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神秘文化
9205600000002

第2章 绪论:迈进神秘的殿堂(2)

理解“中国神秘文化”的第三把钥匙是“阴阳”既对立又统一的观念。实际上,在中国历史上,“五行”与“阴阳”常常是结合在一起密不可分的,被统称为“阴阳五行说”。最早的“阴阳”观念是中国的先民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放眼观望四周:在自然界,有高山与深谷的对立,有阳光与阴晦的相对,有冬天和夏日的不同,有水火雌雄的分别,等等;在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中,人们亦常常体会到有战争与和平之分,有君臣上下之别,有贫富贵贱的等级不同,等等。于是,人们便逐渐地从中抽象出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两个方面——“阴”与“阳”,来简明方便地概括和说明上述所有的现象,这样就形成了“阴阳”的观念。《易传·说卦传》认为:易卦是“观变于阴阳而立卦”,也就是说,“卦”是由于观察宇宙万物内在矛盾的阴阳两面性而形成的。由于古人几乎遇事必打卦,无形当中“阴阳”的观念被广泛地运用于解释几乎一切自然、社会、人事的各种问题,最终出现了“阴阳为万物之本”的看法。在现实中,万事万物无不包含着阴阳的矛盾,无不遵循着“阴阳”的基本规律而运动、发展和消亡。《周易·系辞上传》更把阴阳上升到根本大法的地位:“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指出人们只有刻意领会和掌握阴阳的变化规律,才能达到道德上的极高境界。在《白虎通义·五行篇》中,古人更阐述了“阴阳”与“五行”的关系:“五行之性,或上或下何?火者,阳也,尊故上。水者,阴也,卑故下。木者少阳,金者少阴,有中和之性,故可曲可直,从革。土者最大,苞含物,将生者出,将归者入,不嫌清浊为万物。……五行所以二阳三阴何?尊者配天,金木水火,阴阳自偶。”在古代思相家看来,“五行”各具阴阳的特性,它们本身就是“天”(阳)“地”(阴)和合而生的,都因其不同的阴阳特征而在宇宙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总之,中国古代的“阴阳”观,是人类从生产、生活实践出发,总结出的两种最根本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势力和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被认为是贯穿在宇宙自然、人间社会内最本质的规律。因此,阴阳观念自然会成为“中国神秘文化”的又一重要基石。

从根本上而言,无论是巫术、占梦术,还是星命术、相命术、风水术和养生术,尽管它们形态各异,内容庞杂纷繁,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一样,但都是以“天人合一”、“五行”、“阴阳”三种观念为基础的,也以此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主要思维方式。所以,现代人要真正弄清“中国神秘文化”,弄清上述三种观念是根本。

二、审慎的把握与科学的对待

今天,对先民们在漫长历史岁月里创造出的这些生存智慧,许多人往往表露出不屑一顾的态度,或斥为“神秘”,不符合科学的精神;或指其“迷信”,是一种反科学的大杂烩;或全部扫入“糟粕”之列,必欲完全彻底地弃之而后快。而另一部分人,则对之深信不疑,崇拜得五体投地,佩服得诚心诚意,于是乎,出门必问“吉凶”,遇事必卜一卦。可以说,前一种人犯了自我闭视的错误,后一类人则是完全的盲从。

这里,我们先需把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神秘文化”和现实社会中那些走街串巷、设摊摆卦的“算命先生”、“风水师”们区别开来。这类人大多乃“半路出家”,古文都不通,对中国传统文化更是一无所知,或是由同类的“假师傅”调教出来;或是买几本油印书,看上几天,半懂不懂、似懂非懂,便上街卖艺了;甚至完全是拉大旗、作虎皮,搞几个锈渍斑斑的铜钱,制一副油腻腻的卜算牌,画上一些什么人(包括自己)都看不懂的图形,只要让人感觉到有一种玄而又玄的氛围就行了。这样,便可街头一坐,凭三寸不烂之舌,招摇撞骗,招财进宝了。这类假算命先生、风水师行骗、传播迷信的“账”,当然不能栽在“中国神秘文化”的头上。

其次,还不能把中国历史上关于神秘文化的经典着作与如今街头巷尾到处可见的地摊上那些胡编乱拼的油印、翻印,甚至手写的小册子等同起来。那只是以赚钱为目的,随意攫取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那些最能迎合现代某些人趣味的东西,然后进行断章取义的拼剪和解释,越奇越怪越不可思议,就越好。这种既非全面亦非科学的态度所造成的恶果,当然也不能归罪于“中国神秘文化”。

还有,不必对“神秘”、“迷信”抱着极度恐慌的心理。“中国神秘文化”的“神秘”及“迷信”的因素,正是其特色所在。由于时代的不同,人类对自然,社会的了解和阐释存在的差异是极其自然的,不能把今人的了解和阐释强加在古人身上,否则就会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科学史表明,人类对身处其中的宇宙和由自身构成的社会进行理性了解和阐释的努力,实为一永恒不断的过程,今日人们对世界的看法正是在前人长期艰辛摸索基础上形成的。割断历史联系,否定古代与现代认知方式的有机构造性,不仅使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变得无法理解,而且必将完全淹没前人的宝贵智慧。

至于“迷信”,也不可怕。所谓“迷信”,无非是指面对某类现象,人们不是从理性、科学出发,而是运用感性信仰去进行把握。人们可以扪心自问:自己对世界和人间一切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表现形态是否都掌握了呢?而个人的思虑行为是否也全部都建基于对所有对象清晰而又科学理解的基础上了呢?对此,恐怕无人敢站出来说:是的,我做到了。因此,所谓难听的“迷信”,实际上正是人类与生皆有的认知特征之一,而人类也即是在“迷信”的过程中,逐步发挥理性能力,最终脱出原有“迷信”的框架,达到一定的“科学”层次。但不要忘记,人类永远也不可能完全摆脱“迷信”,从“迷信”到“科学”不仅将伴随个人的整个生命历程,而且将贯穿人类发展的全部历史。

这就涉及到对包括“中国神秘文化”在内的封建糟粕的批判问题。我们认为,“中国神秘文化”之“神秘”与“迷信”的色彩都不可怕,人们不必患“恐慌症”。真正可担忧的倒是这样一种人,他们对“中国神秘文化”一无所知、一无所解,却以傲慢狂妄的态度嗤之以鼻。且不说这本身即是一种非理性非科学的态度,是一种现代的“迷信”;从更广阔的视角而言,不了解“中国神秘文化”,就难以全面准确地透视中国古代社会、中国民间风俗和社会变迁,从而也就不可能知晓中国传统文化。不理解历史,焉能知现代?所以,也就必不能对现实社会中仍然广为流行的种种“神秘文化”作出正确的解释,更谈不上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