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自学百日通
9206800000113

第113章 针灸学入门(6)

②挟持进针法:以左手拇、食二指挟持消毒干棉球,挟住针身下端,露出针尖,将针尖固定于针刺穴位的皮肤表面,右手持针柄,使针身垂直,在右手指力下压时,左手拇、食两指同时用力,两手协同将针刺入皮肤,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③提捏进针法:以左手拇指和食指将针刺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部的上端刺入,适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进针。

④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绷紧,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适用于皮肤松弛部位腧穴的进针。

(3)管针进针法:即利用不锈钢、玻璃或塑料等材料制成的针管代替押手进针的方法。针管一般比针短约5mm,针管直径为针柄的2~3倍,选平柄毫针装入针管之中,将针尖所在的一端置于穴位之上,左手挟持针管,用右手食指或中指快速叩打针管上端露出的针柄尾端,使针尖刺入穴位,再退出针管,施行各种手法。

2.针刺的方向、角度和深度针刺过程中,掌握正确的针刺方向、角度和深浅度,是增强针感、提高疗效、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

(1)针刺的方向:是指进针时针尖对准的某一方向或部位,一般依经脉循行的方向、腧穴的部位特点和治疗的需要而定。

指切进针法挟持进针法

①依循行定方向:即根据针刺补泻的需要,为达到“迎随补泻”的目的,在针刺时结合经脉循行的方向,或顺经而刺,或逆经而刺。一般地说,当补时,针尖须与经脉循行的方向一致,而当泻时,针尖须与经脉循行的方向相反。

②依腧穴定方向:即根据针刺腧穴所在部位的特点,为保证针刺的安全,某些穴位必须朝向某一特定的方向或部位。如针刺哑门穴时,针尖应朝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针刺廉泉穴时,针尖应朝向舌根方向缓慢刺入,针刺背部某些腧穴,针尖要朝向脊柱等。

③依病情定方向:即根据病情的治疗需要,为使针刺的感应达到病变所在的部位,针刺时针尖应朝向病所,也就是说要达到“气至病所”的目的,采用行气手法时须依病情决定针刺的方向。

(2)针刺的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所刺部位皮肤表面形成的夹角,主要依腧穴所在部位的解剖特点和治疗要求而定。一般分为直刺、斜刺和横刺。

①直刺:针身与皮肤呈90°,垂直刺入,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深刺或浅刺均可适用,尤其是肌肉丰厚部位的腧穴,如四肢、腹部、腰部的穴位。

②斜刺:针身与皮肤呈45°,倾斜刺入,适用于骨骼边缘的腧穴,或内有重要脏器不宜深刺的部位,或为避开血管及瘢痕部位而采用此法,如胸、背部的穴位。

③横刺:又称平刺,或称沿皮刺,针身与皮肤呈15°,横向刺入,适用于皮肤浅薄处的腧穴,如头部的穴位。

(3)针刺的深度:是指针刺入腧穴部位的深浅而言。针刺的深浅必须适当。每个腧穴的常规针刺深度,在腧穴各论中已有详述,在此仅根据下列情况做原则性的介绍。

一般地说,体强形胖者宜深刺,体弱形瘦者应浅刺;年老体弱和小儿娇嫩之体,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凡表证、阳证、虚证、新病,宜浅刺;里证、阴证、实证、久病,宜深刺;头面和胸背等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等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

3.行针与得气行针又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使之得气,调节针感和进行补泻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得气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又名针感。行针基本手法包括以下几种。

(1)提插法:先将针刺入腧穴一定部位,根据浅部、较深部、深部,设为天、人、地三部。“提”就是将针从深部退至浅部的向上操作过程,“插”就是将针从浅部刺到深部的向下推进的操作过程。提插法就是提针与插针的结合应用,即在人体的一定深度内将针施行上下、进退的操作方法。至于提插幅度的大小、层次的有无、频率的快慢和操作时间的长短等,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和腧穴的部位以及医者所要达到的目的而灵活掌握。

(2)捻转法:将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用拇指与食、中指挟持针柄做一前一后、左右交替旋转捻动的动作。捻转角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和时间的长短,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腧穴的特征以及医者所要达到的目的而灵活运用。

以上两种基本手法,既可单独应用,也可相互配合运用,在临床上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得气即当针刺入腧穴后,通过施用捻转提插等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特殊的感觉和反应,谓之得气,亦称为“针感”。当这种经气感应产生时,医者会感到针下有徐和或沉紧的感觉。同时,患者也会在针下出现相应的酸、麻、胀、重等感觉,这种感觉可沿着一定部位、向一定方向扩散传导。得气与否与针刺疗效关系甚密,一般地说,得气迅速时,疗效就好,得气较慢时,疗效就差,若不得气,就可能无治疗效果。但是也应该注意,得气的强弱,也须因人、因病而异。一般来说,痿证、痹证、偏瘫和急性疼痛等疾病得气强则效果好,失眠、面肌痉挛等疾病得气弱却效果显着。气血虚弱久病年迈之人,得气宜弱,气血旺盛、体壮年轻之人,得气宜强。总之,得气的强弱,应以患者舒适、疗效显着为目标。在临床上若针刺不得气时,就要分析经气不至的原因。影响得气的因素很多,主要取决于患者体质的强弱和病情的变化,且与取穴准否和施术手法也有关系。

一般地说,患者经气旺盛、血气充盈者得气迅速,反之则得气迟缓,或不得气。取穴准确者易于得气,反之则不易得气。此外,还应注意针刺的方向、角度和深度,亦可采用行针催气,或采用留针候气,或用温针,或加艾灸,以助经气来复,促使得气。

候气是将针留置于所刺腧穴之内,安静地较长时间的留针,亦可间歇地运针,施以提插、捻转等催气手法,直待气至之谓。当针刺不得气时,就应耐心地候气,以气至为度。从而表明,候气之法是促其得气的方法之一。

催气是针刺后若不得气,可以均匀地进行提插、捻转等方法,以激发经气,促其气至,这就是催气。催气法是促使得气的施术手法。

三、灸法

灸,灼烧的意思。灸法是指利用某些燃烧材料,熏灼或温熨体表一定部位,通过调整经络脏腑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施灸的原料很多,但以艾叶为主,其气味芳香,辛温味苦,容易燃烧,火力温和。

灸法具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作用,临床上可以治疗寒湿痹痛和寒邪为患之胃脘痛、腹痛、泄泻、痢疾等;脱证和中气不足、阳气下陷而引起的遗尿、脱肛、阴挺、崩漏、带下、痰饮等;气血凝滞之疾,如乳痈初起、瘰疬、瘿瘤等和防病保健。

灸法种类很多,常用灸法如下。

(一)艾炷灸

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之上,用拇、食、中三指边捏边旋转,把艾绒捏紧成规格大小不同的圆锥形艾炷。小者如麦粒大,中等如半截枣核大,大者如半截橄榄大。每燃烧一个艾炷,称为一壮。艾炷灸可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类。

1.直接灸即将艾炷直接置放在皮肤上施灸的一种方法。根据灸后对皮肤刺激的程度不同,又分为无瘢痕灸和瘢痕灸两种。

(1)无瘢痕灸:又称非化脓灸,临床上多用中、小艾炷。即将艾炷放置于皮肤上之后,从上端点燃,当燃剩2/5左右,患者感到烫时,用镊子将艾炷挟去,换炷再灸,一般灸3~7壮,以局部皮肤充血、红晕为度。施灸后皮肤不致起疱,或起疱后亦不致形成灸疮。此法适用于慢性虚寒性疾病,如哮喘、眩晕、慢性腹泻、风寒湿痹和皮肤疣等。

(2)瘢痕灸:又称化脓灸,临床上多用小艾炷,亦有用中艾炷者。施灸前先在施术部位上涂以少量凡士林或大蒜液,以增加黏附性和刺激作用,然后放置艾炷,从上端点燃,烧近皮肤时患者有灼痛感,可用手在穴位四周拍打以减轻疼痛。应用此法一般每壮艾炷须燃尽后,除去灰烬,方可换炷,每换1壮,即涂凡士林或大蒜液1次,可灸7~9壮。灸毕,在施灸穴位上贴敷淡水膏,大约l周可化脓,化脓时每天换膏药两次。灸疮45天左右愈合,留有瘢痕。在灸疮化脓期间,局部需注意清洁,避免感染。

就灸疮而言,是局部组织经烫伤后产生的化脓现象,有治病保健作用。但对身体过于虚弱,或有糖尿病、皮肤病的患者不宜使用此法。临床常用于治疗哮喘、慢性胃肠病、非艾灸类:灯火灸;黄蜡灸;桑枝灸;阳燧灸;药锭灸药捻灸;电热灸瘰疬等,但由于这种方法灸后遗有瘢痕,故灸前必须征求患者的同意及合作。

2.间接灸间接灸又称隔物灸、间隔灸,即在艾炷与皮肤之间隔垫上某种物品而施灸的一种方法。

古代的隔物灸法种类很多,广泛用于临床各种病证。所隔的物品有动物、植物和矿物,多数属于中药。药物又因病、因证而不同,既有单方,又有复方。故治疗时,既发挥了艾灸的作用,又有药物的功能,而有特殊的效果。现将临床常用的几种方法介绍如下。

(1)隔姜灸:用鲜生姜切成直径2~3cm,厚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应灸的部位,然后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后,可易炷再灸。一般灸5~10壮,以皮肤红晕而不起疱为度。在施灸过程中,若患者感觉灼热不可忍受时,可将姜片向上提起,或缓慢移动姜片。此法应用很广,适用于一切虚寒病证,对呕吐、腹痛、泄泻、遗精、阳痿、早泄、不孕、痛经和风寒湿痹等疗效较好。

(2)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然后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一般灸5~7壮。因大蒜液对皮肤有刺激性,灸后容易起疱,若不使起疱,可将蒜片向上提起,或缓慢移动蒜片。此法多用于治疗肺结核、腹中积块及未溃疮疡等。此外,尚有一种自大椎穴起至腰俞穴铺敷蒜泥一层的铺灸法(长蛇灸),民间用于治疗虚劳、顽痹等证。

(3)隔盐灸:用纯净干燥的食盐填敷于脐部,使其与脐平,上置艾炷施灸,如患者稍感灼痛,即更换艾炷。也可于盐上放置姜片后再施灸,以防止食盐受火爆起而伤,一般灸5~9壮。此法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功,但需连续施灸,不拘壮数,以待脉起、肢温、证候改善。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急性寒性腹痛、吐泻、痢疾、淋病、中风脱证等。

(4)隔附子灸:以附子片或附子药饼作间隔物。药饼的制法,是将附子研成细末,以黄酒调和制成直径约3cm、厚约0.8cm的附子饼,中间以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点燃施灸。由于附子辛温大热,有温肾补阳的作用,故多用于治疗命门火衰而致阳虚的阳痿、早泄,遗精和疮疡久溃不敛的病证。

(二)艾卷灸

艾卷灸又称艾条灸,即用桑皮纸包裹艾绒卷成圆筒形的艾卷,也称艾条,将其一端点燃,对准穴位或患处施灸的一种方法。按操作方法艾卷灸可分为悬灸、实按灸两种。

悬灸按其操作方法又可分为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等。

1.温和灸将艾卷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或患处,距离皮肤2~3cm处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

如果遇到局部知觉减退或小儿等,医者可将食、中两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者的手指来测知患者局部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时间和距离,防止烫伤。

2.雀啄灸施灸时,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施灸。

3.回旋灸施灸时,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虽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不固定,而是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施灸。

(三)温针灸

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针刺留针,又须施灸的疾病。在针刺得气后,将针留在适当的深度,在针柄上穿置一段长约2cm的艾卷施灸,或在针尾上搓捏少许艾绒点燃施灸,直待燃尽,除去灰烬,再将针取出。此法是一种简而易行的针灸并用的方法,其艾绒燃烧的热力可通过针身传入体内,使其发挥针和灸的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应用此法应注意防止灰火脱落烧伤皮肤。

(四)温灸器灸

温灸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施灸的器具,用温灸器施灸的方法称温灸器灸,临床常用的有温灸盒和温灸筒。施灸时,将艾绒点燃后放入温灸筒或温灸盒里的铁网上,然后将温灸筒或温灸盒放在施灸部位15~20分钟即可。适用于灸治腹部,腰部的一般常见病。

(五)施灸的注意事项

1.施灸的先后顺序一般应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上部,再灸下部,就壮数而言,先灸少而后灸多,就大小而言,先灸艾炷小者而后灸大者。但临床上需结合病情,灵活应用,不能拘执不变。如脱肛的灸治,则应先灸长强以收肛,后灸百会以举陷,便是先灸下而后灸上,此外,施灸应注意在通风环境中进行。

2.施灸的禁忌

(1)面部穴位,乳头,大血管等处均不宜使用直接灸,以免烫伤形成瘢痕。关节活动部位亦不适宜用化脓灸,以免化脓溃破,不易愈合,甚至影响功能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