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自学百日通
9206800000033

第33章 四诊(6)

③胁痛:胁部即指膈上、腋下胸廓侧缘处。这是肝胆所在的部位,又是肝胆经脉循行分布之处。所以,胁痛多属于肝胆及其经脉的病变。外邪侵入、内伤七情、饮食等因素造成饮邪停留、气滞不舒、肝胆火盛等均可引起胁痛。

④胃脘痛:即指胃痛。剑突下为上腹部,是胃脘所在的部位。凡寒、热、食积、气滞等病因及机体脏腑功能失调累及于胃,均可影响胃的气机通畅而出现疼痛。

⑤腹痛:腹部范围较广,其大致分为大腹、小腹、少腹三部分。脐周围称为脐腹,属脾与小肠;脐以上统称为大腹,属脾胃与肝胆;脐以下为小腹,属肾、膀胱、大小肠及胞宫;小腹两侧为少腹,是肝经经脉经行之处。所以询问疼痛发生的不同部位,就可以察知其所属的不同脏腑。腹痛有虚证与实证之分,如寒凝、热结、气滞、血瘀、食滞、虫积等所致者,多为实证;而气虚、血虚、虚寒等所致者,概属虚证。

⑥腰痛:腰为肾之府,腰痛多见于肾的病变。因于风、寒、湿邪阻塞经脉者,或瘀血阻络者均为实证;因于肾精气不足或阴阳虚损不能温煦、滋养而致者则为虚证。

⑦四肢痛:四肢疼痛,或在关节,或在肌肉,或在经络,多由于风寒湿邪侵袭,阻碍气血运行而引起,但亦有因为脾胃虚损、水谷精气不能输布于四肢而致病的。如果仅有足跟痛,甚者牵及腰脊,多属于肾虚。

(2)疼痛的性质:由于引起疼痛的病因病机不同,其病痛的性质、特点也不同,所以询问疼痛的不同性质特点,有助于分辨疼痛的原因和病机。常见疼痛的性质如下。

①胀痛:其特点是痛处伴有一种支撑饱满感。瘀阻所致的真心痛、蛔虫上窜引起的脘腹痛、石淋引起的小腹痛等,往往还有绞痛的性质。

②刺痛:疼痛好像针刺一样,以胁肋、少腹、小腹、胃脘部多见。刺痛是瘀阻疼痛的特点之一。

③走窜痛:疼痛的部位游走不定,或走窜攻痛,主要见于痹证风邪偏胜或肝郁气滞。

④掣痛:其特点是痛处有抽掣感或同时牵引其他地方疼痛,多由于筋脉失养或阻滞不通所致,因肝主筋,所以掣痛多与肝病有关。

⑤重痛:湿热郁阻,气滞血瘀等病变,皆可引起胁痛。其特点是疼痛并有沉重的感觉,多见于头部、四肢及腰部,并且多由于湿邪困遏气血所致,病人常感觉肢体沉重,喜欢卧床、不爱活动,乏力,常有酸重疼痛的感觉。

⑥灼痛:其特点是感觉痛处发热,如病在浅表,有时触摸痛处有热感,多喜凉冷。

如肝火犯络可见两胁灼痛;胃阴不足,则可见胃脘部灼痛。

⑦冷痛:其特点是感觉痛处发凉而喜暖,常见于头、腰、脘腹部的疼痛,多由于寒邪阻络或由于阳气不足,脏腑、经络不得温养而致。

⑧隐痛:其特点是疼痛并不剧烈,可以忍受,但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常形容为绵绵不休,一般多是气血不足,阴寒内生,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常见于头、脘、腹、腰部的虚性疼痛。

4.问睡眠睡眠是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常的睡眠是人体受自然界昼夜节律性变化影响,白天醒,晚上睡,以维持体内阴阳的协调平衡,保证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

正常情况下,人的气血充盈,阴平阳秘,白天则卫气行于阳经,心肾相合,精力充沛;夜间则卫气入于阴经,心神归而守舍,肾志安平,入睡宁静:如人体发生疾病,则阴阳失调,气血亏虚,心肾不交,神志不安,就会出现睡眠失常的病理变化。所以询问睡眠时间的长短、入睡难易、有梦无梦等,常可判断机体阴阳气血盛衰及心肾等脏腑功能的强弱。临床常见的睡眠失常有失眠和嗜睡。

(1)失眠:又称“不寐”或“不得眠”,是指夜间不易入睡,或睡而易醒,或时时惊醒,睡不安,甚则彻底不眠。不寐,是阳不入阴、神不守舍的病理表现,其致病原因常见的有两个方面:一是阴血不足,阳热亢盛,以致心神不安,难以入睡,如心肾阴虚、心火炽盛怔忡不寐等;一是由于痰火食积,诸邪气干扰所致,如胆郁痰扰的失眠,食滞内停的“胃不和则卧不安”等。失眠还常伴有多梦。若失眠兼多梦、心悸、烦躁不安、手足心热或口舌生疮,为心阴不足所致;若失眠兼有多梦、心慌、气短乏力、面白自汗,是心阳不足,心神失其温养,神不安宁所致。

(2)嗜睡:又称多眠,指神疲困倦,睡意很浓,经常不由自主入睡。轻者神志清楚,呼之可应;重者精神极度疲惫,困倦易睡,或以睡非睡状态,呼之能应,称为“但欲寐”(《伤寒论》)。轻者多见于阳虚阴盛,痰湿困滞,如头目昏沉而嗜睡者,多由痰湿困遏,清阳不升所致;“但欲寐”是少阴心肾阴虚之征;昏睡见于急性热病者,多属邪入心包、热盛神昏的征象。

5.问饮食口味询问饮食和口味可以了解机体脏腑功能活动正常与否及精微物质的盈亏。

饮食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精津气血的原始物质,也是保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饮食的摄纳和消化吸收,主要与脾、胃、肝、胆、大肠、小肠、三焦的功能活动关系密切。而口味则是反映饮食摄纳情况的主要因素。问饮食与口味主要是询问病人的食欲、进食量、口渴及饮水等情况。

(1)食欲与饮食:食欲(俗称“胃口”)与食量常常是判断脾胃功能强弱的标志。

古人云:“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所以,询问病人的食欲与食量,常可判断病人的脾胃功能,疾病的轻重、转归和顶后。

食欲减退,又称“纳呆”“纳少”。厌食是指厌恶食物或恶闻食物的气味,又称“恶食”。

这二者都是脾胃功能失常的表现。常见的有:①慢性病,病程较长,出现食欲减退并伴有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疲倦乏力等症状,多由于脾胃虚弱所致。②食欲减退伴有胸闷、腹胀、肢体困重、舌苔腻厚者,则多是脾被湿邪所困、不能运化。③厌食并伴有嗳气酸腐味、腹胀、腹痛、舌苔厚腻,多见于食滞内停,多因为暴饮暴食,损伤脾胃,腐熟运化功能失常所致;若厌食,同时厌油腻厚味,多见于肝胆脾胃湿热证(常见于急性肝炎)。④妇女停经,并出现厌食、呕吐,脉滑数冲和者,为妊娠恶阻,多因妊娠后冲脉之气上逆,胃失和降所致,如轻微者属于生理反应,无需治疗,不久可逐渐消失,若严重者,仍需进一步辨证论治。

如食欲过于旺盛,食量大,食后不久即又感到饥饿,称为“消谷善饥”“善食易饥”,这都由于胃火炽盛,消化功能亢进所致,病人往往反而消瘦;如伴有口渴多饮、尿多等症状,是胃、肾阴亏火亢所致,常见于消渴(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如病人感觉饥饿而又不想进食,或进食很少,称为“饥不欲食”,多由于胃阴不足、虚火上炎所致;如病人容易饥饿,食量大,但大便泄泻如鸭粪,消化不良,多属于胃强脾弱。

在询问食欲与食量时,还应注意进食时的情况。如喜进热食,为寒证;喜进冷食,多为热证;进食稍安,多为虚证;进食加重,多为实证或虚中夹实证。

在疾病过程中,如病人随着病情的好转,食量逐渐增加,表示胃气正在恢复。如病情无变化或病情恶化,食量亦随之减少,提示脾胃功能衰退。若久病病人,原来不能进食,但突然“胃口大开”而暴食,称为“除中”,是中焦脾胃之气将绝的征象,属于危重证候。

(2)口渴与饮水:口渴必饮水,微渴少饮,大渴多饮,一般情况下呈正相关。一旦有病常不呈相关。当人体体内缺乏津液时,会出现口渴,提醒人们喝水以补充水分,这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而病人出现口渴,多是由于体内津液不足或输布障碍所致。

若病变过程中没有口渴症状出现,说明津液未受损伤,多见于寒证;如出现口渴,多提示津液损伤,或因津液内停不能气化上承所致。

具体病因病机可根据口渴的特点、饮水的反应及其有关兼症加以分析。一般来说,口渴而多饮水,多见于热证;如口渴甚而喜饮冷水的,多由于热盛损伤津液所致;如口渴而喜饮热水,但饮水量不多或口渴欲饮水,一饮水即吐,且小便不利,多见于痰饮内停,津液不能上承之证;如口渴但饮水不多,常见于急性热病,多属于热入营血分;如口干,但只是欲漱水而不欲咽的,可见于瘀血;如口渴明显,饮水量多的,称为“大渴引饮”,伴有小便多、消瘦等,多见于消渴病(糖尿病)。

(3)口味:主要是询问病人口中的异常味觉与气味。口苦多见于热证,特别是常见于肝胆实热的病变;口甜而腻,多属于脾胃湿热;口中泛酸,多提示肝胆蕴热;口中酸馊,多是食积内停;口淡乏味,常见于脾虚、运化功能差。

6.问二便在问诊中,问二便是不可缺少的内容。二便指大、小便,是机体的代谢废物。询问二便的情况可以判断机体消化功能的强弱、津液代谢的状况,还可以辨别疾病的性质、部位,所以询问二便某些情况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

询问二便主要是询问大、小便的性状、颜色、气味、量、排便的时间、排便间隔、排便时的感觉及排便时伴随的症状等。

(1)大便:大肠直接管理大便的排泄,因此肠道气机正常与否及津液的盈亏与排便有直接关系。健康人一般一日或两日排一次大便,为黄色成形软便,排便顺利通畅。

如果受疾病影响,病人的消化功能失职,则可见到黏液及夹有未消化食物等。大便失常通常见于排便次数和排便感觉出现异常。

①便次异常:指排便次数增多或减少,但均超过正常范围。常见有便秘和溏泻两种。

便秘:即大便秘结、干硬,甚则如羊粪状;且排出困难,大便次数减少,排便间隔时间延长。从便秘的兼症,可以辨别其病因病机。如便秘兼有壮热口渴、腹满胀痛、舌红苔黄燥,是里实热证,热盛津亏而致;若伴有畏寒、喜热饮、面色苍白、脉沉迟,是里寒证,寒滞气机而致;若病人大便干结,伴有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是阴虚,津亏肠燥而致;如果是久病、产后或老年人发生便秘,多由于气液两亏,气虚传导无力,液亏肠道涩滞所致。

溏泄:指大便稀软不成形,甚则呈水样,大便次数增多,一天三四次以上,间隔时间缩短,又称为便溏或泄泻,常见于脾失健运,小肠不能分清别浊,水湿直趋大肠。

如大便先干后溏,多为脾胃虚弱;如大便时干时稀,多由于肝郁脾虚、肝脾不和所致:如所泻之物清冷,杂有不消化食物或者均于每天黎明时腹泻(称为“五更泻”),多见于脾肾阳虚,寒湿内盛证;如泻下物呈黄糜状,则多属于大肠湿热;如大便夹有不消化食物且酸腐臭秽,多是伤食积滞;老年人大便不干不稀,只是排便困难,多由于气虚所致。

②排便感觉异常:指排便时有明显不适感。不同的病因病机,产生的感觉亦不同。

肛门灼热:指排便时肛门有火热感,多是热迫直肠所致。若病人腹泻,肛门热灼,伴有腹痛、痛泻交替发作,小便短赤,多是火热泄泻,又称“火泻”;若病人秋季发生腹泻,同时见有肛门灼热,排便不爽,便多臭秽,口黏而渴,多为湿热泄泻,湿热蕴结大肠所致。

排便不爽:即腹痛且排便不通畅爽快,有滞涩难尽的感觉,多是由于肠道气机不畅所致。若病人腹痛腹泻而排便不爽,伴有腹胀矢气较多,多为肝气犯脾;若病人腹泻,排便不爽,粪便中夹杂有不消化食物,酸臭难闻,多为伤食泄泻。

里急后重:常见于痢疾,病人腹痛,时时有便意欲泻,但排便时便量极少,又觉肛门重坠,便出不爽,欲便又无,称为里急后重。若病人腹痛,里急后重,便有脓血,为热病,是热毒内迫,肠道气机不利所致,见于痢疾,也常见于直肠炎症或直肠癌病人。

滑泻失禁:即久泻不愈,大便不能控制,呈滑出之状,又称“滑泻”,多因久病体虚,脾肾虚衰,肛门失约而致。

肛门气坠:即肛门有重坠向下之感,甚则肛门脱出,多因脾气虚衰,中气下陷所致。

若病人久泻不愈,肛门有下坠感,同时伴有气短乏力,倦怠少食,手足不温,多为脾阳虚衰,中气下陷而致。

(2)小便:小便的排泄,直接由膀胱所主,但与肾的气化、脾的传输、肺的宣降、三焦的气化等功能有密切的关系。机体内部津液的盈亏亦可影响尿液的多少。

一般情况下,健康人排尿次数、尿量受饮水、温度、出汗、年龄等因素的影响。

如果一旦受疾病影响,机体的津液营血不足、气化功能失常、水饮停留等,均可使排尿次数、尿量及排尿时的感觉出现异常。

①尿量异常:指昼夜尿量过多或过少,超过正常范围。如病人小便清长量多,伴有畏寒喜暖,多见于虚寒证;若病人小便清长,夜间尿量尤多,伴有腰膝冷痛,多由于肾阳虚,阳不化气所致;若病人口渴、多饮、多尿、消瘦,则为“消渴病”(多见于糖尿病或甲状腺功能亢进)。凡机体因水渗泄的源流有所阻滞,皆可导致尿量减少。如病人尿少色黄,伴发热口渴,多见于实热或汗吐下损伤津液等;若病人尿少,并伴有浮肿,这多是水肿病,由于肺脾肾功能失常,水湿内停所致。

②排尿次数异常:通常指排尿次数增多,时欲小便并伴有急迫感觉的小便频数。

如病人小便色黄赤,频数急迫,多由于湿热下注而致,常见于淋证(急性泌尿系统感染等);若病人夜间尿频,小便清长,多是肾气不固而致。

③排尿异常:指排尿感觉和排尿过程发生变化。多与肾与膀胱及水道病变有关。

常见下列情况。

小便涩痛:指排尿时伴有尿道灼热疼痛,这多是湿热下注膀胱,灼伤经脉所致,常见于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