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自学百日通
9206800000123

第123章 推拿学入门(3)

(2)动作要求:用大拇指和食、中两指,或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做相对用力,在一定的部位和穴位上进行节律性地提捏。操作时,用劲要由轻而重,不可突然用力,动作要缓和而有连贯性。

(3)临床应用:拿法的刺激较强,常与其他手法配合使用,以颈项、肩部和四肢部最为常用。本法具有具有疏散风寒、解表发汗、舒筋通络、提神开窍的功效。临床应用时,拿后常以揉摩继之,以缓和刺激。三指拿多用于面积较小的部位,如拿风池及颈项两侧有发散解表作用,外感头痛常用此法;拿肩井能通调周身气血,拿后使人精神为之一振,常作为推拿治疗的结束手法;拿合谷能止牙痛,拿承山治疗小腿转筋等,都是临床常用的方法。

5.捏法

(1)定义:用拇、食两指或拇、食、中三指相对用力内收,挟持某一部位称捏法。

其动作与拿法相似,只是用力较轻,适用于浅表的肌肤组织。因捏法常用于小儿脊柱,所以常称为“小儿捏脊”。

(2)动作要求:小儿捏脊的操作方法有两种。

①三指捏:患者俯卧位,背部肌肉放松。医者坐于侧方,用两手拇指桡侧面顶住脊柱两侧皮肤,食指和中指前按与拇指相对用力,轻轻捏起皮肤,随捏随提,双手交替捻动并逐渐由下向上移动,自龟尾穴起沿脊柱向上至大椎穴止。

②两指捏:姿势同上。将两手食指屈曲,以食指中节的背面紧贴脊柱两侧皮肤,拇指前按与食指中节相对用力,轻轻提捏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并由龟尾穴起沿脊向上至大椎穴止。

(3)临床应用:捏脊法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慢性疾患的治疗,特别对于小儿积滞、疳证、腹泻、呕吐、消化不良等症有很好的疗效,对成人的脾胃虚弱、慢性泄泻、月经不调、痛经等症以及神衰失眠等各种慢性病均有一定的效果。具有调和阴阳,健脾和胃,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等作用。应用于小儿保健,则能促进小儿生长发育,增强抗病能力。

6.捻法

三指捏两指捏

(1)定义:用拇指和食指的指面相对捏住某一部位,稍用力做对称的如捻线状的揉搓,称为捻法。

(2)动作要求:本法是一种辅助手法,此法要快速灵活,不可滞呆。

(3)临床运用:捻法临床上多用于指、趾小关节酸痛麻木、肿胀或屈伸不利等症的辅助治疗,具有行气活血、舒经活络、消除手指疲劳的功效。

7.踩跷法

(1)定义:用单足或双足踩踏肢体的一定部位的方法称踩跷法。

(2)动作要求:这里介绍腰部踩跷法。

腰部踩跷时,病人取俯卧位,在胸部和膝上部各垫枕头数只,以使腹部离床面10cm左右为宜。医者双手要攀住预先设置好的扶手(如横木、铁环等),以调节自身的体重和控制踩踏的力量。踩踏时以单足或双足的前部着力于治疗部位,足跟提起,然后运用膝关节和踝关节的连续屈伸活动(注意足掌切不可离开患者腰部),对腰部进行连续的踩压。根据患者体质,可逐渐加重踩踏力量,同时嘱患者随踩踏的节奏,配合呼吸,足跟提起时患者吸气,踩压时患者呼气,切忌屏气。踩踏速度要均匀而有节奏。

踩踏的次数以患者能忍受为宜,一般可踩压10~15次。

(3)临床应用:腰部踩跷法可使腰椎被动性过伸活动,因其压力大,刺激强,临床上仅对身体壮实的患者使用,治疗某些顽固性腰腿痛,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肥大性脊柱炎等。对功能性脊柱侧突者后突畸形有一定的矫正作用。

(4)注意事项:对有腰椎骨质病变及诊断不明患者禁用本法,对年老体弱者也不宜使用。踩跷时必须慎重,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踩跷者体重不可过大,踩踏的力量和次数要适可而止,不可勉强。

(五)叩击类手法

用指、掌或拳在体表进行节律性的拍击叩打的手法,称为叩击类手法。本类手法有拍法、击法、弹法、啄法和叩法等。其手法特点是运用叩击时的冲力使组织发生震动。

1.拍法

(1)定义:用虚掌或拍子,拍打体表一定部位的一种手法。

(2)动作要求

①沉肩垂肘,腕部放松,掌指关节微屈成虚掌,五指并拢。

②拍打要平稳而有节奏,拍打后迅速提起,拍打的部位要准确一致。

③拍打次数以皮肤出现微红充血为度。

(3)临床应用:本法的着力面较大。除胸腹部外,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尤其以颈肩部、背部、腰骶部及大腿部、臀部运用最多。此外,本法是自我保健推拿及运动前、后准备、放松的常用手法之一,具有镇静止痛、活血化瘀、解痉及强壮之功效,轻拍可醒神健脑、兴奋神经、调理肠胃、宽胸理气,多用以治疗风湿痹痛、陈伤劳损、感觉减退、头昏头沉等。湿热敷时加拍打,可使药力深透。

2.击法

(1)定义:用拳背、掌根、掌侧小鱼际、指尖或用桑枝棒击打体表,称为击法。

击法用力较重,刺激较强。用拳背击打称拳击法;用掌根击打称掌击法;用掌侧小鱼际击打称侧击法;用指端击打称指尖击法;用桑枝棒击打称棒击法。

(2)动作要求

①拳击法:手握拳,腕要挺直,用拳背击打一定部位或穴位。击打时要以拳背着力,所以腕部必须挺直,运用肘关节的屈伸和前臂的力量将拳背平击在治疗部位上。

一般每次击打3~5次即可。

②掌击法:手指自然伸开,腕略背伸,用掌根部击打体表。击打时手臂挥动的幅度可较拳击法大些,一般每次击打3~5次。

③侧击法:其动作要求同掌击法,只是着力的部位不同而已。

④指尖击法:手指半屈,腕放松,主要运用腕关节的屈伸;以指端轻轻击打体表,双手可交替动作;一般可持续l~3分钟。

⑤棒击法:用特制的桑枝棒击打体表。击打时棒的着力面要大,主要以棒前段约1/2部着力。

无论何种击法,用劲均要快速而短暂,垂直叩击体表,着力时不能有拖抽动作,叩击频率要均匀而有节奏。

(3)临床应用:击法的力量较大,而且动作快速,对使用部位有一股冲击力,主要作用于深部组织。不同的击法运用于不同的部位。

①拳击法:主要适用于大椎及腰骶部,治疗颈、腰椎疾病所致的肢体酸麻等症。

击大椎时病人取端坐位,击腰骶部时则坐位或俯卧位均可。

②掌击法:常用于臀部(环跳穴)及下肢外侧部,治疗坐骨神经痛、腰臀部软组织劳损以及下肢酸麻等症。临床应用时患者取侧卧位,患肢在上,屈膝屈髋。医者站于其后,运用手臂较大的幅度挥动,使击打力量达到软组织深部。其次,掌击法还可应用于头顶部(掌击百会穴),有醒脑提神作用。使用时,患者端坐,头挺直,牙咬紧。

击打力量要适当,不宜过大。

③侧击法:本法的应用同掌击法,临床上可交替使用,但击百会穴时,不宜用本法。

④指尖击法:常用于头部,治疗头痛、失眠等症,有安神醒脑作用。临床应用时,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医者用双手五指交替轻打头顶部。叩打的力量以不痛为宜。

⑤棒击法:适用于肩、背、腰、臀及下肢部,治疗肢体麻木、浅表感觉迟钝有较好疗效。本法的特点是力量大而重着,对肢体组织深部的震动较大,临床应用时应根据不同的部位控制好击打的力量,由轻到重,适可而止。棒的着力面要大,不要用棒尖着力,也不可打“出头棒”。击打时,棒的方向一般要与击打部位的肌纤维成平行方向,但在腰骶部击打时,棒的方向要与脊柱成垂直。

桑枝棒制法:用新鲜桑枝12根,长约40cm,直径约0.5cm,去皮阴干后将l2根桑枝扎成一束,用线密绕一层,然后用棉纸(桑皮纸)一层一层卷紧,每卷一层均要用线扎紧,卷到手握棒粗细合适(直径4cm左右),然后在外层用布裹紧并用线缝好,即可使用。

3.弹法

(1)定义:用拇指指面压住中指或食指的指甲,然后用力迅速弹出,如此连续弹击某一部位或穴位。

(2)动作要求:操作时弹击力量要突发而均匀。不能忽轻忽重,弹击的强度以不引起疼痛为度。

(3)临床应用:多用于头部、关节,具有舒筋通络、行气活血之功效,配合其他手法治疗头痛、颈项强硬、四肢关节酸痛等。

4.啄法

(1)定义:两手五指微屈分开成爪形或聚拢成梅花形,运用腕部的屈伸,两手交替上下轻击一定部位,如鸡啄米状,故称啄法。

(2)动作要求:直叩击,以腕伸屈产生的弹性的动作完成手法。击打速度要轻快而有节奏。叩击频率为200~260/次。

(3)临床应用:适用于头部和背部,刺激轻快着实,多用于头面部,具安神醒脑、振奋阳气之功效,多治疗头痛、失眠健忘、精神不振等。

5.叩法

(1)定义:叩法的动作与击法相似,只是力量较轻,轻击为叩。

(2)动作要求:一般可用半屈的拳(以尺侧面)轻轻捶击,两手交替上下如击鼓状;也可以两手相合,五指自然伸直并略为分开,用小指侧面叩击一定部位。叩击时主要运用腕部的侧屈活动,频率要快而有节奏,叩击力量要轻而匀。

(3)临床应用:叩法常用于肩背及四肢部,具有舒通筋脉、行气活血的作用,对肩背酸痛、肢体乏力等症可用本法作配合治疗。

(六)运动关节类手法

对关节做被动性活动,使关节伸展、屈伸或旋转的一类手法称运动关节类手法。

本类手法主要有摇法、扳法、背法、拔伸法等。

1.摇法

(1)定义:使关节做被动的环转活动,称摇法。

(2)动作要求:用一手握住(或扶住)被摇关节近端的肢体,另一手握体关节远端的肢体,做缓和回旋的环转活动称为摇法。本法动作要领应掌握:摇转幅度必须由小到大,动作要缓和,用力要稳。幅度的大小应根据病情恰如其分地掌握,适可而止,不可勉强,同时还要注意被摇关节的正常生理活动功能,因势利导。任何粗暴的动作或违反正常生理功能的摇转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①摇颈法:患者坐位,颈项放松,医者站于侧面,用一手扶住其头顶,另一手托住下颌,双手以相反方向缓慢活动,使头摇转,左右各数次。

②摇肩关节:根据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的程度,其操作方法不尽相同。下面介绍三种。

握手摇法:患者坐位,肩部放松,患肢自然下垂。医者一手扶住其肩关节的近端,另一手与患手相握,然后做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缓缓摇动,使肩关节做小幅度的旋转活动。一般可各摇转8~l0次。

托肘摇法:患者坐位,肩部放松,屈肘。医者站于侧面,用一手扶住其肩关节近端,另一手托起患肢肘部(使患者手搭在医者肘上部),然后做缓缓的顺时针方向及逆时针方向摇动,使肩关节做中幅度的旋转活动。

大幅度摇法:患者坐位,上肢下垂。医者站于侧面,两足分开成丁字步。用一手松松地握住患肢腕部,另一手以掌背将其慢慢向上托起,在上托到140°~160°时,随即反掌握住腕部,原握腕之手循臂滑移至患肩上部按住。此时要停顿一下,两手协调动作,即按肩之手往下压,握腕之手向上提拉,使肩关节充分伸展,随即向后向下使肩关节做大幅度运转。如此周而复始,两手交替上下协调动作,使患肢连续的环转活动。在做由后向前的环转活动时,操作的两手动作相反。一般向前向后各摇3~5次。

本法操作时因活动范围较大,患者身体易于摇动,为了稳住其身体,医者的上身及两足应随着操作姿势的不同而做相应的改变。

③摇腰法:患者坐位,腰部放松。医者坐其后,用一手按住其一侧腰部,另一手扶住对侧肩部,两手协调用力将腰部按前屈、侧屈、后伸的次序摇动,使腰部做旋转活动。

一般可左右各摇转3~5次。

④摇髋关节:患者仰卧,髋膝微屈。医者站于侧面,用一手按其膝部,另一手握住其足跟部,两手协同将其髋关节屈曲至90°,然后做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摇动,一般可各摇转8~10次。

⑤摇踝关节:患者仰卧,下肢伸直,踝部放松。医者站于其足后侧,用一手托起其足跟,另一手握住足趾部,稍用力做拔伸牵引,并在拔伸的同时做环转摇动。

(3)临床应用:摇法适用于四肢关节及脊柱部,临床治疗中以肩、腕、髋、踝关节及颈椎部为常用。具有舒筋活血、滑利关节、松解粘连以及增强关节活动功能等作用。

颈部摇法常用于治疗落枕、颈椎病、颈项部软组织劳损以及受风寒侵袭而致的项强酸痛、活动不利等症;肩关节摇法分别用于肩关节活动功能的重度障碍、中度障碍和轻度障碍;腰部摇法主要是在急性腰扭伤腰部活动不利的情况下作为一种辅助手法使用;摇髋关节常用于髋部伤筋酸痛、内收肌劳损以及腰腿痛所致的髋关节活动不利、牵掣疼痛等症;踝关节摇法适用于踝部伤筋日久、肿胀酸痛、活动不利等症。

2.扳法

(1)定义:使关节在弹性限制位瞬间突然受力,做被动的旋转、屈伸、展收等活动的手法称扳法。

(2)动作要求:扳法不是一种大幅度的被动运动,不能在不确定位置的情况下使用,而必须把要扳的关节先做最大功能位的伸展或旋转,在保持这一位置的基础上再做一个稍为加大的动作幅度的扳动。本法操作时要特别注意动作要领:一是动作要稳;扳法的动作是一种被控制的、短暂的、有限度的、分阶段的被动运动;二是要准,即扳的位置要准确,要预先确定活动范围和作用的部位,一达目的,随即停手;三是要轻巧,根据不同关节的活动范围和运动方向,扳时要因势利导,不能超出或违反其生理功能,更忌强拉硬扳、动作粗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