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中华兵书宝典
9206200000079

第79章 吴子兵法(7)

吴起回答:“凡是碰到丘陵、森林、谷地、深山、大泽等不利地形,要迅速通过,赶快离开,不能迟疑。如果在高山深谷之间,突然和敌人相遇,务必首先擂鼓呐喊乘势进攻敌人;还要命令弓弩手向前推进,一边射击一边俘获敌人。这时要注意观察敌军指挥和阵势的情况,如果敌军已混乱惊慌,就立刻出击,不要迟疑。”

魏武侯问道:“如果左右都是险峻的高山,地形又非常狭窄,施展不开兵力,这时我军又突然和敌军相遇,既不敢进攻,又不能撤退,对这种情况应当怎么办?”

吴起回答:“这叫做谷战,兵力虽多也用不上。应仔细选拔英勇善战的士兵和敌人对阵,牵制住敌人;并派动作敏捷,而且配备有锐利武器的士卒作先锋部队,准备进攻敌军。同时,把我军的战车、骑兵埋伏在敌人的周围,与敌军仅相距几里,但不能暴露这些兵力。这样,敌人必定会坚守阵地,既不敢前进,也不敢后退。此时,我方再派人扛着在旗,很招摇地走出山谷,使敌军惶惑不解,敌人必然恐惧万分。然后我军派出车兵和骑兵连续不断地向敌人挑战,让敌人难有喘息之机。这就是谷战的战术。”

魏武侯问道:“我军在湖泊、沼泽地带跟敌人相遇,车轮陷在泥中,车辕被水淹没,大水逼近车兵和骑兵,而且没有予备船只进退两难,那应当怎么办呢?”

吴起回答说:“这叫做水战。战车和骑兵根本无法使用,暂时把他们留在旁边。登上高处向周围了望,这样才能了解水的情况。只有了解到水面的宽窄,弄清水的深浅,才能够出奇制胜。假如敌军渡水,就趁它渡过一半时打击它。”

魏武侯问道:“长期阴雨连绵,车马陷于泥潭,四面八方被敌军包围,全军惊慌害怕,那该怎么办呢?”

吴起回答:“一般使用战车作战,天气阴雨,道路泥泞,就停止出兵;天气晴朗,道路干燥,就抓紧行动;最好选择高地,不走低洼之地,让坚固的战车奔驰起来。不论前进还是停止,必须遵循以上原则。敌军如果动用战车,必须跟踪追击。”

魏武侯问道:“贪婪残忍的敌人突然来犯,掠夺我们的田野,抢劫我们的牛羊,那该怎么办呢?”

吴起回答:“残暴的敌人来犯,我们一定要想到它的来势凶猛,要做好坚守的准备,不要轻易地与它作战。敌人将在傍晚的时候撤走,它装载的财物一定很沉重,心理必然恐惧不安,撤走时力求快速,因而队伍必然稀稀拉拉溃不成军。我军趁此机会追击,敌军就可被消灭。”

吴起说:“通常攻打敌国,包围城池的原则:攻克了城池之后,各部队要有秩序地进入它的官府,留用旧有的官吏,没收它的珍宝器皿和财物。我军所到之处,不许滥伐树木,不许拆毁民房;不许抢掠百姓的粮食,不许宰杀百姓的牲畜,不许焚烧仓库的财物,用实际行动来表示对普通百姓没有残害之心。其中如有请求投降的,要答应他们,并且要用好言安抚他们。”

励士第六

武侯问曰:“严刑明赏,足以胜乎?”

起对曰:“严明之事,臣不能悉。虽然,非所恃也。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①,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此三者,人主之所恃也。”

武侯曰:“致之奈何?”

对曰:“君举有功而进飨②之,无功而励之。”

于是,武侯设坐③庙廷,为三行④飨士大夫⑤。上功坐前行,肴席⑥,兼重器⑦、上牢⑧次功坐中行,肴席,器差减⑨;无功坐后行,肴席,无重器。飨毕而出,又颁赐有功者父母妻子子庙门外,亦以功为差。有死事之家,岁使使者⑩劳赐其父母,着不忘于心。

行之三年,秦人兴师,临于西河。魏士闻之,不待吏令,介胄而奋击之者以万数。

武侯召吴起而谓曰:“子前日之教行矣!”

起对曰:“臣闻人有短长,气有盛衰。君试发无功者五万人,臣请率以当之。脱其不胜,取笑于诸侯,失权于天下矣。今使一死贼伏于旷野,千人追之,莫不枭视狼顾。何者?忌起暴起而害己。是以一人没命,足惧千夫。今臣以五万之众,而为一死贼,率以讨之,固难敌矣。”

于是武侯从之,兼车五百乘,骑三千匹,而破秦五十万众。此励。士之功也。

先战一日,吴起令三军曰:“诸吏士当从受敌车骑与徒,若车不得车,骑不得骑,徒不得徒,虽破军皆无功。”故战之日,其令不烦,而威震天下。

【注释】

①闻:听见,此处引申为听从。

②飨(xiǎng响):用酒食款待宾客。

③设坐(zuò座):安排座位。坐同“座”。

④三行(hǎng):前、中、后三排。

⑤士大夫:指做官有权热的人,此指将帅的幕僚。

⑥肴(yǎo遥)席:指酒菜宴席。

⑦重器:国家的宝器,此指宴席用的贵重的器皿。

⑧上牢:此指牛羊猪等美味,也叫太牢。盛牲的食器叫牢,大的叫大牢;大牢盛三牲,因此把宴会或祭祀时并用三牲叫太牢或上牢。

⑨差(cī疵)减;按等级大小依次减少。

⑩使使者:派遣使者。

着:显明,此处引申为显示、表明。

介胄(zhòu宙):披甲戴盔。介,甲。胄,头盔。

行:施行,此处引申为见效。

脱:倘,假如。

权:权威,威望。

今使:假设,假定。

死贼:拼死的贼人,即亡命之徒。

枭(xiāo消)视狼顾:形容人在行动时因有疑虑而瞻前顾后。枭视:猫头鹰觅食时刻观察动静。狼顾,狼怕被袭击,走路时常回头看。

忌:害怕,顾虑。

暴起:突然出现。

受敌车:迎击敌人的战车。

【译文】

魏武侯问道:“做到赏罚分明,就能够打胜仗吗?”

吴起回答:“赏罚分明的事,我不能详尽地告诉您。虽然这件事情很重要,但取胜不能完全依靠它。发布命令就能使人们乐意服从,出兵打仗能使人乐意参战,短兵相接能使人们乐意拼命,这三条,才是君主所必须依靠的。”

武侯又问道:“怎样才能做到这三条呢?”

吴起回答说:“您要挑选出有战功的将士,用酒食款待他们;对于无战功的将士,也应用酒食激励他们。”

于是,魏武侯便在祖庙的大厅设宴,分前、中、后三排席位用酒食宴请将士。立上等功的坐在前排,荤莱席位,而且用了贵重的器皿和摆上了整只的牛、羊、猪三牲。立次等功的坐在中排,荤菜席位,使用的器皿差一等。没建战功的坐在后排,荤菜席位,不用贵重器皿。宴会结束以后,魏武侯马上出来,又在祖庙大门外给有战功的将士的父母妻儿颁发赏赐,而且根据战功的大小有所差别。对阵亡将士的家庭,每年都派遣使者去慰问和抚恤他们的父母,表示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这样做了三年,秦国出动军队,已经到了魏国边境的西河地区。魏国士兵听到了这个消息,没有等待上级的命令,就有数以万计的人主动穿好盔甲,准备和敌军作战了。

武侯召见吴起对他说:“您以前教给我激励将士的方法已经见效了!”

吴起回答说:“我听说一个人既有短处,也有长处,军队的士气同样既有低落的时候,也有高涨的时候。请您先试着派没立过战功的五万人,并请允许我率领这些人去抵抗秦军。假如失败必然会被诸侯讥笑,而且会有损国家的威望,但我有把握取胜。譬如,有一个亡命之徒潜伏在旷野中,有上千人正在追捕他,然而这上千人都会像鹰和狼那样前顾后盼的。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害怕这个亡命徒突然跳起来伤害自己。所以,如果一个人拼命,就能让上千人惧怕。现在,我把五万人个个都训练得像那个亡命之徒一样,统帅他们去讨伐秦军,秦军就必然无法抵挡了。”

于是,武侯听从了吴起的意见,并给他加派五百辆战车、三千匹战马,果然打败了五十万秦军。这就是吴起激励将士的功效。

作战的前一天,吴起命令全军将士说:“各位将士都要跟着我迎战敌军的战车、骑兵和步兵。如果车战的没有缴获敌军的战车,骑战的没有擒获敌军的骑兵,步战的没有俘虏敌军的步兵,即使打败了敌人,都不算立下战功。”所以打仗的那天,他发布的号令虽不多,但他的威名却震动了天下。

附:吴起传

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与其母决,啮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遂事曾子。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十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