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伊斯兰文化第二辑
9200000000015

第15章 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报刊关于爱国爱教的宣传

以《月华》杂志为例

马景 马宁

清末以来,中国社会不断遭受西方的侵略,一批有识之士纷纷寻求富国强民、抵御外侵的真理。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廷宣布废除科举制度,实行新政,号召全国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和考察,成为这一时期的历史潮流。据统计,至1906年,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已达12000人。

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下,不少青年学生积极组织团体,创办刊物,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成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运动的一支有生力量。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也不例外,光绪三十四年(1908)留学日本的36名中国穆斯林青年学生创办了《醒回篇》,主题是:探讨伊斯兰教兴衰的原因;抨击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清廷的黑暗;指明中国穆斯林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休戚相关;提出穆斯林要振兴,必须改良宗教、普及教育等。尽管该刊物只发行了一期,但对民国时期中国穆斯林报刊的办报办刊理念有深远影响。

受《醒回篇》的影响,全国各地的穆斯林知识分子积极创办报刊。在北京先后创办有《清真学理译着》、《清真周刊》、《穆声周报》、《穆友月刊》、《震宗报月刊》、《穆光半月刊》;在上海先后创办有《清真月刊》、《中国回教学会月刊》、《中国青年学会季刊》;在天津有《明德月报》、《明德报》、《伊光月报》;云南有《清真月报》、《清真汇报》、《清真旬刊》、《清真铎报》;广州创办有《天方学理月刊》等。上述这些杂志有的只出版了一期就停刊了,有的存在时间较长。尽管这些刊物在办刊宗旨方面各有侧重点,但在宣传爱国与爱教,提倡教育、提高穆斯林的社会觉悟等方面还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继这些期报刊之后,成达师范学校于1929年11月在北平创办了《月华》旬刊,成为民国时期发行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期刊。本文主要以《月华》杂志为例,主要探讨该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爱国思想的界定、诠释、宣传等所发挥的媒介作用。

一、《月华》杂志概述

清末以来,教育救国的思想成为知识分子的共识,他们纷纷引进国外的先进办学理念和教育方法,创办新式学堂,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人才,在当时社会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受这种思潮的影响,也在追求教育救国、救教的真理。1907年王宽阿訇在牛街创办回文师范学堂,开创了伊斯兰经学教育与现代教育结合的新型教育的先河。在此基础上,1908年王宽与回族教育家马邻翼在牛街清真寺创办清真第一高等学堂,延请了一些南北知名的穆斯林学者前来任教。该学堂的建立为以后各地创办新式教育树立了榜样,对穆斯林有识之士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25年唐柯三、马松亭等人在济南创办了成达师范学校,该校主张将现代教育与伊斯兰教育结合在一起,旨在改革中国传统的经堂教育。经过两年的艰难发展,该学校终于走上正轨。然而因五卅惨案爆发,该学校遭到严重的破坏。1929年经过马松亭等人的多方协商和努力,得到时任国民党蒙藏委员会主任马福祥的支持,成达师范学校迁到北平,开始了新的发展历程。

与此同时,随着北伐战争的结束,中国社会有了短暂的稳定,各界都在为国家建设而努力奋斗。此时马福祥鉴于中国穆斯林教育落后、国家观念薄弱等现象,特邀知识分子唐柯三、马邻翼、马松亭、孙绳武等人于北平牛街教子胡同商谈。最后一致决定创办刊物,意在唤起中国穆斯林的爱国热情,振兴伊斯兰文化,提高穆斯林的文化水平。

并委托唐柯三负责此事。随后唐柯三嘱咐马松亭、赵振武、刘柏石、孙幼铭等人负责刊物的创刊工作,并成立创刊筹备委员会。

因为刊物的编辑部设在成达师范学校,一定程度上说是成达师范学校的校刊。最初他们商定刊物的名称是《月华》,每月出版三期,每期四开纸一页。

1929年11月5日,《月华》杂志出版发行,其宗旨是:“发挥回教适合现代潮流之精义;介绍世界各地回民之消息;推进中国回民之知识与地位;解释回教新旧派别之误会;发达中国回民之国家观念;提倡中国回民之教育及生计。”

因创刊时间较晚,1929年共出版6期。从1930年起出版第2卷,每月3期,一年共36期。第1、2卷出版发行后,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从第3卷起,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大文字容量,满足读者的需求和保存方便,改为十二开杂志的形成,每期的页数为28至30之间。从第4卷开始又增设了彩色封面,发行量不断地增加。1937年抗战爆发前已经出版到第9卷第14期。抗战爆发后,成达师范不得不南迁广西桂林,该刊第一次停刊。1938年4月5日在桂林复刊,复刊后改为第10卷第1期。但因战争的影响,这一时段因稿源匮乏,资金短缺,基本上是3期合刊出版,篇幅也减少至16页左右。1941年成达师范改为国立以后,该刊与成达师范脱离关系,单独存在。因经费等各方面的原因,自第14卷开始则由旬刊改为月刊。1943年日本侵略者攻占广西后,不得不再次停刊。抗战胜利以后,主创人员克服种种困难,于1946年在重庆复刊,是为第16卷第一期,但第16卷只出版发行了8期,又一次停刊了。1947年主创人员迁到北平,经过多方努力,再次复刊,以月刊的形式出版,直到1948年最终停刊。

二、抗战前夕《月华》杂志的爱国爱教宣传

1.《月华》创刊号对国家观念的诠释与宣传

《月华》杂志的宗旨之一就是“发达中国回民之国家观念”。这个宗旨的提出是与当时中国穆斯林的国家意识淡薄有很大关系。清朝以来,中国穆斯林的社会地位逐渐下降,“每受了外部的压迫,而起反抗图存的运动,就受到空前的打击”。中国穆斯林在清朝的多次起义就是这种压迫的最直接的体现。中国穆斯林为了保持生存起见,“由自立求进的状态,变为消极自守,不甘外事的状态,放弃社会上的一切权利,专求宗教本身的推延,驯至养成回民仅富于宗教意识,而薄于国家意识”。以至中国穆斯林“争教不争国”的意识很浓厚。作为《月华》的倡办者马福祥,对此种现象也有同感。

“马福祥作为西北地区的一名有实力的军事长官,他有职责维护西北地区的社会稳定,他担心穆斯林内部不断的动乱,特别是门宦内部的矛盾与冲突。门宦内部的一些人与政府对抗,拒绝汉族人的调解。中国普通的穆斯林和信仰门宦的穆斯林大多数都是文盲或穷人,他们盲目听从社区阿訇的说教,这些阿訇不仅缺乏现代知识,而且缺乏对伊斯兰教正确的认识,因而导致回族社会不断地贫穷,无知与落后。他希望出版刊物来对这些处于困境中的穆斯林有所指导”,促进中国穆斯林与非穆斯林的团结,培养中国穆斯林的国家意识,提高穆斯林的文化素质,发挥穆斯林固有的精神,为国家的建设服务。

在这种思想意识的指导下,《月华》杂志创刊号的第一篇文章就是《中国与回教》。该文作者把广大亚、非伊斯兰民族和中国的现状作了重要对比,以证明孙中山先生提出的“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的论点。并将伊斯兰教的某些教义与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作了重要的比较,认为二者在某些地方有相同之处,认为世界伊斯兰各民族与中华民族有着共同的命运,有着共同爱好和平的文化基础,是维护世界和平的稳固力量。作者最后指出:“为了谋求全世界的和平,多数的弱小民族,必须联合起来抵抗而制胜帝国主义者,中华民族和回教民族占有弱小民族的大多数,而且处处有合作的可能,并且是特别优秀者,所以应当联合起来,领导其他的弱小民族去实行抵抗而制胜帝国主义者,以谋求全世界和平的实现。”

从中可以看出,尽管这些论述带有时代烙印,但作者站在很高的位置,以世界的眼光来审视中华民族和伊斯兰民族所面临的问题,最终指出可供实现世界和平的措施。不仅在当时穆斯林中产生了良好影响,而且也成为《月华》杂志最终的办刊理念之一。

2.对“爱国属于信德”的诠释及宣传

在当今中国穆斯林生活中,这段“爱国是信仰的一部分”的圣训被广大穆斯林所传颂,并成为中国穆斯林热爱国家的重要体现。然而,这段圣训最早被王静斋阿訇从国外引进来,撰写题为《谨守回教与爱护国家》的文章,具体论述了爱护国家与宗教之间的关系,成为穆斯林对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准和信条。

王静斋阿訇在文章中指出:“阿拉伯文之‘卧图录’(watan)(王静斋将Watan翻译为‘卧代尼’,引者注),意即居所也,而今之法学家,对于人民权利、生命、财产、寄托之地,称之为‘卧图录’。故谓人民之自由与国家,乃属并立者。换言之,无自由则无国家。‘卧图录’之定义,据古代罗马尼亚人(今译罗马人)谈,称其即与人民有政治上之权利与义务之地也。阿拉伯人常说:爱‘卧图录’属‘伊玛尼’。直译之,是爱护国家,为穆民所应有。或谓此语发自穆圣,确否我不敢知。但是,此足可以证明吾教穆民,不仅当遵守回教道理,且当爱护国家也。”

尽管王静斋对这段话是否是圣训还持保留意见,但他得出结论:爱护家园或国家是穆斯林应努力追求的美德之一。同样这种解释也适用于当时中国的社会背景,尤其是“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战争爆发后,这种解释在我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激发中国穆斯林的爱国热情和反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提供了理论指导。

有了这种理论指导以后,中国穆斯林立即将这种爱国热情贯穿到实际行动中。成立于北平的伊斯兰学友会在“九一八”事变后,随即发表抗日宣言,最早将王静斋阿訇对“爱国属于信德”的圣训解释用于实践,激发中国穆斯林抗日的热情。该会呼吁:“教胞乎,国若不存,身危随之,身既危殆,教胡能完!至圣曰:‘爱国属于信德。’换言之,不爱国即有损于信德也。吾国教胞历代以忠勇卫国见称于世,吾教胞亟宜保持历史上之美德,更宜发扬而光大之。当此国运颓衰之时,教胞宜如何蹶然奋起,以期挽回颓势,而跻国家于复兴;匪惟国家之幸,亦即宗教之幸。”

尽管王静斋将“爱国属于信德”作了重要的诠释,但还有学者对这段圣训的诠释持有谨慎态度,其典型代表人物是马松亭阿訇。1932年末,他护送成达师范的5名学生赴埃及爱资哈尔大学留学,初到埃及他被邀请向埃及人民讲解中国伊斯兰教的状况,在提及到爱国与爱教的问题时,他指出“爱教与爱国并不偏废”。认为这种很高的道德标准在没有特殊社会变动下,可以“与社会相处无忤”。但他认为“爱国属于信德(伊玛尼)”是一句“格言”,并没有肯定这段话属于圣训。然而在埃及经过几个月的考察,他对埃及人民的爱国热情所感动,这段“爱国属于信德”的圣训不断地被埃及穆斯林所宣扬。而他也受这段在提升埃及的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改革,抗击外敌入侵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的圣训所启迪,他立即改变了对这段话的看法,认定这句话属于圣训,中国穆斯林应该坚信它。随后他将这种理论运用于宣传,号召中国穆斯林爱护国家。

1933年基督教青年会举行会议,邀请马松亭参加,马松亭在会上发表题为《回教与人生》的演讲中强调:“先知穆罕默德说:‘爱护本土,属于信德。’换言之,不爱本土,即有损于信德,回民最重信德,因之本此教训,对于国家、民族、宗教,小至于家乡里、家庭莫不书尽其受护的天职,试看近年各回教国:如波斯、阿富汗、阿拉伯活动独立,土耳其恢复富强,埃及、印度各回教民族纷纷复兴。中国回教自明清以来,即多从事爱国的工作,历史所载,班班可考。中近更倡言释消回汉之争,以谋全国之福利,都能表示回教民族特殊的精神。对于宗教本身,尤其爱护备至,如有人加以压迫、诽谤,虽贩夫走卒亦必表示反抗,这也是受了爱护团体教训使然,假使人人能发挥这种爱国爱教的美德,自然与国与教不敢正视了。”

马松亭最终强调对宗教信仰和爱国感情是不矛盾的,极大地鼓舞了中国穆斯林的爱国热情。该演讲不仅在基督教中产生重要反响,而且也得到穆斯林的高度赞扬。《月华》杂志作为《回教与人生》专号在第五卷第35期全文刊登了这篇文章,后来又以单行本出版发行。

通过对这段圣训的诠释,中国穆斯林对此坚信不疑,并且也成为《月华》杂志的办刊向导。随后在抗战前夕,围绕着爱国与爱教、国家与宗教等问题,《月华》杂志先后发表了《回教徒与政治》、《论宗教救国》、《国难期间伊斯兰人应有的呼声》、《关于抗日》、《回族救国》、《国家意识与宗教意识》、《1931年国际政局与回教民族》等,有力地鼓舞了中国穆斯林的爱国热情和爱国实践。

三、抗战时期《月华》杂志对爱国爱教的诠释及实践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人攻占了北平城,成达师范学校不得不南迁广西桂林,而创办长达9年之久的《月华》杂志不得不宣布停刊。随着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国民一致抗日的凝聚力再次增强。1938年3月29日至4月1日,国民党在武汉召开了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抗战建国纲领》,指出:“抗战之目的,在于抵御日本帝国主义之侵略,以救国家民族于垂亡,同时于抗战之中,加紧工作,以完成建国之任务。”

同年4月,成达师范学校在桂林恢复开课以后,该刊的主创人员克服了各方的压力和困难,于4月5日在桂林重新复刊。《月华》杂志在这一时段对爱国主义的诠释和宣传方面又具有新的特点。

1.抗战必胜、建国必成的爱国主义的宣言

《月华》杂志的复刊词顺应了《抗战建国纲领》的精神,指出了其担负的艰巨责任:“第一,我国底(的)抗战和建国本是一件事的两面,我们一方面应该如何根据教义,发挥抗敌的教训,唤起教胞作具体的抗敌工作。另一方面又应该如何研究教内各种重要问题,以促进伊斯兰之真正发达,加强国家之真正力量,这是每一个中国回教刊物当前的责任,本刊也决不许妄图避免的。”

就在这样的办刊宗旨指导下,这一时段《月华》杂志主要围绕着抗战建国而作了大量的宣传。而就在这一年《月华》杂志发行十周年的纪念专辑中,作为成达师范的校长,《月华》杂志的社长唐柯三先生撰写《月华十周年》一文,着重介绍了在抗战时期《月华》杂志在舆论宣传方面所要做的努力和达到预期的目标。他指出抗战以来《月华》杂志所要发表文字主要立论点可以归纳以下几个方面:(1)激励回民之国民气节。

(2)发挥回教杀身成仁之抗战美德。(3)发表回教教义与三民主义符合之理论。(4)宣扬回教服从领袖之精神。(5)说明抗战建国必能成功的理由。(6)联络回教世界,俾得国际上之同情,而予侵略者以精神上及经济上的打击。

他将回教的教义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鼓励中国穆斯林继续对伊斯兰教做出合理的解释,统一中国穆斯林的行动,积极参与抗战建国的努力,并希望得到伊斯兰世界的同情与支持。该文发表以后,受到国内爱好和平人士的广泛好评。随后《月华》杂志先后又发表此类的文章主要有:《回教文化运动与抗战建国》、《抗战期中回民的团结问题》、《抗战中回民应有的工作》、《兴教建国》、《怎样加强回民抗战意识》、《兴教与建国》、《回民抗战一贯精神与今后的努力》、《纪念总理必须完成抗战建国》、《抗战建国运动中之回民组织问题》、《七七三周年抗战建国纪念吾人应有的认识》、《宗教信仰与政治信仰》、《告世界回教同胞书》、《从回教之战争诠释谈到我国抗战必获最后胜利》、《反侵略运动与联络近东回教国家》、《反侵略与回教文化》等。

2.对圣训的新诠释

圣训作为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在伊斯兰教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价值仅次于《古兰经》,是伊斯兰教法的主要依据之一,穆斯林都以穆罕默德的言行作为他们的行为标准。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穆斯林逐渐形成了纪念穆罕默德诞生和逝世的节日,被称为圣纪或圣忌。穆罕默德也被中国穆斯林称为至圣、先知或者穆圣。每年三月份中国各地的穆斯林都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来纪念这位先知。抗战爆发以后,中国穆斯林利用过圣纪的节日,来开展抗日宣传,并将穆罕默德的言行作为中国号召穆斯林积极参与抗战建国的主要根据。《月华》杂志在这一时段刊登了大量的关于纪念穆罕默德与积极抗战的文章。先后刊登的此类文章主要有:《纪念至圣的精神》、《纪念至圣刍议》、《抗战声中应该怎样纪念至圣》、《至圣的美德》、《至圣的抗战》、《从至圣的战争中认识前定》、《纪念至圣的几点贡献》、《纪念至圣要实行精神总动员》、《纪念至圣与扞卫国土》、《纪念至圣与提倡圣训学》、《穆圣之作战与其理由》、《圣训概说》、《真理与恶势力斗争的开始——百德里战役》、《白德里战役中之破例的事情》、《白德里战役后回教人的心理社会状况》、《吴侯德之役——服从最高统帅的实际教训》等。把穆罕默德一生的经历和他的言行作出新的解释,就成为中国穆斯林积极参与抗战建国的重要理论依据。这些理论依据被上升到宗教信仰的层面,就具有宗教合法性和神圣性,被中国穆斯林所实践,在号召中国穆斯林保家卫国,抗击外敌入侵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对“舍西德”精神的提倡与诠释

在伊斯兰教中,有一项重要的信仰,即吉哈德,吉哈德是一个相当广泛的概念,阿拉伯语原意是“奋斗”和“努力”。是穆斯林遵循真主启示的进取精神,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高贵的思想品格。吉哈德可以是个人的行为和责任,也可以是社会的集体行为和责任,目的都是为了正义和合法的事业的奋斗,包括一切领域,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治安、健康、家庭生活等。伊斯兰教认为最大的吉哈德是与自己的私欲或欲望作斗争,最小的吉哈德就是抵御外敌入侵或者压迫。伊斯兰教认为战争是万不得已的自卫行为,面对来犯的敌人,伊斯兰教主张穆斯林拿起武器,组织抵抗,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扞卫信仰,保家卫国。伊斯兰教认为战争的唯一原因是必要性的自卫,仅此而已,不许可在战争中有过分的行为。《古兰经》记载:“你们为主道而抵抗进攻你们的人,你们不要过分,因为真主必定不喜爱过分者。”

伊斯兰教把为正义事业而牺牲者称为舍西德,按照伊斯兰教义的主行,获得舍西德的人,不接受末日任何的审判,直接进入天园。

抗战爆发后,中国穆斯林积极参与抗战,其中也有部分穆斯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对于这些为了保家卫国而牺牲的穆斯林如何界定,就成为穆斯林所关注的问题。《月华》杂志继续出版,对《古兰经》和圣训进行新的解释,以便成为号召穆斯林加入反抗侵略的理论依据。在抗战前夕和抗战爆发后最明显的区别就是“舍西德”概念的出现和提倡。《月华》杂志号召穆斯林为抗击外侵而光荣捐躯,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争被中国穆斯林看作是神圣的,正义的战争——吉哈德。成达师范学校教师薛文波为了号召中国穆斯林发挥“舍西德”的精神,写下一首题为《中国回族抗战歌》,歌词如下:

敌虏饮马黄河水,神圣抗战起怒涛。

回民自有肝胆照,偷生为耻战为高。

礼拜寺兮成焦土!无辜妇孺染血膏。

悲我教胞五千万,蒙辱含羞在今朝。

文秀英灵动我魂,彦虎烈气忧未挠。

杀乎!杀乎杀止杀:争取正义赖枪刀!

宗教示我“舍牺代”,何惜流血头颅抛。

倭寇破灭腾欢日,回族男儿解战袍。

这首歌反映了时代特征,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当国家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地步,穆斯林报刊号召穆斯林加入到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的战争中,以“舍西德”的精神彻底将侵略者赶出中国,最终实现抗战建国的目标。但在抗战前夕,牺牲仍然不被穆斯林看作是光荣的行为。自从建立新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以后,在面临外敌入侵的严峻形势下才提出了吉哈德这个理论。如果说此时对“舍西德”精神的提倡缺乏伊斯兰教法的理论依据,还不能从整体上为广大穆斯林所接受,那么还需要对教法作出新的解释和界定,从中找出更有力的理论依据,成为调动广大穆斯林积极参与抗战的宗教理论基础。而《月华》杂志继续扮演这种宣传的媒介作用。

《月华》杂志发表了张玉光的一篇《舍西德》文章,该文作者分析了伊斯兰教四大教法学派对“舍西德”的条件界定后,指出为了抗战而牺牲的中国穆斯林属于舍西德。

作者引用古兰经文指出:“若敌人无辜侵袭我们的领土,当用全力,起而抵抗之,以驱逐他们出境为止。否则国亡家败,任人宰割,过非人类的生活,饱受凌辱,生反不如战死的光荣矣。所以凌辱甚于杀戮。明乎此,则抗战卫国,实为穆民(穆斯林)应尽之天职。然则为遵主命,保卫民族光荣,而牺牲己身者,非舍西德而何?”

作者指出,抗战已经持续了两年多了,中国穆斯林健儿积极参加抗战,殉职于疆场者不可胜数。按《古兰经》明文来说,敌人无辜侵占我们的领土,凌辱我们的同胞,一般热血青年,为保卫国家主权之完整,维持国际正义起见,奋起抗战,捐躯疆场,难道说他们不配称为舍西德吗?作者最后又指出:敌人已侵略中国,实现他们大陆政策的迷梦。欲独吞东亚,奴化异族,违背自然天理,破坏世界和平。我英勇同胞,不甘做亡国的奴隶,陷同类于万劫不复的惨境,于是起而抗拒人类的公敌,以血肉构建世界和平的长城,意义如是之光明正大,毫无疑问,他们是舍西德。

四、抗战以后《月华》杂志对爱国爱教的宣传

《月华》作为重要的宣传媒介,在抗战期间作了大量的宣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广西桂林被日本占领,《月华》杂志也于1942年末再次停刊。1946年1月在重庆复刊。这一时期,由于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围绕着中国的统一问题最后谈判失败,早已建立起来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宣告解体,国共两党内战爆发,国内又出现了不稳定的状况。《月华》杂志对爱国主义的宣传发生变化。1946年的复刊词中提出了这一时段该刊的八大宗旨,即:“一、阐明回教教义;二、发扬回教文化;三、提倡回民教育;

四、促进回民生产;五、提高回民生活;六、改善回民的社会风气;七、加强回民政治意识;八、报导回教世界消息。”

从中可以看出,尽管有加强回民政治意识的宗旨,但在这一时段的文章中涉及爱国主义的宣传的文章不多,主要是与当时复杂的社会变化有很大的关系。时隔不久,《月华》第三次停刊,最后主创人员分离。1947年成达师范迁到北平后,在各方的努力下,《月华》又一次复刊,印在复刊号封面上的宗旨只有“研究回教文化,介绍回教教义,报导回教世界动态”三句话。所刊登的文章对政治几乎只字不提,爱国主义的文章几乎也没有。1948年创办20年的《月华》杂志最终停刊。部分主创人员又经过多方筹措和准备,于1949年11月15日创办《回民大众》,被认为是《月华》杂志的继续。其宗旨是:“发扬回民大众利益,为回民大众利益服务;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精神;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为新中国的独立、统一和富强而奋斗。”

虽然该刊只发行两期就停刊了,但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穆斯林的爱国主义作出了符合时代的解释,为新时期中国穆斯林报刊资料的办刊理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小结

《月华》作为民国时期发行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发行量最多的杂志,其二十年的经历是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其办刊宗旨也随着中国社会新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改变。该刊从创刊开始一直围绕国家与宗教、国家与民族的主题进行宣传,其每一个时期对爱国主义的诠释和宣传,都具有不同的特点。从一定的意义上讲,这些爱国主义的诠释大都是受近现代伊斯兰思潮的影响。因为在埃及、土耳其等国大都受到外敌入侵,这些国家的穆斯林学者对伊斯兰教义作出的新解释,成为调动广大穆斯林积极参与抵御外敌、保家卫国斗争的理论依据。而这些解释对世界穆斯林产生重要的影响,首先是中国穆斯林,因为中国社会的情况与当时阿拉伯世界的情况相似,都面临着抵御外侵、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所以引进这些国家对伊斯兰教教义新的诠释,积极推动中国穆斯林的爱国热情和爱国实践,是当时中国穆斯林有识之士的历史选择,而这些新的诠释和思想主要通过《月华》杂志宣传出去,对中国穆斯林产生重要的影响。“服从安拉,服从使者、服从管事的人”是穆斯林的传统,爱国属于信仰自然就成为一种重要的宗教理论和穆斯林恪守的主要信条,这不仅被认为是宗教行为和民族认同的手段,而且是一种国家行为,从整体上来说构成了这一时期中国穆斯林的爱国主义价值取向。而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穆斯林的爱国主义价值又有了新的内容和实践。