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互联网+:小米案例版
9354700000028

第28章 路线二:借助“互联网+”,做全球化小而美企业

小而美的企业并不真的是规模很小,相反,因为互联网平台和生态系的存在,有可能形成一些“全球化的小微企业”,一款独到的产品,可以产生极度可观的收益。

2014年1-8月份,中国新注册市场主体超过800万家,带动了上千万人就业,中国新一轮创业潮正在到来。蔡文胜有句话很打动我:“我们创业首先方向一定要对,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贴近,其次才是执行层面的问题,展开想象,未来的空间会很大,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有趣。”

黎万强认为限制中国创业热情的因素正在起变化:

对创业这件事情,美国很多人的状态都是想改变世界,我们很多人的状态都是在改善生活。中国目前这种状态,短期内完成所有人都想改变世界的状态,其实这是个很假的话。但是中国肯定会经历这样的过程,中国未来10年、20年肯定到美国这种状态,因为背后有很多因素决定的。

第一个因素是教育,美国更早进入到发达社会,人的生活变好以后,就像马斯洛理论所说的,大家追求自我实现、被尊重。我们今天还是有一些压力,你的小孩不到单位上个班,没有一份正式的工作,老婆都娶不到,你会让他很自由吗?所以小孩的教育体系很重要,美国教育偏重创性造思维,以发问为主,不是找标准答案。中国人上来都是搞标准答案的,所以一旦有个商业模式,中国人COPY非常牛的。未来中国小孩会崛起,像00后、10后,他们会不一样。

第二,今天这个资本市场,不管是天使阶段还是在某个基金的A、B、C轮,整个投资环境未来三五年都会有更蓬勃的发展,这个体系的支撑很重要。这让大家觉得创业很容易,而不是,行业上有想法,想拿笔钱都搞不到。其实现在不是泡沫过盛,真的是火柴刚刚点燃。你在美国创业失败两次以后,一堆人捧着钱找你的。

第三,我觉得在中国,未来20年都是创业的良机,不仅是因为互联网,是整个社会升级了,大家对品质有强烈的需求,任何产业都有重新做的可能,因为以前各产业做得都不好,以前太多的行业都是偷工减料的。今天如果不追求企业大小,任何一个行业你进去,踏踏实实、真材实料,你都有钱赚。服务一个特殊人群,而且有地域特性的、小而美的企业会大量存在。日本就有很多活得很好的特色小企业。这是品质升级给产业带来的无限的机会。

未来大家对品质的筛选会越来越严,我们可能慢慢要改变创业心态。是不是每个人创业都要做标准品,都要做很大的东西?大家要想想,我能不能做小而美的东西?

我觉得个性化的需求已经成为可能性。大众品牌里面肯定是高度聚集的,可能每个品类可能撑死了就五个品牌,但是未来个性化的消费会让很多的小公司存在。比如说某个个性设计师的品牌,总有人追随着他,但是大的品牌可能就是优衣库、H&;M等五个品牌,手机也是这样的三四个品牌。所以大部分人的创业方向是做小而美的公司。

规模经济(不断开设分公司以获得区域市场)的全球化时代已经过去,范围经济(不断拓张互联网平台服务范围)的全球化时代刚刚开始。在互联网的帮助下,以后会有很多“全球化的微小企业”。

企业变小是个大趋势:1)互联网让社会交易成本飞速下降,当社会交易成本低于企业管理成本时,未来企业规模会越来越小;2)互联网让沟通效率极大提升,当企业与用户距离小于高层与员工距离时,未来企业变革会越来越快;3)你要很专注一件事,别人才知道你是做什么的,这就是“定位”,找准一个位置,切入点必须足够小,才能钻开一个口子,然后做到足够大。

那么,这些企业可以向小米学什么?

其他企业从小米身上,可以学的是六个字:

前三个字是“爆扁爽”,做爆品,组织结构要扁平化,让用户和员工爽;另外三个字就是“参与感”。参与感是一个思想层面的事情,爆扁爽是很简单粗暴的,是企业的行动法则,你做东西不要做一堆东西,就要做好一个产品,做爆品,然后结构要逐渐变平,这样才能发挥创新,第三是想一想,怎么让员工、让用户爽,大家才会对你的品牌有高度认可感。而让大家能够爽,其实参与感是很重要的。

雷军举过一些MIUI操作系统实践“参与感”的例子:

“当来了一个陌生电话,系统会告诉你这个电话是送货员还是中介机构,还是推销电话,还是骚扰甚至是骗子,这样你就可以选择接还是不接。假如这个陌生电话你不接,那送货员不是很麻烦吗?我们甚至可以出一个功能,如果是送货员,上面甚至有送货员叫什么,会有送货员的照片。这个功能最早是在小米手机上出现的。我们有了这样的功能以后,我有一次给领导汇报,谈到手机他说他最麻烦的是他的手机得24小时开机,晚上来一个骚扰电话就经常睡不好。我说这个简单,我们加一个功能,晚上睡觉的时候只接VIP电话,只定几个人可以打进来,其他的人不接通就行了。这个功能他觉得非常好。我有一次见韩寒,他说你能不能开发一个功能,只接我通信录里的电话,我说这个好。我加了一个功能,只接通信录里的电话。我今年初在深圳参加IT峰会干了一个蠢事,有些人和我换名片,我就给他名片,我名片上有我电话,有一个兄弟就把我电话贴出来了,我每天要接400个电话,我就用了这个功能,只接通信录的电话。所以我们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地把各功能做进去,让你用时的体验远超你想象。”

“参与感”(C2B)可以帮助企业不断完善产品,而用户有了参与感会感觉很“爽”,这也会导致他们积极使用和主动推广该产品,因此“参与感”是企业经营中一举多得的好办法。

小米投资人刘芹对爆品战略做过深入解读:

难就难在做减法,在成功中遇到的机会,更容易犯错,你觉得好像无所不能,但其实只能做一件事。减法是综合性艺术,综合性思考,我和雷军的理念是帮助公司做减法,我们很多理念相合,也是在这里,他在很多事情上很克制,只要基本能力在,不要头脑发热。

我相信单点突破,不像传统行业,阵地战,摆开正面战场。其实UC、YY都只解决了一个很小的问题,我不是贬低UC和YY整个产品的技术含量,但是我觉得其实每个杀手级的产品背后,用户对那个产品的认知是极清晰的。很多公司说来说去为什么要适合做减法,当你把战略想明白,方向想明白,就忘了吧,你剩下要做的就是踏踏实实地把你所有的宏大叙事收载在一个极小的点上,单点突破。

其实小米整个这么庞大的叙事,第一个真正核心的产品就是MIUI。我记得2011年我们真的出来卖手机的时候,很多人非常多不理解,为什么小米就做了一次新闻发布会,你们就号称预售卖了30万部,这绝对是炒作!你这个就是饥饿营销!所有人都忘记了其实我们是2010年起步的,将近一年的时间是在做一个叫MIUI的产品,小米是用精益求精的聚焦,用公司最擅长的操作系统来打动目标人群,解决安卓机器里面中国人的痛点问题。

企业做出了超出客户预期的爆品,接下来口碑传播的力量会源源不断地给企业带来客户——做出爆品本身就是最好的推广手段。小米网售后高级经理孙波有个印象深刻的口碑传播例子:

西安有一个老板是做电动车的,在一个农贸市场里面。他用了小米手机之后,带动了那一片二十多个店主,都用小米手机。我们一做免费清洗贴膜的活动,他就对那些店主说你们拿手机过来,我拿去给你们贴膜。到了小米之家他一下拿出二十多个小米手机。很多用户一旦用了小米,他会不断跟朋友、家人说小米,很多人有关小米的问题也会问他,这种口碑扩散的事情蛮多的。

刘德认为小米的商业模式里的性价比是创业者们可以学的:

中国人的消费习惯是比较在乎性价比的,东方人比较节省。后来我们发现有另外一个民族更在乎性价比,印度市场比我们还在乎性价比。中国人修手机修不了三次就扔了,懒得再修了。印度人10次、20次都要修,很在乎性价比。

中国的商业生态有点问题,我们在流通环节里的费用占到了太大的比例,在美国买什么东西都没有像中国买东西这么贵。我们去了美国才发现,同等品质和品牌的东西,中国的东西最贵。

做传统渠道你做不到高性价比,同时互联网的电商渠道相对成熟了,这是可以利用的,通过互联网的电商方式才能够扭转中国商业领域的价格畸形。

其实我们就是还原了商品的本源价值,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