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五千年宰相之谜全集
9205900000002

第2章 先秦(1)

伊尹——从奴隶到宰相,从厨师到发明家

出生之谜

历史上关于伊尹的故事很少有文字记载,主要是后人根据传说整理的,关于伊尹出生的传说有很浓的神话色彩。据《通鉴外记》记载:“生于空桑,卒葬南亳。”这里所说的“空桑”与《吕氏春秋》、《水经注》的记载基本相同:“有莘国的一位女子采桑时,在一棵大桑树的树洞(空桑)里拾到一名男婴,抱回去献给了国君,国君把婴儿交给他的厨师有莘氏抚养。”

仕途之谜

在有莘氏的家中,他就显示出不凡的才能,为人聪颖,胸有大志,深得有莘氏的喜爱。

当时汤因不满夏桀的作法,准备有朝一日消灭夏而自立,就广招人才,听说伊尹贤良有谋,就去有莘氏的府上亲自相求,要有莘氏放了伊尹,他可以答应任何条件。

有莘氏觉得汤日后必成大器,他家中有一个女儿,就想攀上这门亲事。汤渴望贤才心切,就答应了。

于是伊尹就作为陪嫁而来到汤的领地,汤依旧安排他做厨师,伊尹做得一手好菜,深得汤的喜欢,伊尹就用做饭作比喻,来说明为政的方法,叫汤实行王道,而不能实行霸道。

另一种说法是:伊尹是一个隐居不做官的人,汤派人聘请他,往来数次,伊尹还是不愿从政,后来汤亲自前去请求,他才答应助汤灭夏。

汤为了感谢伊尹投奔他,在伊尹到来之日,烧起了火,设下了祭坛,用许多牺牲(供奉给神的祭品),铺上地毯,亲自到宫外迎接,设高位让伊尹坐在上面,伊尹便以做菜的味道作比喻,为各位说为政之道,使得众人皆服。

伊尹认为,釜中有至真之味,其妙处口不能言,人尝而自知,对国家政治的领悟也是如此。

伊尹在汤立国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桀将汤囚禁在夏台时,就是伊尹想出办法,骗得桀释放了汤。汤从夏回到了自己的领地,本来并不想代夏而立,而是想派人去劝解桀,让他以国家利益为重,改变那荒淫无度的生活,他所派的人就是伊尹。

伊尹来到夏宫,使尽了全身的解数,来劝说夏桀,但桀这时已经是病入膏肓了,在淫乐的泥潭中陷得太深,哪里还会听他的劝说,伊尹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有回到了商。传说中说他“五就汤,五就夏”,可能就与此事有关。

伊尹是否因篡位被杀?

伊尹辅佐汤灭夏后,汤一举成为统治中原的大商国的君王。为了统治夏民的需要,汤将亳都迁到夏国的中心腹地(今偃师境),称西亳,商朝成为强盛的奴隶制国家。商汤死后,伊尹相继扶立商汤的儿子外丙、仲壬为王,辅助他们精心治理国家。仲壬死后,伊尹又扶立汤的孙子太甲为王。但太甲继位后却一味沉湎于歌舞酒色,不理政事,还破坏商汤祖宗留下的规矩,伊尹在屡次苦口婆心劝谏无效的情况下,就在商汤的陵墓旁建造宫舍,将太甲送往此处,让他深刻反省自己以往的错误,伊尹自摄国政。3年后,太甲幡然醒悟,决心痛改前非。伊尹就亲自拿着君王的冠冕服饰,去桐宫(今偃师)迎接太甲回都重新为王,他自己仍做宰相。对这一贤举,商国“民大悦”,称他为贤明的君主。太甲死后,太甲的儿子沃丁继位,伊尹又以年迈的身躯继续辅佐沃丁。所以,《帝王世纪》说他一生辅佐五代帝王,直到他100多岁后寿终正寝。伊尹去世时,天降大雾3日。沃丁为了报答他尽忠扶持商王室的丰功伟绩,也为了感激他的大恩大德,将他以天子的仪式和规格下葬,葬在他的老家今虞城谷熟附近,以后他被后代尊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奴隶出身的贤相。

但在西晋武帝时人们对伊尹的评价发生了逆转,原因是这时发现了一部战国时期的书《竹书纪年》,该书记载伊尹在放太甲于桐宫后自立为王,而且在位7年后,太甲潜出,诛杀伊尹。伊尹的两个儿子伊陟、伊奋仍到故地耕田。这样他就成了逊君篡位的巨奸逆贼,引起了此后1000多年的争议不休。

伊尹辅佐成汤推翻了夏桀暴政,建立了商王朝,在成汤以后,伊尹又辅佐太丁、外丙、仲壬、太甲几代商王,并对不遵汤法的成汤之孙太甲进行“放之桐宫”的严厉教育,又在太甲悔过后重新将他迎回为王。伊尹当政期间主持规划建造了偃师商城、郑州商城等商的王都,规范统一了甲骨文,发展中医、中药,“撰用神农本草为汤液”(《古今图书集成》)。“闵生民之疾苦,作汤液本草,今医言药性,皆祖伊尹。”(《通鉴》)他还开创丝织业,“伊尹以薄之游女工文绣”(《管子》)。出土的甲骨文卜辞中多有祭祀成汤和伊尹的,还有大量历代商王将伊尹作为功臣与先王一同祭祀的甲骨卜辞,没有发现任何关于伊尹篡位被杀的甲骨文记载。

姜子牙——辅佐文武两代贤王的开周名相

姜子牙又名吕尚,东海海滨人。他的祖先曾经辅佐禹治理大水,因功封于吕,所以以吕为氏,而他的姓则是姜。中国古代的姓是母系氏族的产物,所以“姓”即“女生”,后来在一个姓中又以男性为主有了氏,到春秋战国以后,氏越来越多,姓和氏逐渐合二为一,就是现在所说的姓氏。

吕尚因为在周初做过太师,被尊称为“师尚父”,因而得名“吕尚”。因为《封神演义》的影响,大部分人都喜欢称他为姜子牙。

吕尚曾经非常穷困,年纪很大了,还常到渭水之滨垂钓。一天,文王将出外狩猎,占卜到:“捕获的不是龙、不是虎,也不是罴,而是独霸天下的辅臣。”于是,文王西出狩猎,果然遇吕尚于小溪之上。两人谈论之后,文王大喜,说:“我的祖先曾经预言说:‘将来会有圣人到达周邦,帮助周国振兴。’难道说的就是您吗?我的祖先太公盼望您已经很久了。”于是称吕尚为“太公望”,立为周之国师。这就是太公垂钓的故事。

不久,商纣王怀疑周文王欲图谋商的天下,于是将周文王拘捕在都城的监狱里。这时,吕尚就广求天下美女和奇玩珍宝,献给纣王,赎出了文王。

文王归国后,便与吕尚暗地里谋划如何倾覆商朝政权。为此,吕尚策划出许多兵家谋略和新奇妙计,由于这个原因,后人言及兵家权谋都首推吕尚,他便成了兵家的始祖,或称鼻祖。

文王去世,武王即位。过了九年,开始发扬光大文王的事业。为了探察诸侯是否会集而东讨商国,吕尚率领一支军队出行,按预先的约定与其他诸侯国在孟津会师。吕尚左手拿着黄钺,右手拿着白旄宣誓说:“各方诸侯,带领你们的军队和你们的舟船,齐来汇集,逾期不到,将兴师屠戮。”他率军队到达孟津时,来会集的诸侯竟然有八百之多,可见当时周国的威望之高。当时的诸侯国都很小,商朝国土中竟达1800多个。后来的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是在兼并混战中形成的较大的诸侯国。

又过了两年,商纣王杀了比干,囚禁了萁子。武王要伐纣王,但占卜结果却不吉利,而且兵未出行,又遇到暴风雨。众大臣都很恐惧,只有吕尚坚持出兵,他说那些占卜用的龟甲和蓍草根本不懂什么吉凶。武王最终听从了吕尚的意见,在牧野向军队训话,之后开始攻打商纣王。在这场战争中,吕尚的战略战术的指挥都很得法。

在战略指导上吕尚善于把握战机,他选择商军主力远征东夷,纣王在国都朝歌孤立无援、众叛亲离的有利时机领兵出战。周军甲兵四万五千人,加上其他诸侯国军队,在朝歌南面七十里的牧野(今河南萁县西南)和商军展开激战。战略时机的正确选择是周军最后取胜的重要前提。

在战术运用方面,吕尚攻心为上,他亲自率领百名精锐冲击商军阵脚。因为打前阵的是奴隶,吕尚初战告捷之后,武王便率主力跟进围歼,加上商军中的奴隶兵的倒戈,周军很快大获全胜,商朝被灭。

周朝建国之后,将吕尚封于齐,都城营丘(今日临淄)。

吕尚在齐国政局稳定后,又开始改革政治制度。他顺应当地的习俗,简便周朝的繁文缛节。大力发展商业,让百姓享受鱼盐之利。于是天下人来齐国的很多,齐国成为当时的富国之一。在周成王时,管叔、蔡叔作乱,淮河流域的少数民族也趁机叛乱,周王下令给吕尚说:“东到大海,西到黄河,南到穆岭,北到无棣,无论是侯王还是伯男,若不服从,你都有权力征服他们。”从此,齐国成为大国,疆域日益广阔。

姜太公墓在何处?

姜太公墓在何处,是个难解之谜。史书记载主要有三处:

一,山东临淄。魏人王象、缪袭所撰《皇览》曰:“吕尚冢在临淄县城南十里。”《齐记补遗》云:“太公葬于周,齐人思其德,葬衣冠于此。”《临淄县志》(民国九年)记载得更为具体:“太公衣冠冢,在城甫山王庄北。”今考在淄博市临淄区(原临淄县)辛店东侧,永流乡张家庄南有一古墓,群众称其为太公衣冠冢。北距原临淄县城十余里,南距山王庄里许,这就是《皇览》和《临淄县志》所说的“吕尚冢”与“太公衣冠冢。”按《札记·檀弓》载:“太公受封于营丘,此及五世皆反葬于周。”《史记·集解》引东汉郑玄妁话:“太公受封,留为太师,死葬于周。”据以上记载,临淄的吕尚冢实为太公衣冠墓。

二,河南汲县。《河南通志》载:“吕尚墓,在府城(即卫辉府,今卫辉市,原汲县)西北太公泉,尚者避纣居东海之滨,后徙渭滨。封国于齐,还葬于此。”今卫辉市太公泉村西南一公里处的荒坡上,有姜太公墓,据说原封土高大,现封土仅有1~2米高,占地约200平方米。墓四周群山环抱,自然环境幽雅。墓西比邻太行余脉,头枕凤凰山,脚下卫水流过。墓前立有清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仲春卫辉知府重立“周姜太公墓葬处”石碑一方。据史书载,姜太公卒于周康王六年(公元前1073年)齐丁公三十五年。此时周王京都是镐京,如果太公“死葬于周”或“反葬于周”,都应葬于镐京周陵。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才东迁洛邑,此时姜太公离世已300余年了,“死葬于周”或“反葬于周”是葬在河南汲县没有道理。另外,太公故里尚未定论,即便汲县是太公故里,姜太公死葬故里的资料也缺乏。所以河南汲县太公泉姜太公墓难以定论。

三,陕西咸阳。清代陕西巡抚毕沅主持编纂的《关中胜迹图志》载:“太公墓在文王陵东(咸阳)。”据文献记载,商周时期的陵墓均无坟丘。《易·系辞传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臧(藏)之中野,不封不树。”所谓“不封”意指墓表不起封土。《汉书·刘向传》:“殷汤无葬处,文(周文王),武(周武王),周公葬于毕,……皆无丘垅之处。”东汉崔实《政论》:“古者墓而不坟,文武之兆,与平地齐。”从已有的考古资料来看,殷商和西周的各类墓葬(中原地区)均无坟丘。坟丘墓的出现约在春秋时期。因此,现存的所谓文王陵、武王陵是靠不住的,因为有高大的封土堆,与“不封”、“不树”的殷周葬制不合。

相传文武周公均葬于毕。古代渭水流域名毕者有两地:一在西安东南,当是文武葬地所在;二在今渭北咸阳毕原。为战国秦惠王、秦武王钓公陵和永陵所在。毕沅所说的文王陵是将秦陵误作周陵。到目前为止,西周的天子陵无一发现。周陵虽在文献中多有记载,但尚未经考古证实。那么,与文武陵有直接牵连的姜太公墓也就无从确指。总之,姜太公墓究竟在何处,至今仍是个谜。

管仲——春秋良臣,霸主仲父

管仲是春秋初期齐国主政之卿,政治家、军事谋略家。又称管敬仲,名夷吾,字仲。周王同族姬姓之后,生于颍上(颍水之滨)。青年时曾经从军,又三次为小官,均被辞。

齐襄公时,与挚友鲍叔牙同为齐国公室侍臣。周庄王十二年(公元前685年),在齐国内乱中,助公子纠同公子小白(齐桓公)争夺君位失败。虽一度为齐桓公所嫉恨,但终以经世之才,经鲍叔牙力荐,被桓公重用为卿,主持国政。向桓公提出修好近邻、先内后外、待时而动的治国求霸之策,而桓公未听其言,于次年轻率攻鲁,在长勺之战中被鲁军击败。战后,管仲辅佐桓公励精图治,推行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政治上革新西周以来的“国”、“野”制度,实行“参其国而伍其鄙”(《国语·齐语》)之制,国、鄙之中,破除等级依附关系,集政权、军权于国君及大贵族手中。军事上“作内政而寄军令”,实行兵民合一,军政合一。规定“国”中5家为轨,出5人为伍,由轨长率领;10轨为里,出50人为小戎,由里有司率领;4里为连,出200人为卒,由连长率领;10连为乡,出2000人为旅,举乡良人率领;5乡一帅,出万人为军,由5乡之帅率领。

全国15士乡,共组建三军,桓公率中军,上卿国氏、高氏各率一军,开创诸侯大国有三军,每军万人的军事体制。由于士乡之民不得迁徙,世代专服兵役,故“夜战声相闻,足以不乖;昼战目相见,足以相识”(《国语·齐语》),有利于提高军队士气和战斗力。又加强兵器制造,并制定用甲兵赎罪的法令,以增加武器。经济上革新赋税制度,充实国家财力,保障三军供给,使齐成为物质基础雄厚、军事实力最强之国。鉴于周王尚为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并顺应中原各国希望联合抗御戎狄侵扰的形势,管仲乃以“尊王攘夷”为号召,佐桓公北攻山戎,南征楚国,扶助王室,救邢存卫,主持会盟,终成首创霸业之功。因有殊勋于齐,被桓公尊为仲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