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层出不穷的海洋舰船
9232800000042

第42章 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运输舰

为了组建两栖戒备大队,美国海军于1993年批准建造12艘“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运输舰,主要用于运输登陆兵力和装备实施登陆作战。

该级舰满载满水量25300吨,舰长208.4米,舰宽31.4米,吃水七米。采用四台中速柴油机,总功率29420千瓦(40000马力),最大航速21节。该级舰主要特点:

1.用途广、通用性强

“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运输舰设有船坞,主要用于载运登陆艇进行平面登陆作战,它也设有车辆甲板,以搭载登陆车辆,因此可作为船坞登陆舰。在船坞上面有飞行甲板,可搭载大型运输舰载机,又可作为两栖攻击舰进行超地平线登陆作战,该舰有较好的通用性,可一舰多用。

该舰建成后,将取代美国海军20世纪60年代建造的四型23艘两栖战舰艇,即两艘“新港”级坦克登陆舰、五艘“查尔斯顿”级两栖货船,11艘“奥斯汀”级船坞运输舰和五艘“安克雷奇”船坞登陆舰,“圣·安东尼奥”级两栖战舰的功能可见一斑。

2.设计合理、简化、适用

“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运输舰总体设计与结构设计破除传统观念,致力于在不损害性能条件下,简化舰体结构,主要措施是除掉了复杂的曲面平台,加大了平行体长度,舭部采用圆舭,艉鳍为直边无缘,船坞设在舰的后部,上为飞行甲板,其设计大体上与“奥斯汀”级相似,但排水量增大了近50%,上层建筑比改进型的“惠德贝岛”级的还要大。

3.舰艇防护能力强

“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运输舰在设计及设施方面都较注意提高舰艇防护能力。

(1)降低舰艇信号特征,进行舰艇隐身设计。舰体外部和上层建筑的外壁都避免采用垂直面,给予倾斜处理,以减少电磁波的反射。外露的艉门、机库门、起重机、海上补给柱、天线基座等都采用雷达反射面积较小的形状,尽量减少舰面设备的反射面。

(2)提高防护能力。加强空气过滤能力,提高对原子、生物化学的防护能力,对舰艇上一切吸、排气系统皆实行空气净化处理。

(3)改善舰艇推进系统,降低舰艇噪音。该级舰采用“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使用过的翼形螺旋桨,桨的直径4.9米,具有较小的空泡噪声。舰上一切辅助机械都采用电动式,去掉了传统的辅助锅炉,机械噪音有所降低。

4.增强了舰艇载重能力

“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运输舰有较强的载重能力。在人员方面,该级舰编制人数可达465人,还可载运700名海军陆战官兵和两艘LACA气垫登陆艇。

“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运输舰有2360平方米车辆甲板,供搭载各型登陆车辆。另有710立方米货舱用来载运装备物资。该级舰飞行甲板和机库可以容纳一架C H一53大型运输直升机和两架MV一22倾转翼飞机。飞行甲板也可供两架CH一53运输直升机或四架MY一22倾转翼飞机同时使用。

5.先进的动力装置该级舰是继“惠德贝岛”级船坞登陆舰之后,又一级采用柴油机动力装置的两栖战舰。它采用四台中速大功率柴油机,总功率达294.20千瓦(40000马力)。柴油机具有技术成熟、可靠耐用、维修简便、价格较低等优越性,现代两栖战舰艇大部分采用柴油机动力装置。该级舰最大航速可达21节以上,与美国海军现役两栖战舰航速相当,可以参与编队航行。

6.武器系统增强,自卫防御能力提高

美国海军现役两栖战舰艇只配备传统的、有限的防卫武器,而该级舰则配备与舰队相当的自卫武器,主要有两座MKl5“密集阵”近程防御武器系统,一座改进型“海麻雀”导弹垂直发射装置(16单元),两座RAM近程导弹发射装置,三座单管25毫米炮、四挺单管14.5机枪。此外,还有四座MK一36SRBOC箔条发射装置,用来干扰来袭的导弹,一套反鱼雷诱饵“水精”SLQ一25拖曳式诱饵装置。

7.舰艇作战系统空前强化“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运输舰为了满足两栖战的需要,舰上装载了数量空前的作战信息系统,主要有:(1)JMCIS联合海上指挥信息系统AN/USQ—llA。该系统是为登陆部队司令员、下属指挥员、舰长以及陆上指挥中心评价战术情况而设置,为一具有指挥、控制、通信、显示等功能的自动化系统,它将接受多种信息源的战术情报,诸如来自军内通信系统、舰内计算机,飞机观测结果、友舰探测的信息以及声频无线通信等信息,进行自动处理。

(2)AADS两栖攻击指示系统ANJ/KsQ一1。它是一个担负两栖指挥、控制、数据处理功能的系统,对负有主要控制任务和辅助控制任务的舰只提供有关两栖作战机动部队各登陆舟艇的位置和运动信息,以便对行进中的登陆舰艇进行跟踪联络控制。

(3)ACDC改进型作战指示系统一l型。这是用来搜集、处理海战的战术情报数据、指挥海上战斗行动,系从原NTDS海军战术数据系统改进而来的,采用了新的硬件设备,更换了比MDs更高级的计算机程序。

(4)CEC协同作战能力系统。这是一种可向友舰协同作战系统提供综合的战术防御图像信息的系统,以进行任务分配、共同对付战区的空中威胁。

(5)JTIDS联合战术信息系统。它是一种先进的具有强抗干扰能力的多网通信系统,美海军将其主要用于防空战领域。

(6)SSI)S自舰防御系统。担负自舰硬杀伤和软杀伤的末端防御指示任务,用来综合处理有关传感器获得的信息,进行统一控制、局部控制和武器的指示控制。

“圣·安东尼奥”级舰装备了如此多的作战信息系统,不仅开创了两栖战舰装备的新纪录,与其他水面作战舰艇相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该级舰装备如此多的作战信息系统正是适应21世纪这个信息时代两栖战的需要。

8.高水准的居住性设计“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运输舰的居住性设计是迄今为止的最高水准。从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海军开始有女性军人上舰执勤。女性军人承担指挥、信息系统的操作要比男性合适,据悉,2l世纪美国海军女性军人将占20%~40%,在舰上将承担各项执勤,因此住舱设计就得满足女性军人的特殊要求,同时也得考虑男、女舰员居住区如何分开的问题。该级舰服役将达40年之久,因此居住性要有超前意识,才能吸引海军官兵上舰服役。

9.降低建造费用为了既降低造舰成本,又保证舰艇性能,该级舰除主要部件采用标准的军用品外,一些辅助设备均选用市场产品。

“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运输舰试验研究开始于1988年,1991年财政年度拟订建造计划,1993年完成可行性研究,1994年完成初步设计,1996年签订合同,计划1998年由美国阿玛达尔船厂开工建造,首舰将于2002年交付美国海军使用,计划建造12艘,预计2007年全部建成服役,届时,美国海军现役四型4l艘两栖战舰艇将全部退役,美国只保留36艘新的两栖战舰艇现役舰艇,组成12支两栖戒备大队,遂行两栖作战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