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秦相吕不韦
9223900000007

第7章 扬威

这里是齐国质公子宅第的门首。秦子楚到了这里。他的车马已经焕然一新,子楚本人的服饰也变得华美考究起来。连侍者也一身的绫罗绸缎,变得神气十足——他在大声地向门人喊话:“传进去——秦公子拜见齐公子……”

门人传了进去,不多时,齐公子出门迎接,一见,不觉大吃一惊,心想:怎么,这是原来那个窝窝囊囊、抬不起头来的子楚吗?

今天他怎么啦?要干什么?齐公子心中悬着一连串的问号,把子楚让到宅中厅内。

子楚坐下来,道:“这些日子天气寒冷,未曾走动。听说公子近来有采薪之忧,特来问候……”

齐公子道:“承蒙挂念——只是受了些风寒,今日感到好些了。”

子楚拿出礼单:“今日随身带来薄礼一份,请公子笑纳。”

齐公子:“又劳破费……”接过礼单看了——子楚送来雌雄剑一对。这时,子楚的随从已经把雌雄剑递了过来,再看,那对剑较自己为廉颇祝寿时送给廉颇的那对成色高出了一筹,看罢越发觉得惊奇,心里纳闷:子楚今天这是要干什么?心里想着,嘴上道:“如此重礼,焉敢受得?”

子楚得意,道:“公子不必过谦。齐秦两国近十年间从未兵戎相见,就凭这,作为质公子,就是你我的造化了……”

齐公子道:“这话有理……今必置酒相待……”

子楚道:“只是出门多时,改日再来叨扰好了……”

这样,齐公子心里那一连串的问号一个也没有减少。他送子楚出门。子楚登车,令车夫扬鞭而去。

其实,子楚并不是像他自己讲的那样“出门多时”。齐公子这里是他拜访的第一家。下一家他选的是楚公子。

来到楚公子的宅前,子楚并没有下车。他的侍者下车后向门人高喊:“传进去——秦公子拜见楚公子……”

不多时,门人出来看了看,道:“公子有请秦公子……”

子楚的侍者听后对那门人道:“进去再回:秦公子拜见楚公子!”

门人一时没有品出味儿来,呆呆地站在那里不动。子楚的侍者见状向那门人喊:“愣着干什么?进去回呀!”

门人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进院去了。

不一会儿,楚公子出来了。子楚见楚公子亲自出来迎接,这才慢腾腾地下了车。动作慢但那派头可不小。他故意并不瞧着楚公子,而是眼睛望着天,在车前站定,等楚公子讲话。

楚公子一见子楚的车马、服饰,像方才齐公子那样感到惊奇,脑子里同样出现了一连串问号。

他是主人,只好向前搭话,把子楚让进院子,进入堂中。

楚公子道:“未曾远迎,见谅见谅。公子是稀客,今日一到,真乃蓬荜生辉也……”。

子楚没有理楚公子的转文,坐下,把送上来的茶端起来抿了一口,故意做出“味道还好”的表情,然后放下茶杯,正襟道:“今天造访,是特意来回答公子在廉老将军府上提出的两项未明之事的。公子说,一不明秦公子在邯郸估衣市上买的鱼目混珠一类的东西作贺礼,是不是对老将军的蔑视?今日我告诉公子,这实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常言道:礼轻情意重。廉老将军连年征战,对赵劳苦功高,送一双战靴,正是敬重之意,焉有蔑视云云?公子说二不明,今天下汹汹,皆因有秦也。秦国固强,可百姓苦到了家,不恤百姓之苦,穷兵黩武,今日攻赵,明日掠楚,秦是不是:不以自己的百姓苦难为限,而要天下百姓一起跟着苦才算满足?今:天我也回答公子:说天下汹汹,皆因有秦,这是颠倒了黑白。有秦,天下必安。倒是楚国闹得四方不宁。公子说秦固强,可百姓苦到了家。这话还有点道理在里面——承认秦国是个强国。这就让人想到了楚国,国既不强,又丑事不断,弄得百姓连连遭殃——随便拣两事说说吧:公子之祖平王,把儿媳妇抱在自己怀里,干下见不得人的丑事,致使群臣愤恨,国家不宁,而且祸及子孙。他死后,伍子胥借来吴国的讨伐军队,楚国抵挡不住,都城被攻破,平王本人也难得地下安卧,尸体被拖出来,挨了三百鞭子。再说怀王,公子不会忘记他吧?不自量力,与我秦国较量,结果,都城成了我郡地,王身沦为我死囚。你楚国这样一个无能之弱旅,还争强好胜,时不时地向四邻挑衅,屡战屡败,又要屡败屡战,真真可怜之极了。至于是不是不以秦百姓苦难为限,而要天下百姓一起跟着苦才算满足,天下且不去说它,就楚国这样的可怜虫,依我看来,那里的百姓倒是宁愿要一个强盛的秦国,而肯定唾弃一个孱弱的楚国!圣人道:知耻者近乎勇。廉老将军的忠勇不是没有缘故的。那天,他就曾为赵国的无能流下了泪水。圣人又道:见贤思齐焉。我们是都应该向廉老将军看齐的。可依我看来,楚公子还没有这种打算呢!告辞!”

楚公子没有任何思想准备。他也从来不认为子楚能有条有理地讲上几句像样的话。今天滔滔不绝、有条有理讲了一通,实在是令他吃惊——正因为如此,他也就没有想到自己如何回答子楚。加上子楚讲了一通之后,立即站起来离去,楚公子就越发没有可能回敬子楚了。

子楚打了一个胜仗,得意洋洋地登车而去。

事情传开了。另外,许多人亲眼见今日子楚已非往日子楚,车马富丽堂皇,服饰高雅考究,花钱犹如流水……

子楚是怎么啦?

大多数人认为,这是秦国自身在质公子的待遇方面出现了变化——秦国开始认识到了提吴国高质公子待遇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