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专业精神
9207100000022

第22章 做一个永不过时的专业人士(2)

工作中,每个人都不可能事事顺心,处处如意。如果终日因为那些自己根本不可能改变的客观环境而怨天尤人,就没有办法也没有时间感受那些原本属于自己的快乐,更不用谈追寻自己的理想和兴趣了。因此,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工作中,只要尽了自己的全部努力,就应该对自己表示满意,并尽量享受其中的乐趣——对于每一个员工来说,这种冷静,豁达和务实的态度尤为重要。

曾经有这样一则小故事:

有一个樵夫,不慎跌下山崖,情急之中他拉住了半山腰上一根横出的树干。命暂时是保住了,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悬崖光秃秃的,并没有可以抓手的地方,况且还很高,人根本就爬不上去,而下面就是崖谷,跳下去似乎也不是那么合适。

无奈的樵夫只好在那里等待救援。正在他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恰巧有一老僧路过,给了樵夫一个指点,说:“放手!”

既然不能上,那唯一的办法就只有往下跳了——虽然不一定活,但也不一定死,生还的机会还是很大。

现代社会职场中打拼的员工,很多时候就犹如这个可怜的樵夫一样,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争取也不是,放弃也不是。这个时候与其夹在中间难受,倒不如放弃支撑的精力,痛痛快快地放手,将全部精力付诸一搏。平静地接受已经发生的,不可改变的现实,并从这个现实出发,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东山再起。

接受现实,这在心理上需要一定的承受能力,或者说是一个人需要一定的心理素质才能做到很坦然地接受现实。也正是因为如此,那些心理素质好的人更容易成功,而这种素质里面包含了两种智慧。

首先是一种放弃的智慧。

放弃在很多时候都有一定的优势,因为大家都知道世界上的所有东西,并不是我们想要得到就能得到的。人生中要经历无数次的选择与放弃,不懂得适时地放弃就不会看到人生更美的风景。

还有一个智慧就是不要一味追求完美。

完美在很多时候都是做人做事的最高理想、最高境界,可等你真的向那个目标进发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现实并不是你所想象的那样美好。“完美本身其实就是一种不完美”,因为过多地苛求自己,不但会影响到自己的发展,使得自己过于劳累,心灵过于疲惫,同时在追求的过程中也会让周围的人跟着同样的劳累,心灵同样的疲惫。

不要奢望“鱼和熊掌兼得”的完美,有时候完美并不等同于美丽,却恰恰是缺憾的验证。让我们不能接受事实,也不能满足于现状,以至于减少了很多成功的机会。因此我们要把一个真实的自我给释放出来,这样才是真正改变了自己,这样才能真正做一个成功快乐的自己。

要为了自己的快乐、兴趣和人生目标而努力,不要活在别人的价值观里;要善于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并在属于自己的道路上不断超越自己,追求成功;要正确对待自身的缺点或局限,当以为自身能力而不是态度而无法在某个领域做足够好时,学会坦然接受现实并及时调整。

当你开始为自己生活,接受并喜欢你自己,接受环境中不能改变的事情,你就会发现,你不但可以成为胸怀更宽广的人,也可以成为更加成功的专业人士。

搞好内部关系,让和谐的

氛围成为企业成功的保障在中国的处世哲学中,中庸之道被奉为经典之道,而中庸之道的精华之处就是以和为贵。同事作为你工作中的伙伴,难免有利益上的或其他方面的冲突,处理这些矛盾的时候,你第一个想到的解决方法是和解。毕竟,同处一个屋檐下,抬头不见低头见,如果让任何一个人破坏了你的心情,说不定将来吃亏的是你,而不是别人。与同事和睦相处,在上司眼中,你的分数将会又上一个台阶,因为人际关系的和谐处理不仅仅是一种生存的需要,更是工作上、生活上的需要。

和同事相处是一件容易的事。和谐的同事关系让你和你周围同事的工作和生活都变得更简单,更有效率。

要知道这个社会也许不像你想象得那么美好,但也绝不像有人说的那么险恶。曾经看过这么一个故事: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一个卖包子的和一个卖被子的同在一间破庙里躲避风雪。卖包子的很冷,卖被子的很饿。他们谁都以为对方会开口求自己,因此谁都不愿先开口。过了一会儿,卖包子的对自己说:“饿了,吃个包子。”卖被子的也自言自语:“冷了,盖条被子。”就这样,他们一个不停地吃包子,一个不断地往身上盖被子,谁也不愿向对方求助。到最后,一个饿死了,一个冻死了。

生活中也不乏有像上面故事中的那样人,奉行着人若敬我,我便敬人;人若求我,我便求人的人生哲学,把主动权交给了别人。殊不知,转移主动权的同时,生存的权利、成功的机会也同样被转移了。

有许多人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困难时,总是难于向别人启齿,或者不希望给别人带来麻烦,这是不对的。因为一方面你不向别人求援,别人就不知道你的困难,那么你就失去了一个解决困难的机会;另外一方面你不向别人求援,别人就会误认为你是一个怕麻烦的人,以后别人一旦有事自然就不会和你倾吐衷肠了。因此,大家日后在遇到困难事情时,应该勤于向同事求援,这样反而能表明你对同事的信赖,从而能进一步融洽与同事的关系,加深与同事之间的感情。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以互相帮助为前提的。

工作中,每个人都感觉到自己是这一大家庭中的一分子。然而在实现这一共同目标的过程中,每一个人所扮演的角色又各不相同。如果你的同事,也包括你自己并不明了自己究竟在干些什么,目标是什么,那么不妨请教上司,让他帮你们弄清(老板通常会很乐于帮助你们)。如果目标明确,那么实现目标就容易得多。反之,还会在同事之间造成许多的误会。

平时不妨和你周围的同事谈谈你们共同的工作志向,一来可以让自己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另外还可以得知你周围的人是怎样看待你的工作的。清楚自己的权限职责,并懂得如何朝着目标迈进,这种良性循环,会在公司内部形成一种和谐的气氛并能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团队。在同事们都有共同的目标的前提下,同事之间出现的问题往往都因担心影响工作而很快解决。

和团队工作没多大关系的简单手势也可以提高你和同事相处的能力。随时对他人保持兴趣,也不要整天对你的同事喋喋不休地谈论工作上的事,你完全可以利用早上的一点时间,问候一下你的同事,或者聊几句,例如,他们坐什么车上下班,或者是问问他们在这个公司做多久了都可。

你的同事对你的了解也相当的重要。制造一些机会和大家一起外出,如果你收到别人的邀请,要欣然接受。和同事一起打球,一起共进午餐都是和同事们相互沟通、相互了解的有效途径,从而建立一种积极的、良性的工作伙伴关系。

如果你的同事今天很糟糕,并且对你又有些出言不逊,这时最好不要计较,因为这不是针对你个人的,这一切很快就会过去。如果某人的行为真让你忍无可忍,并且像你上司一样对你指手画脚,并对你大吼大叫支使你做这做那,你很可能会想要找你的上司来处理这个问题,这不是个坏主意。但大多数情况下,老板比较关心某人的行为是否严重影响了员工的士气,或是工作有没有按时完成。

尽可能和同事保持一致,并要注意,你现在是不是太尽责,或是有点不合群,还是责任心不够。如果你离开,想泡杯咖啡,问问你周围的同事他们是否需要。你如果想尽能力所及去帮助他们,他们会更乐于回报你,付出你想得到的。你需要帮忙的时候,也可以请求别人的帮助。

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你可以随时请求上司的帮助和指导。如果你不愿意这样做,也可以寻求公司里资历深的同事进行咨询和协调,或者读一些关于如何和同事相处融洽方面的书。因此,搞好内部关系是成为一名具有专业精神的员工所必备的条件。

融入环境才能做好事情

任何人都不可能离开环境而生存,在无法改变环境时,只有改变自己,努力去融入环境。要敢于面对竞争,善于迎接挑战,不退缩,不畏惧,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只有融入环境当中去,才有可能专业于工作当中,专业精神也才能得到完美的体现。

心理学家哈博特·赛蒙有一次在沙滩边观察蚂蚁时发现:为了适应地形,沙滩蚂蚁的巢穴结构相当复杂。经过研究和观察,他发现尽管是同一种蚂蚁,如果它的巢穴在干燥的地方,结构就比较简单。这是为什么呢?

哈博特·赛蒙认为,这是因为蚂蚁对周围的环境有一种本能的反应能力。为了在不同的环境中生存,蚂蚁必须发展不同的能力。这种适应能力使得蚂蚁在恶劣的环境中得以生存。正如南加州大学领导学院创办人华伦·班尼斯所说:“适应力是每个人在面对生命的起伏不定与阴晴圆缺时,仍然能够活得精彩的能力。有的人能从磨炼中吸取智慧,有人则在类似的经验中受伤屈服,成功的领导人和普通人的差别就在于此。”适应力对于领导者来说是这样,事实上,对于员工来说,也是如此。

现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会遇到很多不可预测的障碍和阻力,因此,企业希望员工不仅能够从容地融入环境,应对环境变迁带来的心理冲击,而且还必须能够在这种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保持旺盛的精力,高效率地完成工作。

一家全球500强之一的美国公司在选择北京办事处负责人时,考官故意把应聘者的位置安排在空调下,而且将其功率开得很大。结果,只有一位女士坚持到了最后。面试结束时,主考官对这位女士说:“由于公司刚在北京成立办事处,属于万事开头难的阶段,所以只有能够适应环境,敢于接受挑战,并且能够以愉快的心情去面对压力的人才会被我们录用,欢迎你加入到公司中来。”

大多数企业的人事经理认为,员工融入环境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位IT企业的总裁说:“如果员工无法融入急剧变化的环境,他怎么能适应得了公司的节奏。众所周知,IT企业的工作节奏是非常快的,如果你适应不了,就会被淘汰。”

所谓“适者生存”,对员工而言,融入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想坦然地面对急剧变化的环境,就需要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以客观的态度面对现实,冷静地判断事实,理性地处理问题,随时调整,保持良好的适应状态。

一个人的环境适应能力往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你的环境的敏感度:当身边的环境发生改变时,你能否很及时地察觉到。察觉只是一个方面,还要积极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当环境发生改变时,每个人都会有些紧张,但适应能力较强的人很快就能融入到新环境中,并在新环境下高效率地工作,而适应能力较差的人则焦虑不安,甚至心悸、失眠,无法工作。

(2)对挫折的承受力:周围的环境发生改变时,你能否沉着冷静,承受来自外部的压力。每个人对挫折的承受力都是不同的。比如,在面对亲人遇难时,有些人表现得悲痛欲绝,无法自制;有些人虽然心情沉痛,但是表面上还是很冷静,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但只要通过各种方法对适应能力加以培养和提高,如参加实践活动,经常变化生活中的某些因素等,就可使自己的适应能力得以提高。因为在这些活动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这会促使自己去努力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从而培养和增强适应能力。

适应力是一种经验的学习与累积,如果能随时保持自我改变的观念,能够在自我转型的过程中变化,就可以在困难和磨炼中成长,提高适应能力。

在进入一家新公司的时候,员工需要把握以下几方面以适应新环境:

第一,企业的文化环境。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如果你的观点与企业文化相冲突,就很难适应环境。事实上,许多人之所以难以适应新的企业,就是因为对企业文化无法认同。认同企业文化是相当重要的,因此员工在应聘之前,最好先了解一下该企业的企业文化,这对你更好地适应企业环境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企业所在地的地理环境。有些人对新公司的地理环境不太适应,比如,原来是南方人,突然到北方去工作,可能就很难适应新环境。

第三,企业内的人际关系。在面对一个新的工作环境时,你可能不得不面对完全陌生的人际关系,能否尽快地与新同事、新上司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你尽快适应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四,正确看待问题。如果感觉自己很难适应环境,也不要产生沮丧的情绪,找出问题的真正原因并加以解决比埋怨自己更有用。当外界的环境很难被自己接受时,要在内心深处给自己一个宽松的环境,要允许自己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多欣赏自己做得好的一面,这样适应环境的时候就会轻松得多。

第五,严格要求自己。不管以前你取得了怎样的成绩,从进入新公司开始,就必须把自己归零,重新站在起跑线上,以公司对员工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全力以赴地工作,积极创新,敬业、忠诚、负责,这样才会表现出非凡的环境适应力。

另外,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与挑战是不可避免的,失败也是难免的。在面对挫折与失败时,重要的不是埋怨自己,而是在失败的逆境中仍保持自信与乐观的态度,在困难的环境中寻求突破,笑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