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层出不穷的海洋舰船
9232800000035

第35章 隐形护卫舰——拉斐特号

20世纪90年代之后,世界一些国家陆续研制出隐形军舰,多数还是试验型的,但也有正式服役的隐形军舰,如法国的隐形护卫舰“拉斐特号”和以色列的“埃拉特号”。它们一亮相,就引起军事专家和兵器专家的注目,被称为现代化舰艇的新星。

隐形军舰的最大特点,是要千方百计减少敌方雷达的反射波,过去军舰的最大问题,是隐形性差,上层建筑和舰体到处都有直角的垂直面,这种外形使敌方雷达的反射电波很强,最容易被敌方雷达发现。在导弹发展的今天,这种舰型最易首先遭到攻击,生存力受到威胁。20世纪80年代之后,军舰隐形就成了各国海军研究的重大课题。

法国和以色列的兵器专家,投入的人力和财力比较多,因此走在世界前列。法国的“拉斐特号”的外形就完全突破了过去军舰的造型,有些奇特,几乎找不到直角的外形,上层建筑也寥寥无几,使人耳目一新。

科学家研究发现,雷达的探测距离与目标反射面积有一种比例,如果反射面积缩小1/2,雷达探测距离就会减少80%左右;如果反射面积缩小1/100,雷达探测距离减少30%左右。英国和美国20世纪80年代设计制造的一些护卫舰,上层建筑外壁倾斜度一般在七度左右,隐形性就大大增加了。而法国的“拉斐特号”则加大到十度,舷外倾斜度达到20度,因此隐形性更加好。

“拉斐特号”护卫舰载有直升机,在试航中几次在空中用雷达寻找母舰,却怎么也找不到,无法在母舰降落。后来是专门放下网帘,是钢丝制品,跟甲板成一定角度,增加雷达反射面,直升机的雷达才找到母舰。

可见,隐形性能是相当好的。

“拉斐特号”还把起锚机、导缆桩,缆索卷车都安装在甲板以下,尽量减小甲板上暴露的上层建筑,连舰上的栏杆也取消了,只留直升机场上的部分栏杆。小艇和吊放架,都放到了驾驶台的里面,桅杆、烟囱、导弹发射架,都有倾斜罩,见不到直角,因此雷达反射面大大减少了。舰上发热的部位,如烟囱,也不用钢板,而是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涂以防热特殊材料,这就抑制了红外辐射的强度,增加了隐形性。

为了减少主机震动带来的噪音,该舰的推进器和舰体底层也采取了一些措施,装有“气幕”系统,以形成隔声的“幕罩”。

以色列“埃拉特号”上层建筑的设计比法国“拉斐特号”更胜一筹。

该舰的反射面积已减少到最小,航速也比“拉斐特号”快多了,可达33节,而“拉斐特号”只有25节。

无论法国的“拉斐特”还是以色列的“埃拉特号”护卫舰,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武器装备精良,真正做到“少而精”。

“拉斐特号”排水量3600吨,舰长124.2米,水线宽13.6米,吃水4.1米。它的最高航速是每小时25海里。

“埃拉特号”更加轻巧,排水量只有1227吨,舰长85.6米,最大航速每小时35海里。

“拉斐特号”对海武器有两座四联装的“飞鱼”反舰导弹,布置在中部上层建筑顶上,配弹八枚。导弹战斗部165千克,射程70千米,飞行速度0.9马赫,掠海飞行。该舰还装有一门自动炮,安装在舰首甲板,每发弹重13.5千克,射程17千米,可容纳炮弹600发。驾驶台两侧还有两门20毫米人工操纵的火炮,射程10千米,可发射720发/分。直升机装上反舰导弹时,也可执行反舰任务。

“拉斐特号”的对空武器是两座八单元“紫菀15”防空导弹,可垂直发射,布置在驾驶台前的平台上。有的用“响尾蛇”简装导弹,共八枚,射程13千米,飞行速度3.5马赫,此外还有100毫米防空炮,发射80发/分,两舷还有两座“达盖”十管诱饵发射装置,可发射金属箔条或红外诱饵。

反潜任务主要由反潜直升机担任。舰上电子设备更为精良,有先进的“海虎”警戒雷达、“海狸”火控雷达、导弹制导雷达、“雷卡”导航雷达,还有卫星通信天线和电子战设备。

“埃拉特号”对海武器有两座四联装的“捕鲸叉”反舰导弹,烟囱两侧还有八枚“加伯列”反舰导弹,舰首还有六管20毫米近防炮。防空武器有“巴拉克”近程对空导弹,可垂直发射,在舰首和烟囱后部,每处32个单元。反潜武器有两座三联装鱼雷发射管,舰上可载反潜直升机。

从以上这些武器装备可以看出,“埃拉特号”尽管装备不多,但攻击火力还是相当集中,具有对海、防空、反潜三大功能,而且具备三防能力:防原子,防化学,防生物战。

“少而精”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减少上层建筑物,是为了隐形。

当然,这些隐形军舰的现代化色彩较浓,但都没有经过战场考验,其性能到底如何还有待战争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