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
9205400000026

第26章 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对称关系(3)

“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就是表现在财政投融资。财政投融资是国家以财政信用为手段的投融资方式。财政投融资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它介乎财政预算和商业金融之间,是一种政策性金融行为。它服务于国家的宏观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对调控产业结构起着对称的作用。财政投融资有利于充分贯彻国家的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

再生型财政投融资,就是通过财政投融资建设国民创新体系与国民创业体系,扶持创业工程,使国民经济发展模式由配置型转变为再生型。再生型财政投融资是再生型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最主要手段。

再生型财政投融资可以起到引导再生性投资和消费、平抑物价、重新改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节市场货币流通量的作用,有利于运用市场机制贯彻再生型产业政策。再生型财政投融资有利于支持国家重点建设,能够最大限度地弥补基本建设资金的不足。再生型财政投融资有利于优化地区生产力布局,缩小地区间差别,促进贫穷落后地区的经济加速发展,实现地区经济的大体均衡增长。

大力发展再生型财政投融资能使财政由“吃饭供给型”转向“经营管理型”创造更为良好的条件。通过再生型财政投融资,大力培育发挥投资功能的直接融资市场,吸引广大公众把部分储蓄转向直接投资,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拓宽汇集股份资本的渠道。利用再生型财政投融资这一融资现代化手段,可以解决一方面基本建设资金紧张、开工不足,另一方面社会又有大量游资急于寻找出路;一方面低利率,另一方面高储蓄;一方面低利率高储蓄,另一方面劳动者高失业高闲置;一方面银行储蓄资金膨胀,另一方面紧缩银根;一方面通货紧缩,另一方面需求不足的“二律背反”,实现资源优化再生发展生产力这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同时可以通过增量改革促存量结构调整,促进国有资产战略重组,建立国有控股公司,增强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控制力和支配力,从而建立和巩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政府的“拨改贷”、“贷改投”、“拨改投”和银行的“贷改投”一样,可以重建企业和政府的关系,促进以经营权为中心同所有权统一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

大型项目投融资中,再生型财政投融资与民间投融资相辅相成、水乳交融、缺一不可。再生型财政投融资应成为完整的资本运营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政府为再生型直接投融资起财政担保作用,财政手段为发展再生型直接投融资提供现实可能:①为投资银行作资信调查;②为投资银行担保;③作为财政投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投资银行提供启动资金。

市场经济政企分开并不意味着政府对企业撒手不管,更不等于政府对企业不起任何作用。特别是转轨时期,政府对企业的作用仍是巨大的。这是政策资源,也是权力资源。充分利用“权力资源”不等于“权力寻租”,而是在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同社会效益统一的基础上,处理好民间行为同政府行为的协调。

再生型财政投融资有利于金融体制改革,使金融体制由间接融资为主向直接融资为主、间接投资为主向直接投资为主转化,可以避免间接融资、间接投资为主造成经营权与所有权绝对分离的财务软约束,及由此造成的泡沫经济,避免金融危机,并筑起一道防止国外金融危机向国内蔓延的防火墙。这将有利于我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经济,加快改革开放发展的步伐。

当前我国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发展再生型财政投融资对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我国财政的宏观调控作用、在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同时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支配力、控制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使宏观调控真正有效地落实到实处

采取再生型财政投资搞基本建设,鼓励和扶持创业,就可解决就业不足、需求不足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供给不足问题。

税收的再生功能

税收的配置功能是手段,税收的再生功能是目的。如果说,预期收入和预期支出会影响人们的消费倾向,那么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就是通过税收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包括退休、医疗、保险、义务教育等,来鼓励消费以开发国内市场、促进生产发展。目前的“三座大山”:教育、医疗与住房,严重地影响人们的消费倾向,实在是得不偿失。因此,从预期收入到消费倾向这一纯微观经济领域同宏观经济的关系来看,政府调节是经济发展的必要环节;同时说明:人们的理性预期也是可操控的;也说明:社会福利不是纯粹的支出,本身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政府通过社会福利制度帮助居民安排积累与消费、长远消费与眼前消费的关系,是税收的再生功能,而税收的再生功能就是宏观调控的再生功能。

因此,税收有两种功能:配置功能与再生功能。税收的配置功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缩小差距、实现公平。税收积极的再生功能:通过再分配,实现福利最大化;鼓励创新,抑制投机;建立国民创新体系与国民创业体系,扶持创业工程。税收的配置功能可以在配置经济学范式中得到定位,税收积极的再生功能则只能在再生经济学中才能得以解析。税收积极的再生功能可以包容税收的配置功能。

税收的落脚点,应该是扶持创业工程。只有这样,才能建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这是税收的整体结构。税收的整体结构决定税收的要素,包括它的质和量——税种和比例。个人所得税,必须区分创新型收入、生产型收入(分为管理者收入和一般劳动收入)和投机型收入。前者的累进税率必须低于后者。投机型投入的累进效率必须最高。税收政策应该成为有效杜绝投机的经济手段。

这样可以解决所得税悖论,既调动积极性,又避免两极分化。税收体制必须成为整个国民创业体系中的有机一环。而传统的所得税法制之所以会陷于悖论,就是没有从整个国民创业体系出发,区分不同的税种区别对待。

增税有效还是减税有效,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增税引起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却是错误的资金流向,那么增税则不利于经济发展;如果增税引起的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扶持再生型创业工程,那么增税将有利于经济发展。离开了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指向性来谈增税有利还是减税有利,是舍本求末,只能莫衷一是。

解决内需不足的再生型财政投资

解决内需不足的扩张性政策如果仅仅采取配置型降低利率的货币政策,解决通货膨胀的紧缩型政策如果仅仅采取配置型提高利率的货币政策,均会造成恶性循环。但如果采取再生型财政投资搞基本建设,鼓励和扶持创业,就可解决就业不足、需求不足问题。目前基本建设的重点应是农业信息化、能源、交通、环保、尖端科技与教育、旅游,应当是财政投融资与扶持中小企业、鼓励创业并重,并使它们有机结合。只有以政府长线投资与民间短线投资并重,以前者为主导,以后者为基础,才能可持续发展,解决消费与需求不足问题,并从根本上解决供给不足问题。而所谓通过鼓励消费甚至超前消费来刺激市场是小聪明的作法。这种小聪明也是配置型经济学的悖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