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村反复思虑,权衡再三,决心继续发挥本厂的优势和特色,从困境中闯出路来。“不相信民族被子就敌不过洋化被子!”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妙计。
一天,他专程前去拜访川越市图书馆馆长。馆长是当地学识渊博和具有丰富乡土历史知识的专家。冈村去时,恰巧他在主持一个小型学术讨论会。冈村恭恭敬敬地问道:“据说,在德川时代,我们川越有个孝子送了一套紫色棉被给病弱的父母。父母盖上了紫色棉被后,竟神奇地恢复了健康。川越地方官知道这事后,奖赏了孝子100两银子。请您把此事的经过详细告诉我吧。”
馆长听了一愣,有些结巴地说,“我没有听说这件事,让我再查查地方志吧。”与会的专家、学者对谦恭有礼的冈村很有好感,也都纷纷表示,要尽力去查阅历史和逸闻,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
可冈村却不管他们答复不答复,他创作的这个关于紫色棉被能够祛病消灾、延年益寿的民族童话,很快在川越市内外传开了。于是冈村抓住时机,向社会推出他的紫色棉被。结果,竟是出人意料的畅销,厂子开足全部机器生产也是供不应求。川越市的丸广百货店,两个月就销售出2400套:态谷市八木桥百货店卖出2200套,闻风而动的高田百货店半年出售4000套。社会上掀起一股令冈村老板兴奋无比的紫色棉被热。
棉被业的同行对此又羡慕又疑虑。他们都向冈村讨教经营之道。冈村倒也坦率,笑着答道:“民族产品要启动市场,变呆滞为畅销,必须迎合民族心理。我们大和民族和其他民族一样,都有吉祥如意、健康幸福的热烈憧憬。如能有一种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产品作为它的载体,不是如虎添翼了吗?”众人听了无不口服心服。
流动的汽车商店
日本大街上不时驶过响着美妙悦耳乐曲的“汽车商店”。这些“流动的商店”,有经营百货的,也有“流动小吃店”,更有招徕舞客跳迪斯科,唱卡拉OK而成为“流动歌舞厅”的……总之,它们给社会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这种“流动商店”的创始人是名古屋市的伊藤一夫先生。
伊藤通过对人们日常生活和商业市场的考察,发现整个社会处于快节奏的流动状态中,人们时间观念很强,总是来去匆匆,到商店购买货物往往要凑上整天的时间,一买就是一大堆。家常日用品就懒得上街零买。针对这种状况,他感到,如今再投资开办商店坐等顾客上门的经营办法,似乎不太适应眼下市民生活的需要了。新的经商方针应是主动出击,争取顾客。
于是,伊藤一夫购置一辆大型卡车,将它改装成流动汽车商店,外表漆成大红色,用醒目的金宇写道:“大青年号商店”,车头至车尾还装饰着两排耀眼的小电灯,车内两列齐齐整整的玻璃柜内存放着琳琅满目的商品,碘钨灯照得车厢内明亮灿烂,扩音器播着柔和动人的音乐。汽车行驶到小块空场上,就戛然停下。果然,这件新奇的流动商店很快就吸引了大批顾客。伊藤一夫旗开得胜,生意兴隆。四年内,他年年增加车辆,年年挣得大笔利润。
商界的朋友看着伊藤一夫发了财,也群起仿效,市面上汽车商店渐渐多起来了。汽车商店的祖师爷伊藤一夫当然不愿就此停步,马上想到了下一步妙棋,迁移东京,将资金投进有乐町,开设了“大青年流动商店公司”,做“汽车商店”的批发生意,为有意经营流动商店的人士提供服务:一是买进大型汽车,改装成漂亮诱人的流动商店后再出售给商人,二是指导流动商店的经营办法和装饰布置,三是代买货品,收取代办费……
借鸡生蛋发大财
你相信吗?身上既无分文,又无土地,穷光蛋一个,居然能一跃成为地产开发公司的董事长。这不是神话,日本的见村善三就是如此。
为了开发地产,为地方也为自己谋取利益,见村善三专门对土地作了深入的调查:工业化的社会真是一寸土地一寸金。地价的昂贵使许多办实业的人畏缩不前。然而他发现,在都市外,不是全部土地都昂贵得怕人,也有比较便宜的,它们或是圈在别人土块中的死地,或是交通不便的僻地,或是卖不出去的废地,这些都是值得开发利用的。于是他脑海里便逐渐形成一个绝妙的“借鸡生蛋”的计划:借用这些贱价土地,租给需要办厂而缺乏厂房的人。
说干就干,见村善三逐一访问了贱价土地的主人,向他们提出改造和利用它们的计划:不必出卖,由见村善三负责在上面建造厂房,租给企业家。地主则可以从见村善三手里每月坐收相当单纯出租土地十倍的租金。地主们听到这些诱人的条件,没有一个不举双手赞成的。
土地问题解决了,就要找需要厂房的企业家。见村善三立即成立了见村地产开发公司,积极开展推销业务。在贱价工地建造的厂房,租金要比热闹街市便宜得多,要找到顾主不算困难。见村很快就把自己、地主、企业家三家的利益分配关系明确公布出来:见村善三从租用厂房的企业家手中收取租金,扣除租用工地代办费和厂房分摊偿还金,所剩即为地主收入。换句话说,厂房租金和土地租金的差额,除去造厂房的费用。所剩代办费等即为见村善三的收益。地主、企业家觉得此分配方案既合理又诱人,很快与见村善三协议签约。之后见村善三便向银行贷款,开始造房,并严格遵守到期归还贷款及其利息的规定。
不出见村善三所料,这种“借鸡生蛋”的做法,不但给地主、企业家、银行和自己带来利益,还给地方带来繁荣,因而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赞助,见村地产开发公司业务发展极为迅速。光代办费一年即达20多亿日元。资金雄厚了,见村善三不再需要贷款了。由于企业家和地主纷纷上门洽谈业务,见村善三抓住时机从建造中心小厂房发展为建造大厂房,进而营造起占地广阔的工业区来。就这样,借鸡生蛋,无本生利,加上经营得法,见村善三就成了一个大富翁了。
刺激的觅宝乐园
直木助先生创办的“觅宝”游乐园,以其新鲜、刺激和让人心旷神怡而驰名日本,以至成为旅游者神往的娱乐场所。直木助也由此而跃为旅游行业的一大富翁。
说起直木助创办“觅宝”游乐园的设想,也是很平常的。他曾经偕同家人一同到日本着名的有田温泉去旅游。挤上火车、汽车,一路风尘仆仆,到达目的地,也不过是泡温泉、喝饮料、看风景,划小船而已,完事后,又风尘仆仆返家。玩了一次,就不再想去第二次了。这样的旅游未免显得单调而枯燥。他想,能不能让旅客“一路旅行一路乐”呢?于是,他便在通往有温泉的半路上,买下一片土地,创办了一座大型游乐园。这座乐园依托原有野地的风光,依山傍水,又巧为布置,设喷泉,挖小溪,植花树。整个游园空气清新,陆地树木郁郁葱葱,湖池碧波荡漾,环境十分优美。最使人觉得新奇而有趣的,是他购买了许多天然珠宝、金戒指、人工宝石、化石等奇珍异物藏匿于乐园的花丛、芦苇、草树之中,让游客去寻找,从中激发生命活力,平添无限乐趣。
果然,直木助的游乐园第一天开张,就招引了大批客人进园,玩赏的玩赏,觅宝的觅宝。直木助深谙商业心理学,派出摄影师跟踪采访,将旅客觅得金戒指等宝贝而欣喜若狂的镜头及时拍下,将其悬挂在乐园门口或推上电视广告。如此这般一来,游乐园的营业额便扶摇直上,一发而不可收拾。加上这里是去有温泉的必经之路,尽管每张入场券售价500元,还是天天熙熙攘攘游客如云。日子一久,直木助的游乐园就声名远播,而为日本旅游界一大奇观。人们说,“直木助对现代人喜欢新奇刺激的旅游心理,真可谓了如指掌,理解深而行动快,这是他事业成功的诀窍!”
铃木理想的衣架
钤木静幸有逛商店的习惯。一天,他来到一家服装店。发现那里挂衣服的衣架很不实用。就站在那里,望着衣服和衣架发起呆来。
“先生,您想买大衣?还是西服?”服务小姐走过来,彬彬有礼地说:“请试一试吧,试衣间在那边。”
这是一件高级毛料大衣,标价远远高出铃木平时一年四季所穿衣服的价格的总和。钤木当然不会为了装潢自己的外表而委屈自己的肚子。
“啊,不……哦,但我可以试一试……”铃木突然想到了什么,他非常想“试一试”那个木头的衣架,而不是那件昂贵的大衣。
服务小姐很热情地把大衣从衣架上取下来,准备给铃木试一试。“……啊,谢谢,我自己来。”铃木接过大衣,随手把那个衣架一同拿进了试衣室。
在试衣室里,铃木并没有试穿大衣,倒是一次又一次地给那只衣架“试穿”。他反复地琢磨着衣架的造型和质地,看看哪些地方“不合身”。时间一分钟一分钟地过去,他几乎忘记了自己是顾客,是一个买大衣的顾客。
服务小姐终于看到钤木从试衣室里出来,她笑脸相迎:“先生,这大衣一定很合身吧?如果您喜欢的话,可以低于标价12%付款。”
铃木这才想到自己是“买大衣的顾客”这样一个事实。他犹豫了一下,终于下定决心用可以买一年四季所有服装的钱去买那件自己并不想买的大衣。并说:“我希望能带走这个衣架!如果,贵店还有其他样式的衣架让我带走的话,我还可以再多付一些钱!”
服务小姐很乐意做这笔生意,她很快就给铃木拿来了三种不同样式的衣架,并声明说,这些衣架是送给铃木做纪念品的。当她把大衣和衣架包装完毕,送铃木出门时说:“我们日本是个喜欢收藏的民族,对于您喜欢收藏衣架的业余爱好我非常赞同,但愿衣架收藏能在日本流行起来……”
铃木回到家里,把那件昂贵的大衣放在一边,又研究起那几只衣架来。他思忖着:作为衣架,应该以不损伤衣服衬里,同时又不会使衣服的外观变形为最重要,理想的衣架应是能呈人体曲线的,如果用塑料代替木材制作衣架的话,一定能够达到效果。于是,他便着手研制起新型衣架来。
不久,他的研究成功了,他把这种新型的塑料衣架定名为“露漫式”衣架,并申请了发明专利。
由于这种衣架具有实用性,质地又好,又美观耐用,一上市就受到许多批发商的欢迎,纷纷慕品赶来向铃木订货。铃木成立了自己的企业,以每天生产13000个衣架的速度,也抵不住频频飞来的订货单。
铃木的大衣仍然挂在衣柜里,他一次也没有穿过。不过,挂大衣的衣架已换成新型的塑料衣架,现在,它是那件大衣的主人。虽然,服务小姐所祝愿的关于“流行衣架收藏热”的现象并没有出现,但铃木的新型衣架却风行了整个日本,并推广到全世界。
文具组合的魅力
玉村浩美是个刚参加工作一年的女孩子。不幸的是她所在的普拉斯文具公司,那时由于经营不景气,正处于破产的边缘,她也面临即将失业的困境。
日本的文具业像其他行业一样,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在竞争中,普拉斯文具公司明显地处于下风。库存大量积压,资金周转不灵。玉村浩美事业心很强,她也千方百计地想办法,为公司图生存求发展。她终于想到了以“文具组合”的形式来推销商品。所谓“文具组合”是把尺子、透明胶带、卷尺、小刀,钉书机、剪刀、浆糊七件小文具装在一个盒里,一同出售。
公司董事会在讨论玉村浩美的计划时,意见很不统一,一部分人认为;本来分散的价格低廉的小文具经过组合出售后,就可能成批销出,一笔生意等于原先的七笔生意,销售额就会随之增加。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在生活中,顾客往往只需要或缺少一两样文具,何必多花钱去购买一批七件文具呢?
好在玉村浩美的计划实施起来并不困难,文具是现成的,只要稍经加工改造,再配上一只盒子就成为“文具组合”了。所以董事会还是决定将“文具组合”推出去。
“文具组合”一经问世,竟成了热销商品。门市部顾客盈门,玉村浩美热情而忙碌地接待一批批求购者。一个老年知识分子说:“‘文具组合’不仅使用方便,而且能使书房增添色彩,即使价格贵一点,也是值得的。”
一对中年夫妻居然各买一个。他们说:“单件小文具几乎毫无注意的必要,文具组合就成了值得保存的物品了,即使买两个,也不算多。”
又来了一批学生,他们说;“小刀、尺子、胶带之类的文具,随用随丢,与其说是用掉的,不如说是丢掉的,‘文具组合’的七件文具,在盒子里各有其位,就能各使其用,再也不会产生随用随丢的现象了。”
董事们听了这些意见,归结到一点就是:原来分散的小文具只仅仅有使用价值,而现在将文具组合起来,就不仅有了使用价值,而且还有了保存价值,于是顾客的购买心理也有了变化,从“想使用”变成了“想拥有”,这正是加法的魅力所在。
普拉斯公司从1985年开始销售“文具组合”,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就销售了340万个,公司摆脱了困境,飞速地发展起来了。玉村浩美也成了公司里名噪一时的新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