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古今商贾智慧谋略文库
9204400000015

第15章 企业形象篇(4)

索尼公司的这种做法是值得称道的。眼下有不少厂商不去开创自己的名牌产品,而是将伪劣品冒充名牌产品出售,表面上看来,吃亏的只是顾客,但究其实质,这些厂商永远也迈不开自己的步子,归根结底,也是吃亏的,所以是不足取的。

巨额广告与桂冠

日本间组公司专营建筑大坝和隧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迅速复兴,到处都在搞建设,用电量很大,铁路和公路也加速施工,所以间组公司的业务发展很快,堪称“大坝之王”。但它与建筑业的鹿岛、大成、清水、大林、竹中等五大公司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间组公司董事长神部满之助对此很不服气,他是个性格倔强的人,有一次在修造隧道时,遇到塌方,他同在场的都被压在乱石之下,别人都死了,他却死里逃生,这个经历更激发了他同命运搏斗的勇气。

但从实力来看,间组公司不仅无法同“五大公司”相比,排在它前面的大的建筑公司还有很多。如何能竞争过这些公司,在城市建筑业中占一席之地呢?

神部也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他向日本各大报社都支付了一笔巨额广告费,要求报纸刊登“五大公司”的广告,并将间组公司列入其中。同时,以间组公司名义做广告,也将“五大公司”登在前面。这对报社来说,既然能收入巨额广告费,自然是满口答应;对“五大公司”而言,觉得间组公司花钱代他们做广告,对自己有利而无害,所以也无异议。

于是,报纸上间组公司的名字经常与“五大公司”同时出现。这引起了同行间的讥讽和嘲笑。有人当着面称间组公司为“六大公司”,见了他嗤笑地说:“六大公司的经理来了!”他泰然地应承。根本没把人们的议论放在心上。

连他的女儿在学校里也受到了嘲笑。女儿向他哭诉道:“同学都说我们是骗子公司,骂我是骗子的女儿。”

神部安慰说:“是不是骗子,最后才能定论。别看骂你的人现在神气活现,总有一天,你可以加倍回敬他们的。”

由于报纸广告的作用,在普通人的心目中,间组公司俨然已是建筑业的六大公司之一了。于是,有人找他承建大楼。他也全力而为,在社会上慢慢有了声誉,生意越接越多,将许多排列在间组公司前面的许多大建筑公司都甩到了后面。三年后,神部的愿望实现了,间组公司终于名副其实地成为日本第六大建筑公司。

神部借用报纸广告来混淆社会的视听,确有“骗人”之嫌,但他有不骗人的实绩紧跟而上。如果光靠“骗人”是维持不了长久的,但是,如果不靠广告,神部也是无法跻身于日本大建筑业行列的。

半月的谈判游戏

在纽约——东京的日航班机上,坐着一位美国商人,他虽然第一次去日本。但由于事先作了充分的准备,对面临的谈判充满了信心。飞机就要在羽田机场降落了。

漂亮的日本空中小姐过来热情地打着招呼:“先生,您真用功,还在看书学习,准备下机吧!”

美国商人收拾起有关研究日本人精神及心理的书籍。飞机已平稳地落在跑道上。这时两名日本公司的职员已彬彬有礼地在机场上等候了。他们帮美国商人办好一切手续,轿车开到东京的一家高级宾馆。

进入陈设考究的客房后,日本职员问道,“先生会日语吗?”

“略会一些,不过我带着字典,很想学学日语。”美国商人回答说。

“日语很容易学,凭先生的才能,用不了多少时间就能掌握的。喔,先生您非得准时回国吗?”日本职员显得很关切的样子。

“时间够长的了。我得准时回国,喏——”美国商人递过了回程机票。

“唔,有十五天时间,来得及。”

第二天,日本公司派来了一位娟秀迷人的姑娘,说是帮助美国商人学习日语。学习两小时后,姑娘就作为导游,陪伴他去观光游览。以后每天如此,从皇宫游到神社,从城里玩到乡村,每天晚上还要参加日本公司董事的分别宴请的家庭酒会。美国人按照日本习俗,半跪在硬木地板上,往往一顿饭要吃三、四个小时,使他感到苦不堪言,但出于礼貌,他还是硬挺了过来。

当美国商人谈起商务谈判,日本人总是说:“有时间,来得及。”于是今天看精彩的相扑比赛,明天看古老的歌舞表演,后天听讲“禅机”。这些都使美国人大开眼界,了解了许多日本的风俗习惯。时间一天天过去了,美国商人的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感到真是不虚此行。

到了第十三天,谈判终于开始了,然而下午安排了高尔夫球。第十四天,谈判再度开始。但为了出席盛大的欢送宴会,不得不提前结束。晚上,美国人才感到时间紧迫了,急了起来。

第十五天早上,谈判继续进行。正谈到紧急关头时,轿车开来了。这时,主人和客人只得在开往机场的途中谈到关键的条件,在到达机场之前,交易达成了协议。

东京——纽约的日航班机上,美国商人又拿出了书籍学习,不过他这次看的是日文版的中国《孙子兵法》。还是那位漂亮的空中小姐,她热情地打着招呼:“先生,您真用功。”

美国人沾沾自喜地指着日文书用日语读着一个条目“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日本公司的董事们此刻正在庆贺他们谈判的胜利!

面包大使的美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经济复苏,法国市场上,机器制作的白面包取代了战时以马铃薯、大麦、荞麦为原料制作的黑面包。但面包商利翁内勒仍旧恪守祖训,坚持用石磨面粉,手工制作褐色面包。这种面包无论在外观上和口味上都较白面包大为逊色,他的营业当然也开始走下坡路。

于是有人讥讽利翁内勒不识事务,也有人劝他买机器,更换原料,制作白面包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然而利翁内勒继续我行我素。他从长期制作面包的经历中知道,机器制作的面包固然有其优越性,但手工制作的褐色面包营养丰富,式样多变,可以随顾客的要求来加工制作。不仅有其存在的价值,而且还大有销售潜力。

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造成了人们生活上的很大变化。在吃食方面,肉类、奶类、蔬菜、水果不断增加,面包的用量逐渐减少,这时人们对千篇一律的机制面包渐渐失去了兴趣,而对手工制作的褐色面包倍加欣赏。尤其是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回归大自然”的口号给利翁内勒的生产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他的褐色面包符合了消费者返朴归真和思古怀旧的情感,销路由此大增。利翁内勒为了扩大生产,也引进了生产面包的成套机械设备,但他仍继续沿用石磨面粉天然酵母、古老式样的烤炉、传统的生产工艺,甚至连包装的容器仍旧是16世纪的那种柳条筐子。他的面包房仿佛是一座古老的博物馆。这一切都引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1968年,有个法国人别出心裁地购买一套用面包制作的家具,这对一贯用机器制作的面包商来说是无能为力的。而利翁内勒正好能利用祖传的技术,承接这套面包家具。他制成的面包家具中有荷兰式的书柜,华丽的大床,舒适的沙发,还有精美的画框,小巧的鸟笼,件件都是艺术杰作。而这一切都是用面包制成的。那只关在鸟笼里的翠鸟因受不住面包香味的诱惑,竟然将鸟笼啃穿,飞翔而去,这更产生了极大的宣传效果。

面包家具在国外展出后,利翁内勒名声大振。他制作的褐色面包成了一些国家元首和各类名人餐桌上的“常客”。由此,利翁内勒被冠以“面包大使”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