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名将与名战: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著名将领和战役
9208200000038

第38章 美国海军上将中的上将斯普鲁恩斯(1)

———给日本航母编队致命一击的马里亚纳海战

〔人物剖析〕

斯普鲁恩斯,美军二战时期的海军四星上将。1886年7月3日出生于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1903年7月从印第安纳州考入美国海军学院,在校期间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却默默无闻,1906年9月毕业后赴战列舰上服役。1913年升任美国海军亚洲舰队所属的驱逐舰上尉舰长,一年后转往岸上任职,与玛格丽特·迪安结婚。1919年,出任哈尔西驱逐舰分遣舰队的“爱伦华德”号驱逐舰舰长,颇受哈尔西的赏识。1924年,调任“戴尔”号驱逐舰舰长,稍后出任美国驻欧洲海军司令安德鲁斯的助理参谋长,不久又改任“奥斯本”号驱逐舰舰长。1938年,出任“密西西比”号战列舰舰长。后来斯普鲁恩斯认为他成功的作战行动,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赴“密西西比”号战列舰任舰长。1940年2月,升任第10海军军区司令,同年10月晋升为海军少将。随着欧洲战事的发展,其职责逐渐增加,1941年6月,兼任加勒比海战区司令。1941年9月,出任太平洋舰队第5巡洋舰分遣舰队司令,旗舰为“诺思安普敦”号,在哈尔西麾下服役。

1941年12月2日,斯普鲁恩斯率部离开珍珠港,在哈尔西指挥下执行向威克岛运送战斗机的任务,因而免遭珍珠港劫难。此后,数次率部为航空母舰特混舰队护航。中途岛战役之后,斯普鲁恩斯于1942年6月调任太平洋舰队参谋长。1945年11月,斯普鲁恩斯升任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兼太平洋战区最高司令。1946年3月,出任美国海军军事学院院长,进行教学改革,强调战略、战术和后勤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1948年7月,退出现役。1952~1955年出任美国驻菲律宾大使。1969年12月13日,战时荣获3枚优异服务勋章,被尼米兹称为“海军上将中的上将”的斯普鲁恩斯去世。

斯普鲁恩斯指挥作战,非常注重根据战场情况,灵活运用作战样式和战法。1944年1月29日,斯普鲁恩斯指挥登陆部队和5支特混舰队,以两天的炮火准备开始马绍尔群岛战役。在马绍尔群岛战役中,美军创造性地运用夺取岛上飞机场而以空中火力压制周围岛礁地区的战术,以伤1582人、亡372人的代价歼敌8122人。他还善于扬长避短,有针对性地组织作战行动。在马里亚纳海战中,他发现美军飞机的作战半径比日军小,就采取了航母群梯次部署的办法,削弱日军的首次攻击,使日军无法对美军的主力舰队实施打击。斯普鲁恩斯还善于总结作战经验,为尔后作战创造条件。1943年8月,斯普鲁恩斯出任中太平洋舰队司令,以“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巡洋舰为旗舰,组织指挥了吉尔伯特群岛战役。斯普鲁恩斯总结此役的经验教训,使两栖作战的理论与战术得到重大发展。

马里亚纳海战

发生时间:1944年6月19日~ 20日

交战双方:美军与日军

交战地点:马里亚纳群岛以西、菲律宾海以东海域

交战原因:日本欲使马里亚纳群岛成为最重要的“绝对国防圈”,以阻击盟军的攻势,为日本本土防御争取时间。而盟军也试图占领马里亚纳群岛,这样大型远程轰炸机B-29就可将日本本土纳入其作战半径,尤其是东京地区,从而打击日本工业及军民士气。

战例点评:美军此战中最成功的当数潜艇部队,从13日起就多次发现了日军舰队的活动,并及时报告,使美军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部署调整和必要的临战准备,而且在日军利用舰载机航程远的优势发动攻击时,一举击沉了日军两艘3万吨级的大型航母。美军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侦察不够得力,无论无线电测向还是飞机侦察,都未能及时发现日军舰队。日军失利的主要原因是:对美军的战略进攻方向没有作出正确判断;决战没有做好应有的准备;“超距攻击”战术超出了飞行员的技术水平等。

1944年6月,斯普鲁恩斯奉命将攻击目标指向作为日本内防御圈战略要点的马里亚纳群岛。马里亚纳群岛,是个南北走向、绵延长达425海里的火山群岛,由大小近百个岛屿组成,较大的火山岛有16个,自北向南主要有第二大岛塞班岛、第三大岛提尼安岛、罗塔岛和最大岛屿关岛。著名的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于1521年发现该群岛,以当地土著人使用的船只命名为“三角帆之岛”。马里亚纳群岛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位于琉球、台湾和菲律宾以东,硫磺列岛以南,加罗林群岛以北,正扼中太平洋航道的咽喉,亚洲与美洲的海上交通要冲,是美军进攻日本本土和远东的必经之路。如果马里亚纳群岛被美军占领,日本本土与东南亚的海上生命线将被切断,台湾和菲律宾也将处在美军的直接打击范围内。更严重的是,从马里亚纳起飞的美军B-29轰炸机可以将日本本土纳入其轰炸半径。正因为马里亚纳群岛如此至关重要,日军将其称为“太平洋的防波堤”。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在1944年1月开始的马绍尔群岛战役中,不但没能出海迎战,反而退至帛琉群岛,直接导致了马绍尔群岛于4月失守,这引起了日本内阁和陆军对海军的强烈不信任,有些人甚至提出放弃马里亚纳群岛。但日本大本营非常清楚马里亚纳的重要性,决定沿千岛群岛、小笠原群岛、马里亚纳群岛、加罗林群岛和新几内亚群岛西部,建立必须绝对予以确保的防线———“绝对国防圈”,马里亚纳则是该防线的核心。

日军的防御作战计划,原是联合舰队司令古贺峰一海军大将主持制定的,企图在第1航母舰队和第1机动舰队实力有所恢复后,寻找战机与美军决战,争取扭转战局,代号为“阿号作战”。古贺于3月31日前往菲律宾途中,座机不幸遭遇暴风,机毁人亡。丰田副武海军大将接任联合舰队司令的次日,即5月3日,就接到了大本营发起“阿号作战”的指令,随即向所属各部下达了作战指令。但日军大本营错误地判断加罗林群岛是美军即将开始的进攻地点,因此马里亚纳群岛的防御准备被严重忽视了。

此役美军共投入包括航母15艘、护航航母14艘、战列舰7艘、巡洋舰25艘、驱逐舰180艘、潜艇35艘在内的600余艘舰艇,飞机2000架,地面部队4个师又1个旅,共约15万人。第5舰队司令斯普鲁恩斯海军上将担任海上总指挥。6月11日,斯普鲁恩斯指挥美军航母编队开始袭击马里亚纳群岛。日军仍认为这是美军的牵制性行动,直到6月13日,美军登陆编队出现在塞班岛海域,并开始炮击塞班岛,日军才清楚美军的意图。

丰田于当天下午17时30分下令暂停在新几内亚群岛比阿岛的“浑号作战”,准备实施“阿号作战”,并命令第1机动舰队和第5岸基航空部队等原定参加“浑号作战”的部队火速归还建制。第1机动舰队司令小泽,随即将这一电报通报全体官兵,并在旗舰“大凤”号航母主桅上升起了“Z”字旗。“Z”字旗是30多年前对马海战中,日本海军的军神东乡平八郎在其旗舰“三笠”号战列舰上升起的战旗,此后就成为日本海军胜利的象征。小泽如此做无非是想借这面旗帜重振士气。

小泽计划利用日机作战半径大于美机的优势,与美军舰队保持一定距离,先以马里亚纳群岛的岸基航空兵攻击美军,再以航母舰载机从超远距离起飞,攻击完美军后在马里亚纳群岛机场降落,这样就能使日军舰队始终处在美军攻击范围之外。从表面上看,这是个不错的计划,但此时马里亚纳群岛上的日军绝大部分岸基航空兵已经被美军消灭,而岛上的日军为了保全面子,没有如实将情况通报给小泽,致使这一计划从一开始就建立在自欺欺人的基础上。

13日至15日,美军潜艇先后发现了从塔威出发的小泽舰队和在苏里高海峡东南航行的宇桓舰队。斯普鲁恩斯接到上述潜艇的报告,知道日军至少有两支舰队正向塞班岛驶来,考虑到日军常采取分兵合击、迂回包抄的战术,为确保登陆编队的安全,斯普鲁恩斯决定推迟对关岛的进攻,计划在关岛登陆的部队暂向东规避。16日,斯普鲁恩斯与特纳分析了战局,确定以应付日军舰队的进攻为当务之急,并临时从登陆编队中抽调重巡洋舰5艘、轻巡洋舰3艘、驱逐舰21艘,加强航母编队的警戒力量。同时命令北上攻击硫磺岛的两个特混大队迅速返回,集中全力对付日军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