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民间疗法
9206700000039

第39章 药茶疗法(1)

药茶疗法是将中草药或食物或茶叶,单味或多味配伍,经过煎煮或冲泡,代茶饮用,以治疗疾病或保健养生的一种方法。药茶疗法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充实、发展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治疗方法,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煎泡饮用的药物统称为“茶”。历代医药学家都很重视茶剂的研究,不少医籍记录有茶疗方。如《外台秘要》有消渴茶,《太平圣惠方》中记有药茶方10余则,《食鉴本草》亦有药茶方多种。我国是茶的故乡,饮茶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代。春秋、战国时期,发现了茶有解毒治病的作用,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着《神农本草经》中就有“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记载。唐代不仅有了茶的专着,而且有较多用茶治病的论述,《新修本草》中载有“茶味甘苦,微寒无毒,去痰热,消宿食,利小便”,又载茶“下气消食,作饮加茱萸、葱、姜”。《外台秘要》将玉竹、茯苓、葛根等14味药加工制成饼子阴干称之为“消渴茶”,用时“煎以代茶”宋代茶的应用更为广泛,《太平圣惠方》卷97有药茶专篇,列有药茶十多则,如治疗伤寒头痛伏热的“葱豉茶”,治疗伤寒鼻塞、头痛烦躁的“薄荷茶”,治疗宿滞及泻痢的“硫黄茶”等;《圣济总录》里也有不少茶方的记载,如“治霍乱后烦躁卧不安”的“姜茶”,“治小便不通,脐下满闷”的“海金沙茶”等。宋代的茶不仅是日常的饮品,而且已广泛地应用于治疗内科疾病。元代忽思慧着的《饮膳正要》中也有药茶的记述,书中明确指出:“凡诸茶,味甘苦,微寒,无毒,去痰热,止渴,利小便,消食下气,清神少睡。”明代《普济方》收载了很多代茶饮方。《本草纲目》中对饮茶疗疾的记述更加详细:“茶主治喘急咳嗽,去痰垢。”又说:“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还附有具体的药茶方。清代,药茶的应用十分普遍,茶独特的治疗保健效果得到清朝宫廷的高度重视。清宫档案史料所整理的《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中,记载了西太后和光绪皇帝饮用的代茶饮方20首。现代,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在长期防病治病的临床实践与研究中,对药茶有着更进一步的认识,并兴起了一股“茶疗热”。近年来,人们对茶叶及茶剂的研究更为深入,茶疗的范围亦迅速扩大,出现了不少关于药茶疗法的专着。

综上所述,药茶始用于周,发展于唐、宋、元、明、清,盛兴于当今,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经医家的不断完善,已成为人们医疗保健的重要手段。

第一节治疗原理

一、补充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延缓衰老

茶叶含有维生素A原、维生素B族、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以及20多种氨基酸和能促进新陈代谢的多种酶,还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如钾、镁、钙、磷、铝、铜、锌、铁等。人体所必需的物质,几乎都可从茶叶中检测到。代茶之花如玫瑰花、桂花、菊花、莲花等均含有花粉,这些花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等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也是皮肤营养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因此,具有消除疲劳、防止衰老和美容的作用。

二、兴奋中枢神经,增强抗病能力

茶叶中所含的咖啡因和芳香物质是兴奋剂,能兴奋高级神经中枢,使精神振奋,思想活跃,增强思维和记忆能力,消除疲劳。药茶中不少药物的性味均具有芳香或辛辣刺激的特性,而辛味药大多数含有挥发油,有局部刺激兴奋的作用。如麻黄挥发油有发汗和抗病毒的作用,紫苏挥发油有发汗、解热、杀菌、健胃的作用,薄荷油有发汗、兴奋、扩张血管等作用。药茶中还有些药物如人参、党参等,能增强人体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吞噬功能,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有些补阳药物如肉桂、菟丝子等,能促进抗体形成;有些养阴药物如玄参、天冬等,能起到延长抗体存在时间的作用。因此,饮用药茶能增强抗病能力。

三、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功能

茶叶中的咖啡因是一种血管扩张剂,它能加快呼吸,而又不使脉搏加快、血压增高,并且能促进发汗,刺激肾脏排泄功能,有强心、健胃、利尿、解毒的作用;咖啡因和茶多酚协同作用,可防止人体内胆固醇的升高,有防治心肌梗死的作用;茶多酚还可使血管通透性增强,有类似维生素D的药物作用。药茶方中的某些药物有明显的促进新陈代谢,维持心脏、血管、胃肠等正常功能的作用。例如人参能使心脏收缩力加强,通过改善心肌营养代谢而使心功能改善,起到强心作用;山楂的水解物能增加心肌血流量,改善冠状循环;川芎、红花、丹参能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改善心肌收缩力,改善微循环,降低血压;车前子能增加水分的排泄,尿素氮、氯化钠、尿酸等的排泄也随之增多;决明子、蒲黄、荷叶、山楂等有降血脂的作用;而野菊花、芹菜汁有降血压的作用。

四、抗菌,抗病毒,抑制各种感染

茶叶中的鞣质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对口腔炎、咽喉炎有明显疗效。茶叶中还含有硅酸,可促进肺结核病变部位形成瘢痕,制止结核杆菌扩散。硅酸还能使白细胞增多,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药茶中的清热解毒类药物,可以杀灭或抑制各种感染因子,具有抗病毒、抗菌、抗原虫感染的作用。如麻黄、桂枝有抑制感冒病毒的作用;黄柏、大黄、贯众对乙肝病毒抗原有作用;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板蓝根、大青叶等对多种细菌如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百日咳杆菌、霍乱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青蒿、龙胆等有抗疟原虫的作用;马齿苋、苦参、白头翁、鸦胆子等有抗阿米巴、疟原虫、滴虫的作用等。

五、止咳,镇静,除疲劳,助消化

茶叶含鞣酸、金属或碱类物质,这些物质相结合,使其沉淀,有延迟人体吸收毒物的作用,因此能够解毒。茶还能净化水质,减少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损害。茶叶中含有的茶碱能松弛平滑肌、治疗支气管哮喘等。药茶中有些中药具有止咳、镇静、助消化等功效。如桔梗,研究发现,桔梗所含桔梗皂苷有祛痰、镇静、解热的作用;前胡、瓜蒌、枇杷叶、远志、杏仁、百部、紫苏子均有祛痰止咳的作用;酸枣仁、柏子仁、合欢皮能降低大脑中枢神经兴奋性,有镇静催眠的作用;神曲内含酵母菌,能使淀粉易于发酵糖化;山楂含山楂酸、枸橼酸、维生素C,能促进胃液和胰液的分泌;陈皮、麦芽含挥发油,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加食欲,有助于消化。

第二节操作方法

一、药茶的分类与剂型

(一)药茶的分类

药茶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如以药味组成分类,则有单方药茶和复方药茶;按有无茶叶分类,可分为含茶药茶和无茶药茶;按剂型分类,则有药茶和药露;按入药部位分类,则有花类药茶、叶类药茶、茎类药茶、皮类药茶等;按饮用季节分类,则有春季药茶、夏季药茶、秋季药茶、冬季药茶;按功效主治分类,则有保健茶、减肥茶、健美茶、降压茶、降脂茶、活血茶、清暑茶等。

(二)药茶的剂型

1.冲泡剂此种茶剂可直接放入杯中,加沸水冲泡,加盖焖10分钟左右即可饮用。

2.煎煮剂此种茶剂须先用凉水浸泡,再放入沙锅中煎煮,取汁,倒入杯中代茶饮用。

3.散形剂将药茶制成粗末,分成若干份,每次取1份,冲泡或煎汁饮用。

4.袋泡剂将药茶制成粗末,烘干成颗粒状,按剂量分装入特制的滤纸里,冲泡时连袋放入杯中浸泡饮用。

5.块型剂将药茶粉碎后加入适量神曲或面粉,压模成块,低温风干后,每次取1小块直接泡服。

6.露剂将新鲜的瓜果、花草等放入容器中,经蒸馏取得的汁液称为露剂,可直接饮用或加适量温开水调和饮用。

7.汁剂将新鲜的水果及中药、蔬菜经压榨加工取得的液体称为汁剂,可直接饮用或加温开水冲服。

二、药茶的原料加工

药茶多数以植物的花、叶、茎、子为原料,经清洗、去除杂质、晒干、切碎或研碎,加工成散剂或冲剂。如体积或剂量较大,宜用沙锅加水适量煎煮,进行浓缩后代茶饮。体积较小的散剂或冲剂,可按规定剂量加开水冲泡,盖好,10~20分钟后代茶饮。有时,为了保持药茶的新鲜度,一些植物类药茶的原料可就地取材,即采即用,但要注意保持清洁卫生。

三、药茶的煎煮与浸泡

药茶吸取了中医传统而有益的炮制方法,并加以改革、提高,把煎煮和用热开水浸泡作为最普遍应用的方法。开水中的氯及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已在沸腾过程中基本挥发,故利用开水浸泡药茶大有好处。另外,利用密封良好的保温杯或热水瓶泡茶,可避免持续高温煮沸而造成有效成分大量挥发和破坏。

第三节适应证与禁忌证

药茶疗法广泛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科疾病,一般无禁忌证。

第四节临床应用

一、感冒

(一)方法一

1.处方葱白10g,生姜3g,红糖适量。

2.用法将葱白、生姜放入沙锅内,加水600ml,煎沸5分钟,取汁加入红糖,搅匀。趁热代茶饮下,卧床盖被出微汗。每日1剂。

(二)方法二

1.处方桑叶、菊花、淡豆豉、梨皮各8g。

2.用法将上4味放入沙锅内,加水600ml,煎沸3~5分钟,取汁,代茶饮用。

每日1剂,分2次饮服。

(三)方法三

1.处方桑叶、菊花各5g,白茅根、苦竹叶各20g,薄荷3g,红糖适量。

2.用法前5味放入茶杯内,冲入开水,加盖闷泡15分钟,加入红糖搅匀,代茶饮用。每日1剂,可频频冲泡饮服。

(四)方法四

1.处方香薷10g,厚朴、白扁豆各5g。

2.用法将香薷、厚朴洗净,用剪刀剪碎;白扁豆洗净,用文火炒熟,研末。将上3味放入保温杯中,冲入沸水,加盖闷30分钟,代茶饮。每日1~2剂。

(五)方法五

1.处方桑叶、野菊花、枇杷叶各10g。

2.用法共入沙锅内,加水1500ml,煎沸3分钟,取汁代茶饮。每日1剂。

(六)方法六

1.处方金银花、野菊花各30g,大青叶、板蓝根各50g。

2.用法共放入茶杯内,冲入开水,加盖闷泡15分钟,代茶饮用。每日1剂,频频冲泡饮服。

二、咳嗽

(一)方法一

1.处方萝卜250g,姜50g,鲜芥菜100g,盐少许。

2.用法将萝卜、姜、芥菜切片放入沙锅内加水煮汤,调入食盐,代茶饮用。

每日2~3剂。

(二)方法二

1.处方生姜15g,紫苏叶、红糖各10g。

2.用法将生姜洗净切片,与紫苏叶同时放入茶杯,冲入开水,加盖闷泡10分钟,再加入红糖搅匀,代茶饮用。每日1剂,可频频冲泡饮服。

(三)方法三

1.处方川贝母、莱菔子各15g。

2.用法共研成粗末,用布包裹放入茶杯,冲入开水,加盖闷泡15分钟,代茶饮用。每日1剂,可频频冲泡饮服。

(四)方法四

1.处方霜桑叶、菊花、枇杷叶各6g,陈皮、黄芩各3g,生地黄、枳壳各4.5g,芦根2支。

2.用法将芦根切碎,其他药研成粗末,同放入沙锅内,加入清水1000ml,煎沸10分钟,取汁饮。每日1剂。

(五)方法五

1.处方橘皮、桑白皮、杏仁各15g。

2.用法共入沙锅内,加水1000ml,煎沸20分钟,取汁代茶饮。每日1剂,分数次饮服。

三、哮喘

(一)方法一

1.处方麻黄3g,黄柏4.5g,小白果仁15个,茶叶6g,白糖30g。

2.用法将麻黄、黄柏、白果仁研成粗末,与茶叶共放入沙锅内,加水约700ml,煎沸10分钟,取汁倒入茶杯内,加入白糖搅匀,代茶饮。每日1剂,分2次饮。

(二)方法二

1.处方陈皮(或鲜橘皮)、白糖适量。

2.用法将陈皮用水洗净,撕成小块,放入盛有开水的保温瓶内,闷泡20~30分钟,频频取汁倒入茶杯内,加入白糖搅匀,代茶温饮。每日1剂。

(三)方法三

1.处方款冬花3g,紫菀3g,茶叶6g。

2.用法共放入盛有开水的保温瓶内,浸泡10分钟后,频频取汁,代茶饮用,每日1剂。

四、肺痨

(一)方法一

1.处方百部20g,红糖适量。

2.用法将百部研成粗末,放入茶杯,冲入开水,加盖闷泡15分钟,加入红糖搅匀,代茶饮。每日1剂,可频频冲泡饮服。

(二)方法二

1.处方藕节5个,白茅根30g,白糖适量。

2.用法将藕节、白茅根洗净,放入沙锅内,加水250ml,煮沸5~10分钟,取汁倒入大茶杯内,加入白糖搅匀,冲入开水,分数次饮。每日1剂。

(三)方法三

1.处方生山药45g,牛蒡子12g,柿饼霜18g。

2.用法将牛蒡子炒熟,与山药同入锅内,加水2500ml,煎煮25分钟,去渣,再入柿饼泡溶,取汁代茶饮用。每日1剂,分数次饮服。

五、肺痈

(一)方法一

1.处方鲜鱼腥草45g,金银花15g,绿茶6g2.用法先将鱼腥草、金银花洗净,放入沙锅内煎沸15分钟后加入绿茶,少沸即可。取汁代茶饮。每日1剂,可不拘时频频饮服。

(二)方法二

1.处方冬瓜子32g,红糖适量。

2.用法先将冬瓜子捣烂,放入沙锅内,加水1000ml,煎沸15~20分钟,去渣取汁倒入大茶杯内,溶入红糖,代茶饮。每日1剂,可分数次饮服。

(三)方法三

1.处方鲜芦根100g,冬瓜子9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