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奇效冬病夏治
9356100000008

第8章 的冬病夏治方药百(1)

一、中药穴位贴敷10法

(一)中药贴敷第1方

【运用处方】冬病夏治消喘膏

【方药组成】炙白芥子21份,元胡21份,甘遂12份,细辛12份,生姜适量。

【制用方法】上药(除生姜外)烘干共研细末,过100目(非法定计量单位,指每平方英寸上的孔数。本书保留,下同)筛储瓶备用。用时取生姜适量,洗净浸泡后捣碎取汁,再用生姜汁拌和药粉(药粉和生姜汁的比例大致为10克∶10毫升),拌匀调成膏状,药膏直径为1.3厘米、厚约0.3厘米。取适量药膏摊涂在5厘米×5厘米贴敷纸中心部位,然后贴敷于所选取的穴位上。成人每次贴敷的时间为4~6小时,儿童相应缩短。如果局部有烧灼感或疼痛,可以提前揭去。如贴后局部有发痒、发热等舒适感,可多贴几小时,待药膏干燥后揭去。所使用的药物应该在当天配制,决不可使用前日剩余或储藏于冰箱的药物。贴敷的时间以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中午时分为佳,共贴敷3次,一般连续贴治3年。此方可以根据当地气候因素和个人用药经验予以适当调整。

【方药功效】温经散寒,化痰平喘。

【主治病症】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炎,慢性咳嗽;感冒,头痛,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胃炎,慢性腹泻,慢性结肠炎,肾炎,糖尿病,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免疫功能低下;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无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男子阳痿、遗精、早泄;妇女痛经、白带、慢性盆腔炎;小儿哮喘及反复呼吸道感染;荨麻疹,冻疮,硬皮病;慢性咽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

(二)中药贴敷第2方

【运用处方】天灸膏1方

【方药组成】白芥子1份,斑蝥1份。

【制用方法】称取等量药物,共研极细末,用50%二甲基亚矾调成软膏。用时取麦粒大小的药膏,放置于5厘米×5厘米贴敷纸中心,贴敷于所选取的穴位上。贴敷时间在每年“头伏”、“中伏”、“末伏”,择其中午时分,5天贴敷1次,3次为1个疗程,必要时可连续贴敷2~3个疗程,连续贴治3年。成人每次贴敷的时间为3小时,儿童相应缩短。一般揭去药膏后即会起水疱,逐渐干瘪结痂。水疱不可擦破,若破裂,用甲紫涂擦。注意局部清洁,一般不会感染,不留瘢痕。

【方药功效】温经散寒,化痰平喘。

(三)中药贴敷第3方

【运用处方】天灸膏2方

【方药组成】白芥子、甘遂、麻黄、细辛、半夏、延胡索等量,麝香(或冰片)少许,生姜适量。

【制用方法】取白芥子、甘遂、麻黄、细辛、半夏、元胡,各药等量烘干,共研为细末,过100目筛储瓶备用。用时取生姜适量,洗净浸泡后捣碎取汁,再用生姜汁拌和药面(药面和生姜汁的比例大致为10克∶10毫升),拌匀调成膏状。取药膏3克,摊涂于5厘米×5厘米贴敷纸中心,在药膏上面点少许麝香(或冰片),贴敷于所选取的穴位上,固定3~4小时后揭去。所使用的药物应该在当天配制,决不可使用前日剩余或储藏于冰箱的药物。每年治疗4次,即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第1天的中午时分各贴敷1次,“末伏”后10天左右再敷贴第4次以巩固疗效,每年4次为1个疗程,连续贴敷治疗3年。此方可以根据当地气候因素和个人用药经验予以适当调整。

【方药功效】温肺助阳,补益肺气。

【主治病症】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炎,慢性咳嗽;感冒,头痛,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胃炎,慢性腹泻,慢性结肠炎,肾炎,糖尿病,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免疫功能低下;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无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男子阳痿、遗精、早泄;妇女痛经、白带、慢性盆腔炎;小儿哮喘及反复呼吸道感染;荨麻疹,冻疮,硬皮病;慢性咽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

(四)中药贴敷第4方

【运用处方】白芥子泥丸

【方药组成】白芥子15克,洋金花9克,甘遂9克,细辛9克,麝香(或冰片)0.3~1.5克,鲜生姜适量。

【制用方法】将前4味药物烘干,与麝香(或冰片)共研为极细末,和匀,密封备用。临用前取出药末1/3,徐徐加入刚刚挤压出的鲜姜汁(生药末和鲜生姜汁的比例大致为10克∶10毫升)搅拌制成膏,以能够成形而不散为度,搓成圆柱状,然后切成直径1.3厘米、厚约0.3厘米的小圆饼。制作时可用食用清油少许涂于操作者的手上和药饼表面,使其光洁不粘手。取好穴位后常规消毒,用毫针点刺不留针,出针后即将药饼分置各穴上,用5厘米×5厘米贴敷纸覆盖固定,贴(同时休息)3~4小时方可揭去。对药物过敏的患者贴后如感烧灼、疼痛难忍,可提前揭去。如起疱可按烫伤处理,不宜再用此法治疗。所使用的药物应该在当天配制,决不可使用前日剩余或储藏于冰箱的药物。贴敷的时间以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中午时分为佳,共贴敷3次。因初、中、末伏各相隔10天,“中伏”至“末伏”有的年份相隔20天,北方地区可提前10天治疗,以免气温转凉影响贴治效果。如法连续贴敷治疗3年,每年3次。第2、第3次贴治时局部皮肤有红晕不影响治疗,但如有破损尚未恢复时可根据辨证另取他穴。此方可以根据当地气候因素和个人用药经验予以适当调整。

【方药功效】温阳通络,宣肺化痰。

(五)中药贴敷第5方

【运用处方】冬病夏治膏1方

【方药组成】白芥子3份,元胡1份,甘遂1份,细辛1份,肉桂适量,生姜适量。

【制用方法】取前4味药物烘干,共研细粉,过100目筛储瓶备用。再取肉桂适量研为细粉,过120目筛储瓶备用。用时取生姜适量,洗净浸泡后捣碎取汁,再用生姜汁拌和药面(药面和生姜汁的比例大致为10克∶10毫升),搅拌调成膏状,药膏的直径为1.3厘米、厚约0.3厘米。取适量药膏摊涂在5厘米×5厘米贴敷纸中心部位,再将肉桂粉少许均匀地撒于药膏之上,贴敷于所选取的穴位上。贴敷的时间以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第1天中午时分为佳,贴3次为1个疗程。必要时前3天可各增贴1次,连续贴2~3个疗程,连续贴敷3年。成人每次贴敷的时间为4~6小时,儿童相应缩短。所使用的药物应该在当天配制,决不可使用前日剩余或储藏于冰箱的药物。个别对药物过敏,贴后不久即感烧灼、疼痛难忍者,可提前揭去。如起疱可按烫伤处理,注意局部清洁,一般不会感染,不留瘢痕。此方可以根据当地气候因素和个人用药经验予以适当调整。

【方药功效】温阳益气,舒筋通脉,祛痰平喘,活血止痛。

【主治病症】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炎,慢性咳嗽;感冒,头痛,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胃炎,慢性腹泻,慢性结肠炎,感染。荨麻疹,冻疮,硬皮病;慢性咽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

(六)中药贴敷第6方

【运用处方】冬病夏治膏2方

【方药组成】白芥子20克,元胡18克,细辛18克,甘遂20克,麻黄20克,麝香(或冰片)少许,生姜适量。

【制用方法】将上述前5味药物烘干,共为细末,过100目筛储瓶备用。用时取生姜适量,洗净浸泡后捣碎取汁,再用生姜汁拌和药面(药面和生姜汁的比例大致为10克∶10毫升)搅拌调成膏状,并制作成直径1.3厘米、厚约0.3厘米的药膏。取适量药膏摊涂在5厘米×5厘米贴敷纸中心部位,再点少许麝香(或冰片),贴敷于所选取的穴位上。成人每次贴敷的时间为4~6小时,儿童相应缩短。所使用的药物应该在当天配制,决不可使用前日剩余或储藏于冰箱的药物。贴敷的时间以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中午时分为佳,共贴敷3次,一般连续贴治3年。此方可以根据当地气候因素和个人用药经验予以适当调整。

【方药功效】温经散寒,祛痰平喘,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主治病症】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炎,慢性咳嗽;感冒,头痛,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胃炎,慢性腹泻,慢性结肠炎,肾炎,糖尿病,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免疫功能低下;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无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男子阳痿、遗精、早泄;妇女痛经、白带、慢性盆腔炎;小儿哮喘及反复呼吸道感染;荨麻疹,冻疮,硬皮病;慢性咽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

(七)中药贴敷第7方

【运用处方】冬病夏治膏3方

【方药组成】白芥子18克,甘遂18克,元胡10克,细辛10克,半夏8克,生姜适量。

【制用方法】取前5味药物烘干,共为细末,过100目筛储瓶备用。用时取生姜适量,洗净浸泡后捣碎取汁,再用生姜汁拌和药面(药面和生姜汁的比例大致为10克∶10毫升)拌匀调成膏状,所制药膏的直径为1.3厘米、厚约0.3厘米。取适量药膏摊涂在5厘米×5厘米贴敷纸中心部位,贴敷于所选取的穴位上。贴敷的时间以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中午时分为佳,贴3次为1个疗程;必要时前3天可各贴1次,连续贴2~3个疗程,连续贴治3年。成人每次贴敷的时间为4~6小时,儿童相应缩短。所使用的药物应该在当天配制,决不可使用前日剩余或储藏于冰箱的药物。个别对药物过敏,贴后不久即感烧灼、疼痛难忍者,可提前揭去。如起疱可按烫伤处理,注意局部清洁,一般不会感染,不留瘢痕。此方可以根据当地气候因素和个人用药经验予以适当调整。

【方药功效】温通经脉,祛痰平喘,活血止痛。

【主治病症】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炎,慢性咳嗽;感冒,头痛,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胃炎,慢性腹泻,慢性结肠炎,肾炎,糖尿病,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免疫功能低下;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无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男子阳痿、遗精、早泄;妇女痛经、白带、慢性盆腔炎;小儿哮喘及反复呼吸道感染;荨麻疹,冻疮,硬皮病;慢性咽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

(八)中药贴敷第8方

【运用处方】冬病夏治膏4方

【方药组成】白芥子15克,甘遂6克,元胡15克,细辛6克,五味子5克,葱白30克,黄芪100克,蜂蜜适量。

【制用方法】将前5味药物烘干,共研为细末,储瓶备用。再将黄芪100克、葱白30克加水200毫升煎取20毫升药液,兑入药粉和适量蜂蜜,共同调成膏状,所制药膏直径1.3厘米、厚约0.3厘米。取适量摊涂于5厘米×5厘米贴敷纸中心,贴敷于所选取的穴位上。贴敷的时间以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中午时分为佳,连续贴敷3次为1个疗程。必要时前3天可各贴1次,或隔2天贴敷1次,连续贴2~3个疗程,连续贴敷治疗3年。成人每次贴敷的时间为6~8小时,儿童相应缩短。如贴后有灼烧或疼痛感时,可提前揭去。如局部有发热、发痒等舒适感时,可多贴几小时,待药末干燥后再揭去。

【方药功效】温阳益气,祛湿化痰。

【主治病症】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炎,慢性咳嗽;感冒,头痛,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胃炎,慢性腹泻,慢性结肠炎,肾炎,糖尿病,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免疫功能低下;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无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男子阳痿、遗精、早泄;妇女痛经、白带、慢性盆腔炎;小儿哮喘及反复呼吸道感染;荨麻疹,冻疮,硬皮病;慢性咽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

(九)中药贴敷第9方

【运用处方】冬病夏治膏5方

【方药组成】白芥子30克,甘遂15克,细辛15克,巴豆20克,轻粉10克,冰片2克,炼蜜50克。

【制用方法】将前4味药物烘干,共为细末,过100目筛储瓶备用。用时将药末兑入轻粉和冰片共研,再加炼蜜调成软膏状,药膏直径1.3厘米、厚约0.3厘米。取适量软膏摊置于5厘米×5厘米贴敷纸中心,贴敷于所选取的穴位上。贴敷的时间以每年“头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中午时分为佳,连续贴敷3次为1个疗程。必要时前3天可各贴1次,或隔2天贴敷1次,连续贴2~3个疗程,连续贴敷治疗3年。成人每次贴敷的时间为4~6小时,儿童相应缩短。如贴后有灼烧或疼痛感,可提前揭去。如起疱可按烫伤处理,注意局部清洁,一般不会感染,不留瘢痕;如局部有发热、发痒等舒适感,可多贴几小时,待药末干燥后再揭去。

【方药功效】温经通络,祛痰平喘,活血化瘀,散寒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