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古墓贼影:中国盗墓史全记录
9208100000040

第40章 盗墓风潮第五波:明清时期的盗墓惨事(1)

陈奉盗墓最大胆

我们大家熟知的明朝的皇家陵园共有四处:埋葬朱元璋祖父母的盱眙祖陵,埋葬朱元璋父母的凤阳皇陵,埋葬朱元璋的南京孝陵,埋葬朱棣等13位皇帝的北京十三陵。其实,还有一处皇陵也是十分有名的,这处皇陵虽然没有埋葬皇帝,但是它的地位却不可小觑。这处皇陵就是座落在湖北省钟祥市的明显陵。明显陵的主人是朱佑杬(yuán),他生前虽然没有坐上皇帝的位子,死后却享受到了皇帝的待遇。

朱佑杬是明宪宗朱见深的第四子、明孝宗朱佑樘(chēng)的异母弟、明武宗朱厚照的叔父。成化二十三年封为兴王,弘治七年就藩湖广安陆州(今钟祥市)。正德十四年薨逝,享年44岁。明武宗朱厚照赐谥为“献”,在松林山选定吉地,按亲王规制营建陵园安葬。

从朱佑杬的生平来看,他是没有做过一天皇帝的,那他又是怎样当上恭睿献皇帝的呢?由于明武宗没有儿子,在他死后根据太祖朱元障“兄终弟及”的遗训,皇位就落在了与明武宗血缘关系最近的朱厚熜头上,就是明世宗。

明世宗继位后,不顾朝臣的反对,追尊生父朱佑杬为恭睿献皇帝,后来献皇帝神主又被供入太庙。朱佑杬被追尊为皇帝后,他的陵寝安置规制也由原来的亲王级别提升到皇帝级别,开始了大规模的改建扩建工程。明显陵始建于明正德十四年,在嘉靖四十五年正式完工,前后共历时47年,直至嘉靖驾崩建设才停止。明显陵是我国数千年历史长河中最具特色的一座帝王陵寝。

明显陵的被盗与明神宗有着极大的关系。

明神宗朱翊钧,也就是万历皇帝,生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八月。隆庆二年(1568年)二月册为太子。隆庆六年(1572年)五月,即皇帝位,次年改年号为万历。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病逝,葬在定陵,谥号为“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庙号神宗。

神宗即位时年仅9岁,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虽说他在位时间最长,可是一生却没办成什么大事。他昏庸无能,竟创造了三十年不上朝,荒废朝政的纪录。他是一个贪图享乐的皇帝,不仅在世时大兴土木,修建了许多宫殿庙宇,还念念不忘死后的安乐。他在位时就开始筹建自己的陵墓,建造定陵耗时达6年之久。明神宗的享乐是要以大量的钱财作为后盾的。但是,当时社会经济条件发展极为缓慢。为了达到享乐的目的,他就搜刮钱财,是历史上著名的唯利是图皇帝。万历年间皇宫一连发生几次火灾,迫切需要大兴土木以重建宫室。再加上皇室挥霍无度及由边境吃紧而导致的军费不断增加,致使国库入不敷出的局面越来越严重。为了积聚尽可能多的钱财,万历皇帝便到处搜刮,并借用宦官“开发”了许多赚钱的门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向各地派遣矿监税使。明神宗的昏聩无能以及敛财暴行,导致民不聊生,民怨沸腾,社会动荡不安。据说,老百姓即使是养一只鸡,也要向皇帝缴纳一定的税金。

陈奉就是明神宗派出的到各地搜刮民脂民膏的官宦之一。

陈奉,湖北钟祥人,生卒年不详,出身市井无赖,品质恶劣。陈奉本来是个是御马监奉御,因为人通达,善于阿谀奉承很快就升任了要职并得到明神宗的信赖。他是明神宗时期最骄横的矿税使之一,与高淮、陈增等并称。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被委派为税使;赴湖广征收店税,兼采兴国州矿洞丹砂,并管理钱厂鼓铸之事。陈奉一下子接受这许多任务,非常得意,为所欲为,每到一个地方,即招募地痞无赖,收受他们的贿金,然后编为员役,让他们分别管理奏记、谋议、出入等事。到荆州后,他大开告密之门,地虎韩丙等几十人天天告密,到处搜刮,沙市百姓骚动。开始,陈奉还有点畏惧,略有收敛,但一个月后,圣旨到,令逮捕为首的百姓,并牵连何、熊两孝廉,于是陈奉气焰转盛,以至城关内外,人心惶恐,连大气也不敢喘。

陈奉在各个郡邑布列税官,很小的市镇也派去税官五到七人。这些税官把当地富户的名单开列给陈奉,然后以种种借口向富户要挟勒索,如说富户的墓地、房宅、田产下有金矿,要掘地开采;说富户挖到了古文物匿不报官;说富户非法藏有违禁御用物,等等,均无中生有,胡乱编造。有的税官甚至公然抄没自己仇家的家财,献给陈奉。这些富户无处申诉,只得倾家行贿陈奉求免。小贩或农民进城镇卖鸡、肉、蔬菜,亦遭到税官的抢掠。税官到百姓开的酒食店吃东西,店家连钱都不敢收他们的,以致通都大邑出现一片荒凉沉寂景象,商贾困于苛重的杂税,不敢照常营业;农夫则为无法完纳的欠税所苦,处处民不聊生。

陈奉每次出巡,都鞭挞地方官吏,抢劫过往商旅,引起了商民普遍的愤恨。他们乘陈奉从武昌到荆州时,聚集数千人在路上,向他示威,争着用瓦石掷他,陈奉狼狈逃脱。

陈奉到了荆州后,凭借自己对当地的详细了解,很快就使自己的敛财工作步入了正轨。陈奉及其手下十分残暴,不仅对当地居民横征暴敛,还随意奸淫妇女,草菅人命,甚至把孕妇的肚子用刀剖开,将小孩摁在水里溺死,简直是无恶不作。就这样,他积聚了很多钱财。

即使这样,贪婪的他还不满足,依旧想一些新的办法意图最大限度地诈取钱财,他甚至向本朝皇陵下了黑手。说起来,他的这个盗墓主意还来源于另一起盗墓事件。

一天,陈奉正在府中苦思冥想一些新的敛财之术,一份密报打断了他的思路。

“大人,这里有一份密报。”陈奉府中的下人禀报道。

“什么事情?要是不急,就先放在这里吧。”陈奉正在想着敛财的事,不想分出心思来。

“好像是关于一起盗墓事件的,好像还与许多金银有关。”那下人含混地说道。他也只是从报信人的嘴里听了只言片语。

陈奉一听说金银的事情,立刻两眼放光来了精神,接过密报看了起来。看完之后,脸上露出了阴险的笑意。

原来,陈奉为了更好地对所控地区进行监视,便收买了很多人充当他的眼线。一旦有什么关于钱财的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这份密报是荆州的一个眼线送来的。密报里说有乡民徐鼐等人盗挖了李林甫原配夫人杨氏的陵墓。这些盗墓贼从杨氏的陵墓里挖出了大量珠宝玉器等陪葬品,还有黄金万余两。李林甫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奸臣,杨贵妃杨玉环的老公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的宰相。他原配夫人的陵墓想必也一定十分豪华。陈奉见钱眼开,一声令下,就派兵把徐鼐等人盗得的财宝都抢了过来,据为己有。没想到,这件事不知怎么被爱财如命的明神宗知道了。明神宗自然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盗墓,他对这起盗墓事件窃喜了很久,命令陈奉把所得宝物悉数交公。这样做,美了明神宗,愁了陈奉。自己费尽心思得到的财宝竟然一点也没捞上,陈奉怎能甘心。

陈奉从这起盗墓事件中又看出了一个绝妙的财路——盗墓。总之是什么事都想干,什么事都干得出。“悉发境内诸墓”,盗得宝物无数。当时,在他权利范围内的坟墓无论大小,不论有名无名,几乎都被他派人盗掘了。从这些墓葬中,陈奉轻而易举地就获得了无数的奇珍异宝。陈奉盗墓的受益者除了他自己之外,就是明神宗了。陈奉并没有忘记本分,把盗得的财宝分了一半给皇帝。他的盗墓行为使满朝为之哗然,并激起了许多忠实大臣的反对。巡按御史玉立贤就曾上奏,请明神宗下旨停止陈奉的盗掘行为。然而,自身因盗墓而受益的皇帝根本没有理睬他。南京吏部主事吴中明、大学士沈一贯也都曾上奏揭露陈奉的罪行,明神宗全都置之不理。明神宗的举动大大助长了陈奉的恶念野心,也使陈奉进一步看清了皇帝的意思,最终导致了陈奉盗掘显陵事件的发生。

有了皇帝做靠山,陈奉更加有恃无恐,为了获得更多的钱物,陈奉是想尽办法,费尽心机,一天,陈奉从爪牙处得知显陵就在枣阳矿山旁边,其中宝物一定多得惊人。可是,那毕竟是皇帝老子的老祖宗,明目张胆的掘墓那无异于自找死路。于是陈奉就用一个掩人耳目的方法去获取其中的财物,怎么做呢?就是开采离其不远的枣阳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