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自学百日通
9206800000126

第126章 推拿学入门(6)

临床上各推拿流派治疗本病手法繁多,可根据病情表现不同,自行运用各种不同的舒筋及正骨手法,但使用颈椎正骨手法时要慎重,应在指导老师带领下使用。

术后可配合内服补气血、祛风寒、活血通络的药物。垫枕不宜过高并嘱患者进行适当的颈部功能锻炼,如颈部前屈、后伸、左前伸、右前伸及环转等主动运动。其他疗法中,可配合颈椎牵引。

【注意事项】

(1)头颈部扳法不可强求有弹响声。

(2)疼痛甚者(颈项不敢转动者)可先按揉患侧天宗穴2~3分钟,并嘱患者轻转颈项,当痛稍减后再用以上方法治疗。

(3)注意用枕的合理性,注意肩颈部的保暖。

第五节落枕的推拿治疗

落枕又称“失枕”,临床上以急性颈部肌肉痉挛、强直、酸胀、疼痛以致转动失灵为主要症状。轻者可几天自愈,重者拖延数周不愈,影响工作和生活。落枕为单纯的颈部肌肉痉挛,成年人若经常发作者,要考虑颈椎病的可能。

【病因病机】

(1)体虚劳累之后,睡眠时枕头高低不适,躺卧姿势不良等原因,使一侧肌群长时间处于过度伸展状态,以致痉挛。

(2)夜寐时颈肩当风,感受风寒,气血凝滞,经络痹阻而发生拘急疼痛。

(3)极少数因颈部突然扭转或肩扛重物,致使部分肌肉扭伤而致痉挛。

【临床表现】

颈项一侧的肌肉痉挛、僵硬、疼痛为主症,患者头向患侧倾斜,下颌转向健侧(胸锁乳突肌)。颈部活动明显受限,向患侧活动障碍尤为明显,严重者疼痛可牵及头部、上背、上臂部。

【检查】

(1)患处肌痉挛,压痛阳性。

(2)有外伤者,应摄片排除骨折、脱位或颈椎病。

【治疗】

1.治则舒筋活血,温经通络,使颈部肌肉放松,气血通畅,则症可解。

2.治法

(1)患者坐位,医师用轻柔法、一指禅推法在颈部、肩部操作,配合颈椎各方向活动,然后用拿法在颈部、肩部操作,用弹拨法弹拨紧张肌肉。

(2)患者坐位,医师用摇法摇颈项,然后做颈椎斜扳法。

(3)患者坐位,医师按拿风池、风府、风门、肩井、天宗穴,手法由轻至重,拿颈项,最后用擦法,湿热敷颈部。

【注意事项】

(1)颈椎斜扳不可强求弹响声。

(2)痛甚者可先按揉患侧天宗穴2~3分钟,嘱患者轻缓摇颈,痛减后再以上法治疗。

(3)颈项保暖,不宜睡高枕。

第六节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推拿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纤维环破裂症或腰椎髓核脱出症,简称腰突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系指腰椎间盘退变后凸起或破裂,压迫脊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引起以腰痛和下肢放射性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综合征,可伴有下肢的运动和感觉障碍和(或)膀胱、直肠功能障碍。

【病因与发病机制】

(1)腰部过度负荷:正常弯腰提取重物,使椎间盘内压力增加,易引起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

(2)腰部外伤:不足引起骨折的外伤,有可能使已退变的髓核突向椎管内,或进入椎体引起髓核突出。

(3)腹内压增加:影响椎体与椎管之间的平衡状态,造成髓核突出。

(4)体位不正:在腰部处于屈曲位的情况下,如突然加以旋转,易诱发髓核突出。

(5)其他:如脊柱突然负重、长期震动、脊柱畸形、腰椎穿刺不当以及遗传因素等。

【分型】

髓核可向椎间盘各个方向突出,包括前方、侧方、四周突出和椎体内突出(schmorl结节),其中以向后方突出最为多见。临床将后方突出分为隆起型、突出型、脱垂型、游离型。

根据突出的位置特点,临床可分为以下几型。

(1)中央型:突出物位于椎管前方正中央者,主要刺激和压迫马尾神经。临床表现为双下肢瘫痪和大小便功能障碍。

(2)中央旁型:突出物位于中央,但略偏向一侧者。临床上以马尾神经受压症状为主,同时伴有根性刺激症状。

(3)侧型:突出物位于神经根前方中部者,神经根后方挤压。出现根性刺激或压迫症状。

(4)外侧型:突出物位于神经根外侧,将神经根向内侧挤压,出现根性痛。

(5)最外侧型:突出物移至椎管前侧方,甚至进入椎管侧壁或根管,引起根性痛。

【临床表现】

1.症状

(1)腰痛伴下肢放射痛:最早出现,发生率95%。椎间盘源性腰痛,平卧缓解,站立或弯腰加重。所有使腹内压和脑脊液压增加的动作,如咳嗽、排便、喷嚏,甚至大笑,都可诱发或加重腰腿痛。患者一般喜侧卧位,屈髋屈膝。下肢痛沿神经分布区放射,放射痛多起自臀部,沿大腿后部放射至小腿或足部。当L3-4椎间盘突出,疼痛沿大腿前方、小腿前方至足背内前方;L4-5突出,疼痛沿大腿外后方经窝到小腿外方、足背及趾;L5-S1突出,疼痛沿大腿后方经窝到小腿后方、足跟或足背外侧。疼痛性质可为麻痛、刺痛、胀痛、烧灼痛,以麻痛为多见。

(2)间歇性跛行:突出椎间盘压迫神经根,造成神经根充血、水肿所致。

(3)肌肉麻痹(肌力减弱):腰椎间盘突出严重压迫神经根,可引起神经根受损,出现肌肉麻痹。如L5神经根受压,导致胫前肌、腓骨长、短肌,伸肌及趾长伸肌麻痹导致足下垂。

(4)肢体麻木:一部分患者不出现下肢疼痛而存在下肢麻木感。这主要是突出物刺激和压迫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所致。麻木区按神经受累区域分布。

(5)患肢发凉:少数患者自觉肢体发凉,尤以足趾远端为重,此为突出物刺激椎管内的交感神经纤维引起下肢血管收缩所致。

(6)马尾神经障碍:鞍区疼痛麻木、大小便异常、阳痿。

2.体征

(1)步态:急性期跛行,需搀扶或扶拐行走。病人行走时躯干僵硬及向一侧倾斜。

(2)脊柱畸形:半数以上病例存在脊柱侧弯畸形,脊柱侧弯的方向取决于髓核突出的部位与神经根的关系。如髓核突出位于神经根的内侧,脊柱侧弯向患侧(因脊柱向患侧弯曲,可使神经根的张力降低);反之,如突出物位于神经根外侧,则弯向健侧,生理弧度消失。

(3)压痛点:多在受累椎间隙的棘突旁,并向患侧小腿或足部放射。这种放射性的压痛点对腰突症的诊断和定位有重要意义。

(4)腰部活动度改变:腰部各方向活动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急性发作期时,腰部活动可完全受限。一般以前屈、侧屈和旋转活动受限为主。

(5)感觉障碍:受累神经根分布区出现感觉过敏、减退或消失。L3-4突出,大腿和小腿内侧感觉障碍;L4-5突出者,小腿前外侧、足背、趾感觉减退;L5-S1突出者,小腿后外侧、外踝、足背外侧及小趾感觉减退。

(6)运动障碍:受损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可见肌力减退及肌肉萎缩,有的甚至完全瘫痪。L3-4突出压迫L4神经根,导致股四头肌萎缩,伸膝无力;L4-5突出压迫L5神经根,胫前肌、伸趾和长伸肌肌力减弱,而产生足下垂;L5-S1压迫S1神经根,小腿三头肌和屈趾肌肌力减弱。

(7)腱反射改变:L4神经根受累则膝反射减弱或消失;S1神经根受累则踝反射减弱或消失;L5神经根受累则膝踝反射均正常。

(8)肌力改变:L5神经根受累则趾背伸肌力减弱或消失;S1神经根受累则趾跖屈肌力减弱或消失。

【检查】

(1)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阳性。

(2)仰卧挺腹试验阳性。

(3)屈颈试验(Lindner征)阳性。

(4)影像学检查:①腰椎X线片:可见腰椎骨质增生,椎间隙狭窄。②CT:可见腰椎间盘膨出及突出,压迫腰神经。

【诊断】

(1)腰痛伴下肢放射痛。

(2)受累棘突间旁侧明显压痛、放射痛。

(3)患侧下肢存在感觉障碍、肌力减退,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4)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5)影像学检查证实椎间盘突出(早期X线平片示椎间隙前窄后宽或椎间隙狭窄)。

【鉴别诊断】

1.急性腰扭伤①明确外伤史;②腰部肌肉附着点有明显压痛;③局部肌肉封闭后,腰痛缓解(下肢痛消失);④直腿抬高试验多阴性。

2.腰椎管狭窄症往往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存,发生率高达40%,间歇性跛行为最突出的症状,而坐骨神经一般不受累,患者感觉、运动和反射往往无异常改变(主诉多,体征少),根据临床表现,必要时行CT、MRI、脊髓造影可明确诊断。

3.腰椎结核一般只有腰痛,少有根性痛。但在骨质破坏时,椎体压缩塌陷,寒性脓肿压迫时也有类似腰椎间盘突出症表现,患者往往有较明显的全身症状,如低热、盗汗、消瘦,血沉加快。X线平片可见骨质破坏、椎间隙变窄,腰大肌寒性脓肿等改变。

4.椎管内肿瘤可刺激和压迫神经根引起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似的根性痛,也可压迫马尾神经,引起与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相似的马尾综合征。临床椎管内肿瘤特点:①腰痛呈持续性剧痛,夜间尤甚,往往需用镇静药后方能入睡;②平卧不能缓解;③脊髓造影可见蛛网膜下腔存在占位性病变;④MRI可证实椎管内肿瘤存在。

【治疗】

1.治疗原则

(1)降低椎间盘内压力,增加盘外压力,促使突出物回纳,为纤维环的修复创造有利条件。

(2)改变突出物的位置,松解粘连,解除或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

(3)加强局部气血循环,促使受损伤的神经根恢复正常功能。

2.治疗方法

(1)解除腰臀部肌肉痉挛:患者俯卧,在患侧腰臀及下肢用轻柔的、按等手法治疗。

促使患部气血循行加快,从而加速突出髓核中水分的吸收,减轻其对神经根的压迫,同时使紧张痉挛的肌肉放松,为下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2)拉宽椎间隙,降低盘内压力:患者仰卧。用手法或机械进行骨盆牵引,使椎间隙增宽,从而降低椎间盘内压力,甚至出现负压,使突出物有回纳趋势,同时可扩大椎间孔和神经根管,减轻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

(3)增加椎间盘外压力:患者俯卧。用双手有节奏地按压腰部,使腰部振动。然后在固定患部的情况下,用双下肢后伸扳法,使腰部过伸。本法可促使突出物回纳或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

(4)调节后关节、松解粘连:用腰部斜扳或旋转复位手法,以调整后关节紊乱,从而相对扩大神经根管和椎间孔。由于斜扳和旋转复位时,腰椎及其椎间盘产生旋转剪力,从而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反复多次进行,可逐渐松解突出物与神经根的粘连。再在仰卧位,用强制直腿抬高以牵拉坐骨神经和绳肌,对松解粘连可起一定作用。

(5)促使受损伤的神经根恢复功能:沿受损神经根及其分布区域用、按、点、揉、拿等法,促使气血循行加强,从而使萎缩的肌肉及麻痹的神经逐渐恢复正常功能。

【注意事项】

(1)病人治疗期间睡硬板床,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坐位。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

(2)腰椎间盘突出中央型不宜进行推拿治疗。

(3)推拿治疗前要排除腰椎骨质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