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
9205400000023

第23章 市场经济的真正基础(3)

资本都是可变的

即使从微观有机体来看,企业生产的发展也不仅仅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这一量的变化,而且是物质形态由转移、配置向再生转变这一质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资料是“不变”资本讲不过去。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分没有依据。在现实的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与劳动力之间的关系是对称的关系,把这对称的两方面说成一方是可变资本,一方是不变资本,是政治经济学的典型语言。

没有不变资本,任何资本都是可变的;只是在产品运营作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增长方式时期,“不变资本”的可变性质不明显。在资产运营、资本运营作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增长方式以后,所谓“不变资本”的可变性质得以充分展现。

由于在产品运营作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增长方式的时期“不变资本”的可变性质不明显,似乎任何价值和“剩余价值”都是“可变资本”创造的,所以马克思认为资本本身是非人性、反人性的。在资产运营、资本运营、知识运营时期,随着资本本身增值功能的增强、企业系统性的增强,资本的人性化、主体性、人格化也越来越强。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格与人格化的资本充分说明任何资本都是可变的。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分,把生产力看成是企业中某个要素的功能,否认了系统中其他要素与系统整体结构的作用,在思维方式上同西方数理经济学并无本质的不同——都是线性的思维方式。

资本是怎样增值的

资本不是、也不应该是肮脏的。由于《资本论》把资本看成仅仅是剥削的工具,所以它只分析简单生产与再生产工程,对于创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意义和价值只字未提。

既然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要经过流通这个环节,说明剩余价值乃自整个价值的实现,都要以流通为必须环节。在生产中产生的“价值”只具有虚拟的意义。流通中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风险性因素,这些风险都要由资本来承担。投资风险、经营风险、机会成本应该得到补偿。

劳动价值论认为一切价值增值都是劳动创造的,资本不能增值资本,这是把资本同货币等同,同资本是能增值的价值的本义相悖。企业亏损破产的工资照发,说明资本要比员工承担更大风险;高增长企业,说明资本的附加值有可能高于人力资本;新开发出来的资源说明生产资料转移价值也是新增价值,说明仅靠劳动力的“剩余价值”不能增加社会财富。如果货币只有同劳动力相结合才能转化为资本,那么劳动力也只有和资本相结合才能转化为劳动。离开使用价值的改变、再生不能解释资源再生。事实上,现代经济活动中货币不一定要同劳动力相结合就能转化为资本,如投机活动,如炒股。认为货币只有和劳动力相结合才能转化为资本,是把结论当前提,是循环论证。知本运营是一种新的增长方式,要求新的经济学范式与其适应,任何削足适履的做法都只能牵强附会、无济于事。

劳动者创造产品不是无中生有

劳动者创造产品不是无中生有,而是要借助于外界的条件,这些外界的条件也参与价值的形成。“一切产品归根到底是劳动者创造的”只是说明劳动者在产品和价值创造中的主导地位、主体地位,但并不等于劳动者是劳动产品价值形成的唯一源泉。更何况非劳动产品也有价值。所以,“一切产品归根到底是劳动者创造的”,不能逻辑地推出:“一切价值都是劳动者创造的”这一结论。

《资本论》把活劳动看成价值的唯一源泉,否认非劳动产品的价值意义,必然造成人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采。人的活劳动是劳动产品的价值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更不是唯一条件。自然,包括非人化自然和人化自然,包括死劳动(过去劳动的产品)与活劳动,都是价值的源泉。人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价值。

在知识经济时代,不但科学知识,而且资本运作、资产运作也能创造价值,而且是巨大的价值量。以体力劳动为必要条件创造出来的价值是算术级数,通过智慧、知识、资本、资产运作带来的价值增长是几何级数。把劳动力作为劳动产品价值创造的必要条件夸大为充分条件,是牵强附会的。

“价值的创造”同“产品的创造”

劳动价值论是以人为中心同客体的分裂,表面上是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实际上是曲解、贬低、损害了人的主体性。

经济发展史,特别是当代经济发展现实说明:生产中的其他要素、生产系统的结构都会创造价值,而且会创造出巨大的价值量。这并不违背经济领域中的主体性原则。把主体性原则同劳动价值论混为一谈,是人本主义的思维方式。

不仅生产过程的各种要素,而且消费者本身都参与了价值的创造过程。要把“价值的创造”同“产品的创造”这两个概念区别开来。价值是各种因素共同创造的,并不否认产品归根到底是劳动者创造的。

西方经济学通过否定一切价值是由劳动者创造的,来否定一切产品归根到底是由劳动者创造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是由肯定一切产品归根到底由劳动者创造的,来肯定一切价值是由劳动者创造的。他们各执一个极端,共同点在于把创造价值同创造产品混为一谈。

合理的报酬差距是必要

一旦价值还原为使用价值,抽象劳动还原为具体劳动,马上就可以发现,形成使用价值的,不仅有劳动,而且有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劳动过程、流通过程、交换过程,甚至还包括使用过程:怎样使用(质)、使用多少(量)、满足人的什么需要(质)、满足程度(量)。这就是为什么所有参与使用价值形成的要素的所有者(其中包括资本家和劳动者)都参与分配的原因。这是平等交易、公平分配,总体上不是什么“剥削”。

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和资本家之间地位不平等,并未违背等价交换原则,因为地位不平等体现了双方价值不平等、价格不平等、人格不平等。随着劳动者自身素质的提高,地位也将提高——人的身价是同人的主体性成正比的。劳动者自身身价的提高在劳动力市场上,同资本家、同其他劳动者的竞争中形成,优胜劣汰、大浪淘纱。这种竞争,并不必然以失业大军、后备力量为必要前提,而是靠待遇高低来催化。

价值可以比较,使用价值可以比较,生产使用价值的各种具体劳动也可以比较。人格有高低贵贱,工种有轻重有别。所谓“社会主义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提法是否正确,必须具体分析。

如果说,作为第四产业的信息产业同第三产业服务业的结合,形成诸如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手段可以大大减少交易成本,极大地创造社会价值,那么作为第五产业的知识产业如果结合传统产业,形成生产企业管理结构、生产结构、技术结构的改变,其所带来的内涵式的增长,则是裂变式的几何级数。其中产生的新价值,仅仅理解成是简单劳动倍加的复杂劳动创造的,似乎有点牵强附会。这里的差别,不是算数级数还是几何级数的“级数”之间的差别,而是线性思维方式还是非线性思维方式的不同思维方式与不同历史背景为参照物的不同经济学范式。这不同范式与其说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辩护士的不同意识形态,还不如说是与不同历史时期相对称的人类认识水平。因此,合理的报酬差距是必要的。分配合理不合理,不在于报酬差距的空间大小,而在于是否对称——权利与义务、贡献与索取是否对称。

“剩余价值”也可以在流通过程中产生

马克思的《资本论》认为价值只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和形成,而流通业只实现价值而不产生价值,这种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较发达、而第三产业还尚未成为独立产业形态的工业经济早期。现在第三产业(流通等服务业)、第四产业(信息业)、第五产业(知识业)都已先后发展起来并逐步形成主导产业,并为社会创造越来越多的价值。就拿流通业来讲,现在交易成本在社会总成本占的比重远超过一半,而现代流通业为交易活动提供基础设施和服务,使交易成本大为降低,说其不创造价值只帮助实现价值无论如何也讲不过去。随着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手段的普及,“零库存”直销等交易模式的形成,生产过程和交易过程逐步合而为一,把价值生产过程和实现过程区分开来也不科学。

“剩余价值”——价值增值既可以在直接生产过程中产生,也可以在流通过程中产生。纯粹的流通过程不存在,商品在流通过程中也可以产生新的使用价值,有的商品根本没有经过生产过程,仅仅由于它的时间差就产生了巨大的使用价值,从而产生了“剩余价值”(价值增值),如名人字画、古董文物、邮票等。认为“剩余价值”(增值)都是由直接生产过程产生,直接生产过程又全部都是由产业工人产生的说法无事实依据。

劳动价值论之所以是线性思维方式,是由于它没有看到企业系统中其它要素对产品的形成,时间、空间、层次、性质因素对同一产品的使用价值的影响,归根到底是没有看到产品中主客体的对称关系对使用价值的决定作用,因而是单一的、单向度的价值决定论。

社会有机体兼具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的特征,典型地体现了有序与无序的统一。从个体来讲,社会同微观世界是同构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自由是人类社会个体追求的最高理想与目标。也只有以自由为目标,人类社会个体才有个性、创造性、主体性,充满活力,推动社会的发展,成为社会的积极因素。因此从微观个体层面来讲,社会是无序的。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又是由人治向法治再向法制的发展,也就是说在社会的宏观制度层面,发展越来越有序。社会有机体的发展从局部来看是无序的,从整体来看是有序的;从短期来看是无序的,从长期来看是有序的;从低层次的活动来看是无序的,从高层次的活动来看是有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