开矿和设 警之权。其非单纯承造铁路的公司,又不言可知了。

势力范围这个名词,本起于欧人分割非洲之际。傥使要实行分割,这豫 定的势力范围,便是分割时的界线。这真是个不祥的名词,如何竟会使用到中国领土上来呢?列国在中国的所谓势力范围,以要求某某地方不割让为保 证,而以各于其中攘夺筑路开矿的权利为。而法人遂于是年,要求我国宣言海南岛不得 割让他国。至此,则干涉还辽的俄法两国,都已得有报酬,惟德国尚抱向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