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跟老中医学减肥
9358500000004

第4章 中医防治肥胖病的方法(3)

体针减肥的注意事项

1.辨证明确,避免误诊。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治疾病的基本原则,只有明确地辨证,才有准确立法施治的可能。若辨证不明,盲目乱治,不仅很难收到预期疗效,而且医疗事故的发生也是难免的。如针治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效果显著,但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则效果不佳。此种情况若辨证不明,诊断不清,一味针治,就有可能延误病机,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2.针具处理,及时检修。针前针后都要检查针身,及时除掉针身的血斑或锈痕;若发现针身锈蚀及针根弯曲的针都应丢掉不用;针身或针尖弯曲的部分,修整好后,再存放消毒。针身禁用来苏尔消毒;用新洁尔灭或酒精消毒时,不宜浸泡时间太长,一般15~30分钟即可。

3.严格消毒。每一个穴位都有一定的针刺深度和进针方向,有些部位,如:胸背部系心、肺等重要脏器所在,对此部位若针刺过深或进针方向不对,均易伤及心、肺、肝等脏器,造成严重事故。

4.注意体位选择。断针、弯针和滞针的发生,多与患者体位变动有关。因此,针治时患者体位务必舒适得当,留针时间长的患者更应如此。

5.注意患者的体质状况和功能状态。针治适应证的标准、针刺的深浅、手法的轻重和选穴的多少等,都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状况和机体的功能状态确定。

6.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如血友病患者不宜针刺治疗。

7.一般孕妇在怀孕40天至3个月内不宜用针刺法减肥。

此外,针刺疗法要运用较强的刺激手法和刺激强度,坚持较长的治疗时间。同时指导患者严格控制膳食摄入量,尤其要控制高脂、高糖的摄入,加强运动,才能保证较高且持久的疗效。

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体针治疗肥胖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疗法,但也可能偶尔出现某种异常情况,如晕针、滞针、弯针等,必须立即进行有效处理。

穴位埋线减肥法

穴位埋线是将羊肠线埋入穴位,利用羊肠线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治疗疾病的方法。穴位埋线减肥最大的优点是使用一次性针具,避免交叉感染,无须麻醉和切口,简便易行,无任何副作用,羊肠线24小时不间断地刺激穴位,对穴位产生持续有效的刺激,作用持久,不易反弹,弥补了针灸减肥时间短、次数多、疗效不持久的缺点。

器材和穴位选择

皮肤消毒用品、洞巾、注射器、镊子、埋线针或经改制的12号腰椎穿刺针(将针芯前端磨平)、持针器、0~1号铬制羊肠线、0.5%~1%盐酸普鲁卡因、剪刀、消毒纱布及敷料等。埋线针是坚韧特制的金属钩针,长12~15厘米,针尖呈三角形,底部有一缺口。如用切开法需备尖头手术刀片、手术刀柄、三角缝针等。埋线多选肌肉比较丰满的部位的穴位,以背腰部及腹部穴最常用。

选穴原则与针刺疗法相同。但取穴要精简,常选用中脘、上脘、天枢、气海、脾俞、胃俞等穴。每次埋线1~3穴,可间隔2~4周治疗1次。

操作方法

1.穿刺针埋线法:常规消毒局部皮肤,镊取一段1~2厘米长已消毒的羊肠线,放置在腰椎穿刺针针管的前端,后接针芯,左手拇、食指绷紧或捏起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持针,刺入到所需的深度;当出现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羊肠线埋植在穴位的皮下组织或肌层内,针孔处覆盖消毒纱布。也可用9号注射针针头作为套管,28号2寸长的毫针剪去针尖作针芯,将00号羊肠线1~1.5厘米放入针头内埋入穴位,操作方法如上。

用特制的埋线针埋线时,局部皮肤消毒后,以0.5%~1%盐酸普鲁卡因做浸润麻醉,剪取羊肠线一段(一般约1厘米长),套在埋线针尖缺口上,两端用血管钳夹住。右手持针,左手持钳,针尖缺口向下以15~40度方向刺入,当针头缺口进入皮内后,左手即将血管钳松开,右手持续进针直至肠线头完全埋入皮下,再进针0.5厘米,随后把针退出,用棉球或纱布压迫针孔片刻,再用纱布敷盖保护创口。

2.三角针埋线法:在距离穴位两侧1~2厘米处,用甲紫做进出针点的标记。皮肤消毒后,在标记处用0.5%~1%的盐酸普鲁卡因做皮内麻醉,用持针器夹住带羊肠线的皮肤缝合针,从一侧局麻点刺入,穿过穴位下方的皮下组织或肌层,从对侧局麻点穿出,捏起两针孔之间的皮紧贴皮肤剪断两端线头,放松皮肤,轻轻揉按局部,使肠线完全埋入皮下组织内。敷盖纱布3~5天。每次可用1~3个穴位,一般20~30天埋线一次。

3.切开埋线法:在选定的穴位上用0.5%盐酸普鲁卡因作浸润麻醉,用刀尖刺开皮肤(0.5~1.0厘米),先将血管钳探到穴位深处,经过浅筋膜达肌层探找敏感点按摩数秒,休息1~2分钟。然后用0.5~1.0厘米长的羊肠线4~5根埋于肌层内。羊肠线不能埋在脂肪层或过浅,以防止不易吸收或感染。切口处用丝线缝合,盖上消毒纱布,5~7天后拆去丝线。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三角针埋线时操作要轻、准,防止断针。

2.埋线最好埋在皮下组织与肌肉之间,肌肉丰满的地方可埋入肌层,羊肠线不可暴露在皮肤外面。

3.根据不同部位,掌握埋线的深度,不要伤及内脏、大血管和神经干(不要直接结扎神经和血管),以免造成功能障碍和疼痛。

4.皮肤局部有感染或有溃疡时不宜埋线。肺结核活动期、骨结核、严重心脏病或妊娠期等均不宜使用本法。

5.羊肠线用剩后,可浸泡在70%酒精中,或用新洁尔灭处理,临用时再用生理盐水浸泡。

6.在一个穴位上做多次治疗时应偏离前次治疗的部位。

7.注意术后反应,如有异常现象应及时处理。

耳穴减肥法

耳针,是指使用短毫针针刺或其他方法刺激耳穴,以诊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古代医著中就有”耳脉“、耳与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关系,以及借耳诊治疾病的理论和方法等记载。耳与脏腑的生理、病理有着密切的联系。与生理相关的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灵枢·五阅五使》说”耳者,肾之官也“,《灵枢·脉度》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千金方》说”心气通于舌,非窍也,其通于窍者,寄见于耳,荣华于耳“等。与病理相关的如《素问·脏器法时论》说”肝病者,……虚则无所视,耳无所闻“,《素问·玉机真脏论》说”脾为孤脏,……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证治准绳》说”肺气虚则少气,……是以耳聋“。而察耳的形态、色泽等改变,可”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的病变,如《灵枢·本脏》说耳”黑色小理者肾小,……耳薄不坚者肾脆“,《证治准绳》说:“凡耳轮红润者生,或黄或黑或青而枯燥者死,薄而白、薄而黑者皆为肾败。”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耳与脏腑器官在生理上密切联系,不仅存在着相关性,而且具有相对特异性,这为耳针法诊治疾病提供了客观依据。实验表明:刺激耳部的淋巴管、血管、神经等组合在一起的神经道路,它通过神经丛、脊髓和大脑以后,又以神经的形式走向内脏器官,能达到改善器官功能的作用。临床上绝大多数患者在进食前或饥饿时按压耳穴可减轻饥饿感,抑制人体脾胃的消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